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专题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专题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1 15:47:29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专题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桐城期中)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B=∠C B.∠A:∠B:∠C=3:4:7
C.∠A=2∠B=3∠C D.∠A=9°,∠B=81°
2.(2018八上·龙湖期中)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3.(2019八下·织金期中)如图由于台风的影响,一棵树在离地面 处折断,折断后树干上部分与地面成30度的夹角,折断前长度是 ( )
A. B. C. D. .
4.(2019八上·阳信开学考)如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30°,DE的长为(  )
A.7.4m B.3.7m C.1.85m D.2.85m
5.(2019八下·赵县期末)将一根长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则h的取值范围是(  )
A.12cm≤h≤19cm B.12cm≤h≤13cm
C.11cm≤h≤12cm D.5cm≤h≤12cm
6.如图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的拼成的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边为a,较长边为b,那么(a+b)2的值是(  )
A.4 B.9 C.16 D.25
7.若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以上结论都不对
8.(2020八下·临汾月考)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0.3,0.4,0.5 B. , ,
C.6,8,10 D.1.5,2,2.5
9.(2020八上·广元期末)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a,较长直角边长为b,那么(a+b)2的值为(  )
A.13 B.19 C.25 D.169
10.(2018八上·衢州期中)如图,AD⊥CD,CD=4,AD=3,∠ACB=90°,AB=13,则 BC 的长是(  )
A.8 B.10 C.12 D.16
11.(2020八下·西安月考)已知Rt△ABC中,∠C=90°,若a+b=10cm,c=8cm,则Rt△ABC的面积为(  )
A.9cm2 B.18cm2 C.24cm D.36cm2
12.(2020八下·西安月考)将一根长为25厘米的筷子至于底面直径为5厘米,高为12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漏在杯子外的长为h厘米,则h的取值范围是(  )
A.12≤h≤13 B.11≤h≤12 C.11≤h≤13 D.10≤h≤12
二、填空题
13.(2019八上·鄞州期中)在Rt ABC中,∠C=90°,∠A=65°,则∠B=   .
14.(2020八上·嘉兴期中)如图,Rt△ABC中,∠ACB=90°,D为斜边AB的中点,AB=6cm,则CD的长为   cm.
15.(2020八上·乌拉特前旗期中)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CD是斜边AB上的高,若AB=8,则BD=   .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A=60°,AB=4,则AD的取值范围是   .
17.(2017八上·深圳期中)如图,作一个长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中心,长方形对角线为半径,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   .
18.如图,将长AB=5cm,宽AD=3cm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C重合,折痕为EF,则AE长为   cm.
三、计算题
19.(2019八上·成都开学考)在 Rt△ABC
中,∠C=90°,∠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若
a∶c=15∶17,b=24,求 a.
四、解答题
20.(2021八上·武汉期末)如图, 中, ,CD是 的高, , ,求BD长.
21.(2017八上·大石桥期中)如图 ,小明在A处看见前面山上有个气象站,测得仰角为15°(即∠CAB=15°),当笔直向山行6千米时,小明看气象站测得仰角为30°(即∠CBD=30°).你能算处这个气象站离地面的高度CD吗?是多少
22.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上一点,且∠ACD=∠B,求证:CD⊥AB.
23.如图∠B=∠ACD=90°, AD=13,CD=12, BC=3,则AB的长是多少
五、综合题
24.(2017八上·江海月考)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高.
(1)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是哪几个?
(2)∠1和∠A有什么关系?∠2和∠A呢?还有哪些锐角相等.
25.(2018八上·泰兴期中)如图,一架云梯AB的长25m,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靠墙的一端A距地面距离AC为24m.
(1)这个梯子底端B离墙的距离BC有多少米?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也滑动了4 m吗?为什么?
26.(2019八上·凤翔期中)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 ,使点 落在 边上的点 处, , .
