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4.12《光的传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4.12《光的传播》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01 11:5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4.12《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课题 光的传播 单元 4 学科 学科 年级 5
教材分析 本科教材内容分三部分:一是认识光源,并能识别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二是设计实验,总结光的传播规律。三是通过小孔成像实验,说明光直线传播应用。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2)按照光源的产生,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3)光沿直线传播。科学思维:根据光的个别现象归纳推理光传播的一般规律。科学实践:(1)能识别光源及其区别。(2)能设计实验,找出证据,发现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3)了解我国古代发现的小孔成像规律。责任态度: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难点 设计实验,找出证据,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中,因为有光才有色彩斑斓的世界。你对光知道多少?2、太阳给我们的地球带来光明。太阳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 预测:有光就明亮,无光就黑暗。……说出观点和理由 课前诊测,调动学生对光的深入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一、识别光源1、太阳能发光。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自身能发光?小结:闪电、森林大火、荧火虫、汽车车灯、煤油灯、电灯,这些物体本身都能发光。我们把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2、比较下面两组光源有什么不同?(展示图片)明确:第一组,光来自大自然;第二组,光来自人造的、人为控制的。小结:来自大自然的光源称为自然光源;人造的、人为控制的光源称为人造光源。3、练习给这些光源分类,是自然光源的在“□”里写“1”,是人造光源的写“2”。4、月球是光源吗?说一说你的理由。明确:月亮不是光源。光源指的是能自身能发光的东西。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的光。5、强调: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它们不一定是光源。只有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才能称为光源。如,玻璃幕墙能发光,是在有光的情况下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其本身不会发光,不是光源 。水面能发光是夜色中月光照射导致的,不是光源。二、光是怎样传播的1、蜡烛燃烧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到我们眼睛里的?将我们的想法画下来。画一画烛光传播路线。2、烛光真的是像我们想象那样传播到我们的眼睛里的吗?有什么办法能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做实验,研究光的传播(1)光束在小孔中行进实验材料:硬卡纸、铁夹子、蜡烛、火柴、大头针注意事项:注意用火安全实验方法:◆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1厘米;◆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间保持一定距离;◆在离最后一张卡纸一定距离的后面直立一只点燃的蜡烛;◆调整3张卡片位置,当眼睛能看到烛光时,3个小孔位置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实验发现:当眼睛能看到蜡烛的光是三个小孔的位置,一定是三张卡片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请画出光在小孔中的行进路线。明确:实验说明了,光是以直线传播的。(2)光在空气中传播实验材料:激光笔、喷水壶注意: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实验方法:◆打开激光笔照射前方,看到了什么现象?◆向激光照射的方向喷洒水雾,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实验说明什么?明确:喷洒水雾之后可以看到笔直的光束,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3)光在水中传播实验材料:激光笔、水槽和水实验方法:水槽装入适量的水,打开激光笔,并使光束从各个方向射入玻璃容器,观察光束在水中传播的现象。实验现象: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借助玻璃器皿边缘比对能看到一条笔直光束。(4)实验小结通过实验现象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明确:光是在空气和水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三、制作小孔成像装置 在我国典籍《墨经》中介绍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小孔成像。 墨子和他的学生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会出现一个倒立的人影。我们也制作一个小孔成像装置来验证墨子实验吧。步骤:① 准备两个能套在一起的盒子、一张半透明的纸、一根橡皮筋和一枚图钉。② 用图钉在较小的盒子底部中间扎一 个小孔,在盒口蒙上半透明的纸,用橡皮筋箍紧。③ 去掉较大的盒 子的底部,如图套在较小的盒子上,小孔成像 装置就制作完成了。变换景物和环境,试一试我们的小孔成像装置。经过实验,你发现什么实验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明确:小孔成像是因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四、作业布置 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蜡烛、篝火、萤火虫、水母……比较图片交流不同点做练习说出观点和理由画出蜡烛的光传播路线设计实验认识实验材料看教师演示,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交流实验现象画光在小孔中的行进路线,并交流发现。认识实验材料看教师演示,然后自己动手实验。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认识实验材料看教师演示,然后自己动手实验操作交流实验发现思考回答阅读教材墨子实验动手制作小孔成像装置,验证墨子实验交流自己发现并解释原因 通过列举帮助学生理解光源科学概念。帮助学生识别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通过习题巩固对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理解。强调识别光源的方法。为下面的光的实际传播路线对比,纠正对光的错误认识。通过实验,发现光在小孔中是直线传播。通过实验发现光在空气中直线传播。通过实验发现光在水中直线传播。总结光的传播特点:直线传播了解我国古代发现的小孔成像规律,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巩固课堂知识,加强对光是直线传播认识。
课堂练习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镜子 C.燃烧的篝火2、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线不会拐弯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在空气中直线传播B.光在水中直线传播C.光在真空中不是沿直线传播 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按照光源的产生,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实验证明,光在空气和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