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学习活动设计六:电荷的储存器——电容器
课堂教学:
【任务情景】
水可以用容器储存起来,电荷也可以用一个“容器”储存起来。图中的元件就是这样的“容器”——电容器。那么,它内部的构造是怎样的?它是怎样“装进”和“倒出”电荷的呢?
【学习任务一】什么是电容器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总结。
情景一:展示电容器实物,以平行板电容器为主,并拆开纸介质电容器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这些电容器有哪些共同特征?
预测学生回答:每个电容器都有两块极板和极板间的介质。
学生讨论总结:两块极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就组成了电容器。
【学习任务二】电荷的储存与释放——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观察、交流和讨论。
情景二:把直流电源、电阻、电容器、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单刀双掷开关组装成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提问1:开关S接到1、2,分别对应电容器的什么状态?
预测学生回答:开关S接到1时,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开关S接2,电容器对电阻R放电。
提问2:电容器充电、放电过程中,电路中电荷如何移动?电流如何变化?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如何变化?
预测学生回答:通过观察电流表可以知道,充电时电流由电源的正极流向电容器的正极板。同时,电流从电容器的负极板流向电源的负极。随着两极板之间电势差的增大,充电电流逐渐减小至0,此时电容器两极板带有一定的等量异种电荷。放电时电流由电容器的正极板经过电阻R流向电容器的负极板,正负电荷中和。此时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减小,电势差减小,放电电流也减小,最后两极板电势差以及放电电流都等于0。
提问3:两过程中涉及到怎样的能量变化?
预测学生回答:充电过程,电源的能量储存在电容器中,放电过程,电容器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学生讨论总结:
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两极板的电荷量增加,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电源的能量不断储存在电容器中;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把储存的能量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电路中其他形式的能量。
教师引导提升:由于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很快,为了能更好的得到实验数据,可以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学习任务三】电容器的电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交流、分析
情景三:在电容器充电的实验中,我们看到,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不为 0,这表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也在增加。
提问 1: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跟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是否存在某种定量关系?
预测学生回答:电容器所带电荷量越多,两极板间的电势差越大。
提问 2:能否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
预测学生回答:能。
提问 3:怎样定量控制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
预测学生回答:可以利用库仑实验中用到的“平分电荷量”的方法。
提问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预测学生回答:电容器所带电荷量越多,两极板间的电势差越大。并且同一个电容器,二者的比值不变。
学生讨论总结: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之比是不变的。不同的电容器,这个比一般是不同的。
提问5:如果需要一个物理量去表征电容器储存电荷的特性,这个物理量可以如何定义?
预测学生回答:可以用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定义为一个物理量。
提问6:这个比值我们称之为电容器的电容。你觉得用和定义电容哪个更好?
预测学生回答:两个都可以,可能更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
提问7:电容用C表示,那么其定义式为C=,其中Q表示电容器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上式表示,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根据公式是否可以说电容C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呈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呈反比?能否举出用同样的定义方式的物理量?
预测学生回答:不能,电容表征的是电容器本身的特性,只与电容器本身有关。这种利用物理量之比定义的物理量有很多,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等等好多物理量都是用这种方式定义的。
教师引导提升:电荷量Q与电势差U之比表征了电容器储存电荷的特性。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Q 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 U 之比,叫作电容器的电容。
【学习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回答一开始的任务情景中的问题
参考答案:电容器的基本构造为两极板,中间夹上绝缘介质。通过电源给电容器“装进”电荷;让电容器在电路中充当电源,可以将电荷“倒出”。
【学习评价自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不带电时电容为零
B.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和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有关
C.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D.电容器中加入电介质,电容不变
答案:C
解析:A、B、电容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大小,与电压U和电量Q无关,给定的电容器电容C一定,故A错误,B错误;
C、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故C正确;
D、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取决于两板间的距离、正对面积以及介电常数,加入电介质后电容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C。
2.某一电容器在正常的充电过程中,两个极板间的电压U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的变化而变化。图中能够正确反映U和Q关系的图象是( )
答案:A
解析:根据C=可知,由于电容器不变,因此电压U和电量Q成正比,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利用传感器研究电容器放电过程的实验电路,实验时先使开关S与1端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待电路稳定后把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通过电阻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这个曲线的横坐标是放电时间,纵坐标是放电电流。仅由这个i﹣t曲线所提供的信息可以估算出( )
A.电容器的电容
B.一段时间内电容器放电的电荷量
C.某时刻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D.一段时间内电阻产生的热量
答案:B
解析:由横轴与纵轴的乘积即为电量,即可求解电荷量,电容,但不知电压,则无法求电容,也无法求热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