(1)求 的长;
(2)求 的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A-∠B=∠C,∴∠A=∠B+∠C=90°,∴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A:∠B:∠C=3:4:7,∴∠C=180°× =90°,∴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A=2∠B=3∠C,∴∠A=180°× >90°,∴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D.∵∠A=9°,∠B=81°,∴∠C=90°,∴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对每个选项一一判断即可作答。
2.【答案】C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恰好为三角形的顶点
∴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进行判断: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处,则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
∵∠BAC=30°,∠BCA=90°,
∴AB=2CB,
而BC=3米,
∴AB=6米,
∴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AB+BC=9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得出AB=2CB=6,进而根据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AB+BC即可算出答案。
4.【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在直角三角形ADE中,∵∠A=30°,AB=7.4,D为AB的中点
∴DE=AD==1.8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由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
h最大时为筷子与杯底垂直时,h=12cm
最小时为筷子与杯底和杯高形成直角三角形时,AB=
h=24-13=11cm,
∴11cm≤h≤12cm.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找到h最小、最大值的情况,利用勾股定理解答。
6.【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解析】【解答】解:∵大正方形的面积是5,
∴c2=5,
∴a2+b2=c2=5,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1,
又∵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ab=1,
∴ab=2,
∴(a+b)2=a2+b2+2ab=c2+2ab=5+2×2=5+4=9.
故选:B.
【分析】根据大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得c2,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2+b2=c2,然后求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ab的值,根据(a+b)2=a2+b2+2ab=c2+2ab即可求解.
7.【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a+b)2﹣c2=2ab,
∴a2+b2+2ab﹣c2=2ab,
∴a2+b2=c2,
∴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分析】将(a+b)2﹣c2=2ab转化为a2+b2=c2,可判断得出三角形的形状。
8.【答案】C
【知识点】勾股数
【解析】【解答】解:A.因为0.32+0.42=0.52,0.3,0.4,0.5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但0.3,0.4,0.5不是正整数,所以0.3,0.4,0.5不是勾股数,故A错误;
B.因为()2+()2 =()2,,,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但,,不是正整数,所以,,不是勾股数,故B错误;
C.因为62+82=102,所以正整数6,8,10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所以6,8,10是勾股数,故C正确;
D.因为1.52+22=2.52,1.5,2,2.5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但1.5,2,2.5不是正整数,所以1.5,2,2.5不是勾股数,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勾股数是指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三个正整数,据此判断即可。
9.【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小正方形面积开方,得边长1,则有b-a=1
大正方形边长的平方为其面积即13,则在三角形中有 =13
将b-a=1两边平方,得 =1
将 =13代入,得13-2ab=1
故ab=6
由 =13与2ab=12两式相加,得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结合正方形的面积即可得到答案.
10.【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在△ACD中,AD⊥CD,
∴∠D=90°,
∵CD=4,AD=3,
∴由勾股定理得:AC=,
在△ABC中,∠ACB=90°,AB=13,
∴由勾股定理得:BC=。
【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CD中,用勾股定理可求得AC的长,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C的长。
11.【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Rt△ABC中,∠C=90°,c=8,
∴a2+b2=c2=64,
∴(a+b)2-2ab=64
∴100-2ab=64
解之:ab=18.
∴S△ABC=ab=9.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2+b2=64,再将等式的左边配方转化为(a+b)2-2ab=64,再整体代入求出ab的值,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可求出△ABC的面积。
12.【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如图,
由题意可知AB=5cm,AE=BD=25cm,BC=12cm
∴CD=h=25-12=13,
AC=
∴CE=h=AE-AC=25-13=12
∴h的取值范围是:12≤h≤13.
故答案为:A
【分析】分两种情况:当筷子竖直放,底端和点B重合;当筷子倾斜放,底端和点A重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分别求出筷子漏在杯子外的长,然后求出h的取值范围。
13.【答案】25°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65°,
则∠B=90°-∠A=25°(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故答案是:25°.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即可算出∠B的度数.
14.【答案】3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Rt△ABC中,
∵∠ACB-90°,AB=6cm,D为斜边AB的中点,
∴CD=AB=3(cm).
故答案为:3.
【分析】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依此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2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由题, 在Rt△ABC中,∠ACB=90°,∠A=30°,AB=8,
∴ BC= AB=4,
∵CD是斜边AB上的高,
∴∠ADC=∠BDC=90°,
∴∠ACD=60°,
∴∠DCB=30°,
在Rt△BDC中,∠DCB=30°,
∴BD= BC=2.
