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章末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章末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06 11:50:11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索马里沿海海盗活动频繁,我海军先后派出五批舰队赴亚丁湾、索马里附近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为国际社会共同反海盗作出了积极贡献。索马里海盗经常出没的海域属于世界四大洋中的(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答案】C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索马里海盗经常出没的海域是位于非洲东部、亚洲南部的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结合地图考察了四大洋的位置关系,难度不大,需要学生能够准确记忆四大洋所在位置及相对位置特征。
2.下列运河或海峡,属于洲际分界线的是(  )
①苏伊士运河 ②马六甲海峡 ③土耳其海峡 ④巴拿马运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运河和海峡中,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分界线,马六甲海峡全部位于亚洲,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分界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大洲分界线,是比较简单的基础考点,要求学生牢记世界七大洲的位置及大洲分界线,并能在地图上准确找出各自位置。
3.对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大的大洲
B.丙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大的大洲
C.乙为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D.七大洲中,与甲大洲相距最远的是丁大洲
【答案】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甲是亚洲,乙是巴拿马运河,丙是非洲,丁是北美洲。A、南极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A错误;B、亚洲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B错误;C、乙是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故C正确;D、七大洲中,与亚洲相距最远的是南美洲,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大洲轮廓辨识及分界线等基础考点,难度较小,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地图准确记忆大洲位置并能熟练运用解答问题。
4.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主体既在西半球,又在北半球的大洲是(  )
A.亚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非洲
【答案】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
【解析】【分析】七大洲中,从南北半球来看,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北美洲;从东西半球来看,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南美洲。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七大洲的半球位置特征,难度较小,是很常见的基础知识点,学生结合所学牢记作答即可。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别是(  )
A.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C.西欧平原青藏高原 D.亚马孙平原青藏高原
【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别是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和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地形之最,属于相对比较简单的考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牢记即可。
6.(2019七下·大庆期中)读下面四个大洲的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洲(  )
A.①洲 B.②洲 C.③洲 D.④洲
(2)下列是③④两洲的分界线为(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答案】(1)D
(2)D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1)我们生活在亚洲的东部,属于东亚,以上四个大洲轮廓图中,④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①是北美洲,②是世界上第二大洲-非洲,③是与亚洲陆地相连的欧洲,故选D。(2)由图可知,图中③表示的是欧洲,④表示的是亚洲,两大洲陆地相连,同处于亚欧大陆上,两大洲的界线自北向南分别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故选D。
【点评】(1)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是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2)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7.(2019七下·江北期中)关于大洲名称及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亚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大洲
B.乙—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
C.丙—南美洲—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大洲
D.丁—北美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答案】B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
【解析】【分析】地球上海陆分布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陆地上共有七大洲,图中甲是被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包围的亚洲;乙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丙是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显著的南美洲。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列: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南美洲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洋洲地形分为三列: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8.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根据下图,分析这次地震是由以下哪两大板块挤压形成(  )
A.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
C.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四川汶川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及应用,是常考的重要考点,难度一般,可结合所给图示分析作答。
9.(2018八上·江都期末)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防护行为是(  )
A.正在行驶中的任何车辆迅速前进
B.来不及撤离楼房时就从窗口跳出
C.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应躲藏在建筑物内的有利部位避震
D.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朝顺风方向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答案】C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防护行为是: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应躲藏在建筑物内的有利部位避震;要迅速离开行驶中的汽车;也不能随意从楼房的窗口跳出;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朝逆风方向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防护行为,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正确引导学生了解防震知识很有必要。
10.(2019七下·綦江期中)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下列表示直布罗陀海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A、甲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故A不符合题意。
B、乙是英吉利海峡,它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故B不符合题意。
C、丙是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故C符合题意。
D、丁是马六甲海峡,它连接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11.(2019七下·兰州期中)下列地理事项,与白令海峡无关的是(  )
