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线形、环节、软体动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概述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模型、视频,认识各类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动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像统一。
认识动物行为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各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各类动物的结构特征与环境相适应。
难点:认识各类动物的结构特征与环境相适应。
三、教学准备
课件ppt、视频、蛔虫标本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线形动物 1.出示蛔虫标本,观察雌雄蛔虫的形状、大小有什么不同,体色和体表有什么特征。 2.播放视频了解蛔虫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看完视频是不是整个人都不好了,蛔虫在生长过程中会在人体的消化、循环甚至呼吸系统中不停游走,这一点可能出乎我们很多人的意料。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生物体的形态、功能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那么蛔虫又有哪些适应于人体寄生生活的特征?(观察蛔虫的内部结构) 3.蛔虫寄生在人体会引起哪些疾病? 4.该如何预防蛔虫病? 5.拓展:蛲虫、钩虫、丝虫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寄生在植物体内的小麦线虫。 6.总结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单。 学生观察、区分。 学生观察、比较两者外形的差异。 学生观察、思考、归纳。
环节动物 1.展示蚯蚓和蛔虫的图片,观察蚯蚓身体的形状和颜色,蚯蚓的身体是否分节? 2.身体分节对环形动物有何意义? 3.如何区分蚯蚓的前后?仔细观察蚯蚓的哪几节的结构比较特殊,其颜色是否与其他部位相同? 4.介绍: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5.蚯蚓的体表还有哪些特征?用手摸一摸蚯蚓的体表,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湿润,有黏液)这种特征对其生存有何作用?播放实验视频 6.用手指仔细触摸蚯蚓的身体有什么感觉?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是光滑还是粗糙? 7.蚯蚓在平面玻璃和牛皮纸上运动的快慢一样吗?为什么? 8.总结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 (体色、体形、体表特征、运动、消化) 9.请学生谈谈蚯蚓的益处(介绍蚯蚓处理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改善受污染的土壤等净化环境的功能,融入环境教育。) 10.介绍环节动物:沙蚕、水蛭 11.总结环节动物特征,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单。
软体动物 1.你能描述蜗牛的特征吗? 2.分类别介绍软体动物:(1)头足类:学生观察并说出其基本特征;(2)双壳类:学生观察并说出其基本特征;(3)头足类:学生观察并说出其基本特征; 3.请学生谈谈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总结软体动物的特征。
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总结本节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总结、交流
练习 练习册 完成练习
五、板书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类群
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