故答案为:2.
【分析】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中, 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由题, 在Rt△ABC中,∠ACB=90°,∠A=30°,AB=8,所以 BC= AB=4,因为CD是斜边AB上的高,所以∠ADC=∠BDC=90°,所以∠ACD=60°,所以∠DCB=30°,在Rt△BDC中,∠DCB=30°,所以BD= BC=2.
16.【答案】2<AD<8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如图,延长BC交AD的延长线于E,作BF⊥AD于F,
在Rt△ABE中,∵∠E=30°,AB=4,
∴AE=2AB=8,
在Rt△ABF中,AF= AB=2,
∴AD的取值范围为2<AD<8,
故答案为:2<AD<8
【分析】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得到AE=2AB=4AF,求出AD的取值范围.
17.【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长方形的对角线长==,
又∵点A在数轴的负半轴,∴点A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再根据点A在数轴的负半轴,由此得出点A所表示的数即可.
18.【答案】3.4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BC=AD=3cm,设AE=xcm,则BE=(5-x)cm,根据折叠图形的性质可得CE=AE=xcm,根据Rt△BCE的勾股定理可得: ,解得:x=3.4
【分析】设AE=xcm,根据矩形和折叠的性质可将BE和CE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在直角三角形BCE中,由勾股定理可列方程求解。
19.【答案】解:设a=15x,则c=17x,
由勾股定理得,(15x)2+242=(17x)2,
解得,x=3,
则a=15x=45.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设a=15x,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
20.【答案】解: 中, , , ,

是 的高,


故 ,
在 中, ,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 ,因为CD是 的高,所以 ,进而可证明 , .
21.【答案】解:∵∠A=15°,∠CBD=30°, ∴∠ACB=∠A=15°, ∴BC=AB=6千米 在直角△BCD中,则CD= BC=3千米.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证∠ACB=∠A,再利用等角对等边,就可得出BC=AB,然后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CD的长。
22.【答案】证明:∵∠ACB=90°,
∴∠A+∠B=90°,
∵∠ACD=∠B,
∴∠A+∠ACD=90°,
∴∠ADC=90°,
∴CD⊥A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得:∠A+∠B=90°,则∠A+∠ACD=90°,由三角形内角和及垂直定义可得结论.
23.【答案】解: ∵∠ACD=90°
AD=13, CD=12
∴AC2 =AD2-CD2
=132-122
=25
∴AC=5
又∵∠ABC=90°且BC=3
∴由勾股定理可得
AB2=AC2-BC2
=52-32
=16
∴AB= 4
∴AB的长是4.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本题较简单,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出AC的长,再一次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
24.【答案】(1)解: ∠ACB=90°,CD是高,∴∠ADC=∠BDC=∠ACB=90°∴图中有3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是△ACD,△BCD,△ABC.
(2)解:∠1+∠A=90°,∠2=∠A,∠1=∠B.
ACD,△BCD,△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DC、∠BDC、∠ACB是直角,∴∠1+∠A=90°,∠1+∠2=90°,∠B+∠A=90°∴∠2=∠A,∠1=∠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ADC=∠BDC=∠ACB=90°,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得出图中有3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是△ACD,△BCD,△ABC;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得出∠1+∠A=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2=∠A,∠1=∠B。
25.【答案】(1)解:由题意得此时AC=24米,AB=25米,根据AC2+BC2=AB2,可得:BC=7,
答:这个梯子底端离墙有7米
(2)解:不是.
理由:设滑动后梯子的底端到墙的距离为x米,
得方程,x2+(24 4)2=252,
解得:x=15,
所以梯子向后滑动了8米.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BC=7m;(2)变化后AC=20米,AB=25米,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C=15米,从而可知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
26.【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在 中,∵ ,

(2)解:∵
由题意可得 ,设 的长为 cm
则在 中,
解得
则 的长为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折叠可知AF的长为10cm,已知AB=8cm,即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F;(2)根据(1)可求得FC的长,由折叠知EF=DE,所以设EF=xcm可表示出CE=(8-x)cm,就可运用勾股定理求得EC的长.
