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5.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广安)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 )
①水稻 ②小麦 ③油菜 ④花生 ⑤甘蔗 ⑥甜菜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南方地区的农作物,简单题,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课堂上会有细致的区分,这种题目非常简单。
2.(2018·广安)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农作物一年三熟 D.紫色土分布广泛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南方地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紫色土分布广泛。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北方地区的基本知识,以识记为主,难度较小,注意和南方对比记忆。
3.(2018九上·定远开学考)关于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
B.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东面濒临黄海和东海
C.这里树木常绿、河湖密布、红色土地上长着茶树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答案】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不大,属于亚热带积分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1月份气温在0℃以上,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东临南海和东海;这里树木常绿,河湖密布;故答案为:C.
【点评】 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经纬度位置 40°N,116°E。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置 邻省 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自地形 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4.(2018八下·仪征期中)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的是( )
A.降水偏少 B.土壤肥沃
C.平原面积大 D.耕地集中连片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降水偏少,对农业发展不利。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5.(2018八下·彭水月考)就矿产资源而言,南方比北方丰富的是( )
A.石油 B.煤炭 C.铁矿 D.有色金属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就矿产资源而言,我国矿产分布广泛,相对集中,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北方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南方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属于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牢记解答。
6.(2018八上·封开期中)在古代,我国有“南船北马”的说法,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原因主要是由( )条件引起的
A.技术 B.气候 C.生产 D.生活
【答案】B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其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因此为适应“水乡”的船舶运输便应运而生;而北方降水较少,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马匹除了提供乳肉产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驯化为代步工具,成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即造成“南船北马”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原因主要是由气候条件引起。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以亚热带带季风气候为主,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7.(2018八下·许昌期末)下列地形区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复杂,主要的地形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以及三大平原,其中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本题选A。
【点评】南方地区即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包括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四大地形区。
8.(2018八下·魏县期末)下列地区中,与其土壤特色的连线,错误的是( )
A.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B.南方地区——红土地
C.云贵高原——黄土地 D.东北平原——黑土地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东北平原是黑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是黄土,东南丘陵是红壤,四川盆地是紫色土,根据题意选C。
答案:C
【点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地下溶洞,土地石漠化严重。
9.(2018八下·扬州期中)下列地区全部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的是北方地区的知识,回答此题学生要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的位置,在学习中多阅读地图。
10.(2018八下·建湖期中)2017年春季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省份遭遇干旱。右下图为干旱形势图。读图,完成小题。
(1)这一时期,干旱影响的主要农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青稞
(2)为了解决这里频发的春旱问题,从长远来看,是需要( )
A.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B.修建更多的水库
C.打更多的深井,抽取深层地下水
D.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1)A
(2)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图中干旱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等。水稻是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青稞是青藏地区的粮食作物。而此时是春季,是小麦的生长期,而玉米还没有种植。因此这一时期,干旱影响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故A正确。
(2)为了解决这里频发的春旱问题,从长远来看,是需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和水库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打更多的深井,抽取深层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陷。故D正确。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本题考查春季干旱主要影响的北方地区的农作物,了解各种农作物的分布和生活习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为了解决北方地区频发的春旱问题,从长远来看应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1.(2017八下·合浦期中)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 )
①煤炭 ②有色金属 ③石油 ④铁矿 ⑤天然气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在矿产资源的分布中,我国北方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故选:D。
【点评】在矿产资源的分布中,我国北方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南方地区多有色金属矿。
12.(2018八下·云南月考)关于南方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四川盆地有肥沃的紫色土,被誉为“天府之国”
B.长江中下游平原有肥沃的水稻土
C.云贵高原的土壤是红壤
D.东南丘陵主要种植的是茶树、杉树、毛竹
【答案】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A、四川盆地有肥沃的紫色土,盆地西北部的成都平原物产丰富,被誉为“天府之国”,该项不符合题意;
B、水稻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人们在长期耕作过程中经过水耕熟化的一种肥沃土壤,该项不符合题意;
C、云贵高原的土壤是黄壤,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该项符合题意;
D、东南丘陵主要种植的是茶树、杉树、毛竹,该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概况,包括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点并牢记。
13.(2018八下·农安月考)下列属于我国北方地区水果的是( )
A.苹果 B.菠萝 C.香蕉 D.荔枝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气候对农产品的分布有影响,题中可知,苹果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水果,菠萝,香蕉,荔枝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果。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北方地区相对南方地区来说热量不足,降水较少,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为花生、棉花等。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水果的分布.该题用排除法选出A即可。
14.(2018八下·太平月考)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地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解释地理规律的诗句。你认为下列诗句中描述的不是南方景观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答案】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以上四句诗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表示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描述的是降雪的景象,表示北方地区的景观。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有一定难度,同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结合诗句含义来作答。
