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7.23.2生物进化的历程 同步练习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1八上·盐田期末)脊椎动物可以分为鱼纲、鸟纲、爬行纲、哺乳纲和两栖纲,它们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
A.爬行纲、鱼纲、鸟纲、两栖纲、哺乳纲
B.鸟纲、鱼纲、两栖纲、哺乳纲、爬行纲
C.鱼纲、两栖纲、爬行纲、哺乳纲、鸟纲
D.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2.(2020八上·金川期中)脊椎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是从以下哪一类开始的(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3.(2020·遵义)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B.低等→高等
C.体型小→体型大 D.水生→陆生
4.(2020八下·吉林期中)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进化树)来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
A.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B.鸟类和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5.(2020·大兴模拟)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生物所属类群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A.地钱 B.海带 C.铁线蕨 D.侧柏
6.(2019·祥云模拟)依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推测,最先在原始海洋中出现的是( )
A.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B.原始的线形动物
C.原始的苔藓植物 D.原始的蕨类植物
7.(2019八下·东台月考)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B.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D.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8.(2019八下·长春期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 )
A.从高等到低等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从少数到多数
9.(2019八下·德惠期中)从距现代较近的地层里到古老的地层里所发现的化石,体现生物进化历程的特点是( )
A.由复杂到简单,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B.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C.由简单到复杂,由高等到低等,由水生到陆生
D.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10.(2017八下·老河口期末)若△、口、☆表示具有亲缘关系三类生物,如图所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未经变动的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口→☆ B.☆→口→△ C.△→☆→口 D.☆→△→口
阅卷人 二、判断题
得分
11.(2020八下·泾阳月考)根据始祖鸟化石可以判断,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鸟类与哺乳动物。
12.(2020八下·玉林月考)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13.(2018八下·阜阳期中)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高等。(判断对错)
14.(2017八下·永城期末)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体积小到体积大.(判断对错)
15.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
16.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 )
17.(2014·无锡)种子蕨是蕨类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的典型证据.
18.(2017八上·洛阳期中)哺乳动物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判断对错)
19.(2017八下·钦南期中)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判断对错)
20.(2019八下·宣城月考)鸟类是爬行类进化来的,哺乳类是鸟类进化来的.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21.(2020八下·景德镇期末)如下图为植物进化历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植物类群:
A ,B ,C ,D ,E 。
(2)A类群生活在 中;B、C能够在陆地上生活,但生殖过程 ;
E的生殖过程已经 ,适应了陆地生活。此现象体现了生物
的进化历程。
(3)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为原始的种子植物,而现代蕨类植物是由哪类原始植物进化而来的呢 。
22.(2019八上·东台期中)如图的进化树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据图回答:
(1)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
(2)在b和c二者中,与a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
(3)在地层里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
(4)据图可推测,c比a 等。(填“高”或“低”)
23.(2019八下·镇江月考)图所示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请据图回答:
(1)树根处[A]代表 ,它生活在 中。
(2)较早出现的原生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 ,而较晚出现的哺乳类等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3)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没有器官的分化;而最晚出现的D 植物有根、茎等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变化的角度分析,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24.(2017八下·路南期末)下面两个表格每一行分别代表一个地层。地层形成的时间顺序如图所示:
如果在某地区找到下列生物化石:三趾马化石、古鱼类化石、恐龙化石、古苔藓植物化石、古蕨类植物化石、古裸子植物化石。
(1)请你按其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把它们填写在相应的地层中。
植物所在的地层: 动物所在的地层: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2)通过对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25.如图为生物进化历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 .②是腔肠动物,①和②都是生活在 中,但②的身体是由 细胞构成。
(2)⑨是蛙,⑧是鱼,二者的心脏的结构相比较,⑧的心脏的结构特点是( )
A.二心房一心室 B.二心房 二心室
C.一心房一心室 D.无心房只有一心室
(3)此进化图所示的各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
(4)图中14代表 ,15代表 ,二者相比较,14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 的分化;而15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 的分化。
(5)16代表 植物,18代表 植物。
(6)通过各种生物进化历程的分析可知: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整个生物界是通过逐渐变化发展繁荣起来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脊椎动物的五个纲是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排列的,进化顺序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有脊柱,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2.【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因此,脊椎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从爬行类开始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3.【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ABD、低等→高等、结构简单→结构复杂、水生→陆生,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ABD正确;
C、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体型小→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C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2)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4.【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由植物的进化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历程: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可以看出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哺乳类和被子植物。
【分析】现代生物都是由 原始生命 进化来的,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5.【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A.地钱属于苔藓植物,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A错误。
