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复制与传播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8复制与传播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6-13 14:5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复制与传播
课题 复制与传播 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12册第19课的教学内容,属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主要是通过欣赏颜色鲜艳浓烈、节日氛围浓郁、题材广泛丰富、画中情趣盎然的年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老的雕版印刷的历史,认识到它对祖国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欣赏年画,感受它带给人们的热闹、喜庆、祥和的气息,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思想感情。通过欣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门神像感受其装饰与色彩的美感以及门神的威武,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民俗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有关雕版印刷的历史、制作过程与方法以及它的欣赏价值。了解民间传统年画颜色鲜艳浓烈、节日氛围浓郁、题材广泛丰富、画中情趣盎然的特点。了解门神的相关知识,感受其装饰与色彩的美感。2、能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去欣赏和解读年画,并能学习民间木版画的形式,根据门神的形象特点,运用对比色鲜明的色彩,绘制一对门神。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雕版印刷技术的制作方法、过程,体会它对复制和传播民间年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欣赏、分析,了解年画的历史发展及作用,感受门神带给人们的威武、神奇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不同流派年画的区别,门神形象的构思设计。
教学准备 师:雕版印刷的制作过程的图片、不同地区、不同内容的年画图片、各类门神的画像图片、课件、彩笔、颜料、有门神图像的作业纸。
生:彩笔、颜料、雕版印刷、年画、门神等的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导入新课新授课 雕版印刷的历史发展,制作过程;年画的来历、发展、特点及不同地区、不同内容的年画;门神的发展历史及作用,他们是谁,他们的形象特征及画像;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起源于哪个国家吗?用的是什么方法? 2、出示年画作品民间年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运用了雕版印刷技术,使年画能够大量生产,从而使其能够得以复制传播,流传至今。板书课题:复制与传播了解雕版印刷的制作过程①播放课件:欣赏一段雕版印刷过程的录像。②出示一组打乱顺序的雕版印刷过程的图片。欣赏门神作品,了解有关门神的知识 。①门神的种类。②门神的特点。③门神的颜色④贴门神的作用,古代与现代有什么不同。欣赏木版年画,了解其相关知识。①通过课件展示年画作品②欣赏教材中的作品。③教师介绍有关年画的知识。④提问:传统年画的题材大体可分为几类? 教师给与补充4、欣赏分析我国三大流派的年画。  (课件或图片)唤起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收集雕版印刷、年画、门神等的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学生交流搜集的信息。回答:中国,起源于唐代、鼎盛于宋代,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出版形式。运用的是雕版印刷的方法。学生总结雕版印刷的工具、制作过程。1、小组交流合作,将老师给出的雕版印刷制作过程的图片重新排序。2、总结交流答案:①把字或画写或画在薄纸上;②将画稿反贴在木板上;③雕刻画稿;④用一把刷子蘸墨,在雕好的版上刷墨;⑤用白纸覆在版上;⑥拿另一把干净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⑦把纸拿下来印制完成。学生欣赏与感受,小组讨论门神的有关知识,总结①分文、武门神。②特点宽肩、粗腰、大脚、宽脸、大眼、立眉,顶盔披甲、手持兵器、身着战袍、威风凛凛。③线条简单、色彩鲜艳、热烈、对比强。古代贴门神是守门镇宅、驱鬼避邪;现代还有装饰环境,增添节日气氛的作用。学生欣赏与感受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总结: 年画在我国历史悠久,它是民间迎新春、祈丰年的一种民俗艺术品,也是广大群众用来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心里愿望的一种大众艺术形式。题材大体分五类。一类为民俗类神像,以门神为最常见,其他如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等。门神分文武两种,文门神多为“天官赐福”。武门神多为秦叔宝与尉迟敬德两位盛唐名将。;二类为吉祥图案,如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等等,画面精致美艳,百姓欢迎;三类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等,多为百姓崇敬喜爱的先贤;四类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西厢记》等等,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五类为市井风格,如《春游图》、《聚宝盆》、《老鼠娶亲》等等。年画题材内容丰富,而文化内涵深厚的年画,更有审美学生欣赏年画作品,分组交流讨论:①历史②制作程序③艺术风格④内容题材 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了解雕版印刷、年画的历史引发探究的欲望。探究雕版印刷的制作过程和工具。了解门神的形象及其特征,解决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思维为完成作业做准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年画的相关知识,及年画的欣赏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三大流派年画的特征,进一步了解年画。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布置作业展示讲评 1、 为学生提供有门神图像的作业纸。2、 学生运用对比色或鲜艳的颜色涂色完成。3、 学生可以自己画门神并涂色。4、 写一份有关门神或年画的调查报告。自定作业与老师协商。组织学生小组展示、讲评。 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选择,完成作业。学生互评、自评。 关注学生差异设计不同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评价水平,升华情感。
板书设计 复制与传播媒体展示区天津杨柳青范图雕版印刷——门神——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的桃花坞
教学反思:《复制与传播》是一节以学习感受民间艺术的“综合·探索”课。这一课内容较多我主要采用搜集信息--欣赏交流--讨论总结—实践探索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为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独特的奇葩,年画,在数千载的漫长岁月里,一直是春节驱邪祈福、辞旧迎新的象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喜庆的氛围。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老雕版印刷的历史、制作方法、过程及欣赏价值,并认识到它对祖国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所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学会用中国传统绘画方法去欣赏、解读年画,了解了三大木版版画流派的不同。能根据门神的形象特点运用对比色与鲜艳的色彩,设计、绘制一对门神。在情感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并增强了学生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