A.国际日期变更线 B.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C.美国与俄罗斯的分界线 D.东经度与西经度的分界线
【答案】D
【知识点】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白令海峡的相关知识。东经度与西经度分界为本初子午线和180度经线。
故答案为:D
【点评】白令海峡——“三线所在地”。它位于楚科奇半岛与阿拉斯加半岛之间,是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唯一通道,其水道中央是著名的“三线”所在地: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12.(2019七下·庆云期中)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的称号,其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答案】C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解: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所以多火山、地震,有“火山国”的称号;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13.(2019八上·端州期末)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研学旅行”地理考察活动在高山地区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如图三所示),以下对该发现分析正确的是(  )
A.三叶虫生活在高山地区
B.三叶虫由海洋迁徙到高山地区,不适应陆地环境所以灭绝
C.三叶虫生活的海洋环境现在变成了陆地,说明海陆变迁
D.三叶虫化石的发现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
【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某学校开展“研学旅行”地理考察活动在高山地区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这说明三叶虫原来生活在海洋中,后来由于海陆变迁变成了陆地。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可以证明海陆变迁的实例有很多,如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荷兰的填海造陆等。
14.(2019八下·自贡期中)下图是板块构造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图中M地)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7千米,地震灾害导致伤亡惨重。尼泊尔地壳不稳定,是因为(  )
A.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B.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2)澳大利亚位于(  )
A.非洲板块边缘 B.印度洋板块内部
C.亚欧板块边缘 D.太平洋板块内部
【答案】(1)D
(2)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解:(1)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台湾多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2)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二、综合题
15.(2019八上·大埔期末)读世界轮廓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部分洲的名称A.   ,B.   ,C.   ,D.   ,F.   。
(2)写出L、M、N、O四大洋的名称L   ,M   ,N   ,O   。
(3)山脉、河流、海峡往往成为各大洲的天然分界线。图中A、C两大洲的界线是   。
【答案】(1)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2)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3)苏伊士运河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分析】解:(1)读图可得:A是亚洲、B是欧洲、C是非洲、D是大洋洲、F是北美洲。
(2)数字代表的大洋:L是太平洋、N是大西洋、M是印度洋、O是北冰洋。
(3)A亚洲、C非洲两大洲的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点评】(1)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
(2)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16.(2018七上·佳木斯期中)下图是按照一定的纬度或经度划分的半球图,根据图中海陆情况完成下面各项内容。
(1)   图表示的是北半球;   图表示的是南半球;   图表示的是西半球;   图表示的是东半球。
(2)四幅图中,陆地面积最广的是   半球。
(3)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洋是   洋,完全处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洲。
【答案】(1)C;D;A;B
(2)北或C
(3)北冰;南极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七大洲。其中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南极洲位于东半球;南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大洋洲、非洲、南美洲、南极洲位于南半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位于北半球。据图可知:C图表示的是北半球;D图表示的是南半球;A图表示的是西半球;B图表示的是东半球。
(2)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根据世界海陆分布形势可知: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3)陆地穿插于海洋中,把全球分为四大洋,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其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浅的海洋。据图可知:北冰洋位于北极点附近,是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洋;南极洲位于南极点附近,是完全处于南半球的大洲。
【点评】考查学生对四个半球地图的记忆和理解,以及每个半球上的大洲和大洋,北半球主要分布有欧洲、亚洲、北美洲,其中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南半球主要是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东半球主要是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主要是美洲。
17.(2018八下·泰兴期中)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板块名称A.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大洋的是   (填名称)板块。
(3)板块和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发生   和   。
【答案】(1)亚欧;印度洋;南极洲
(2)太平洋
(3)火山;地震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A亚欧板块、E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F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大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3)板块和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发生火山和地震。
故答案为:(1)亚欧;印度洋;南极洲;(2)太平洋;(3)火山;地震。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结合板块构造图答题较好,难度不大。
18.(2019七上·克东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及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130千米处,震源深度为20千米。
(1)板块构造学说提出,地球表层共分为   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2)日本位于   地震带上,处于A   板块和B   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多火山、地震。
(3)当地震发生时,正在四楼上课的同学,采取的保护措施正确的一项是(  )
A.靠近窗户的同学迅速从窗户跳下
B.争先恐后地跑下楼
C.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
D.大哭大叫,以减轻恐惧
【答案】(1)六
(2)环太平洋;太平洋;亚欧;活跃
(3)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板块构造学说提出,地球表层共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2)读图可知,图中A是太平洋板块,B是亚欧板块,日本处在两大板块之间,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 当地震发生时,正在四楼上课的同学要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 。而靠近窗户的同学迅速从窗户跳下、 争先恐后地跑下楼、或大哭大叫都是不正确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六;(2) 环太平洋 ; 太平洋 ;亚欧;活跃;(3)C。