B.海带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是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植物,B正确。
C.铁线蕨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属于蕨类植物,不属于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植物,C错误。
D.侧柏的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之一,D错误。
故答案为:B 。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6.【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可见,在生物进化历程中,最先在原始海洋中出现的是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7.【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所以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的进化历程:①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②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8.【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陆生的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原始的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 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说明动物的进化从水生到陆生。
9.【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生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不同地层中的化石,体现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B
【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高等。
10.【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从图中可以发现△在底层出现的较单一,说明生物较简单、低等,上一层出现“口”较高等,最上一层出现☆说明更高等,因此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口→☆.
故答案为:A.
【分析】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分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的总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恒温动物的机体功能可以随时最大程度发挥。动物的机体,反映能力是和体温有关系的,体温适宜的时候就会反映机敏,有力。例如变温动物:蛇。蛇在早晨的时候,由于外界温度低,身体是发僵硬的,很难出来活动,而恒温动物的活动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恒温动物的消化系统消化能力稳定,很多消化酶都能在相应的温度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活性,而变温动物的消化系统则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消化良好。因此,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高级,更容易适应生存环境,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更容易繁衍、生存。故说法正确。
【分析】恒温动物: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而由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不是生物进化总趋势.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因为节肢动物有细胞分层,是简单动物进化到复杂生物的中间过渡点.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思考解答.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代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种子蕨是在石炭纪时期演化的重要植物群体,它们有蕨类般的树叶,但是与真正的蕨类不同.因为种子蕨是带有种子的植物,或称裸子植物.这代表它们不像真正的蕨类需要水来繁殖,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的过度类型.因此“种子蕨是蕨类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的典型证据”.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如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趋势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在严寒的冬季要冬眠,在炎热的夏季要夏眠.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但是具有爬行动物的特点,身体后端都只有一个孔,粪、尿及生殖细胞由此孔排出;体温都不恒定,鸭嘴兽体温在24~34℃之间浮动(变动范围较大);都是卵生.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无毛,而鸭嘴兽体表有毛,指(趾)间有蹼,与爬行动物不同.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如图生命树
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现在的爬行动物不能够进化成鸟类和哺乳类,就像现在的类人猿不进化成人一样。有两方面的原因:在内因方面,现在的爬行类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方面同古代的爬行动物有很大的区别;在外因方面,现在的地球环境与古代爬行类向鸟类和哺乳类进化时的情况大不相同,也就是说现在的爬行类不具备向鸟类和哺乳类进化的条件。在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故本题说法错误。
【分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1.【答案】(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水;离不开水;脱离了水的限制;由水生到陆生
(3)原始的蕨类植物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1)由图中可以看出,A是藻类植物,B是苔藓植物,C是蕨类植物,D是裸子植物,E是被子植物。
(2)A类群为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水中,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能够生活在陆地上,靠孢子繁殖后代,所以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的限制,E被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已经脱离了水的限制,适应了陆地生活,此现象体现了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
(3)通过以上进化历程可以看出,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由于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所以,现代的蕨类植物是由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而来的。
故答案为:(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水、离不开水、脱离了水的限制、由水生到陆生;(3)原始的蕨类植物。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进化历程,是考试的热点问题,熟记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在植物的进化历程中,最低等的植物类群是原始的藻类植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它们都属于孢子植物,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为种子植物,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脱离了水的限制,适应了陆地生活。
22.【答案】(1)f
(2)b
(3)f
(4)高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分析进化树可以得出,f是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在地层中出现的最早;a和b在同一分支上,a和c不在同一分支上,所以较a和c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c一般应该比a高等。(1)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出f→b→a;f→e→d→c。因此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2)从图中得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f→b→a,f→e→d→c。因此,在b和c二者中,与a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b。(3)从图中得出f最古老,因此在地层里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4)据图f→b→a比f→e→d→c的进化历程短,因此可推测,c比a高等。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23.【答案】(1)原始生命;原始海洋
(2)水中;从水中生活到陆地生活(从水生到陆生)
(3)被子植物;从简单到复杂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1)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所以A代表原始生命,生活在原始海洋中。
(2)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
(3)在结构功能方面,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出现了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D被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分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24.【答案】(1)古裸子植物化石;三趾马化石;古蕨类植物化石;恐龙化石;古苔藓植物化石;古鱼类化石
