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生活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为
A牦牛 B船 C骆驼 D雪橇
2.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
A、黑海 B、死海 C、贝加尔湖 D、休伦湖
3.一艘货轮正在位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港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可能是( )
A.锡、天然橡胶、油棕 B.锡、稻谷、石油 C.锡、椰子、石油 D.天然橡胶、油棕、稻谷
4.一艘从中东波斯湾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只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
5.到东南亚新马泰等国家去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
A.泰国 B.新加坡 C.马来西亚 D.缅甸
6. 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在我国称澜沧江的河流是( )
A湄公河 B湄南河 C萨尔温江 D伊洛瓦底江
7.日本人20岁时,要举行“成人节”仪式,这时他们会穿上心爱的( )
A、唐装 B、西装 C、和服 D、牛仔服
8.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泰国 B、柬埔寨 C、老挝 D、缅甸
9.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 )
A、菲律宾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马来西亚
10.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居发展中国家第三位,却又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
A.人口增长,抵消了经济的增长 B.贫富不均,贫穷人口多
C.交通不便,出口产品少 D.农产品以出口为主
11.读表二,印度主要农产品产量在世界的位次表,分析其经济特点是:( )
表二:
类别 谷物 棉花 大豆 花生 油菜籽 甘蔗 茶叶 烟草 黄麻
位次 3 4 5 1 2 2 1 4 1
A.世界工业大国 B.世界农业大国 C.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D.农产品以出口为主
12. 下列河流最终流入印度洋的是( )
A、湄公河 B、叶尼塞河 C、长江 D、恒河
13.印度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煤铁资源丰富 B.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C.森林草原广阔 D.甜菜、棉花黄麻轻工业原料丰富
14.印度新兴的工业中心分布在( )
A.东北部煤铁产区 B.西北部地区 C.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 D.孟买港口附近
15. 印度最大的港口和棉纺织工业中心是( )
A、加尔各答 B、班加罗尔 C、孟买 D、新德里
16.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
A.水能和森林 B.石油和煤炭 C.铁矿和水能 D.森林和石油
17.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 D.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18.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海岸线曲折,多海港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贫乏
19.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A、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地形起伏最大的一洲
C、位于面积最大的洲、面向世界最大的洋 D、地跨纬度最多的一洲
20.从表中反映的日本经济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年产量和在世界的地位(1996年)
产品 钢铁 汽车 船舶 集成电路
产量 约1亿吨 约1300万辆 约900万吨位 约210亿个
位次 2 2 1 1
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工业水平比较低
C.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 D.农业、渔业现代化程度高
21. 亚洲中部气温年变化大,降水量小,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22.位于亚洲西部的人类文明发祥地是( )
A、印度河流域 B、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C、尼罗河三角洲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2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处在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处在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24.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于2004年12月26日早上8点左右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这是因为该地位于(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5. 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多海湾、良港 B.人口密度大 C.科技发达 D.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相对狭小
26. 下列有关印度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的粮食常年不能自给,每年均需大量进口
B.“绿色革命”虽取得显著成绩,但粮食仍需大量进口
C.水稻、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D.耕地面积很小,只有通过“绿色革命”才能改变粮食供应状况
27. 北回归线在亚洲境内没有穿越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8.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橡胶最大生产国是( )
A、泰国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29. 有关亚洲各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半岛降水各月变化不大 B.马来群岛一年当中,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
C.朝鲜半岛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阿拉伯半岛常年高温多雨
30.以下各大洲的人口数量,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欧洲 B.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
C.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D.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综合题
1.读“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12分)
(1)与亚洲位于同一大陆的是____________洲。A是两洲的分界线____________山脉。
(2)下列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E____________,注入北冰洋的是F____________,注入印度洋的是D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两位同学读图后得出的结论。请你根据提示帮助他们补充一些证据:
甲同学: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你的证据:(从地形和河流的分布情况写两条)
证据1:
证据2:
乙同学: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你的证据:(从上图序号中找)
主要高原(如中西伯利亚高原) 主要山脉(如阿尔泰山脉)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洲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水域广阔,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
显著的____________气候特征。
2.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9分)
(1)A (城市名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
因为这个城市周围盛产棉花。B 城市附近
有 矿、铁矿、锰矿,并且其周围盛产黄麻,
所以该市成为钢铁工业中心和麻纺织工业中心。由此
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2)首都D位于 河的上游,其周围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3 )由图可以明显看出,该国大部分地区地处 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
于受 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
常发生水旱灾害。
(4)在图中画出雨季时的风向。
3.读“日本略图”回答问题.(9分,每空1分)
(1)写出图中数码代号相应的地理名称.
岛: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④_________
山:③__________城市:⑤_________
海洋:⑧_________⑨__________
( 2 )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洋沿岸和___________海沿岸
4.读东南亚图,回答问题.(10分,每空1分)
(1)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________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2) 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峡之一.
(3)把相应的国家字母代号填入横线上。
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是 有“火山国”之称的是 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 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是
(4)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 。该半岛的人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属于____________气候。
(5) 2006年5月以来,印尼、菲律宾等许多东南亚国家接连发生了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损失,是因为该地区位于 交界地带,地壳运动 (稳定或活跃)
A
B
C
D
0°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