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细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菌的基本结构特征。
2.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概述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真菌和细菌的结构,知道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细菌没有成行的细胞核。
2.通过讨论辩证地看待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腐生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懂得科学全面地看待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细菌的基本结构特征。2.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细菌的营养方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细菌生殖视频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引入 复习旧知,微生物的类群?真菌的特征? 破伤风杆菌引入 回忆旧知 回忆旧知,为新知做铺垫。
新课教学 细菌的发现(先介绍细菌的“自然发生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细菌不是肉汤产生的,进而引出巴斯德的实验) 细菌的大小(强调单位:微米) 细菌的形态 从形态上将细菌分分类? 依次学习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的结构 (1)结合细菌的结构模式图,认识细菌各个结构的名称。 (2)请学生观察细菌与真菌结构模式图,说出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细菌没有成行的细胞核。 (3)补充介绍:荚膜是一层松散的粘液状物质,可以帮助细菌抵御不良的环境,保护自身不受白细胞吞噬,以及能够有选择地粘附在特定的细胞表面,进行专一的攻击。大多数运动的细菌就是靠鞭毛高速旋转从而推动菌体前行。 (4)总结细菌的结构特征。 细菌的营养方式 多数异养(腐生/寄生) 少数自养(如:蓝细菌) 细菌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和人是什么关系?引出“共生”的概念 (2)根瘤菌 (3)腐生细菌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 (4)利用细菌生产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5)幽门螺杆菌 (6)金黄色葡萄球菌 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学习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学习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体会细菌繁殖速度之快。 辩证看待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与作业 学生小结 练习册相应习题 学生总结 巩固所学
五、板书
第3节 微生物
(二)细菌
1.形态结构
2.营养方式
3.生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