【点评】(1)(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等。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索马里沿海海盗活动频繁,我海军先后派出五批舰队赴亚丁湾、索马里附近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为国际社会共同反海盗作出了积极贡献。索马里海盗经常出没的海域属于世界四大洋中的(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下列运河或海峡,属于洲际分界线的是(  )
①苏伊士运河 ②马六甲海峡 ③土耳其海峡 ④巴拿马运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对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大的大洲
B.丙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大的大洲
C.乙为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D.七大洲中,与甲大洲相距最远的是丁大洲
4.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主体既在西半球,又在北半球的大洲是(  )
A.亚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非洲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别是(  )
A.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C.西欧平原青藏高原 D.亚马孙平原青藏高原
6.(2019七下·大庆期中)读下面四个大洲的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洲(  )
A.①洲 B.②洲 C.③洲 D.④洲
(2)下列是③④两洲的分界线为(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7.(2019七下·江北期中)关于大洲名称及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亚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大洲
B.乙—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
C.丙—南美洲—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大洲
D.丁—北美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8.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根据下图,分析这次地震是由以下哪两大板块挤压形成(  )
A.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
C.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9.(2018八上·江都期末)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防护行为是(  )
A.正在行驶中的任何车辆迅速前进
B.来不及撤离楼房时就从窗口跳出
C.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应躲藏在建筑物内的有利部位避震
D.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朝顺风方向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0.(2019七下·綦江期中)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下列表示直布罗陀海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2019七下·兰州期中)下列地理事项,与白令海峡无关的是(  )
A.国际日期变更线 B.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C.美国与俄罗斯的分界线 D.东经度与西经度的分界线
12.(2019七下·庆云期中)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的称号,其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13.(2019八上·端州期末)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研学旅行”地理考察活动在高山地区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如图三所示),以下对该发现分析正确的是(  )
A.三叶虫生活在高山地区
B.三叶虫由海洋迁徙到高山地区,不适应陆地环境所以灭绝
C.三叶虫生活的海洋环境现在变成了陆地,说明海陆变迁
D.三叶虫化石的发现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
14.(2019八下·自贡期中)下图是板块构造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图中M地)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7千米,地震灾害导致伤亡惨重。尼泊尔地壳不稳定,是因为(  )
A.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B.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2)澳大利亚位于(  )
A.非洲板块边缘 B.印度洋板块内部
C.亚欧板块边缘 D.太平洋板块内部
二、综合题
15.(2019八上·大埔期末)读世界轮廓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部分洲的名称A.   ,B.   ,C.   ,D.   ,F.   。
(2)写出L、M、N、O四大洋的名称L   ,M   ,N   ,O   。
(3)山脉、河流、海峡往往成为各大洲的天然分界线。图中A、C两大洲的界线是   。
16.(2018七上·佳木斯期中)下图是按照一定的纬度或经度划分的半球图,根据图中海陆情况完成下面各项内容。
(1)   图表示的是北半球;   图表示的是南半球;   图表示的是西半球;   图表示的是东半球。
(2)四幅图中,陆地面积最广的是   半球。
(3)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洋是   洋,完全处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洲。
17.(2018八下·泰兴期中)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板块名称A.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大洋的是   (填名称)板块。
(3)板块和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发生   和   。
18.(2019七上·克东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及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130千米处,震源深度为20千米。
(1)板块构造学说提出,地球表层共分为   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2)日本位于   地震带上,处于A   板块和B   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多火山、地震。
(3)当地震发生时,正在四楼上课的同学,采取的保护措施正确的一项是(  )
A.靠近窗户的同学迅速从窗户跳下
B.争先恐后地跑下楼
C.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
D.大哭大叫,以减轻恐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索马里海盗经常出没的海域是位于非洲东部、亚洲南部的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结合地图考察了四大洋的位置关系,难度不大,需要学生能够准确记忆四大洋所在位置及相对位置特征。
2.【答案】C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运河和海峡中,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分界线,马六甲海峡全部位于亚洲,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分界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大洲分界线,是比较简单的基础考点,要求学生牢记世界七大洲的位置及大洲分界线,并能在地图上准确找出各自位置。
3.【答案】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甲是亚洲,乙是巴拿马运河,丙是非洲,丁是北美洲。A、南极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A错误;B、亚洲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B错误;C、乙是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故C正确;D、七大洲中,与亚洲相距最远的是南美洲,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大洲轮廓辨识及分界线等基础考点,难度较小,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地图准确记忆大洲位置并能熟练运用解答问题。
4.【答案】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
【解析】【分析】七大洲中,从南北半球来看,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北美洲;从东西半球来看,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南美洲。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七大洲的半球位置特征,难度较小,是很常见的基础知识点,学生结合所学牢记作答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别是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和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地形之最,属于相对比较简单的考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牢记即可。
