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史八上第15课《 北伐战争》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泰州)“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淮海战役
【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民国十五年),公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北伐军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知识。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的时间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2020·南模拟)《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 A:该项不符合题干“巨大的成就”的主旨,故排除A。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题干中的“巨大成就”指的就是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是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D:实现全国 统一,指的是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额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口号、目的、对象、经过、结果、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3.(2020·贵港模拟)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土地革命,分田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20世纪20年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题干中“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联合其他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逐一分析选项内容,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4.(2020八上·驿城期末)“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对军阀采取各个击破与攻远交近战略,其策略是: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这段文字反映了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统治不得人心 B.群众的大力支持
C.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 D.正确的战术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 北伐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苏联政府的援助等重要因素。结合题干内容,D符合题意。
ABC虽是北伐取胜的因素,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做题时紧扣题干中的“这段文字反映了”、“各个击破”、“远攻近交”、“其策略是”等关键词,逐一分析选项内容很易得出结论。
5.(2020八上·石碣镇期末)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中也挺率领的独立团,英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因作战勇猛,有“铁军”称号。因此: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6.(2020·长春模拟)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D.北伐战争的胜利
【答案】A
【知识点】黄埔军校建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埔军校的建立的相关史实。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黄埔军校的建立。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黄埔军校建立的有关知识。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7.(2019八上·长春期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召开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国民党二大召开 D.国民党三大召开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A.中共三大召开,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符合题意;
C.国民党二大召开,不符合题意;
D.国民党三大召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几乎没有什么难度,牢记即可。
8.(2019八上·长春期末)下列标语口号出现在北伐战争时期的是(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D.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不符合题意;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为此提出了“打倒军阀,统一全国”的口号,符合题意;
D.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注意区别备选项。
9.(2020·西华模拟)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一直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在20世纪20年代,使当时中国政府名义上完成统一的事件是( )
A.国共合作的实现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D.张学良东北易帜
【答案】D
【知识点】国民大革命
【解析】【分析】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将军身负家仇国恨,向全世界通电,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统一。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东北易帜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东北易帜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10.(2019·长春模拟)“国民痛苦,水深火热;上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材料中的“本军”是指( )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誓词中的“军阀”是指北洋军阀,“本军”是指国民革命军,“总理”是指孙中山。这是北伐军的誓词,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
A项国民革命军是题干材料中 “本军”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11.(2019八上·防城月考)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目的是( )
A.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消灭吴佩孚等军阀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D.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不符合史实;
B·消灭吴佩孚等军阀,不是题干材料体现的本质问题;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中国。 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故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目的是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D·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不符合题干内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准确识记北伐战争开始的时间、目的、口号、性质、经过及结果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1924年1月孙中山写到:“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
A.创建了同盟会 B.领导辛交革命
C.进行国共合作 D.进行比依战争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材料中,孙中山回顾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状,指出虽然中国较早进行革命,但并未如俄国十月革命般成功,因此孙中山向苏俄学习,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措施,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
故答案为: 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干“1924年”。学生要掌握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13.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D.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所给选项中,除A说法错误外,其他三项均是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但符合“最重要的原因”这一要求的是D项。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最重要原因(根本原因)是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14.(2020·苏州模拟)1927年2月19日《民国日报》载: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称“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士兵的力量。我们在北伐的时候,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的杀却敌人。”由此可见,北伐战争( )
A.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赢得了国民革命胜利 D.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 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 ”“ 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 ”,可以看出,北伐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赢得了国民革命胜利 ,不符合题意;
D.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来理解,这类题目,就是要扣着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5.(2020·河南模拟)据资料记载,北伐军进入湖南后,湖南农村掀起了一场迅猛异常的革命大风暴,攻击的矛头直指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旁及各种宗法思想和制度。许多地区的地方政权、地主武装被打得落花流水。在那些打倒了地主政权的地方,农民协会便成为乡村的唯一权力机关,做到“一切权力归农会”。材料表明( )
A.北伐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B.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是北伐胜利的根本原因
C.燎原之势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开始形成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大成果是农民运动兴起
【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随着北伐战争的推进,农村掀起革命风暴,农民协会成为权力机关,这说明北伐的推进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展,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是北伐胜利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C. 燎原之势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开始形成,不符合题意;
D.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大成果是农民运动兴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这类题目,就要紧扣材料进行理解,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7八上·霞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兵力。
材料二:叶挺独立团一营接到攻打武昌的任务后,一位共产党员班长将写好的遗书交给营长曹渊,同是共产党员的曹渊说:“我同你一样准备牺牲,还是交给周廷恩书记吧。” 周廷恩也说:“我要同你一起去攻城!”第一营官兵在攻城战中,人人奋勇,个个冲锋,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材料三: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打击。各地农会还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
材料四: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而雄踞中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达到新的高峰。
材料五: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1)材料一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材料二中的叶挺独立团因英勇善战,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什么美誉?
