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下册 4.4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基础知识梳理+课时作业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下册 4.4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基础知识梳理+课时作业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12 20:3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1.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仅仅凭这些就肯定地判断是化学变化,这是不对的。如混合红墨水和清水可以改变颜色;电灯发光可以发光发热;泥水静置产生沉淀;水被烧开产生气体等都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都没有产生新物质。
2.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看它是否产生了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3.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5.铁生锈与空气和水有关,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6.给铁涂上油漆可以隔绝水和空气对铁的作用,从而可以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7.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主要原理是隔离水和空气。常用的方法包括:放在干燥处;刷上油漆;涂抹油;电镀;制成合金等。
课时作业
一、判断题
1.把一张纸折成纸飞机,构成纸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体形状变化等。( )
3.以蜡烛为例,在不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
4.铁制品接触了水就会生锈。( )
5.在铁盆的外面涂上油漆可以防止铁生锈。( )
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涉及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
7.物质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都是有利的。( )
8.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9.钉入木头了的铁钉比暴露在空气中的铁钉更容易生锈。( )
10.泥水静置,水底生成沉淀,所以它属于化学变化。( )
11.一种物质变化往往只伴随一种现象,如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
12.我们总是可以通过现象直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
13.只要是液体中产生沉淀的变化就一定是化学变化。( )
14.铁生锈是一种较为缓慢的化学变化,其变化速度与环境因素有关。( )
15.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现象。( )
16.“钻石很久远,一颗永流传”是指钻石这种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17.新买的自行车,用过一段时间后,有些易磨损的地方可能会生锈。( )
二、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水果腐烂
B.湿衣晾干
C.轮胎爆炸
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
A.白砂糖加热
B.木材做成家具
C.火柴燃烧至焦黑
3.对于“纸撕成纸屑,水凝结成冰”这两个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纸”撕成“纸屑”后还是“纸”这种物质,但“水”凝结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冰”
B.“纸”撕碎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纸屑”,但“水”凝结成“冰”后还是“水”这种物质C.“纸”撕成“纸屑”后还是“纸”这种物质,“水”凝结成“冰”后也还是“水”这种物质
4.小明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B.只有甲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的锈迹
C.乙、丙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5.点燃的火把和点亮的电灯都能给我们带来光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的火把是化学变化
B.电灯发光是化学变化
C.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6.小科同学将收集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了白色沉淀物)。据此可以判断该变化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无变化
7.下列变化都伴随着颜色改变,其中与另外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加热白糖至黑色
B.把红墨水加入水中
C.在淀粉上滴碘酒
8. 下列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灯发光
B.蜡烛燃烧
C.混合红墨水和清水
9. 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我国的“西气东输”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所用钢铁管道大多埋入地下。请你推测,管道在( )的土壤中生锈速度最慢。
A.潮湿、呈酸性
B干燥、不透气
C.潮湿、含沙粒较多
11. 下列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中,不实用的是( )。
A给铁质的窗框涂上油漆,隔绝铁与空气
B.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减少铁与水的接触
C.将使用过的铁锅洗干净后真空保存,隔绝铁与空气
12.小明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发现有白色的沉淀物。据此可以推断该变化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无法推断
13.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化学变化在进行着。下面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B.食物腐烂、钢铁生锈
C.水分蒸发、滴水成冰
14.铁生锈的速度与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速度相比,( )。
A.更快
B.更慢
C.一样快
15.菜刀用完后,先洗净擦干,再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 )的接触,防止生锈。
A.水
B.空气
C.细菌
16.在下列地点,铁窗最容易生锈的是( )。
A.潮湿的热带海边
B.干燥的平原
C.干燥的沙漠
17.下列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 )。
A.塑料容器
B.铁制容器
C.玻璃容器
18.( )不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物理变化经常出现的现象。
A.改变颜色
B.改变大小
C.发光发热
19.如图是小明设计的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反应的实验装置。小明增加了乙试管的目的是能更加清楚的观察到( )。
A.溶液颜色的变化
B.铁钉颜色的变化
C.有无气泡产生
三、探究题。
1.根据变化时的主要现象和是否产生新物质对下列变化进行归类。(填序号,不重复)
①火柴点燃 ②蒸发浓食盐水 ③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④水墨成画
⑤铁钉生锈 ⑥虾被煮熟 ⑦牛奶中加柠檬汁 ⑧苹果切开表面氧化
⑨电灯发光 ⑩水烧开
伴随的现象 发光发热 改变颜色 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2.小明想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于是做了下面实验。
甲试管:把铁钉放入装有湿棉花球的试管中。
乙试管:把铁钉放入试管后,注入经煮沸(除去空气)并快速冷却的水,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
丙试管:将铁钉放入装有干燥剂的试管中,并用橡皮塞塞紧管口。
1.乙试管中铁钉只和 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防止 溶解到水中。
2.一周后,发现 试管内的铁钉生锈较严重, 、 两支试管内的铁钉基本没有生锈。比较甲、丙两支试管中的现象,我们知道铁钉生锈与 有关。
3.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铁钉生锈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4.生活中人们采取了哪些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依据是什么?
