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习活动设计一:如何量度力对物体做的功?
【任务情境】
“狗拉雪橇”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旅游项目,为了满足游客娱乐的需求,又要避免对狗狗造成的伤害,旅游区开始用电动狗代替真狗。不管真狗还是电动狗,拉力对雪橇都做了功,如何计算力对物体做的功呢?
图1 图2
【学习任务一】量度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
教师:为了定量计算功的大小,将狗拉雪橇简化成物理模型:如图3,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移动位移l,请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计算拉力做的功?
图3
学生:
图4
W=Fl
教师追问:物体还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它们做功了吗?为什么?
学生:没有做功,因为在重力、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位移。
教师:在物理学中,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
教师:除了上述位移与力的方向相同的情况,更为普遍的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一致。如图5所示的马拉雪橇,简化为物理模型:即拉力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α,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发生的位移大小是l(如图6),想一想如何计算这个过程拉力F做功的大小?分小组交流一下。
提示: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垂直时,力不做功。
图5 图6
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
学生:可以把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如图7,与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与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分力F1所做的功等于F1l,分力F2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不做功。
图7
教师追问:分析的很好,F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F1和F2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之和。请计算出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学生:
W=F1l
W=Fcosα·l=Flcosα
教师: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能够计算拉力做的功呢?
学生:把位移l分解为两个分位移:与力方向一致的分位移l1,与力方向垂直的分位移l2。分位移l1方向上力所做的功等于Fl1;分位移l2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力不做功。
教师追问:利用分解位移的办法,请再计算F做功的大小,写出表达式。
学生:
l1=lcosα
W=Flcosα
教师:两种方法计算功的表达式是一样的,均为W=Flcosα,请同学们说说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学生:W表示的是力对物体做的功;F表示的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l表示的是物体的位移;α表示的是力和位移的夹角。
教师:功是标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oule),简称焦,符号是J。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位移的过程中所做的功,1J=1N×1m=1N·m。
【例题1】
如图8甲、乙所示,物体在力F=10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发生了一段位移l=1m,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间的夹角分别为30°和150°。分别计算这两种情形下力F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
甲
乙
图8
解:甲图中F做功为;
乙图中F做的功为。
教师:上面例题的计算结果表明了功有正值和负值,如何理解功的正、负值呢?
【学习任务二】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教师:上面例题甲、乙两图对比一下,能发现功的正、负值跟F、l和α哪个物理量有关吗?
学生:跟α有关。
教师:接下来,请根据下表最左侧一列示意图所展现的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情境,进一步分析力F与位移成不同的角度时的做功情况,并将表格阴影区的内容补充完整。
学生活动:分析并完成表格内容。
提问:通过表格中的内容,可以进一步说明功的正、负值跟力与位移所成角度α有关。那么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
学生:当力做正功时,说明此力为动力;
当力做负功时,说明此力为阻力。
教师:上表分析的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做功的几种情况。实际情境中,物体通常会受多个力的作用,例如马拉雪橇时,雪橇还受到阻力、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我们常常需要求出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做的功。
【例题2】
一个质量为150kg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大小为500N的拉力,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5m。地面对雪橇的阻力为100N,cos37°=0.8。求各力对雪橇做的功。
教师:请同学们把问题简化成物理模型,并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物体的位移。利用功的表达式计算各力对雪橇做的功。
学生活动:画出物体所受拉力、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以及位移(如图9)。
图9
拉力对物体做功为
W1=Flcos37°=500×5×0.8J=2000J
阻力对物体做功为
W2=F阻lcos180°=-100×5J=-500J
支持力和重力对雪橇不做功。
教师追问:功是标量,标量求和应为代数求和。请计算出这些力做功的总和,即总功是多少?
学生:总功是1500J。
教师追问:如果利用力的正交分解法,将拉力F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力,如图10所示,是不是可以计算合力大小,合力对物体做功多少呢?请思考并进行计算。
学生:
图10
F竖直方向的分力Fy、支持力FN和重力G的矢量和为零。
合力沿水平方向,
即: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也等于1500J
教师追问:比较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所受各力做功的总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所有力对这个物体做的总功,等于这些力的合力对该物体做的功。
教师: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可以表示为
W总=W1+W2+W3+…
也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表示为W总=F合lcosα。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力对物体做的功。
【学习小结】
1.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表达式为W=Flcosα。
2.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也就是这些外力的合力对该物体做的功)。
【学习评价自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功是标量,有正、负值
B.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负功,取决于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
C.力做功总是在一个过程中完成,所以功是过程量。
D.凡是发生位移的物体,一定有力对它做功
答案:ABC
2.一位质量m=60kg的滑雪运动员(看作质点)从高h=10m的斜坡自由下滑。如果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等所有阻力)Ff=50N,斜坡的倾角θ=30°,运动员从坡顶滑至坡底的过程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运动员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2)这些力做的功各是多少?
(3)这些力做的总功是多少?
答案:(1)运动员受重力、支持力、阻力。
(2)重力做功WG=mg×h=60×10×10=6000J;
因为支持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做功为零;
阻力做功Wf=-Ff×h/sin30°=-50×10/0.5=-1000J。
(3)总功为W=WG+Wf=6000-1000=500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