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10讲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10讲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2 23:1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0讲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目标定位·明考向
主干梳理·理思路
考点探究·释难点
典例研析·立标杆
目标定位·明考向
素养考向 概念聚焦
1.列举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从“历史解释”角度说明宋代儒学的发展 2.结合宋元时期的科技、文艺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文化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3.了解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和少数民族文字的概况,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理解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程朱理学、“理”“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四书”“五 经”;词、曲、话本;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畏兀体蒙古文
主干梳理·理思路
一、儒学的复兴
1.背景: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_________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2.时间:从_________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3.目的: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_____为现实服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_________________、树立___________方面的作用。
经书字句
北宋中期
学术
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基本价值观
4.代表: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北宋的_____、程颐兄弟和南宋的_____。
(2)内容
①宇宙观:认为“___”是自然界和_____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②人生观: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_______,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_____”的精神境界。
程颢
朱熹

社会
存天理
圣人
③认识论和方法论:_________。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④哲学范畴:理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3)朱熹的教育贡献: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将《_____》《中庸》两篇文章,加上分别记录孔子、孟子言论的《_____》《孟子》二书,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_____”的儒学基础读物。
(4)地位:从_____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格物致知
大学
论语
五经
南宋
二、文学艺术
1.宋词
(1)背景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和士大夫阶层活跃。
②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特点
①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___,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②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演唱,根据_____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代表作家:以豪放派的_____、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_______词作成就最突出。
2.元曲
(1)散曲: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_____演唱的需要。

乐谱
苏轼
李清照
市井
(2)杂剧
①特点:将成套的_____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_____、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_________,就形成了杂剧。
②代表作家:_______、王实甫等。
③地位: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散曲
舞蹈
故事情节
关汉卿
3.话本
(1)背景:宋元城市中,_____演出非常盛行。
(2)性质: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_________。
4.书法绘画
(1)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_____,不拘法度。
(2)绘画:绘画成就以_______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_____和笔墨情趣。_______、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说书
白话小说
个性
山水画
意境
花鸟画
三、科技
1.三大发明
(1)概况
①印刷术:_____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②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_____。
雕版
毕昇
军事
③指南针:用_________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
(2)地位:三大发明为_______________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工磁化
人类文明的进步
2.科学家
(1)北宋的沈括:著_____________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2)元朝的郭守敬:最突出的成就是设计和监制多种_____________,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___________,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_________,集南、北方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_________的记载尤为丰富。
《梦溪笔谈》
天文观测仪器
《授时历》
《农书》
农业工具
四、少数民族文字
1.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①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_________,还进行_________。
②金创制了_____文字,在科举中开设___________,用女真文字答题。
③西夏文通过_________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刻石立碑
文学创作
女真
女真进士科
出土文献
2.畏兀体蒙古文
①形成原因: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
②蒙古文价值: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_____________。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
《蒙古秘史》
(3)改制藏文字母
①创制: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_______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
