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学习活动设计三:力学单位制 教学片段
片段一:新课引入
教师活动:ppt展示案例1
案例1.1999年9月23日,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1998年12月)发射的火星气候探测器与地面失去联系,由于飞得靠火星过近,结果因温度过高而起火,并脱离轨道坠入火星的大气层。造成1.25亿美元的探测器在火星大气中被烧毁。 事故调查发现:探测器距火星表面的最小安全距离:大约 85km~100km,预定:140km~150km。但实际:最近仅57km。
教师:导致这么大的偏差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猜测讨论(很可能无果)
教师(可能需要):进一步介绍事故的原因。
教师活动:ppt展示案例2和案例3
案例2.计量一大象的质量时常用吨(t)作单位,但在计量人的质量时却用千克(kg)作单位。
案例3.自由落体加速度g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2),在初中学习时,g的单位曾用牛顿每千克(N/kg)。
教师:这些单位的使用有什么规则吗?
学生活动:思考并讨论,结合预习任务,梳理展示物理量、单位的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
教师:结合四个公式进一步讲解,明晰:基本物理量、导出物理量、基本单位、导出单位的概念。提炼:导出物理量可以由基本物理量与基本物理量组合,也可以由基本物理量与导出物理量组合,也可以由导出物理量与导出物理量组合,得到。
片段二:介绍国际单位制
教师:介绍国际单位制的历史,介绍国际单位制的组成。
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国际单位制?什么背景下建立的国际单位制?
教师:简要介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学生:根据课前任务介绍国际单位制中“米”的定义的沿革,和米、千克、秒的最新定义。
教师:提出问题,根据最新的“米、千克、秒”的定义,在基本单位的定义表中,应如何排序?
学生:思考并讨论
片段三: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价值
教师:单位制有哪些应用价值?
学生:讨论交流,提炼概括。
教师:单位制的应用价值四大优点:1.简化计算过程的单位表达;展示例题,介绍操作规则。
教师:单位制的应用价值四大优点:2.检验与评估结果;展示例题。
学生:思考并讨论,量纲检验推广到非物理领域。
教师:单位制的应用价值四大优点:3.定性与定量分析;展示例题--如何确定空气中声速的影响因素。
学生:思考并讨论,总结提炼量纲分析的一些常见基本原则和思路。
教师:还有其他的优点吗?单位制的应用价值四大优点:4.方便物理学领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