1 / 1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专题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桐城期中)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B=∠C B.∠A:∠B:∠C=3:4:7
C.∠A=2∠B=3∠C D.∠A=9°,∠B=81°
【答案】C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A-∠B=∠C,∴∠A=∠B+∠C=90°,∴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A:∠B:∠C=3:4:7,∴∠C=180°× =90°,∴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A=2∠B=3∠C,∴∠A=180°× >90°,∴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D.∵∠A=9°,∠B=81°,∴∠C=90°,∴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对每个选项一一判断即可作答。
2.(2018八上·龙湖期中)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答案】C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恰好为三角形的顶点
∴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进行判断: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处,则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2019八下·织金期中)如图由于台风的影响,一棵树在离地面 处折断,折断后树干上部分与地面成30度的夹角,折断前长度是 ( )
A. B. C. D. .
【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
∵∠BAC=30°,∠BCA=90°,
∴AB=2CB,
而BC=3米,
∴AB=6米,
∴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AB+BC=9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得出AB=2CB=6,进而根据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AB+BC即可算出答案。
4.(2019八上·阳信开学考)如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30°,DE的长为(  )
A.7.4m B.3.7m C.1.85m D.2.85m
【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在直角三角形ADE中,∵∠A=30°,AB=7.4,D为AB的中点
∴DE=AD==1.8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由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5.(2019八下·赵县期末)将一根长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则h的取值范围是(  )
A.12cm≤h≤19cm B.12cm≤h≤13cm
C.11cm≤h≤12cm D.5cm≤h≤12cm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
h最大时为筷子与杯底垂直时,h=12cm
最小时为筷子与杯底和杯高形成直角三角形时,AB=
h=24-13=11cm,
∴11cm≤h≤12cm.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找到h最小、最大值的情况,利用勾股定理解答。
6.如图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的拼成的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边为a,较长边为b,那么(a+b)2的值是(  )
A.4 B.9 C.16 D.25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解析】【解答】解:∵大正方形的面积是5,
∴c2=5,
∴a2+b2=c2=5,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1,
又∵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ab=1,
∴ab=2,
∴(a+b)2=a2+b2+2ab=c2+2ab=5+2×2=5+4=9.
故选:B.
【分析】根据大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得c2,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2+b2=c2,然后求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ab的值,根据(a+b)2=a2+b2+2ab=c2+2ab即可求解.
7.若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以上结论都不对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a+b)2﹣c2=2ab,
∴a2+b2+2ab﹣c2=2ab,
∴a2+b2=c2,
∴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分析】将(a+b)2﹣c2=2ab转化为a2+b2=c2,可判断得出三角形的形状。
8.(2020八下·临汾月考)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0.3,0.4,0.5 B. , ,
C.6,8,10 D.1.5,2,2.5
【答案】C
【知识点】勾股数
【解析】【解答】解:A.因为0.32+0.42=0.52,0.3,0.4,0.5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但0.3,0.4,0.5不是正整数,所以0.3,0.4,0.5不是勾股数,故A错误;
B.因为()2+()2 =()2,,,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但,,不是正整数,所以,,不是勾股数,故B错误;
C.因为62+82=102,所以正整数6,8,10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所以6,8,10是勾股数,故C正确;
D.因为1.52+22=2.52,1.5,2,2.5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但1.5,2,2.5不是正整数,所以1.5,2,2.5不是勾股数,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勾股数是指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三个正整数,据此判断即可。
9.(2020八上·广元期末)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a,较长直角边长为b,那么(a+b)2的值为(  )
A.13 B.19 C.25 D.169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小正方形面积开方,得边长1,则有b-a=1
大正方形边长的平方为其面积即13,则在三角形中有 =13
将b-a=1两边平方,得 =1
将 =13代入,得13-2ab=1
故ab=6
由 =13与2ab=12两式相加,得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结合正方形的面积即可得到答案.
