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8 16:50:3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邵阳)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是邵阳洞口县的80后“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曾对记者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他的许多名篇我都能背诵。”下列作品属于李白的是(  )
A.《蜀道难》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窦娥冤》 D.《西游记》
【答案】A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蜀道难》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代表作,故A符合题意;《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故B不符合题意;《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故C不符合题意;《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作品,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重点在于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BCD三个选项都不是诗歌。
2.(2018七下·田林期末)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动仪是东汉张衡发明的,故①不能人选“盛唐篇”;曲辕犁是唐朝农民改进的耕作工具,故②应该人选“盛唐篇”;唐朝农民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故③应该人选“盛唐篇”;秧马是宋朝农民发明的拔秧工具,故④不能人选“盛唐篇”。②③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还要会识别曲辕犁和筒车的外观形状,知道两者的不同用途。
3.(2018七下·那坡期末)下列新式农具的发明,出现在唐朝的是(  )
①曲辕犁 ②翻车 ③筒车 ④水排 ⑤耧车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曲辕犁是唐朝农民制成的、还制成新的灌溉工具筒车。①③出现在唐朝。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水排是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冶铁工具、耧车是西汉新型播种工具。B、C、D均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农业发展,特别是农具的发展,是考试的重难点内容。
4.(2018七下·常熟期中)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事件意义重大。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
A.设置地方机构有效管辖
B.和亲
C.任命或是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D.在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答案】D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A项设置地方机构有效管辖是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唐朝在新疆地区设立管理西域的军事行政机构,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辖,如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期设置北庭都护府来管辖突厥故地。A项不符合题意;B项和亲是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如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以及唐蕃会盟等,B项不符合题意;
C项任命或是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是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如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C项不符合题意;
D项在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掌管少数民族事务不是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在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掌管少数民族事务是清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王朝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采取的主要方式。处了设立机构、采用和亲等和平方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方式外,还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进攻。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战。颉利可汗率万余人欲逃过碛口,遭李绩军堵截,其大酋长皆率众投降。
5.(2018七下·常熟期中)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你会看到哪些景象(  )
①农民在使用筒车灌溉
②唐三彩的制作过程
③外国商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④一些妇女在骑马、打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
【解析】【分析】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题目给出的景象在唐朝都可以看到。
D项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18七下·常熟期中)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被人誉为“类玉”“类冰”的唐朝瓷器是(  )
A.邢窑的白瓷 B.越窑的青瓷
C.唐三彩 D.铜官窑的釉下彩瓷
【答案】B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越窑的青瓷,胎质稀薄,釉色晶莹,人们赞美它“类玉”“类冰”;邢窑的白瓷,有“类雪”“类银”的称誉。
B项越窑的青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瓷器。
7.(2018七下·湛江期中)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下列能够体现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兼容并包,深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的是(  )
A.妇女读书 B.丝织技术高超
C.喜好弈棋 D.尚武风气盛行
【答案】D
【知识点】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
【解析】【分析】据“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兼容并包,深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可知,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其中深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的是尚武风气盛行,同时唐朝的对外交流也非常频繁,体现了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
故答案为D。
【点评】注意识记唐朝时期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及其表现。本题难度适中。
8.(2018七下·和平期中)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答案】B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依据“新的灌溉工具”可知与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有关。唐朝经济繁盛,农具有了很大的改进。唐朝人民发明了新的犁地工具曲辕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农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农具的创新改进。本题难度不大。
9.(2018七下·仁寿期中)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有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①唐朝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②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唐朝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由此分析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 ”,结合所学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10.(2018七下·仁寿期中)隋唐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治的诗句是(  )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C.“和同为一家” D.“唐风洋溢奈良城”
【答案】D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回鹘衣装回鹘马”反映了唐朝时汉人受回鹘风俗影响,喜欢穿回鹘服装的景象。“车书本一家”反映了唐朝时汉族文化对靺鞨族的影响。“和同为一家”反映的唐朝时和吐蕃的亲密关系。“唐风洋溢奈良城”意思是奈良遗存的古代建筑很有我国唐朝的风范,反映的是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的民族关系交往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治 ”,结合所学可知,“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外交往。
11.(2018七下·岳池期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时,老师展现了如下材料。材料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
A.经济繁荣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民族交往与交融 D.多彩的文学艺术
【答案】C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的意思是:这些蕃人(少数民族)从前是不懂农作的,如今却学汉人种起禾黍来了,如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促进了汉族与吐蕃的民族交流;“洛阳家家学胡乐”的意思是:洛阳家家学习胡人(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蕃人的汉化(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交融),汉人的胡化(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选项C符合题意;而其余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材料理解类,主要考察盛唐时期民族交往交融的内容,考生可从关键词“蕃人、种禾黍”“洛阳家、学胡乐”分析出所表现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12.(2018七下·灌阳期中)藏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主要聚居于青藏高原一带。唐朝时藏族与汉族之间往来频繁,双方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能为此提供见证的是(  )
