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共33张PPT)+素材+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共33张PPT)+素材+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0 15:11:53

内容文字预览

(共33张PPT)
人有悲欢离合,别离难免,于是送别诗应运而生。自古以来,送别诗大多充满了伤感凄清的愁绪,总是带着“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凉不舍,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的愁苦不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无奈。然而送别诗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送友人》一诗,就体现了李白送别诗的突出特色。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诗歌,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挚友谊。
〖教学重点〗
1.诵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它的诗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qiāng进酒》等。有《李太白集 》传世。
1.作者介绍
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宣城,南齐大诗人谢朓居住、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来情有独钟。
2.写作背景
1.请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补写完整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根据课文填空
⑴虽有嘉肴,弗食,____________;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死者长已矣!
⑶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⑷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
存者且偷生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心忧炭贱愿天寒
3.根据理解填空
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的济世情怀和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⑵《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文学常识填空
⑴李白,字_____,号__________,唐朝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
⑵《送友人》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主要特点是①限定用_____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②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_____,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③偶数句要求_____。
5.给加点字注音
北郭( ) 孤蓬( ) 自兹( )
萧萧( ) 将( )进酒
青莲居士
太白
浪漫主义
诗仙
平声
对偶
押韵
guō
péng

xiāo
qiāng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读准字音 2.划分诗句节奏
青山横 北郭, 白水绕东城。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清澈的水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
清澈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横卧
此地一 为别, 孤蓬 万里征。
告别
喻指远行的朋友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助词,加强语气
远行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飘忽不定的浮云,
不忍西沉得落日就像难舍友情。
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
挥手自兹去,萧萧 班马鸣。
离开
马的呻吟嘶叫声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
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离群的马,这里
指载人远离的马。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清澈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游子心思恰似天上飘忽不定的浮云,不忍西沉得落日就像难舍友情。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出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2.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
3.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如何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写出友人离程之孤独,作者怜惜愈甚。孤蓬,这个意象,借喻即将离去的友人。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你作简要赏析。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同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浮云”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5.诗人在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
在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诗人通过描写挥别的动作和马儿鸣叫的场景来表达对将要离别的朋友依依不舍之情,属于间接抒情。
1.主题归纳
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描写清丽如画的送别环境,营造出深情美好的送别气氛,抒发了作者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1.艺术特色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⑴相同点:都表达了在离别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⑵不同点:李诗主要表达“我”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担忧;王诗主要劝勉朋友不要因离别而伤感,要心胸豁达,坦然待之。
1.根据提示填空
⑴《送友人》中写送别地辽阔秀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李白在《送友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⑶李白在《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即景设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李白在《送友人》中化用典故,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1.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的“横”和“绕”能否分别改为“矗”和“流”,为什么?
不能。“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飘泊生涯的
深切关怀和依恋不舍之情”
B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收集送别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送友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诗歌,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挚友谊。
〖学习重点〗
1.诵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学习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一、导入新课
人有悲欢离合,别离难免,于是送别诗应运而生。自古以来,送别诗大多充满了伤感凄清的愁绪,总是带着“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凉不舍,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的愁苦不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无奈。然而送别诗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送友人》一诗,就体现了李白送别诗的突出特色。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表现出藐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其诗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高峰。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qiāng进酒》等。
2.创作背景
本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宣城,南齐大诗人谢朓居住、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来情有独钟。
三、预习设计
1.请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补写完整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根据课文填空
⑴虽有嘉肴,弗食,____________;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死者长已矣!
⑶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⑷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理解填空
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的济世情怀和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⑴李白,字_____,号__________,唐朝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
⑵《送友人》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主要特点是①限定用_____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②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_____,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③偶数句要求_____。
5.给加点字注音
北郭( ) 孤蓬( ) 自兹( ) 萧萧( ) 将( )进酒
四、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划分诗句节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理解诗歌
1.解释加点词语
⑴青山横( )北郭( ),白水( )绕东城。
⑵此地一( )为别( ),孤蓬( )万里征( )。
⑶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⑷挥手自兹( )去( ),萧萧( )班马( )鸣。
2.用现代汉语说说诗句的意思
⑴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⑵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⑷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六、赏析诗歌: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出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2.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3.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如何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你作简要赏析。
5.诗人在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
七、课堂总结
1.艺术特色
2.主题归纳
八、拓展阅读
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九、课堂检测
1.根据提示填空
⑴《送友人》中写送别地辽阔秀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李白在《送友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李白在《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即景设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李白在《送友人》中化用典故,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⑴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⑵“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的“横”和“绕”能否分别改为“矗”和“流”,为什么?
⑶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收集送别诗。
参考答案
三、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⑴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⑵存者且偷生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⑷心忧炭贱愿天寒
3.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⑵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⑴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诗仙
⑵平声 对偶 押韵
5.guō péng zī xiāo qiāng
四、略
五、1.⑴横卧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清澈的水。⑵助词,加强语气 告别 喻指远行的朋友 远行⑶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⑷此 离开 马的呻吟嘶叫声 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2.⑴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清澈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⑵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⑶游子心思恰似天上飘忽不定的浮云,不忍西沉得落日就像难舍友情。
⑷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六、1.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2.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
3.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写出友人离程之孤独,作者怜惜愈甚。孤蓬,这个意象,借喻即将离去的友人。
4.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同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浮云”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5.在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诗人通过描写挥别的动作和马儿鸣叫的场景来表达对将要离别的朋友依依不舍之情,属于间接抒情。
