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下列物质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A.FeCl3
B.CuCl2
C.AgCl
D.MgCl2
2.往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往滤渣中加盐酸检验,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上的物质是( )
A.银
B.铁和银
C.银和铜
D.铁、银和铜
3.把金属X放入CuCl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MgCl2溶液中无现象。则X、Cu、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Mg、X、Cu
B.Cu、X、Mg
C.Mg、Cu、X
D.X、Mg、Cu
4.如图是金属活动性探究实验的一部分,有关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溶液逐渐变无色
B.实验③溶液逐渐变蓝色
C.完成实验①②或②③都能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Cu>Ag
D.实验前常将金属片表面打磨,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5.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
A.Mn>Cu
B.Al>Mn
C.Mg>Al
D.Mn>Mg
6.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C+O2CO2
B.Zn+2HCl===ZnCl2+H2↑
C.C+2CuO2Cu+CO2↑
D.CaCO3CaO+CO2↑
7.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8.X、Y、Z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三种固态金属,如果把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Z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X、Y和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2)写出在Z表面有银析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锰、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他们首先将锰片插入到氯化镁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锰片表面无明显变化;将锰片插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锰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1)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2)除氯化铜溶液外,__________________(任举一例)溶液中,也能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3)写出单质锰(Mn)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Mn元素显+2价)。
参考答案
1.D 点拨:A项中,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不是氯化铁,故A错误;B项中,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氢后,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故B错误;C项中,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在氢后,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故C错误;D项中,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在氢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故D正确。
2.D 点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氢>铜>银,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则说明滤渣中含有铁,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当有铁剩余时,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滤液中无硝酸铜和硝酸银,只有生成的硝酸亚铁,则滤渣里的物质有剩余的铁和置换出来的银和铜,所以D正确。
3.A 点拨: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把金属X放入CuCl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X能置换出铜,活动性比铜强,放入MgCl2溶液中无现象,说明X的活动性比镁弱。
4.AC 点拨:实验①中,铝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A项正确;实验③中,铜不如铝活泼,所以铜不能和硫酸铝反应,溶液颜色不变,B项不正确;①实验的现象是溶液褪色,说明铝比铜活泼;②实验的现象是铜表面附着了一层银白色物质,说明铜比银活泼;③实验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比铜活泼,C项正确;实验前常将金属片表面打磨,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D项不正确。
5.D 点拨: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锰的活动性在氢前;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锰的活动性在铝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Al>Mn>C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的活动性在铝前,把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锰的活动性在铝后,所以镁的活动性在锰前,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
6.A 点拨:A项中,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7.C 点拨:C项中,t2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不同,故C不正确。
8.(1)X>Z>Y (2)Cu+2AgNO3===2Ag+Cu(NO3)2(合理即可)
点拨:(1)由于把Z和X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说明X比Z的活动性强;而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活动性比Y强,故三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X>Z>Y。
(2)由于只有金属X在氢前,因此X可以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而Z在银前面,Y在银后面,因此Z是铜和汞中的一种,而Y是铂和金的一种。
9.(1)Mg>Mn>Cu (2)硫酸铜或硝酸铜 (3)Mn+CuCl2===MnCl2+Cu
点拨:(1)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将锰片插入到氯化镁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锰片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锰不能置换出镁,镁的活动性要比锰强;将锰片插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锰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锰可以置换出氯化铜溶液中的铜,锰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Mn>Cu。
(2)要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只要是可溶性的铜盐溶液即可,故可以是硫酸铜或硝酸铜。
(3)因为Mn活动性位于Cu的前面,所以单质锰(Mn)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可以把铜置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