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7~18页、例7)
二、教材分析:
1、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需要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由于乘的时候需要连续进位,所以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一位数与两位数(三位数)相乘时,每次都 要进位,计算出错的机会增加了;二是计算过程中需要短时记忆的容量增加了,不仅要记住向百位(千位)进的数,还要记住得加上个位(十位)进上来的数。
2、例7呈现的仍然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需要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由于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学生根据问题容易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所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需要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学情调查分析:
本班共26个学生,其中男生17人、女生9人。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刚刚学习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以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学生最可能发生的错误是: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2、进位时加错(因为这里又要算乘又要算加)。3、错用进上来的数乘另一个数。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通过旧知的迁移类推来掌握新知,从而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掌握。同时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五、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掌握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学会正确用竖式计算。结合生活实际,渗透估算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合理选择笔算、中算和估算。
2、通过知识迁移,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领悟出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认真检查的习惯。
6、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2、难点:正确计算以及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七、教学方法、教学用具:
1、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2、教学用具:白板。
八、教学过程:
1、复习
(1)、用合适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0×3 20×4 300×3 210×4
32×4 28×3 362×3 216×4
汇报计算方法和结果,集体订正。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在进行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在学习的过程中想想今天学习的和上节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出示情境,自主学习。
(1)、出示情境图:湖里有48只灰天鹅,野鸭的只数是灰天鹅的4倍,野鸭有多少只?
①读题 ,弄清灰天鹅和野鸭的数量关系。
②师:你们会写算式吗?48这个数字接近50,那么野鸭的只数比50×4=200(只)多还是少?比40×4=160(只)呢?到底有多少只野鸭,你会用自己的方法把得数算出来吗?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并交流算法。
③指名学生汇报方法和计算过程。(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48×4
生一:我用口算。先算8×4=32,再算40×4=160,最后把32和160相加得192。
生二:我用竖式计算。
4 8
×3 4
1 9 2
师根据学生的竖式计算设问:8×4=32表示什么?4×4=16表示什么?和第一个同学的口算有什么联系?16+3又是什么意思?
生:8×4=32表示32个一,3写在十位,表示3个十;4×4=16表示16个十,16+3表示16个十加上3个十得19个十,就是190,9表示9个十,写在十位,1表示一个佰,写在百位。
④师:本题和课前复习的28×3相比,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指名发言)
⑤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和十位在计算过程中都满十了,所以都要向前一位进一,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续进位乘法。
⑥大家懂得怎样计算了吗?想不想试一试?
练习:计算之前估一估,这两道算式的得数在哪两个数之间。
62×9= 36×5=
师巡视,发现有问题的同学,指名板演,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
(2)、出示“试一试”272×4。
①观察:这道乘法算式结果比300×4大还是小?用口算合适还是用竖式计算合适?请大家利用学过的知识算一算。
②学生计算,小组讨论,用多种方法论证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
③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下计算过程?指名到黑板上讲解。师适时点拨:积的百位、千位各是几?是怎样计算得到的?这道乘法算式与课前练习的362×3有什么不同?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④仿练。
178×3 584×7
集体订正。强调在计算过程时别忘记把进位的数字加上去。
3、巩固提升
(1)先找出错在那里,再改正。
教材第18页“想想做做”第二题。
5 3 6 6 2 7 2 3
× 4 × 4 × 9
2 0 1 2 2 4 4 8 6 4 0 7
师:每道题错在哪?这样的错误,在你计算中有吗?
纠正后感受到:十位上是几时就写几,百位上是几百就写几,计算过程中别忘记把进位的数字加上去。
(2)估算训练。
教材18页“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齐读题目,找出相关数学信息并计算,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生:我是计算得出的,因为上午是69×3=207人,下午是213人,所以下午参观的人多。
师:除了用计算能得到这个答案,你们还有更快更简便的方法吗?
启发学生用估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不计算,比较大小。
78×8 569 1400 7×278
65×9 68×9 468×8 579×9
问:上面哪些可以用估算来比较大小?哪些通过比较就能看出来?
(3)、拓展训练。
算式里的 里能填几?
4 3 8
× ×
63 2
九、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
十、板书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三年级对于整个小学阶段来说计算题的教学是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孩子们不仅要会计算,还要明白这样计算的道理,并能训练他们的速度和正确率。特别在教学连续进位的乘法时,我更觉得教学任务的艰巨性。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实在太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教学例题和做一做又在黑板上把过程板书出来,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少数学生的作业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应该多增加订正题目的练习,而非是单纯的列竖式计算,有意识地引导那些经常出现错误的孩子仔细观察错题,从中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订正,这样他们在以后的练习里也会更加注意,降低了犯错的机率。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4 8口算过程:先算()×()=()
×134再算()×()=()
1 9 2最后计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