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学习活动设计七:怎样用小量程的电流表测量建筑模型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课堂教学:
【任务情境】在设计的建筑模型电路中,有的线路发生了故障。为了查找电路中的问题,我们想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但只有小量程的电流表和一些固定电阻。能否用小量程电流表测量建筑模型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学习任务一】认识灵敏电流计(表头)
教师展示:灵敏电流计(表头)。引导思考:表头有哪些主要参量,各参量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材料,讨论总结:
(1)满偏电流Ig
表头的线圈准允通过的最大电流很小,一般不超过几十微安到几毫安,这个电流值是表头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叫表头的满偏电流,用Ig表示。
[说明]如果通过表头的电流超过满偏电流Ig,不但指针指不出示数,表头还可能被烧坏。
(2)表头的内阻Rg
表头的线圈电阻一般为几欧到几百欧,这个电阻值叫做表头的内阻,用Rg表示。
[说明]每个表头都有它的满偏电流Ig和内阻Rg,Rg和Ig是表头的两个重要参数。
(3)表头的满偏电压Ug
表头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这个电压值叫满偏电压,用Ug表示。
交流讨论:小量程电流表可以测电压吗?
引导思考:小量程电流表可以测大电流和大电压吗?
师生总结:
1.小量程电流表(表头)有三个主要参数(1)内阻Rg (2)满偏电流Ig (3)满偏电压Ug,Ug=IgRg
2.表头G的满偏电压Ug和满偏电流Ig一般都比较小,测量较大的电压和较大的电流时,需要把小量程的表头G加以改装。
【学习任务二】: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教师引导思考:怎样把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学生合作探究:依据串联分压关系U=Ug+UR
小组设计电路图:
例1:有一个灵敏电流表,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g=3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3V的电压表,要串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多大?
解:电压表由表头和电阻R串联组成,如图中的虚线框所示。电压表的量程是0~3V,是指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3V时,表头的指针指在最大刻度,即通过灵敏电流表的电流等于Ig。
此时表头G两端得到的是满偏电压Ug=IgRg=0.03 V。电阻R分担的电压为UR=U-Ug=2.97 V。
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分压电阻
电压表V的内阻等于Rg和R串联时的总电阻,即RV=Rg+R=1 000 Ω。
教师展示:演示电压表的内部结构和表盘。
学生思维拓展:
(1)电压表的量程与分压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改装后的电压表表盘刻度还是均匀的吗?怎样改写表盘?
师生总结:用小量程电流表改装电压表,
【学习任务三】: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
教师引导问题:怎样把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
学生合作探究:依据并联电流I=Ig+IR
小组电路设计图:
例2:有一个灵敏电流计,内阻Rg=30 Ω,满偏电流Ig=1 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要并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多大?
解:电流表由表头和电阻R并联组成,如图中的虚线框所示。电流表量程为0~0.6 A,是指通过电流表A的电流为0.6 A时,表头的指针指在最大刻度,即通过表头的电流等于Ig。
此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IR=I-Ig=0.599 A
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分流电阻
电流表内阻RA等于Rg与R的并联值。由
可以解出RA,然后代入数据,得
。
教师展示:演示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和表盘。
学生思维拓展
(1)电流表的量程与分流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改装后的电流表表盘刻度还是均匀的吗?怎样改写表盘?
师生总结: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
应用改装成的电流表和电压表,我们可以对设计的建筑模型电路进行故障分析。
【学习评价自测】
1.一灵敏电流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刻度电流)为Ig=50μA,表头电阻Rg=1kΩ,若改装成量程为0~6V的电压表,应串联的电阻阻值为______ Ω
答案解析:119000Ω。改装成的电压表满偏时Ug=IgRg=0.05V,此时电阻两端电压UR=6-Ug=5.95V,
2.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满偏电流Ig=500 mA,内阻Rg=200 Ω,用它改装为有1 A和10 A两种量程的电流表,求R1、R2的阻值各为多大?
答案解析:当公共端与1 A端接入电路时,量程为I1=1 A,当公共端与10 A端接入电路时,量程为I2=10 A。
当公共端与1 A端接入被测电路时,电阻R1和R2串联,再与表头内阻Rg并联。由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关系可得:R1+R2
代入Ig、I、Rg的数值得R1+R2=200 Ω①
当公共端与10 A端接入被测电路时,电阻R1与表头支路的电阻Rg+R2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Ig(Rg+R2)=(I2-Ig)R1
代入Ig、I2、Rg的数值,可得R2+200 Ω=19R1②
由①②解得R1=20Ω,R2=18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