10.(2018八上·衢州期中)如图,AD⊥CD,CD=4,AD=3,∠ACB=90°,AB=13,则 BC 的长是(  )
A.8 B.10 C.12 D.16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在△ACD中,AD⊥CD,
∴∠D=90°,
∵CD=4,AD=3,
∴由勾股定理得:AC=,
在△ABC中,∠ACB=90°,AB=13,
∴由勾股定理得:BC=。
【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CD中,用勾股定理可求得AC的长,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C的长。
11.(2020八下·西安月考)已知Rt△ABC中,∠C=90°,若a+b=10cm,c=8cm,则Rt△ABC的面积为(  )
A.9cm2 B.18cm2 C.24cm D.36cm2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Rt△ABC中,∠C=90°,c=8,
∴a2+b2=c2=64,
∴(a+b)2-2ab=64
∴100-2ab=64
解之:ab=18.
∴S△ABC=ab=9.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2+b2=64,再将等式的左边配方转化为(a+b)2-2ab=64,再整体代入求出ab的值,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可求出△ABC的面积。
12.(2020八下·西安月考)将一根长为25厘米的筷子至于底面直径为5厘米,高为12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漏在杯子外的长为h厘米,则h的取值范围是(  )
A.12≤h≤13 B.11≤h≤12 C.11≤h≤13 D.10≤h≤12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如图,
由题意可知AB=5cm,AE=BD=25cm,BC=12cm
∴CD=h=25-12=13,
AC=
∴CE=h=AE-AC=25-13=12
∴h的取值范围是:12≤h≤13.
故答案为:A
【分析】分两种情况:当筷子竖直放,底端和点B重合;当筷子倾斜放,底端和点A重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分别求出筷子漏在杯子外的长,然后求出h的取值范围。
二、填空题
13.(2019八上·鄞州期中)在Rt ABC中,∠C=90°,∠A=65°,则∠B=   .
【答案】25°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65°,
则∠B=90°-∠A=25°(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故答案是:25°.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即可算出∠B的度数.
14.(2020八上·嘉兴期中)如图,Rt△ABC中,∠ACB=90°,D为斜边AB的中点,AB=6cm,则CD的长为   cm.
【答案】3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在Rt△ABC中,
∵∠ACB-90°,AB=6cm,D为斜边AB的中点,
∴CD=AB=3(cm).
故答案为:3.
【分析】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依此即可得出答案.
15.(2020八上·乌拉特前旗期中)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CD是斜边AB上的高,若AB=8,则BD=   .
【答案】2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由题, 在Rt△ABC中,∠ACB=90°,∠A=30°,AB=8,
∴ BC= AB=4,
∵CD是斜边AB上的高,
∴∠ADC=∠BDC=90°,
∴∠ACD=60°,
∴∠DCB=30°,
在Rt△BDC中,∠DCB=30°,
∴BD= BC=2.
故答案为:2.
【分析】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中, 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由题, 在Rt△ABC中,∠ACB=90°,∠A=30°,AB=8,所以 BC= AB=4,因为CD是斜边AB上的高,所以∠ADC=∠BDC=90°,所以∠ACD=60°,所以∠DCB=30°,在Rt△BDC中,∠DCB=30°,所以BD= BC=2.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A=60°,AB=4,则AD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2<AD<8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如图,延长BC交AD的延长线于E,作BF⊥AD于F,
在Rt△ABE中,∵∠E=30°,AB=4,
∴AE=2AB=8,
在Rt△ABF中,AF= AB=2,
∴AD的取值范围为2<AD<8,
故答案为:2<AD<8
【分析】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得到AE=2AB=4AF,求出AD的取值范围.
17.(2017八上·深圳期中)如图,作一个长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中心,长方形对角线为半径,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长方形的对角线长==,
又∵点A在数轴的负半轴,∴点A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再根据点A在数轴的负半轴,由此得出点A所表示的数即可.
18.如图,将长AB=5cm,宽AD=3cm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C重合,折痕为EF,则AE长为   cm.
【答案】3.4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BC=AD=3cm,设AE=xcm,则BE=(5-x)cm,根据折叠图形的性质可得CE=AE=xcm,根据Rt△BCE的勾股定理可得: ,解得:x=3.4
【分析】设AE=xcm,根据矩形和折叠的性质可将BE和CE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在直角三角形BCE中,由勾股定理可列方程求解。
三、计算题
19.(2019八上·成都开学考)在 Rt△ABC
中,∠C=90°,∠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若
a∶c=15∶17,b=24,求 a.