(2)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解:(1)根据所学知识及分析可知: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因此古苔藓植物化石→古蕨类植物化石→种子蕨化石;鱼类化石→恐龙化石→三趾马化石;(2)通过对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5.【答案】(1)单细胞;水;多
(2)C
(3)哺乳
(4)藻类;苔藓;根茎叶;茎叶
(5)蕨类;被子
(6)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如图生物进化树
(1)由图可知,①是单细胞动物,身体然微小,只由单个细胞组成.②是腔肠动物,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①和②都是生活在水中。
(2)⑧是鱼属于鱼类,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有一条循环路线;⑨是蛙属于两栖类,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为不完全的双循环.故C符合题意。
(3)此进化图所示的各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类,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其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4)图中14代表的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15代表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出现了茎、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无真正的根,只有假根,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也用孢子繁殖后代。
(5)16代表的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其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18代表的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又叫绿色开花植物。
(6)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整个生物界是通过逐渐变化发展繁荣起来的.例如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单细胞、水、多;
(2)C;
(3)哺乳;
(4)藻类、苔藓、根茎叶、茎叶;
(5)蕨类、被子;
(6)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适应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 / 1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7.23.2生物进化的历程 同步练习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1八上·盐田期末)脊椎动物可以分为鱼纲、鸟纲、爬行纲、哺乳纲和两栖纲,它们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
A.爬行纲、鱼纲、鸟纲、两栖纲、哺乳纲
B.鸟纲、鱼纲、两栖纲、哺乳纲、爬行纲
C.鱼纲、两栖纲、爬行纲、哺乳纲、鸟纲
D.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脊椎动物的五个纲是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排列的,进化顺序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有脊柱,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2.(2020八上·金川期中)脊椎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是从以下哪一类开始的(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因此,脊椎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从爬行类开始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3.(2020·遵义)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B.低等→高等
C.体型小→体型大 D.水生→陆生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ABD、低等→高等、结构简单→结构复杂、水生→陆生,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ABD正确;
C、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体型小→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C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2)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4.(2020八下·吉林期中)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进化树)来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
A.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B.鸟类和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由植物的进化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历程: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可以看出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哺乳类和被子植物。
【分析】现代生物都是由 原始生命 进化来的,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5.(2020·大兴模拟)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生物所属类群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A.地钱 B.海带 C.铁线蕨 D.侧柏
【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A.地钱属于苔藓植物,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A错误。
B.海带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是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植物,B正确。
C.铁线蕨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属于蕨类植物,不属于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植物,C错误。
D.侧柏的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之一,D错误。
故答案为:B 。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6.(2019·祥云模拟)依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推测,最先在原始海洋中出现的是( )
A.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B.原始的线形动物
C.原始的苔藓植物 D.原始的蕨类植物
【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可见,在生物进化历程中,最先在原始海洋中出现的是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7.(2019八下·东台月考)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B.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D.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所以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的进化历程:①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②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8.(2019八下·长春期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 )
A.从高等到低等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从少数到多数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陆生的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原始的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 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说明动物的进化从水生到陆生。
9.(2019八下·德惠期中)从距现代较近的地层里到古老的地层里所发现的化石,体现生物进化历程的特点是( )
A.由复杂到简单,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B.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C.由简单到复杂,由高等到低等,由水生到陆生
D.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生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不同地层中的化石,体现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B
【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高等。
10.(2017八下·老河口期末)若△、口、☆表示具有亲缘关系三类生物,如图所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未经变动的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口→☆ B.☆→口→△ C.△→☆→口 D.☆→△→口
【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从图中可以发现△在底层出现的较单一,说明生物较简单、低等,上一层出现“口”较高等,最上一层出现☆说明更高等,因此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口→☆.
