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沪教版第二册八年级生物第4章第2节动物 (一)常见的脊椎动物类群——爬行类、鸟类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沪教版第二册八年级生物第4章第2节动物 (一)常见的脊椎动物类群——爬行类、鸟类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10 12:1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常见的脊椎动物类群——爬行类、鸟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爬行类、鸟类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殖方式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进一步认识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两栖类、鸟类的模型和标本,理解其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体验各类动物的结构特征与环境的适应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统一。
2.认识动物行为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3.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爬行动物是如何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难点:家鸽的双重呼吸。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鸟类标本和模型、几种哺乳类动物模型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引入 回忆鱼类、两栖类特征。 学生回忆
爬行类 出示扬子鳄图片,请学生判断它是哪类动物? 利用表格比较两栖类与爬行类的基本与特征,通过比较多方式学习爬行类动物的相关知识,感受到爬行类动物的进化。特别指出,羊膜卵的出现,使得爬行类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两栖类(蛙)比较项目爬行类(蜥蜴)体表特征呼吸器官运动器官体温生殖方式生活环境
学生回忆。 学生比较。
鸟类 1.ppt示常见的鸟,学生抢答。 2.世界上的鸟有近9000种, 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鸟何以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 一个物体要能飞起来,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3.分析鸟类飞行要具备的条件(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能飞起来的物体?它们为什么能飞起来?) 4.鸟类飞翔需要具备的条件:(减小重力;增加动力;减小阻力;借助风力) 5.探究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征? ①鸟类的外形特点与飞翔生活的关系 出示鸟的标本,问:鸟类的主要运动方式是什么?从外形结构中举例说明家鸽适应飞行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家鸽的外形特征:身体流线型、体被羽毛、前肢成翼。 ②鸟类的骨骼与飞翔生活的关系 出示鸟类的标本,请学生掂量、观察。 问:鸟类骨骼的特点?与飞翔的关系?(骨骼中空,很轻,减轻飞行时的分量。) (6)鸟类的双重呼吸 问:你能推测鸟要想适应飞翔生活,除了以上特点外,还有哪些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引导,指出鸟类没有膀胱,有了排泄物会边飞边拉,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部肌肉发达,是着生翅膀的部位,有利于持续扇动翅膀飞翔;鸟类飞翔时需要大量的氧气,体内除了有呼吸器官肺以外,还有气囊辅助呼吸。 学生观察动画或教具模型,理解双重呼吸的过程。 (5)归纳鸟类的特征,填入表中。 6.鸟类的经济价值 从食用、观赏、科研等方面总结鸟类的价值。 学生抢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热气球: 火箭: 飞机: 风筝: 羽毛: 学生观察标本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归纳并填写表格。 学生总结
小结 两栖类、鸟类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总结
作业 练习册对应习题 学生完成。
五、板书
第2节 动物
常见的脊椎动物类群
脊椎 动物 生活 环境 体表特征 运动 器官 呼吸 器官 体温 生殖
爬行类 陆地 体表被鳞片或骨板 四肢 肺 变温 卵生或卵胎生,产羊膜卵
鸟类 陆地,空中 覆盖羽毛、流线型 四肢,前肢成翼 肺,气囊 恒定 羊膜卵,卵生,育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