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学习活动设计二:如何设计基础电路?
课堂教学:
【任务情境】
对比实验,在同样的电路中,使用不同的阻值的定值电阻,一个灯泡比较亮,一个灯泡比较暗,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现象。为了使我们的建筑小屋灯光合适,在设计电路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电阻。
【学习任务一】设计电路测量导体电阻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
情境一:选择两个导体,研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变化情况,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获得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关系呢?
提问1:想要测量电压和电流时,把电流表和电压表同时接入电路有几种接法?每种方法有什么区别?
预测学生回答:画出一下两种方式的电路。
提示学生:图一中,这种接法叫做电流表的外接法,图二中,这种接法叫做电流表的内接法。
预测学生回答:电流表的外接法中,电压表测量的只有待测电阻的电压,但是电流表测量的是待测电阻的电流和电压表的电流,比待测电阻的电流大。电流表的外接法中,电压表测量的是待测电阻和电流表的总电压,比待测电阻的电压大,而电流表测量的只有待测电阻的电流。
提问2:请大家结合实验误差对于结果带来的影响,思考什么时候应该选择内接法,什么时候应该选择外接法呢?
预测学生回答:待测电阻比较小时,选择外接法,因为当待测电阻远远小于电压表的电阻时,可以忽略电压表的分流。待测电阻比较大时,选择内接法,当待测电阻远远大于电流表的电阻时,可以忽略电流表的分压。
情境二:为了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测量更多组数据,应该如何设计电路图呢?
提问1:我们需要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应该使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有几种方法,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调节范围各是什么呢?
预测学生回答:画出以上两种电路。
待测电阻接入滑动变阻器的位置不同,通过调节电路总电阻,进而调整待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的范围,还可以画出以下简化图。
提示学生:第一种接入方式叫做限流式接法,第二种接入方式叫做分压式接法。
预测学生回答:在限流式电路中,当滑动电阻器的金属片移动到b端,总电阻最大,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最小,则加在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小,当滑动变阻器移动到a端,滑动变阻器电阻为0,总电阻最小,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最大,则加在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大,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因此限流式电路中,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范围是,电压范围是。
在分压式电路中,当滑动电阻器的金属片移动到b端,滑动变阻器全部与待测电阻并联,待测电阻的电压最大,等于电源电压,此时的电流也是最大的,当滑动变阻器移动到a端,待测电阻被短路,电压和电流都为0。因此分压式电路中,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范围是,电压范围是。
问题提示:可以先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滑动到b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然后分析电流和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提问2:请大家对比电流和电压的调节范围,试分析在什么情境下选择分压接法,什么情况下选择限流接法?
预测学生回答:
1.如果电压和电流需要从零开始,需要使用分压式接法。
2.若采用限流式接法不能控制电流满足实验条件,比如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者电压)仍然超过电流表(或者电压表)的量程,或者超过待测电阻的额定电压或电流,则选择分压式接法。
3.若待测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大得多,导致在限流电路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范围不够大,此时选择分压式。
4.如果两种方式都可以使用,优先选择限流式接法,因为电路更加简单,耗能少。
总结:请同学们结合以上分析,画出合适的电路图测量导体的电阻,并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预测学生回答:画出下图电路图。
完成实验,并得出U-I图像。
设计意图:本部分从测量物理量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电流表和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怎么接入电路,接入电路的方式有哪些。通过情境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通过问题组,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结合理论分析,得出不同方法的区别,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学习任务二】认识常见元件—电阻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
情境一:选择两个导体,研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的变化情况,如图是一次实验中测量金属导体的U-I图像。
提问1:请同学们分析,加在同一个导体上的电压与通过物体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如果换一个电阻有什么现象?
预测学生回答:对于同一个导体,电压和电流之比是一个定值,不同的导体 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同。
提问2:我们用电压和电流之比用R表示,大家观察一下,在图像中我们怎么看R的大小,相同电压下,R越大会出现什么情况?
预测学生回答:在图像中,我们用斜率表示R,U-I图像越倾斜说明R越大。如果是两个不同的导体,在相同电压下,R越大的,电流越小。
学生讨论总结:R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R的大小不受电压和电流的影响,只与导体有关。R的大小反应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物理学中把它叫做电阻,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只与导体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图像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图像分析物理概念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构建科学知识并促进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内化。
【学习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回答任务情境中的问题。
参考答案:在选择导体的时候,要注意导体的电阻对于电路中电流的影响,电阻的大小反应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是自身的性质,不会随着电压和电流的改变而改变。
【学习评价自测】
判断以下说法的对错:
1.由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答案:错
解析:导体的电阻由自身结构决定。
2.导体的U-I图像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 )
答案:对
解析:根据公式可知,导体的U-I图像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