A.7世纪前期吐蕃建都拉萨
B.唐蕃会盟碑屹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
C.澶渊之盟的签订
D.吐蕃称唐朝皇帝为“天可汗”
【答案】B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藏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唐朝时称为吐蕃。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8世纪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穆宗时,唐蕃立“甥舅会盟碑”,至今屹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故B符合题意;
A项7世纪前期吐蕃建都拉萨,标志着吐蕃政权建立;
C项澶渊之盟的签订使宋辽之间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D项北方各族称唐朝皇帝为“天可汗”。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唐朝民族关系唐蕃合同为一家。
13.(2018七下·灌阳期中)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由于他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北方各族因此尊称他为(  )
A.大汗 B.成吉思汗 C.天可汗 D.天子
【答案】C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故答案为:C。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唐太宗民族政策。
14.(2018七下·惠安期中)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度先进,文化昌盛,与亚洲各国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新罗仿唐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骆驼载乐俑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社会时代特点的知识,有一定难度。学生做题时需理解四幅图片的涵义,用排除法排除ABD三项。
15.(2018七下·惠安期中)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
A.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答案】C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它的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地区的汉族,轻视少数民族,我则对他们一视同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民族政策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题干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不要混淆。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8七下·大石桥月考)材料: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如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材料三中,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何重要意义?由此对于那些蓄意破坏民族团结的“藏独”分子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答案】(1)汉族;少数民族;开明、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
(2)和亲和会盟。
(3)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藏独”必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盛唐经济的繁荣;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一可知,这是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中华”指的是当时的华夏族,在这里指的是唐王朝。“夷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唐太宗时,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少数民族的拥戴。
⑵通过材料二中示意图的内容可知,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和亲和会盟。
⑶根据材料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吐蕃和唐朝的发展;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必然会失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应该维护国家统一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汉族;少数民族;开明、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2)和亲和会盟;(3)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藏独”必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流的内容,唐朝与吐蕃的联系交往,促进了汉藏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17.(2018七下·临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信任他们,帮助他们,在他的朝堂上做官的少数民族就达500多人,五品以上的“高级干部”达百余人,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右卫大将军阿史那思摩、右骁卫大将军契必何力等都为大唐帝国的强盛做出了杰出贡献,深得太宗皇帝得信任。太宗皇帝病逝后,契必何力、阿史那杜尔竟情愿自杀殉葬。
材料二: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最早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今天我们也把整个大唐王朝的兴盛景象称为盛唐气象。
材料三: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
(1)材料一中的“太宗皇帝”被这些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材料一体现了“太宗皇帝”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中的“盛唐气象”最早指什么?此时期诗歌呈现出什么风貌特征?李白和杜甫分别有何“美誉”?
(3)请你分别写出这两种工具的名称。
【答案】(1)尊称:“天可汗”;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气象: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特征:雄壮、浑厚;美誉:诗仙、诗圣。
(3)A曲辕犁;B筒车。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盛唐经济的繁荣;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太宗皇帝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信任他们,帮助他们,”结合课本所学可知,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气发展。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来到长安,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
(2)依据材料二中的词句“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最早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可知“盛唐气象”最早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材料二“常把‘雄壮、浑厚’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可知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雄壮、浑厚”;结合课本所学,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人们称他为“诗仙”;由于杜甫的反映历史的真实实况,被誉为“诗圣”。
(3)依据图A可知反映的耕犁,犁的外形呈弯曲状。结合课本所学,唐朝前期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提高了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由图B可知是筒车,唐朝注意兴修水利,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唐朝民族关系、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本题难度较大。
18.(2018七下·农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材料三:贞观十五年,令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
(1)材料一中的“朕”是谁?反映出他的什么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三反映的两大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答案】(1)唐太宗;开放的民族政策。
(2)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吐蕃。
(3)促进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友好关系。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⑴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朕”是唐太宗;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
⑵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昭君出塞;依据材料信息:“贞观十五年,令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⑶依据所学可知,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吐蕃都促进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友好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唐代民族政策,旨在考查考生对唐代民族关系的掌握情况。属于基本是史实题,难度适中,适合检测考生基础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邵阳)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是邵阳洞口县的80后“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曾对记者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他的许多名篇我都能背诵。”下列作品属于李白的是(  )