(2)材料三中的“汉阳兵工厂”以及著名的汉阳铁厂的创建者是哪一位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在材料四中的“黄埔军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谁?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
【答案】(1)湖南、湖北;“铁军”。
(2)张之洞;周恩来。
(3)材料一: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材料二:北伐军官兵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材料三:广大工人、农民和群众的积极支持、响应。
材料四: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和政治骨干。
材料五:国际援助等。
【知识点】北伐战争;黄埔军校建立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吴佩孚的军阀控制的区域是湖南和湖北,所以北伐吴佩孚的战斗主要集中在湖南和湖北。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时期,英勇善战,所向披靡,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阳铁厂是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创办的民用工业;曾在黄埔军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周恩来。
(3)根据材料以可以归纳出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根据材料二可以归纳出北伐军官兵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材料三可以归纳出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和政治骨干;根据材料四可以归纳出得到了国际的援助。
【点评】本题考查了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和结果。
17.(2018八上·安徽月考)北伐战争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1)【革命之准备】图一(会议名称)开启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2)【革命之成果】伟大的革命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图二所代表的学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此学校是,其创办地是(城市名),图三反映了北伐战争,而此次战争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影响深远。为什么说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
(3)【革命之结局】图四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以国共合作破裂而告终。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4)【革命之启迪】上述四幅图片见证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历程,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国民党一大
(2)黄埔军校(或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大到长江流域。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成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等。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建立;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大会决定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国共一大的召开,标志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2)依据图二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上,故黄埔军校。1926年7月,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民革命军10万人从广州出师北伐,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不到半年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大到长江流域。(3)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的时候,在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1927年4月,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反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宣布“分共”。随后,国民党在各地“清共”,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国民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动势力过于强大。(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齐心合作,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后来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成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等等。
故答案为:(1)国民党一大。(2)黄埔军校(或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大到长江流域。(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动势力过于强大。(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成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等。
【点评】(1)本小题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图片的认识和对知识的掌握。(2)本小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结合图片和知识可知为国民革命培养大量人才的是黄埔军校。(3)本小题考查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解题的关键在于材料中的“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4)本小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总结知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史八上第15课《 北伐战争》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泰州)“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淮海战役
2.(2020·南模拟)《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3.(2020·贵港模拟)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土地革命,分田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2020八上·驿城期末)“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对军阀采取各个击破与攻远交近战略,其策略是: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这段文字反映了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统治不得人心 B.群众的大力支持
C.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 D.正确的战术
5.(2020八上·石碣镇期末)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6.(2020·长春模拟)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D.北伐战争的胜利
7.(2019八上·长春期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召开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国民党二大召开 D.国民党三大召开
8.(2019八上·长春期末)下列标语口号出现在北伐战争时期的是(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D.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9.(2020·西华模拟)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一直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在20世纪20年代,使当时中国政府名义上完成统一的事件是( )
A.国共合作的实现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D.张学良东北易帜
10.(2019·长春模拟)“国民痛苦,水深火热;上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材料中的“本军”是指( )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11.(2019八上·防城月考)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目的是( )
A.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消灭吴佩孚等军阀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D.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12.1924年1月孙中山写到:“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
A.创建了同盟会 B.领导辛交革命
C.进行国共合作 D.进行比依战争
13.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D.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14.(2020·苏州模拟)1927年2月19日《民国日报》载: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称“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士兵的力量。我们在北伐的时候,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的杀却敌人。”由此可见,北伐战争( )
A.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赢得了国民革命胜利 D.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15.(2020·河南模拟)据资料记载,北伐军进入湖南后,湖南农村掀起了一场迅猛异常的革命大风暴,攻击的矛头直指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旁及各种宗法思想和制度。许多地区的地方政权、地主武装被打得落花流水。在那些打倒了地主政权的地方,农民协会便成为乡村的唯一权力机关,做到“一切权力归农会”。材料表明( )
A.北伐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B.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是北伐胜利的根本原因
C.燎原之势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开始形成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大成果是农民运动兴起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7八上·霞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兵力。
材料二:叶挺独立团一营接到攻打武昌的任务后,一位共产党员班长将写好的遗书交给营长曹渊,同是共产党员的曹渊说:“我同你一样准备牺牲,还是交给周廷恩书记吧。” 周廷恩也说:“我要同你一起去攻城!”第一营官兵在攻城战中,人人奋勇,个个冲锋,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材料三: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打击。各地农会还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
材料四: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而雄踞中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达到新的高峰。
材料五: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1)材料一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材料二中的叶挺独立团因英勇善战,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什么美誉?