故答案为:A.
【分析】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阅卷人 二、判断题
得分
11.(2020八下·泾阳月考)根据始祖鸟化石可以判断,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鸟类与哺乳动物。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分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2.(2020八下·玉林月考)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的总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3.(2018八下·阜阳期中)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高等。(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恒温动物的机体功能可以随时最大程度发挥。动物的机体,反映能力是和体温有关系的,体温适宜的时候就会反映机敏,有力。例如变温动物:蛇。蛇在早晨的时候,由于外界温度低,身体是发僵硬的,很难出来活动,而恒温动物的活动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恒温动物的消化系统消化能力稳定,很多消化酶都能在相应的温度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活性,而变温动物的消化系统则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消化良好。因此,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高级,更容易适应生存环境,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更容易繁衍、生存。故说法正确。
【分析】恒温动物: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14.(2017八下·永城期末)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体积小到体积大.(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而由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不是生物进化总趋势.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15.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因为节肢动物有细胞分层,是简单动物进化到复杂生物的中间过渡点.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上最先从水中登陆的动物类群,思考解答.
16.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代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17.(2014·无锡)种子蕨是蕨类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的典型证据.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种子蕨是在石炭纪时期演化的重要植物群体,它们有蕨类般的树叶,但是与真正的蕨类不同.因为种子蕨是带有种子的植物,或称裸子植物.这代表它们不像真正的蕨类需要水来繁殖,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的过度类型.因此“种子蕨是蕨类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的典型证据”.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如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趋势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
18.(2017八上·洛阳期中)哺乳动物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在严寒的冬季要冬眠,在炎热的夏季要夏眠.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但是具有爬行动物的特点,身体后端都只有一个孔,粪、尿及生殖细胞由此孔排出;体温都不恒定,鸭嘴兽体温在24~34℃之间浮动(变动范围较大);都是卵生.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无毛,而鸭嘴兽体表有毛,指(趾)间有蹼,与爬行动物不同.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
19.(2017八下·钦南期中)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如图生命树
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20.(2019八下·宣城月考)鸟类是爬行类进化来的,哺乳类是鸟类进化来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现在的爬行动物不能够进化成鸟类和哺乳类,就像现在的类人猿不进化成人一样。有两方面的原因:在内因方面,现在的爬行类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方面同古代的爬行动物有很大的区别;在外因方面,现在的地球环境与古代爬行类向鸟类和哺乳类进化时的情况大不相同,也就是说现在的爬行类不具备向鸟类和哺乳类进化的条件。在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故本题说法错误。
【分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21.(2020八下·景德镇期末)如下图为植物进化历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植物类群:
A ,B ,C ,D ,E 。
(2)A类群生活在 中;B、C能够在陆地上生活,但生殖过程 ;
E的生殖过程已经 ,适应了陆地生活。此现象体现了生物
的进化历程。
(3)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为原始的种子植物,而现代蕨类植物是由哪类原始植物进化而来的呢 。
【答案】(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水;离不开水;脱离了水的限制;由水生到陆生
(3)原始的蕨类植物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1)由图中可以看出,A是藻类植物,B是苔藓植物,C是蕨类植物,D是裸子植物,E是被子植物。
(2)A类群为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水中,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能够生活在陆地上,靠孢子繁殖后代,所以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的限制,E被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已经脱离了水的限制,适应了陆地生活,此现象体现了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
(3)通过以上进化历程可以看出,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由于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所以,现代的蕨类植物是由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而来的。
故答案为:(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水、离不开水、脱离了水的限制、由水生到陆生;(3)原始的蕨类植物。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进化历程,是考试的热点问题,熟记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在植物的进化历程中,最低等的植物类群是原始的藻类植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它们都属于孢子植物,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为种子植物,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脱离了水的限制,适应了陆地生活。