6.【答案】(1)D
(2)D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1)我们生活在亚洲的东部,属于东亚,以上四个大洲轮廓图中,④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①是北美洲,②是世界上第二大洲-非洲,③是与亚洲陆地相连的欧洲,故选D。(2)由图可知,图中③表示的是欧洲,④表示的是亚洲,两大洲陆地相连,同处于亚欧大陆上,两大洲的界线自北向南分别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故选D。
【点评】(1)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是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2)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7.【答案】B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
【解析】【分析】地球上海陆分布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陆地上共有七大洲,图中甲是被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包围的亚洲;乙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丙是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显著的南美洲。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列: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南美洲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洋洲地形分为三列: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8.【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四川汶川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及应用,是常考的重要考点,难度一般,可结合所给图示分析作答。
9.【答案】C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防护行为是: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应躲藏在建筑物内的有利部位避震;要迅速离开行驶中的汽车;也不能随意从楼房的窗口跳出;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朝逆风方向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防护行为,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正确引导学生了解防震知识很有必要。
10.【答案】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A、甲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故A不符合题意。
B、乙是英吉利海峡,它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故B不符合题意。
C、丙是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故C符合题意。
D、丁是马六甲海峡,它连接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11.【答案】D
【知识点】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白令海峡的相关知识。东经度与西经度分界为本初子午线和180度经线。
故答案为:D
【点评】白令海峡——“三线所在地”。它位于楚科奇半岛与阿拉斯加半岛之间,是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唯一通道,其水道中央是著名的“三线”所在地: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12.【答案】C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解: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所以多火山、地震,有“火山国”的称号;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13.【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某学校开展“研学旅行”地理考察活动在高山地区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这说明三叶虫原来生活在海洋中,后来由于海陆变迁变成了陆地。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可以证明海陆变迁的实例有很多,如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荷兰的填海造陆等。
14.【答案】(1)D
(2)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解:(1)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台湾多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2)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15.【答案】(1)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2)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3)苏伊士运河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分析】解:(1)读图可得:A是亚洲、B是欧洲、C是非洲、D是大洋洲、F是北美洲。
(2)数字代表的大洋:L是太平洋、N是大西洋、M是印度洋、O是北冰洋。
(3)A亚洲、C非洲两大洲的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点评】(1)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
(2)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16.【答案】(1)C;D;A;B
(2)北或C
(3)北冰;南极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七大洲。其中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南极洲位于东半球;南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大洋洲、非洲、南美洲、南极洲位于南半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位于北半球。据图可知:C图表示的是北半球;D图表示的是南半球;A图表示的是西半球;B图表示的是东半球。
(2)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根据世界海陆分布形势可知: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3)陆地穿插于海洋中,把全球分为四大洋,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其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浅的海洋。据图可知:北冰洋位于北极点附近,是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洋;南极洲位于南极点附近,是完全处于南半球的大洲。
【点评】考查学生对四个半球地图的记忆和理解,以及每个半球上的大洲和大洋,北半球主要分布有欧洲、亚洲、北美洲,其中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南半球主要是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东半球主要是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主要是美洲。
17.【答案】(1)亚欧;印度洋;南极洲
(2)太平洋
(3)火山;地震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A亚欧板块、E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F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大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3)板块和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发生火山和地震。
故答案为:(1)亚欧;印度洋;南极洲;(2)太平洋;(3)火山;地震。
【点评】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结合板块构造图答题较好,难度不大。
18.【答案】(1)六
(2)环太平洋;太平洋;亚欧;活跃
(3)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板块构造学说提出,地球表层共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2)读图可知,图中A是太平洋板块,B是亚欧板块,日本处在两大板块之间,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 当地震发生时,正在四楼上课的同学要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 。而靠近窗户的同学迅速从窗户跳下、 争先恐后地跑下楼、或大哭大叫都是不正确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六;(2) 环太平洋 ; 太平洋 ;亚欧;活跃;(3)C。
【点评】(1)(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