(2)材料三中的“汉阳兵工厂”以及著名的汉阳铁厂的创建者是哪一位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在材料四中的“黄埔军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谁?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
17.(2018八上·安徽月考)北伐战争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1)【革命之准备】图一(会议名称)开启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2)【革命之成果】伟大的革命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图二所代表的学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此学校是,其创办地是(城市名),图三反映了北伐战争,而此次战争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影响深远。为什么说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
(3)【革命之结局】图四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以国共合作破裂而告终。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4)【革命之启迪】上述四幅图片见证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历程,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民国十五年),公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北伐军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知识。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的时间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 A:该项不符合题干“巨大的成就”的主旨,故排除A。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题干中的“巨大成就”指的就是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是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D:实现全国 统一,指的是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额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口号、目的、对象、经过、结果、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3.【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20世纪20年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题干中“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联合其他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逐一分析选项内容,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4.【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 北伐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苏联政府的援助等重要因素。结合题干内容,D符合题意。
ABC虽是北伐取胜的因素,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做题时紧扣题干中的“这段文字反映了”、“各个击破”、“远攻近交”、“其策略是”等关键词,逐一分析选项内容很易得出结论。
5.【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中也挺率领的独立团,英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因作战勇猛,有“铁军”称号。因此: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6.【答案】A
【知识点】黄埔军校建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埔军校的建立的相关史实。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黄埔军校的建立。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黄埔军校建立的有关知识。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7.【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A.中共三大召开,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符合题意;
C.国民党二大召开,不符合题意;
D.国民党三大召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几乎没有什么难度,牢记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不符合题意;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为此提出了“打倒军阀,统一全国”的口号,符合题意;
D.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注意区别备选项。
9.【答案】D
【知识点】国民大革命
【解析】【分析】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将军身负家仇国恨,向全世界通电,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统一。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东北易帜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东北易帜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10.【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誓词中的“军阀”是指北洋军阀,“本军”是指国民革命军,“总理”是指孙中山。这是北伐军的誓词,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
A项国民革命军是题干材料中 “本军”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11.【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不符合史实;
B·消灭吴佩孚等军阀,不是题干材料体现的本质问题;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中国。 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故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目的是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D·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不符合题干内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准确识记北伐战争开始的时间、目的、口号、性质、经过及结果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材料中,孙中山回顾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状,指出虽然中国较早进行革命,但并未如俄国十月革命般成功,因此孙中山向苏俄学习,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措施,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
故答案为: 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干“1924年”。学生要掌握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13.【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所给选项中,除A说法错误外,其他三项均是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但符合“最重要的原因”这一要求的是D项。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最重要原因(根本原因)是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14.【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 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 ”“ 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 ”,可以看出,北伐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赢得了国民革命胜利 ,不符合题意;
D.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来理解,这类题目,就是要扣着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5.【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随着北伐战争的推进,农村掀起革命风暴,农民协会成为权力机关,这说明北伐的推进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展,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是北伐胜利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C. 燎原之势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开始形成,不符合题意;
D.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大成果是农民运动兴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这类题目,就要紧扣材料进行理解,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6.【答案】(1)湖南、湖北;“铁军”。
(2)张之洞;周恩来。
(3)材料一: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材料二:北伐军官兵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材料三:广大工人、农民和群众的积极支持、响应。
材料四: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和政治骨干。
材料五:国际援助等。
【知识点】北伐战争;黄埔军校建立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吴佩孚的军阀控制的区域是湖南和湖北,所以北伐吴佩孚的战斗主要集中在湖南和湖北。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时期,英勇善战,所向披靡,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阳铁厂是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创办的民用工业;曾在黄埔军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周恩来。
(3)根据材料以可以归纳出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根据材料二可以归纳出北伐军官兵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材料三可以归纳出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和政治骨干;根据材料四可以归纳出得到了国际的援助。
【点评】本题考查了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和结果。
17.【答案】(1)国民党一大
(2)黄埔军校(或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大到长江流域。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成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等。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建立;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大会决定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国共一大的召开,标志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2)依据图二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上,故黄埔军校。1926年7月,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民革命军10万人从广州出师北伐,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不到半年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大到长江流域。(3)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的时候,在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1927年4月,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反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宣布“分共”。随后,国民党在各地“清共”,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国民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动势力过于强大。(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齐心合作,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后来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成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等等。
故答案为:(1)国民党一大。(2)黄埔军校(或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大到长江流域。(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动势力过于强大。(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成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等。
【点评】(1)本小题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图片的认识和对知识的掌握。(2)本小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结合图片和知识可知为国民革命培养大量人才的是黄埔军校。(3)本小题考查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解题的关键在于材料中的“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4)本小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总结知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