【答案】解:设a=15x,则c=17x,
由勾股定理得,(15x)2+242=(17x)2,
解得,x=3,
则a=15x=45.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设a=15x,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
四、解答题
20.(2021八上·武汉期末)如图, 中, ,CD是 的高, , ,求BD长.
【答案】解: 中, , , ,

是 的高,


故 ,
在 中, ,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 ,因为CD是 的高,所以 ,进而可证明 , .
21.(2017八上·大石桥期中)如图 ,小明在A处看见前面山上有个气象站,测得仰角为15°(即∠CAB=15°),当笔直向山行6千米时,小明看气象站测得仰角为30°(即∠CBD=30°).你能算处这个气象站离地面的高度CD吗?是多少
【答案】解:∵∠A=15°,∠CBD=30°, ∴∠ACB=∠A=15°, ∴BC=AB=6千米 在直角△BCD中,则CD= BC=3千米.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证∠ACB=∠A,再利用等角对等边,就可得出BC=AB,然后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CD的长。
22.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上一点,且∠ACD=∠B,求证:CD⊥AB.
【答案】证明:∵∠ACB=90°,
∴∠A+∠B=90°,
∵∠ACD=∠B,
∴∠A+∠ACD=90°,
∴∠ADC=90°,
∴CD⊥A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得:∠A+∠B=90°,则∠A+∠ACD=90°,由三角形内角和及垂直定义可得结论.
23.如图∠B=∠ACD=90°, AD=13,CD=12, BC=3,则AB的长是多少
【答案】解: ∵∠ACD=90°
AD=13, CD=12
∴AC2 =AD2-CD2
=132-122
=25
∴AC=5
又∵∠ABC=90°且BC=3
∴由勾股定理可得
AB2=AC2-BC2
=52-32
=16
∴AB= 4
∴AB的长是4.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本题较简单,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出AC的长,再一次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
五、综合题
24.(2017八上·江海月考)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高.
(1)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是哪几个?
(2)∠1和∠A有什么关系?∠2和∠A呢?还有哪些锐角相等.
【答案】(1)解: ∠ACB=90°,CD是高,∴∠ADC=∠BDC=∠ACB=90°∴图中有3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是△ACD,△BCD,△ABC.
(2)解:∠1+∠A=90°,∠2=∠A,∠1=∠B.
ACD,△BCD,△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DC、∠BDC、∠ACB是直角,∴∠1+∠A=90°,∠1+∠2=90°,∠B+∠A=90°∴∠2=∠A,∠1=∠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ADC=∠BDC=∠ACB=90°,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得出图中有3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是△ACD,△BCD,△ABC;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得出∠1+∠A=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2=∠A,∠1=∠B。
25.(2018八上·泰兴期中)如图,一架云梯AB的长25m,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靠墙的一端A距地面距离AC为24m.
(1)这个梯子底端B离墙的距离BC有多少米?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也滑动了4 m吗?为什么?
【答案】(1)解:由题意得此时AC=24米,AB=25米,根据AC2+BC2=AB2,可得:BC=7,
答:这个梯子底端离墙有7米
(2)解:不是.
理由:设滑动后梯子的底端到墙的距离为x米,
得方程,x2+(24 4)2=252,
解得:x=15,
所以梯子向后滑动了8米.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BC=7m;(2)变化后AC=20米,AB=25米,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C=15米,从而可知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
26.(2019八上·凤翔期中)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 ,使点 落在 边上的点 处, , .
(1)求 的长;
(2)求 的长.
【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
在 中,∵ ,

(2)解:∵
由题意可得 ,设 的长为 cm
则在 中,
解得
则 的长为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折叠可知AF的长为10cm,已知AB=8cm,即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F;(2)根据(1)可求得FC的长,由折叠知EF=DE,所以设EF=xcm可表示出CE=(8-x)cm,就可运用勾股定理求得EC的长.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