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学习活动设计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word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学习活动设计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word版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10 12: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学习活动设计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理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通过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与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等实验,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我们应该努力创设实验条件,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本质。
  在研究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章将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结合起来,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以确定物体位置、速度变化的规律,本实验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节从探讨加速度相关因素入手,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
  1.生活经验储备
  学生已经具备了进行本探究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储备,结合生活经验、观察、常识和适度推理,对力与加速度、质量的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知,能够正确判断影响物体加速度的可能相关因素。
  2.物理知识储备
  学生对实验探究涉及的几个物理量的认知程度不同,对小车的质量和加速度物理意义和如何测量有着较为直观的认识,但是对于如何提供一个恒力F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
  3.操作技能储备
  该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如何测量质量和长度的一般方法和操作:
  (1)能够利用天平称得质量;
  (2)能够利用打点计时器获得运动小车的纸带;
  (3)能够利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位移大小;
  (4)能够进行受力分析。
  4.物理方法储备
  (1)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性质有了准确的认识,能够通过分析纸带点迹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2)学生已经对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能够例举涉及该研究方法的典型初中物理实验,能够较好地确定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目标
  1. 会设计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物体质量的定量关系。
  2. 使学生掌握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时,用控制变量法来实现。
  3. 指导学生根据原理去设计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表格,利用图像法寻求物理规律;体验如何平衡摩擦力、减小系统误差(钩码重力大小不等于小车的拉力等)的办法。
  4. 通过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探究过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速度的测量,对a∝F、a∝1/M的探究。
  1. 怎样提供和测量物体所受的力,怎样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2. 理解平衡摩擦力。
  3. 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4. 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难点:实验操作的具体细节,实验数据的处理(包括实验的图像和误差分析)。
  突破策略:关联已学知识,为认识和能力的进阶搭设台阶,综合分析解决。引导学生围绕实验原理、设计和操作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实验操作,获得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误差,得出实验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关联已学知识,降低进阶的梯度,联系物体受力情况与加速度,体会物体运动和受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