课时作业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把一张纸折成纸飞机,构成纸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体形状变化等。(×)
3.以蜡烛为例,在不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4.铁制品接触了水就会生锈。(×)
5.在铁盆的外面涂上油漆可以防止铁生锈。(√)
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涉及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7.物质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都是有利的。(×)
8.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9.钉入木头了的铁钉比暴露在空气中的铁钉更容易生锈。(√)
10.泥水静置,水底生成沉淀,所以它属于化学变化。(×)
11.一种物质变化往往只伴随一种现象,如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12.我们总是可以通过现象直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13.只要是液体中产生沉淀的变化就一定是化学变化。(×)
14.铁生锈是一种较为缓慢的化学变化,其变化速度与环境因素有关。(√)
15.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现象。(×)
16.“钻石很久远,一颗永流传”是指钻石这种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17.新买的自行车,用过一段时间后,有些易磨损的地方可能会生锈。(√)
二、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
A.水果腐烂
B.湿衣晾干
C.轮胎爆炸
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B)。
A.白砂糖加热
B.木材做成家具
C.火柴燃烧至焦黑
3.对于“纸撕成纸屑,水凝结成冰”这两个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C)。
A.“纸”撕成“纸屑”后还是“纸”这种物质,但“水”凝结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冰”
B.“纸”撕碎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纸屑”,但“水”凝结成“冰”后还是“水”这种物质C.“纸”撕成“纸屑”后还是“纸”这种物质,“水”凝结成“冰”后也还是“水”这种物质
4.小明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B.只有甲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的锈迹
C.乙、丙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5.点燃的火把和点亮的电灯都能给我们带来光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点燃的火把是化学变化
B.电灯发光是化学变化
C.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6.小科同学将收集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了白色沉淀物)。据此可以判断该变化属于(A)。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无变化
7.下列变化都伴随着颜色改变,其中与另外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B)。
A.加热白糖至黑色
B.把红墨水加入水中
C.在淀粉上滴碘酒
8. 下列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电灯发光
B.蜡烛燃烧
C.混合红墨水和清水
9. 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我国的“西气东输”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所用钢铁管道大多埋入地下。请你推测,管道在(B)的土壤中生锈速度最慢。
A.潮湿、呈酸性
B干燥、不透气
C.潮湿、含沙粒较多
11. 下列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中,不实用的是(C)。
A给铁质的窗框涂上油漆,隔绝铁与空气
B.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减少铁与水的接触
C.将使用过的铁锅洗干净后真空保存,隔绝铁与空气
12.小明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发现有白色的沉淀物。据此可以推断该变化属于(A)。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无法推断
13.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化学变化在进行着。下面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B)。
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B.食物腐烂、钢铁生锈
C.水分蒸发、滴水成冰
14.铁生锈的速度与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速度相比,(B)。
A.更快
B.更慢
C.一样快
15.菜刀用完后,先洗净擦干,再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A)的接触,防止生锈。
A.水
B.空气
C.细菌
16.在下列地点,铁窗最容易生锈的是(A)。
A.潮湿的热带海边
B.干燥的平原
C.干燥的沙漠
17.下列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B)。
A.塑料容器
B.铁制容器
C.玻璃容器
18.(B)不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物理变化经常出现的现象。
A.改变颜色
B.改变大小
C.发光发热
19.如图是小明设计的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反应的实验装置。小明增加了乙试管的目的是能更加清楚的观察到(A)。
A.溶液颜色的变化
B.铁钉颜色的变化
C.有无气泡产生
三、探究题。
1.根据变化时的主要现象和是否产生新物质对下列变化进行归类。(填序号,不重复)
①火柴点燃 ②蒸发浓食盐水 ③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④水墨成画
⑤铁钉生锈 ⑥虾被煮熟 ⑦牛奶中加柠檬汁 ⑧苹果切开表面氧化
⑨电灯发光 ⑩水烧开
伴随的现象 发光发热 改变颜色 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
化学变化 ① ⑤⑥⑧ ③ ⑦
物理变化 ⑨ ④ ⑩ ②
2.小明想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于是做了下面实验。
甲试管:把铁钉放入装有湿棉花球的试管中。
乙试管:把铁钉放入试管后,注入经煮沸(除去空气)并快速冷却的水,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
丙试管:将铁钉放入装有干燥剂的试管中,并用橡皮塞塞紧管口。
1.乙试管中铁钉只和水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防止空气溶解到水中。
2.一周后,发现甲试管内的铁钉生锈较严重,乙、丙两支试管内的铁钉基本没有生锈。比较甲、丙两支试管中的现象,我们知道铁钉生锈与水有关。
3.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4.生活中人们采取了哪些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依据是什么?
采取的方法有:①放在千燥处;②刷上油漆;③涂抹油;④电镀等。依据是将铁制品与水或空气隔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