22.(2019八上·东台期中)如图的进化树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据图回答:
(1)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
(2)在b和c二者中,与a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
(3)在地层里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
(4)据图可推测,c比a 等。(填“高”或“低”)
【答案】(1)f
(2)b
(3)f
(4)高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分析进化树可以得出,f是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在地层中出现的最早;a和b在同一分支上,a和c不在同一分支上,所以较a和c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c一般应该比a高等。(1)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出f→b→a;f→e→d→c。因此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2)从图中得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f→b→a,f→e→d→c。因此,在b和c二者中,与a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b。(3)从图中得出f最古老,因此在地层里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4)据图f→b→a比f→e→d→c的进化历程短,因此可推测,c比a高等。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23.(2019八下·镇江月考)图所示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请据图回答:
(1)树根处[A]代表 ,它生活在 中。
(2)较早出现的原生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 ,而较晚出现的哺乳类等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3)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没有器官的分化;而最晚出现的D 植物有根、茎等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变化的角度分析,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答案】(1)原始生命;原始海洋
(2)水中;从水中生活到陆地生活(从水生到陆生)
(3)被子植物;从简单到复杂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1)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所以A代表原始生命,生活在原始海洋中。
(2)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
(3)在结构功能方面,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出现了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D被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分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24.(2017八下·路南期末)下面两个表格每一行分别代表一个地层。地层形成的时间顺序如图所示:
如果在某地区找到下列生物化石:三趾马化石、古鱼类化石、恐龙化石、古苔藓植物化石、古蕨类植物化石、古裸子植物化石。
(1)请你按其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把它们填写在相应的地层中。
植物所在的地层: 动物所在的地层: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2)通过对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答案】(1)古裸子植物化石;三趾马化石;古蕨类植物化石;恐龙化石;古苔藓植物化石;古鱼类化石
(2)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解:(1)根据所学知识及分析可知: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因此古苔藓植物化石→古蕨类植物化石→种子蕨化石;鱼类化石→恐龙化石→三趾马化石;(2)通过对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5.如图为生物进化历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 .②是腔肠动物,①和②都是生活在 中,但②的身体是由 细胞构成。
(2)⑨是蛙,⑧是鱼,二者的心脏的结构相比较,⑧的心脏的结构特点是( )
A.二心房一心室 B.二心房 二心室
C.一心房一心室 D.无心房只有一心室
(3)此进化图所示的各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
(4)图中14代表 ,15代表 ,二者相比较,14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 的分化;而15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 的分化。
(5)16代表 植物,18代表 植物。
(6)通过各种生物进化历程的分析可知: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整个生物界是通过逐渐变化发展繁荣起来的。
【答案】(1)单细胞;水;多
(2)C
(3)哺乳
(4)藻类;苔藓;根茎叶;茎叶
(5)蕨类;被子
(6)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如图生物进化树
(1)由图可知,①是单细胞动物,身体然微小,只由单个细胞组成.②是腔肠动物,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①和②都是生活在水中。
(2)⑧是鱼属于鱼类,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有一条循环路线;⑨是蛙属于两栖类,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为不完全的双循环.故C符合题意。
(3)此进化图所示的各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类,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其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4)图中14代表的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15代表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出现了茎、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无真正的根,只有假根,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也用孢子繁殖后代。
(5)16代表的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其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18代表的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又叫绿色开花植物。
(6)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整个生物界是通过逐渐变化发展繁荣起来的.例如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单细胞、水、多;
(2)C;
(3)哺乳;
(4)藻类、苔藓、根茎叶、茎叶;
(5)蕨类、被子;
(6)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适应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