15.(2018八下·句容月考)某中学黑板报新增设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其中“真”的是( )
①北方居民食以面食为主
②北方居民交通以陆路运输为主
③北方居民房屋,都注意通风散热
④北方居民房屋屋顶坡度大,墙体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因此居民是以面食为主食;北方居民交通是以陆路运输为主;北方冬季寒冷,因此居民的房屋墙体厚,都注意保暖,南方则注意通风散热;北方地区降水少,居民的房屋屋顶坡度小。故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二、综合题
16.(2018八下·大丰期中)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试列举两例说明。
(2)依据甲城市的气候特点,该地农业生产常遇到的灾害是 。
(3)北方地区为我国重要的 (水田、旱田)农业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答案】(1)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2)春旱
(3)旱田;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A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2)甲是山东省的济南,读气温和降水图可知,该地区春季气温升高快,降水少,优势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春季是小麦返青的季节,需水量大,所以春旱是该地区农业生产常遇到的灾害。
(3)北方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为我国重要的旱田农业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耕地集中连片。
故答案为:(1)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2)春旱;(3)旱田;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点评】本题以读中国北方地区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自然灾害、农业发展等,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7.读“南方地区”,完成下列各题。
(1)南方地区位于 以南, 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 海和南海。
(2)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自东向西依次是 、 、 、 。
(3)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东部以 为主,西部以 为主。
(4)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以为 主,植被以 为主,水热条件优越,农作物熟制为 ,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
A.水稻、花生、甘蔗、棉花 B.小麦、花生、甜菜、棉花
C.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D.小麦、油菜、甜菜、甘蔗
【答案】(1)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
(2)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3)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
(4)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年两至三熟;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⑴从图可以看出,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⑵从省区的位置和轮廓可以看出,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自东向西依次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⑶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⑷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至三熟,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棉花等,小麦、花生、甜菜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2)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3)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4)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年两至三熟;C。
【点评】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范围、省区分布、地形、气候、植被等特征,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型,需要学生能够整合学到的知识点。
1 / 1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5.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广安)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 )
①水稻 ②小麦 ③油菜 ④花生 ⑤甘蔗 ⑥甜菜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2.(2018·广安)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农作物一年三熟 D.紫色土分布广泛
3.(2018九上·定远开学考)关于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
B.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东面濒临黄海和东海
C.这里树木常绿、河湖密布、红色土地上长着茶树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4.(2018八下·仪征期中)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的是( )
A.降水偏少 B.土壤肥沃
C.平原面积大 D.耕地集中连片
5.(2018八下·彭水月考)就矿产资源而言,南方比北方丰富的是( )
A.石油 B.煤炭 C.铁矿 D.有色金属
6.(2018八上·封开期中)在古代,我国有“南船北马”的说法,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原因主要是由( )条件引起的
A.技术 B.气候 C.生产 D.生活
7.(2018八下·许昌期末)下列地形区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8.(2018八下·魏县期末)下列地区中,与其土壤特色的连线,错误的是( )
A.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B.南方地区——红土地
C.云贵高原——黄土地 D.东北平原——黑土地
9.(2018八下·扬州期中)下列地区全部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
10.(2018八下·建湖期中)2017年春季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省份遭遇干旱。右下图为干旱形势图。读图,完成小题。
(1)这一时期,干旱影响的主要农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青稞
(2)为了解决这里频发的春旱问题,从长远来看,是需要( )
A.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B.修建更多的水库
C.打更多的深井,抽取深层地下水
D.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11.(2017八下·合浦期中)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 )
①煤炭 ②有色金属 ③石油 ④铁矿 ⑤天然气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18八下·云南月考)关于南方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四川盆地有肥沃的紫色土,被誉为“天府之国”
B.长江中下游平原有肥沃的水稻土
C.云贵高原的土壤是红壤
D.东南丘陵主要种植的是茶树、杉树、毛竹
13.(2018八下·农安月考)下列属于我国北方地区水果的是( )
A.苹果 B.菠萝 C.香蕉 D.荔枝
14.(2018八下·太平月考)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地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解释地理规律的诗句。你认为下列诗句中描述的不是南方景观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15.(2018八下·句容月考)某中学黑板报新增设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其中“真”的是( )
①北方居民食以面食为主
②北方居民交通以陆路运输为主
③北方居民房屋,都注意通风散热
④北方居民房屋屋顶坡度大,墙体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6.(2018八下·大丰期中)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试列举两例说明。
(2)依据甲城市的气候特点,该地农业生产常遇到的灾害是 。
(3)北方地区为我国重要的 (水田、旱田)农业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17.读“南方地区”,完成下列各题。
(1)南方地区位于 以南, 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 海和南海。
(2)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自东向西依次是 、 、 、 。
(3)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东部以 为主,西部以 为主。
(4)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以为 主,植被以 为主,水热条件优越,农作物熟制为 ,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
A.水稻、花生、甘蔗、棉花 B.小麦、花生、甜菜、棉花
C.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D.小麦、油菜、甜菜、甘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南方地区的农作物,简单题,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课堂上会有细致的区分,这种题目非常简单。
2.【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南方地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紫色土分布广泛。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北方地区的基本知识,以识记为主,难度较小,注意和南方对比记忆。
3.【答案】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不大,属于亚热带积分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1月份气温在0℃以上,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东临南海和东海;这里树木常绿,河湖密布;故答案为:C.
