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学习活动设计九:物体的受力分析
课前准备:复习本章学习过的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1.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2.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断?
3.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分别是表示力的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课堂教学:
【任务情景】
坐飞机去旅游的同学们一定去行李转盘取过行李,见到过这样的场景:你的行李箱在水平传送带上,与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转动,最终到达倾斜的行李转盘上。请你思考,水平传送带和行李转盘为什么可以把行李箱运到你的面前?整个过程行李箱的受力情况如何?
教学策略:以受力分析的原则和依据为主线,将上述实际问题转化成三个有梯度的任务情景,逐步深入研究,最后得出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情景一:行李箱停放在静止的传送带上。通过此情景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一:学会选取研究对象,知道什么是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情景二:将行李箱静止放在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最终行李箱在传送带的带动下一起向右匀速运动。通过此情景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二:选取行李箱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说明判断依据,得出一部分受力分析的原则;情景三:行李箱从粗糙倾斜传送带上由静止下滑。通过此情景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三: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并说明判断依据,最终完成整合,得出完整的受力分析思路。
【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用图1(情景一)进行提问,引导学生选取研究对象,得出受力分析定义和一部分受力分析原则。情景一:行李箱停放在静止的传送带上。
问题引导:
1. 此情景中存在哪些力?这些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谁?
引导:分析所受重力、支持力、压力,并说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目的是让学生区分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以及何为受力分析。
2. 如果要研究行李箱的受力情况,我们就要选取行李箱为研究对象,那么,行李箱都受到哪些力?画出受力示意图。
引导:重力、传送带对行李箱的支持力。
学生活动:表达、交流。
总结:我们要研究谁,就选谁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是指把研究对象在某特定情境中所受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学习任务二】
教师活动:用图2(情景二)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并说明判断依据,总结受力分析的顺序。情景二:将行李箱静止放在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最终行李箱在传送带的带动下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实验模拟:将带传送带的摩擦力演示仪打开,轻轻地将木块放在传动带上,让学生观察现象,帮助学生完成由实际情境的建模。
问题引导:
1. 行李箱在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前都受到哪些力?方向如何?说出判断依据。
引导:竖直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支持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摩擦力依据:由于行李箱相对传送带有向左的相对运动,所以受到木板给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2. 行李箱随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都受哪些力?方向如何?说出判断依据
引导: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因为行李箱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它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传送带没有给行李箱摩擦力。
3. 通过以上两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研究对象在不同情景中会受到不同的力,我们要想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果毫无章法,很容易丢掉某个力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受力分析。那么受力分析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顺序呢?
引导:学生总结,由于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以先分析重力;然后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的力。
4. 受力分析后,如何检验分析得对不对呢?怎么办?
引导:进行检验,看看分析的每一个力,是否能找到施力物体,如果没有,说明不受这个力;可以用假设法等方法。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总结:
受力分析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
【学习任务三】
教师活动:用图3(情景三)进行提问,行李箱从静止的粗糙倾斜传送带上由静止下滑,引导学生对行李箱进行受力分析,并说明判断依据。
情景三:将行李箱放在静止的粗糙倾斜传送带上,其由静止下滑。
问题引导:
1. 行李箱为何能沿斜面下滑?通过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来说明。
引导: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因为行李箱相对斜面向下运动,所以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把重力正交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沿斜面向下的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受力不平衡,从而下滑。
学习预测:如果有学生分析下滑力,进行引导分析,下滑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就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如果还有学生同时分析了重力,以及重力的两个分力,进行引导分析。如果没有学生分析这两种情况,进行下面的问题2。
2.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提供使行李箱下滑的作用效果,那么是不是除了重力,还受到两个分力的作用?
引导:分析总结出受力分析的原则,即合力与分力效果相同,不能同时作为受到的力去分析。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学习总结】
整合前面的结论,得到完整的受力分析原则:我们要研究谁,就选谁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是指把研究对象在某特定情境中所受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受力分析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受力分析时,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和按性质命名的力,不分析效果力。合力与分力效果相同,不能同时作为受到的力去分析。
【情景解答】
我们通过以上三个学习任务,已经学会了如何进行受力分析,也总结了受力分析的原则。通过受力分析,解答上面的问题:机场中传送带和行李转盘为什么能把行李箱运送到你的面前?行李箱在整个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如何?
参考答案:行李箱刚放到传送带上时,由于传送带与行李箱之间有相对运动,行李箱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而加速运动;当行李箱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由于二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行李箱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然后行李箱沿斜面下滑,此时行李箱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摩擦力,因为行李箱相对斜面转盘有向下的运动,所以斜面转盘会给行李箱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最后,行李箱垂直下滑到行李转盘上,由于行李转盘沿着垂直于行李箱下滑方向运动,因此在水平方向上行李箱与斜面转盘有相对运动,所以此时行李箱除了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外,还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这个向右的摩擦力使行李箱在水平方向运动,直至行李箱与行李转盘一起匀速运动后消失,这样,传送带就将你的行李箱运送到行李转盘上了。
【学习评价自测】
1.如图所示,请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不计空气阻力)
2.粗糙的长方体木块A、B叠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的牵引,但仍然保持静止。问B木块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