A.《蜀道难》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窦娥冤》 D.《西游记》
2.(2018七下·田林期末)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2018七下·那坡期末)下列新式农具的发明,出现在唐朝的是(  )
①曲辕犁 ②翻车 ③筒车 ④水排 ⑤耧车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③④
4.(2018七下·常熟期中)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事件意义重大。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
A.设置地方机构有效管辖
B.和亲
C.任命或是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D.在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5.(2018七下·常熟期中)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你会看到哪些景象(  )
①农民在使用筒车灌溉
②唐三彩的制作过程
③外国商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④一些妇女在骑马、打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2018七下·常熟期中)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被人誉为“类玉”“类冰”的唐朝瓷器是(  )
A.邢窑的白瓷 B.越窑的青瓷
C.唐三彩 D.铜官窑的釉下彩瓷
7.(2018七下·湛江期中)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下列能够体现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兼容并包,深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的是(  )
A.妇女读书 B.丝织技术高超
C.喜好弈棋 D.尚武风气盛行
8.(2018七下·和平期中)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9.(2018七下·仁寿期中)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有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①唐朝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②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2018七下·仁寿期中)隋唐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治的诗句是(  )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C.“和同为一家” D.“唐风洋溢奈良城”
11.(2018七下·岳池期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时,老师展现了如下材料。材料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
A.经济繁荣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民族交往与交融 D.多彩的文学艺术
12.(2018七下·灌阳期中)藏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主要聚居于青藏高原一带。唐朝时藏族与汉族之间往来频繁,双方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能为此提供见证的是(  )
A.7世纪前期吐蕃建都拉萨
B.唐蕃会盟碑屹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
C.澶渊之盟的签订
D.吐蕃称唐朝皇帝为“天可汗”
13.(2018七下·灌阳期中)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由于他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北方各族因此尊称他为(  )
A.大汗 B.成吉思汗 C.天可汗 D.天子
14.(2018七下·惠安期中)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
B.
C.
D.
15.(2018七下·惠安期中)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
A.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8七下·大石桥月考)材料: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如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材料三中,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何重要意义?由此对于那些蓄意破坏民族团结的“藏独”分子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17.(2018七下·临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信任他们,帮助他们,在他的朝堂上做官的少数民族就达500多人,五品以上的“高级干部”达百余人,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右卫大将军阿史那思摩、右骁卫大将军契必何力等都为大唐帝国的强盛做出了杰出贡献,深得太宗皇帝得信任。太宗皇帝病逝后,契必何力、阿史那杜尔竟情愿自杀殉葬。
材料二: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最早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今天我们也把整个大唐王朝的兴盛景象称为盛唐气象。
材料三: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
(1)材料一中的“太宗皇帝”被这些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材料一体现了“太宗皇帝”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中的“盛唐气象”最早指什么?此时期诗歌呈现出什么风貌特征?李白和杜甫分别有何“美誉”?
(3)请你分别写出这两种工具的名称。
18.(2018七下·农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材料三:贞观十五年,令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
(1)材料一中的“朕”是谁?反映出他的什么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三反映的两大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蜀道难》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代表作,故A符合题意;《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故B不符合题意;《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故C不符合题意;《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作品,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重点在于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BCD三个选项都不是诗歌。
2.【答案】D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动仪是东汉张衡发明的,故①不能人选“盛唐篇”;曲辕犁是唐朝农民改进的耕作工具,故②应该人选“盛唐篇”;唐朝农民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故③应该人选“盛唐篇”;秧马是宋朝农民发明的拔秧工具,故④不能人选“盛唐篇”。②③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还要会识别曲辕犁和筒车的外观形状,知道两者的不同用途。
3.【答案】A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曲辕犁是唐朝农民制成的、还制成新的灌溉工具筒车。①③出现在唐朝。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水排是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冶铁工具、耧车是西汉新型播种工具。B、C、D均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农业发展,特别是农具的发展,是考试的重难点内容。
4.【答案】D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A项设置地方机构有效管辖是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唐朝在新疆地区设立管理西域的军事行政机构,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辖,如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期设置北庭都护府来管辖突厥故地。A项不符合题意;B项和亲是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如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以及唐蕃会盟等,B项不符合题意;
C项任命或是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是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如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C项不符合题意;
D项在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掌管少数民族事务不是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在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掌管少数民族事务是清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王朝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采取的主要方式。处了设立机构、采用和亲等和平方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方式外,还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进攻。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战。颉利可汗率万余人欲逃过碛口,遭李绩军堵截,其大酋长皆率众投降。
5.【答案】D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
【解析】【分析】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题目给出的景象在唐朝都可以看到。
D项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B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越窑的青瓷,胎质稀薄,釉色晶莹,人们赞美它“类玉”“类冰”;邢窑的白瓷,有“类雪”“类银”的称誉。
B项越窑的青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瓷器。
7.【答案】D