【点评】 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经纬度位置 40°N,116°E。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置 邻省 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自地形 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4.【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降水偏少,对农业发展不利。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就矿产资源而言,我国矿产分布广泛,相对集中,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北方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南方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属于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牢记解答。
6.【答案】B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
【解析】【分析】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其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因此为适应“水乡”的船舶运输便应运而生;而北方降水较少,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马匹除了提供乳肉产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驯化为代步工具,成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即造成“南船北马”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原因主要是由气候条件引起。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以亚热带带季风气候为主,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7.【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复杂,主要的地形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以及三大平原,其中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本题选A。
【点评】南方地区即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包括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四大地形区。
8.【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东北平原是黑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是黄土,东南丘陵是红壤,四川盆地是紫色土,根据题意选C。
答案:C
【点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地下溶洞,土地石漠化严重。
9.【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的是北方地区的知识,回答此题学生要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的位置,在学习中多阅读地图。
10.【答案】(1)A
(2)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图中干旱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等。水稻是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青稞是青藏地区的粮食作物。而此时是春季,是小麦的生长期,而玉米还没有种植。因此这一时期,干旱影响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故A正确。
(2)为了解决这里频发的春旱问题,从长远来看,是需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和水库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打更多的深井,抽取深层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陷。故D正确。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本题考查春季干旱主要影响的北方地区的农作物,了解各种农作物的分布和生活习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为了解决北方地区频发的春旱问题,从长远来看应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1.【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在矿产资源的分布中,我国北方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故选:D。
【点评】在矿产资源的分布中,我国北方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南方地区多有色金属矿。
12.【答案】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A、四川盆地有肥沃的紫色土,盆地西北部的成都平原物产丰富,被誉为“天府之国”,该项不符合题意;
B、水稻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人们在长期耕作过程中经过水耕熟化的一种肥沃土壤,该项不符合题意;
C、云贵高原的土壤是黄壤,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该项符合题意;
D、东南丘陵主要种植的是茶树、杉树、毛竹,该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概况,包括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点并牢记。
13.【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气候对农产品的分布有影响,题中可知,苹果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水果,菠萝,香蕉,荔枝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果。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北方地区相对南方地区来说热量不足,降水较少,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为花生、棉花等。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水果的分布.该题用排除法选出A即可。
14.【答案】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以上四句诗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表示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描述的是降雪的景象,表示北方地区的景观。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有一定难度,同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结合诗句含义来作答。
15.【答案】A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因此居民是以面食为主食;北方居民交通是以陆路运输为主;北方冬季寒冷,因此居民的房屋墙体厚,都注意保暖,南方则注意通风散热;北方地区降水少,居民的房屋屋顶坡度小。故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6.【答案】(1)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2)春旱
(3)旱田;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A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2)甲是山东省的济南,读气温和降水图可知,该地区春季气温升高快,降水少,优势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春季是小麦返青的季节,需水量大,所以春旱是该地区农业生产常遇到的灾害。
(3)北方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为我国重要的旱田农业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耕地集中连片。
故答案为:(1)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2)春旱;(3)旱田;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点评】本题以读中国北方地区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自然灾害、农业发展等,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7.【答案】(1)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
(2)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3)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
(4)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年两至三熟;C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⑴从图可以看出,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⑵从省区的位置和轮廓可以看出,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自东向西依次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⑶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以盆地和高原为主。
⑷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至三熟,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棉花等,小麦、花生、甜菜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2)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3)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4)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年两至三熟;C。
【点评】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范围、省区分布、地形、气候、植被等特征,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型,需要学生能够整合学到的知识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