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5 14:45:1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的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三个代表”思想 D.互不干涉内政
2.(2018八下·罗湖期末)《乔的笑》是新中国外交成就展中的一幅照片。令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历史事件是(  )
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尼克松总统访华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3.(2018八下·宝安期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立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4.(2018八下·揭西期末)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会议
5.(2018八下·新会期末)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6.(2018八下·新会期末)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D.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7.(2018八下·新会期末)2017年年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这引发了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强烈不满,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违反了中印两国之间达成的指导相互关系的哪一原则(  )
A.独立自主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8.(2018八下·江海期末)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并于20世纪50年代最终有了自己的外交“定海神针”。材料中的“定海神针”是指(  )
A.“一边倒”的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结盟的外交政策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9.(2018八下·江海期末)一位美国记者评沦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
A.日内瓦会汉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10.(2018八下·江海期末)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8八下·罗湖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请回答:
(1)材料二中这些原则是指什么?
(2)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提出的?
(3)根据材料一,二说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
(4)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
12.(2018八下·泰兴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的原则。
(1)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参加的哪次国际会议?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你从周恩来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2)根据材料二,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基本准则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为缅怀周恩来同志,请你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
13.(2017八下·民勤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2)指出材料二中的会议名称。说说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内容有一些调整,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知识。
2.【答案】C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乔冠华带领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在大会上通过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决议,乔冠华开怀大笑,被记者拍下这一时刻,所以《乔的笑》代表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项指的是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项指的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项指的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的史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和意义。
3.【答案】A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①②③④⑤符合题意,⑥求同存异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4.【答案】C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破坏和一些与会国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方向,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信息“周恩来”,由此联想到是万隆会议。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B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政策的表现。
6.【答案】C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亚非会议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C项符合题意;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亚非会议召开于1955年。A项不合题意;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未得到稳固保障,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封锁包围的策略。B项不合题意;
1950年4月,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万隆会议的召开的时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7.【答案】C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全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反映了印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结合所学知识,这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互不侵犯的原则。C项符合题意;
求同存异是万隆精神的核心,B项不合题意;
独立自主原则、互惠互利原则也是中国的外交原则,但是材料不能体现。A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B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外交“定海神针”指外交的基本方针。结合课本所学,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B项符合题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政策,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A项不合题意;
中国实行结盟运动,说法错误C项不合题意;
20世纪60年代,处于东方和西方两大对立的集团之间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所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并于20世纪50年代”,由此得出正确答案。
9.【答案】B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的阴谋,周恩来机智的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故答案为B。
【点评】题干里的“周恩来、重大会议、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的准确识记。
10.【答案】C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重返联合国,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1971年,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和意义。
11.【答案】(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周恩来。
(3)具体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4)成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逐步得到亚非各国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可知,材料二中这些原则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依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有: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4)依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逐步得到亚非各国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12.【答案】(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超群的智慧和争取和平的勇气和胆识;面对重大问题时从容不迫、灵活机智;宽容、理解、尊重他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周恩来的外交成就或周恩来的外交风采。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周恩来在万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参加的万隆会议,他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从周恩来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言之有理即可,如超群的智慧和争取和平的勇气和胆识;面对重大问题时从容不迫、灵活机智;宽容、理解、尊重他人。
(2)据材料二图片内容可知,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为缅怀周恩来同志,确定的纪念活动主题是周恩来的外交成就或周恩来的外交风采。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13.【答案】(1)周恩来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大会的圆满成功,也促成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准确识记,同时考查了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的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三个代表”思想 D.互不干涉内政
【答案】B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内容有一些调整,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知识。
2.(2018八下·罗湖期末)《乔的笑》是新中国外交成就展中的一幅照片。令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历史事件是(  )
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尼克松总统访华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答案】C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乔冠华带领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在大会上通过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决议,乔冠华开怀大笑,被记者拍下这一时刻,所以《乔的笑》代表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项指的是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项指的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项指的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的史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和意义。
3.(2018八下·宝安期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立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答案】A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①②③④⑤符合题意,⑥求同存异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4.(2018八下·揭西期末)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会议
【答案】C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破坏和一些与会国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方向,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信息“周恩来”,由此联想到是万隆会议。本题难度适中。
5.(2018八下·新会期末)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答案】B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政策的表现。
6.(2018八下·新会期末)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D.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C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亚非会议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C项符合题意;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亚非会议召开于1955年。A项不合题意;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未得到稳固保障,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封锁包围的策略。B项不合题意;
1950年4月,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万隆会议的召开的时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7.(2018八下·新会期末)2017年年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这引发了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强烈不满,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违反了中印两国之间达成的指导相互关系的哪一原则(  )
A.独立自主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答案】C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全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反映了印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结合所学知识,这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互不侵犯的原则。C项符合题意;
求同存异是万隆精神的核心,B项不合题意;
独立自主原则、互惠互利原则也是中国的外交原则,但是材料不能体现。A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8.(2018八下·江海期末)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并于20世纪50年代最终有了自己的外交“定海神针”。材料中的“定海神针”是指(  )
A.“一边倒”的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结盟的外交政策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答案】B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外交“定海神针”指外交的基本方针。结合课本所学,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B项符合题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政策,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A项不合题意;
中国实行结盟运动,说法错误C项不合题意;
20世纪60年代,处于东方和西方两大对立的集团之间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所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并于20世纪50年代”,由此得出正确答案。
9.(2018八下·江海期末)一位美国记者评沦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
A.日内瓦会汉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答案】B
【知识点】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的阴谋,周恩来机智的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故答案为B。
【点评】题干里的“周恩来、重大会议、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的准确识记。
10.(2018八下·江海期末)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答案】C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重返联合国,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1971年,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和意义。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8八下·罗湖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请回答:
(1)材料二中这些原则是指什么?
(2)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提出的?
(3)根据材料一,二说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
(4)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
【答案】(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周恩来。
(3)具体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4)成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逐步得到亚非各国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可知,材料二中这些原则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依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有: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4)依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逐步得到亚非各国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12.(2018八下·泰兴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的原则。
(1)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参加的哪次国际会议?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你从周恩来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2)根据材料二,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基本准则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为缅怀周恩来同志,请你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
【答案】(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超群的智慧和争取和平的勇气和胆识;面对重大问题时从容不迫、灵活机智;宽容、理解、尊重他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周恩来的外交成就或周恩来的外交风采。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周恩来在万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参加的万隆会议,他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从周恩来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言之有理即可,如超群的智慧和争取和平的勇气和胆识;面对重大问题时从容不迫、灵活机智;宽容、理解、尊重他人。
(2)据材料二图片内容可知,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为缅怀周恩来同志,确定的纪念活动主题是周恩来的外交成就或周恩来的外交风采。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13.(2017八下·民勤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2)指出材料二中的会议名称。说说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答案】(1)周恩来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大会的圆满成功,也促成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准确识记,同时考查了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