②作用:既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
③地位: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八思巴
考点探究·释难点
[史料一]中唐以后的总的趋势是向平民社会发展,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突出世俗性、合理性、平民性。对整个宋明理学的评价应当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进行,它是配合、适应了社会变迁而产生的整个文化转向的一部分。当然,思想的发展也有历史的渊源。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心性”见于《孟子》,“天理”“人欲”出于《礼记》,这些经典的问题经过理学家们的不同诠释赋予了新的意义。
——摘编自陈来《宋明理学》
主题
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代儒学的发展
[史料二]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以伦理道德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摘编王伟、李豫成等《国学精华·下》
[问题]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
[提示]重视儒学的传承发展;兼容佛道,哲理化、思辨化;重视道德;重塑信仰。使儒学趋向世俗化、平民化。
[拓展]理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进一步思辨化、哲学化: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成为哲学理论体系。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
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等,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代理学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主张。
(2)影响
①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强调力行,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突显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②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强调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因循守旧,片面地重义轻利,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典例研析·立标杆
1.(2020·江苏高考·4)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 )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B
[解析] “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表明北宋时期存在儒学与佛教融合的现象,故选B项;材料表明儒学与佛教的融合,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儒学统治地位没有动摇,排除A项;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不是在北宋,排除C项;阳明心学是在明朝,不是在北宋,排除D项。
2.(2021·全国高考甲卷·26)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弑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 )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B
[解析] 由材料“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可知,当时的理学家反对当时社会盛行的婚姻论财的做法,试图维护原有的伦理纲常,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故选B项;材料显示当时的理学家仍非常重视婚姻中的宗族观念,而非淡化,排除A项;理学家的这些主张试图维护原有的封建伦理观念,这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需求,而非背离,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当时的理学家是主张维护原有的婚姻习俗的,他们是反对婚姻习俗发生变革的,排除D项。
3.(2021·河北)唐代韩愈创导的新儒学在北宋中叶重新兴起,如活跃在宋真宗和宋仁宗初年的晁迥,“通释、老书,以经传傅致(涂上、加上),为一家之说”。这说明,宋代新儒学 ( )
A.丰富完善了儒学思想体系
B.重新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C.出现儒释道三教合一趋势
D.完成儒家信仰体系的重建
A
[解析] 题干所示为唐代韩愈掀起的儒学复兴运动,其创导的新儒学在北宋中叶重新兴起,新儒学吸收了佛学和道家的相关思想,从而丰富和完善了儒学思想体系,故A项正确;自从汉武帝以来,儒学的正统地位尽管受到冲击,但并未改变,B项不符合史实;隋唐时期,已经出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C项不符合史实;陆九渊的心学完成了儒家信仰体系的重建,D项排除。
4.北齐画家曹仲达画的人物紧袖薄衫、长衣贴体、衣纹稠叠,若出水之状,人称“曹衣出水”。这种画法传自印度和西域,一度风靡北朝,但唐宋之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曹衣出水”的兴衰反映了 ( )
A.丝绸之路开通促进中外文化融合
B.希腊和印度文化传入后迅速本土化
C.唐宋绘画的艺术源流离断于前代
D.社会思潮变迁深刻地影响艺术创作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曹衣出水”在北朝一度风靡,但唐宋之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互相吸收与融合,社会风气开放,因此,“曹衣出水”大受欢迎。但唐宋之后,随着理学的兴起,“紧袖薄衫、长衣贴体、衣纹稠叠,若出水之状”的画法不符合理学的要求,因此,逐渐被人们遗弃,故D项正确;“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中外文化融合”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希腊文化,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绘画的艺术源流离断于前代”说法错误,唐宋绘画也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绘画的优良传统,故C项错误。
5.(2021·厦门)下表中的戏剧在元代广泛流行,反映了当时 ( )
A.传统义利观念淡化 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等级制度有所松动 D.崇德尚礼的民族性格
剧作家 作品 主要内容
马致远 《汉宫秋》 西汉王朝受到匈奴胁迫,王昭君深明大义,出塞和亲
关汉卿 《单刀会》 三国时期,关羽凭借智勇单刀赴会,最终安全返回
白朴 《梧桐雨》 唐玄宗挚爱杨贵妃,却荒废朝政,以致引发安史之乱
王实甫 《西厢记》 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冲破重重阻挠,终成眷属
B
[解析] 从材料中元曲的内容可以看出,其主要涉及“民族大义”“智勇”“忠义”等,反映出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义利观念淡化,排除A项;材料与等级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民族性格,排除D项。
6.元朝时期,八思巴在藏文字母基础上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这有利于 ( )
A.蒙古文字在当时普遍使用 B.推动民族文化交融
C.汉字逐步向字母文字发展 D.元朝全面实现汉化
[解析] 汉语拼音化使得汉语在少数民族之间流通,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交融,B项正确;A项错在“普遍”,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错在“全面”,排除。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