【知识点】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
【解析】【分析】据“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兼容并包,深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可知,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其中深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的是尚武风气盛行,同时唐朝的对外交流也非常频繁,体现了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
故答案为D。
【点评】注意识记唐朝时期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及其表现。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B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依据“新的灌溉工具”可知与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有关。唐朝经济繁盛,农具有了很大的改进。唐朝人民发明了新的犁地工具曲辕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农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农具的创新改进。本题难度不大。
9.【答案】D
【知识点】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唐朝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由此分析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 ”,结合所学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10.【答案】D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回鹘衣装回鹘马”反映了唐朝时汉人受回鹘风俗影响,喜欢穿回鹘服装的景象。“车书本一家”反映了唐朝时汉族文化对靺鞨族的影响。“和同为一家”反映的唐朝时和吐蕃的亲密关系。“唐风洋溢奈良城”意思是奈良遗存的古代建筑很有我国唐朝的风范,反映的是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的民族关系交往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治 ”,结合所学可知,“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外交往。
11.【答案】C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的意思是:这些蕃人(少数民族)从前是不懂农作的,如今却学汉人种起禾黍来了,如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促进了汉族与吐蕃的民族交流;“洛阳家家学胡乐”的意思是:洛阳家家学习胡人(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蕃人的汉化(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交融),汉人的胡化(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选项C符合题意;而其余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材料理解类,主要考察盛唐时期民族交往交融的内容,考生可从关键词“蕃人、种禾黍”“洛阳家、学胡乐”分析出所表现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12.【答案】B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藏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唐朝时称为吐蕃。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8世纪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穆宗时,唐蕃立“甥舅会盟碑”,至今屹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故B符合题意;
A项7世纪前期吐蕃建都拉萨,标志着吐蕃政权建立;
C项澶渊之盟的签订使宋辽之间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D项北方各族称唐朝皇帝为“天可汗”。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唐朝民族关系唐蕃合同为一家。
13.【答案】C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故答案为:C。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唐太宗民族政策。
14.【答案】C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度先进,文化昌盛,与亚洲各国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新罗仿唐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骆驼载乐俑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社会时代特点的知识,有一定难度。学生做题时需理解四幅图片的涵义,用排除法排除ABD三项。
15.【答案】C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它的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地区的汉族,轻视少数民族,我则对他们一视同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民族政策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题干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不要混淆。
16.【答案】(1)汉族;少数民族;开明、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
(2)和亲和会盟。
(3)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藏独”必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盛唐经济的繁荣;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一可知,这是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中华”指的是当时的华夏族,在这里指的是唐王朝。“夷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唐太宗时,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少数民族的拥戴。
⑵通过材料二中示意图的内容可知,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和亲和会盟。
⑶根据材料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吐蕃和唐朝的发展;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必然会失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应该维护国家统一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汉族;少数民族;开明、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2)和亲和会盟;(3)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藏独”必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流的内容,唐朝与吐蕃的联系交往,促进了汉藏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17.【答案】(1)尊称:“天可汗”;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气象: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特征:雄壮、浑厚;美誉:诗仙、诗圣。
(3)A曲辕犁;B筒车。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盛唐经济的繁荣;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太宗皇帝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信任他们,帮助他们,”结合课本所学可知,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气发展。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来到长安,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
(2)依据材料二中的词句“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最早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可知“盛唐气象”最早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材料二“常把‘雄壮、浑厚’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可知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雄壮、浑厚”;结合课本所学,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人们称他为“诗仙”;由于杜甫的反映历史的真实实况,被誉为“诗圣”。
(3)依据图A可知反映的耕犁,犁的外形呈弯曲状。结合课本所学,唐朝前期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提高了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由图B可知是筒车,唐朝注意兴修水利,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唐朝民族关系、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本题难度较大。
18.【答案】(1)唐太宗;开放的民族政策。
(2)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吐蕃。
(3)促进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友好关系。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⑴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朕”是唐太宗;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
⑵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昭君出塞;依据材料信息:“贞观十五年,令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⑶依据所学可知,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吐蕃都促进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友好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唐代民族政策,旨在考查考生对唐代民族关系的掌握情况。属于基本是史实题,难度适中,适合检测考生基础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