七、1.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2.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描写清丽如画的送别环境,营造出深情美好的送别气氛,抒发了作者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八、⑴相同点:都表达了在离别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⑵不同点:李诗主要表达“我”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担忧;王诗主要劝勉朋友不要因离别而伤感,要心胸豁达,坦然待之。
九、1.⑴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⑵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⑷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⑴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⑵不能。“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⑶B(B选项“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改成“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和依恋不舍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送友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诗歌,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挚友谊。
〖学习重点〗
1.诵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学习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一、导入新课
人有悲欢离合,别离难免,于是送别诗应运而生。自古以来,送别诗大多充满了伤感凄清的愁绪,总是带着“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凉不舍,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的愁苦不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无奈。然而送别诗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送友人》一诗,就体现了李白送别诗的突出特色。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表现出藐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其诗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高峰。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qiāng进酒》等。
2.创作背景
本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宣城,南齐大诗人谢朓居住、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来情有独钟。
三、预习设计
1.请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补写完整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根据课文填空
⑴虽有嘉肴,弗食,____________;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死者长已矣!
⑶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⑷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理解填空
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的济世情怀和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⑴李白,字_____,号__________,唐朝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
⑵《送友人》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主要特点是①限定用_____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②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_____,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③偶数句要求_____。
5.给加点字注音
北郭( ) 孤蓬( ) 自兹( ) 萧萧( ) 将( )进酒
四、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划分诗句节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理解诗歌
1.解释加点词语
⑴青山横( )北郭( ),白水( )绕东城。
⑵此地一( )为别( ),孤蓬( )万里征( )。
⑶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⑷挥手自兹( )去( ),萧萧( )班马( )鸣。
2.用现代汉语说说诗句的意思
⑴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⑵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⑷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六、赏析诗歌: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出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2.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3.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如何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你作简要赏析。
5.诗人在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
七、课堂总结
1.艺术特色
2.主题归纳
八、拓展阅读
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九、课堂检测
1.根据提示填空
⑴《送友人》中写送别地辽阔秀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李白在《送友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李白在《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即景设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李白在《送友人》中化用典故,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⑴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⑵“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的“横”和“绕”能否分别改为“矗”和“流”,为什么?
⑶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收集送别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送友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诗歌,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挚友谊。
〖教学重点〗
1.诵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人有悲欢离合,别离难免,于是送别诗应运而生。自古以来,送别诗大多充满了伤感凄清的愁绪,总是带着“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凉不舍,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的愁苦不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无奈。然而送别诗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送友人》一诗,就体现了李白送别诗的突出特色。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表现出藐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其诗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高峰。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qiāng进酒》等。
2.创作背景
本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宣城,南齐大诗人谢朓居住、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来情有独钟。
三、预习设计
1.请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补写完整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答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根据课文填空
⑴虽有嘉肴,弗食,____________;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死者长已矣!
⑶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⑷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⑵存者且偷生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⑷心忧炭贱愿天寒
3.根据理解填空
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的济世情怀和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⑵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文学常识填空
⑴李白,字_____,号__________,唐朝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
答案: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诗仙
⑵《送友人》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主要特点是①限定用_____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②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_____,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③偶数句要求_____。
答案:平声 对偶 押韵
5.给加点字注音
北郭( ) 孤蓬( ) 自兹( ) 萧萧( ) 将( )进酒
答案:guō péng zī xiāo qiāng
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划分诗句节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理解诗歌
1.解释加点词语
⑴青山横( )北郭( ),白水( )绕东城。
⑵此地一( )为别( ),孤蓬( )万里征( )。
⑶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⑷挥手自兹( )去( ),萧萧( )班马( )鸣。
答案:⑴横卧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清澈的水。⑵助词,加强语气 告别 喻指远行的朋友 远行⑶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⑷此 离开 马的呻吟嘶叫声 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2.用现代汉语说说诗句的意思
⑴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⑵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⑷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答案⑴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清澈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⑵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⑶游子心思恰似天上飘忽不定的浮云,不忍西沉得落日就像难舍友情。
⑷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六、赏析诗歌: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出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2.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
3.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如何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写出友人离程之孤独,作者怜惜愈甚。孤蓬,这个意象,借喻即将离去的友人。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你作简要赏析。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同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浮云”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5.诗人在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
在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诗人通过描写挥别的动作和马儿鸣叫的场景来表达对将要离别的朋友依依不舍之情,属于间接抒情。
七、课堂总结
1.艺术特色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2.主题归纳
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描写清丽如画的送别环境,营造出深情美好的送别气氛,抒发了作者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八、拓展阅读
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答案:⑴相同点:都表达了在离别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⑵不同点:李诗主要表达“我”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担忧;王诗主要劝勉朋友不要因离别而伤感,要心胸豁达,坦然待之。
九、课堂检测
1.根据提示填空
⑴《送友人》中写送别地辽阔秀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李白在《送友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李白在《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即景设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李白在《送友人》中化用典故,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⑵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⑷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答: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的“横”和“绕”能否分别改为“矗”和“流”,为什么?
不能。“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答案:B(B选项“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改成“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和依恋不舍之情”。)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收集送别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