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学习活动设计三:元电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学习活动设计三:元电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7 10: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学习活动设计三:元电荷
  课堂教学:
  【任务情景】
  人的个数是量子化的,只能是1个,2个,3个……,即1和2之间不能连续取值。那么带电体的电荷量是量子化的还是连续的呢?如果是,最小电荷量是多少呢?
  【学习任务一】电子的发现——比荷的概念
  教师活动:定义元电荷,介绍电子的发现过程
  提问1:物体带电本质是得失电子,那么科学实验发现的世界上带最小电荷量是多少呢?
  预测学生回答:最小的带电体就是失去或得到了一个电子,所以最小电荷量就是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人们把这个最小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
  提问2:电子是怎么发现的呢?
  预测学生回答:汤姆逊发现的电子。
  提示:1897年汤姆逊利用气体放电管发现阴极射线的本质是带负电粒子流,根据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力情况,他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即粒子的带电量和质量的比值。用不同材料做阴极,测得其发射的带电粒子的比荷数值相同。
  提问3:用不同材料做阴极,测得其发射的带电粒子的比荷数值相同,说明了这种粒子与物质有什么关系?
  预测学生回答:发射的这种带电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共有成分。
  教师:后来这种粒子叫电子,且电子的比荷为:
  【学习任务二】元电荷的测量——密立根油滴实验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介绍密立根油滴实验
  提问1:电子电荷量是如何测量的呢?
  预测学生回答: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量的
  提示:密立根油滴实验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家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及其探究学生哈维·福莱柴尔在1909年所进行的一项物理学实验,并使罗伯特·密立根获得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7-1913年密立根用在电场和重力场中运动的带电油滴进行实验,发现所有油滴所带的电量均是某一最小电荷的整数倍,该最小电荷值就是电子电荷。
  提问2:现在公认的电子电荷量是多少?
  教师: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
  提问3:根据电子的比荷和电荷量,你能算出电子的质量吗?
  学生活动:
  【学习任务三】电荷量子化思想
  迄今为止,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是电子电荷量,密立根油滴实验发现,不同油滴的电量都是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
  提问1:你能从起电本质解释一下为什么油滴电量都是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
  学生总结:因为带电体带电本质是得到或失去整数个电子,所以其电荷量只能是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即元电荷的整数倍。
  教师:电荷量和元电荷的关系是:
  【学习小结】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回答开始任务情景中问题。
  参考答案:电荷量是量子化的,最小电荷量是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我们把这个电荷量叫做元电荷e,其数值为。
  【学习评价自测】
  1.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
  B.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
  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答案:BCD
  解析:电子或质子所带电荷量的数值C叫做元电荷,而不是电子或质子叫元电荷。
  2.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C.物体带电+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答案:BCD
  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体带电荷量一定为e的整数倍,故A错,B、C、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