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万有引力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5-14 08:2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遥二中有效教学
高一 年级 物理 学科 “问题导学案”
【课题】:6.3万有引力定律 编写人: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思路和过程,知道地球上的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统一性
2、知道万有引力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物体间的吸引力,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3、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r的物理意义,了解引力常量G的测定在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4、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意义,体会在科学规律发现过程中猜想与求证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引导】
1、通过预习,总结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 还有些什么疑问?
1、通过小组内互相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共性的疑问?
【课堂指导】:
一、重点与难点:
1、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思路与过程
2、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意义以及引力常量的重要意义
3、万有引力定律的简单应用二、思维提升:
(一) “月——地检验”
猜想:太阳对行星间的引力与地球对苹果的引力是同一种力,应该遵从相同的规律。
太阳对行星间的引力与 成正比,与 成反比
地球对苹果的引力表现为苹果的重力,与 成正比,与 成反比
验证猜想:由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与地球与月亮间引力是同一种力,我们用地球对月亮的引力和地球对苹果的引力也做验证
1、与苹果质量m的关系:G= ,结论
2、与距离地球的距离r的关系: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α,所以有,可得,所以地球对物体引力产生的加速度与它们距离地球的距离 成反比。
已知:月地距离=3.8×108m,地球半径=6.4×106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月球公转周期是27.3天,试求(1)月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2)
思:这个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
结论: ,再大胆猜测一下,是否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这样的引力呢?
(二)公式中r的理解:由公式可知,当两物体距离趋向于0时,两物体之间的引力趋于无穷大。这种观点对吗?
例题: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R,如果从球上挖去一个半径为r的球,放在相距为d的地方,求下列两种情况下,两球之间的引力分别是多大?
(1)从球的中心挖去
(2)从与球面相切处挖去
(三)用万有引力判断v、ω、T、a与r的关系:
(1)由 得:v =
(2)由 得:ω=
(3) 由 得:a =
(4)由 得:T=
例:证明太阳系中各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公转轨道半径的三次方的比值是与太阳质量有关的恒量。
(四)查阅资料并思考,万有引力与重力的细微区别
【因人训练】:
1、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下列办法不可采用的是( )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
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D.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1/4
2、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那么地球表面50 kg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约是火星表面同质量的物体受到火星吸引力的________倍.
3、两颗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p,轨道半径之比r1∶r2=q,则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T1∶T2=________,它们受到太阳的引力之比F1∶F2=________.
【自主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