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5.12.1鸟类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5.12.1鸟类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19 10:28:3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5.12.1鸟类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盐田期末)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B.气囊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C.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称为“双重呼吸"
D.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2.(2021八上·南充期末)“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很多人都向往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前肢特化成翼
B.骨骼轻、薄、坚固,部分内部中空
C.呼吸器官肺和气囊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排便快
3.(2020八上·保亭期中)鸟类扇动两翼的动力来自(  )
A.腹部肌肉 B.背部肌肉 C.胸肌 D.两翼肌肉
4.(2021八上·西安期末)鸟体内的气囊有辅助肺呼吸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鸟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B.鸟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直接进入气囊
C.鸟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D.鸟呼气时,气囊内的一部分气体直接进行气体交换
5.(2020八上·汾阳月考)如图,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鸟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的阻力
B.图2鸟类前肢变成翼,飞行的动力来自双翼
C.图3鸟有发达的腹肌可以驱动双翼上下扇动空气
D.图4鸟类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不利于减轻体重
6.(2020八上·永吉期中)在研学中,一群同学看到几只水鸟在水面上游动,还会潜入水底,生物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绿头鸭。依据鸟足的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下列符合绿头鸭足部形态特征的是(  )
A. B.
C. D.
7.(2020八上·永吉期中)与鸟类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特征是(  )
A.胸肌发达 B.有喙无齿
C.前肢变成翼 D.身体呈流线型
8.(2020八上·庆阳期中)如图为家鸽的呼吸系统和气囊结构示意图,能够发生气体交换的是(  )
A.a和b B.b和c C.b D.c
9.(2020八上·海淀期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诗中提到的孔雀,不是现在动物园中常见的蓝孔雀,而是原产于亚洲,体型最大、羽毛最华丽的绿孔雀。绿孔雀很少起飞。依据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A.胸肌发达 B.身体呈流线型
C.体型大,尾上覆羽发达 D.骨骼轻而坚固
10.分析下表,找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A.偷猎 B.栖息地丧失 C.外来物种 D.其他原因
二、实验探究题
11.(2019八上·方城期中)如图所示是关于鸟的一组图片,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一)提出问题: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作出假设:鸟的   等特点适于飞行。
(三)制定并实施计划
通过观察研究发现:
①鸟的身体呈   型,这种体形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   。
②鸟的体表覆盖着   ,前肢变成   ,其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在飞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鸟身体最发达的肌肉是   ,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可以牵动两翼飞行。
④鸟的骨骼薄、轻、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以减轻   ,有利于飞行。
(四)得出结论:
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鸟的体形、羽毛、肌肉、骨骼等特点有利于它的飞行。
三、综合题
12.(2020八上·诏安期中)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山雀是一种栖息在山区和平原林间的鸟类,大山雀的喙尖而细长,是典型的食虫鸟,主要捕食松毛虫、天牛幼虫、蝗虫、蝇类等害虫,偶尔捕食蜘蛛,冬季以树皮内的虫卵为食,对森林的益处极大。
(1)大山雀是一种善于飞行的鸟类,它的身体呈   ,飞行时两翼的扇动主要靠发达的   牵拉完成。
(2)与松毛虫、天牛幼虫、煌虫、蝇类等害虫相比,大山雀的体温不会随着环确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   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距强。
(3)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鸟类?   。
13.(2019八上·顺德月考) 小刚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喂养的小鸡会把地上的砂粒吃进肚里,他很好奇。于是,他继续观察小鸡进食。结果令他兴奋不已,小鸡并非不小心误食了地上的砂粒,而是有意吞食小的、较圆的砂粒。小刚查找了有关介绍鸟类的书籍,了解到鸟类没有牙齿,而消化道上有一个特殊的结构--砂囊,该结构的壁上有一层角质膜。鸟类吞进的许多砂粒都成装在砂囊内,而且鸟类消化道的直肠很短。
(1)鸟类虽然没有   ,但是鸟类可以通过消化道上的肌胃磨碎食物,
便于消化   和吸收    。
(2)食物是被砂囊中的   磨碎的,所需的动力来自   的收缩。
(3)砂囊肌肉内壁上的角质膜的作用是防止砂粒磨损肌肉。若砂囊内的砂粒数量不够时,鸟类又会   .所以,小刚发现的这种现象对鸟类来说是    。
(4)小刚通过查找资料发现鸟类直肠的特点是   ,这有利于   ,
适于鸟类的   生活。
14. 2008年元月,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冰雪天气.东洞庭湖16万只候鸟无处觅食,饥寒交迫,生命垂危.冰灾过后,经湖南省林业厅多次监测,候鸟并无大面积死亡,种群正常.这与鸟类本身的结构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有关.请回答问题
(1)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鸟类的哪些结构特征能让它在寒冷的环境中仍能保持高而恒定的体温?
①   ,可保温.②   ,呼吸能力强,供氧足.③   ,产能多.
(2)假如你是鸟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候鸟不挨冻、不挨饿、不遭捕杀?   .
15.(2017八上·官渡期中) 1985年冬天,昆明自然史上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事件.千千万万只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抵昆明,在昆明翠湖、盘龙江得胜桥段和滇池安营扎寨.之后,每年冬天,红嘴鸥都按时到来.请以你所了解的红嘴鸥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红嘴鸥在长距离的迁飞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充足的氧气供应主要是靠   来保证,在完成一次呼吸时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别的呼吸方式称为   .
(2)翠湖的淸洁工人每天都要清理掉大量的鸟粪,可见它的直肠很短,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有利于   .
(3)鸟类的迁徙会历经几千万公里的飞行路程,鸟类有很多特点都适应飞行生活,除了上述描述的特点外,请再另外写出一个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
16.(2018七上·防城港期末)图是我们常见的五种动物。请据图回答:
(1)图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填图中字母),它的足和触角都   。其体表有   ,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图中具有胎生哺乳特征的动物是   (填图中字母),该类动物的体腔内具有特有结构   ,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3)动物B的呼吸器官是   ,运动器官是   ,前进的动力主要靠   和   的左右摆动。
(4)动物D的呼吸器官是   ,并有   辅助呼吸,其身体呈   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5)图中动物B、C、D和E的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称为   动物。
(6)大鲵,俗称“娃娃鱼”,与图中五种动物中的   (填图中宁母)具有最多的相同特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A说法错误。
B、家鸽的体内有许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时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见B说法正确。
C、进行气体交换的是③肺, ②气囊是暂时贮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C说法错误。
D、 鸟类能进行双重呼吸,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一部分进入气囊,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当两翼下垂时,气囊的气体再次进入肺,进行第二次气体交换,气体流经的途径为②→③→①,当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鸟类的呼吸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鸟类双重呼吸的含义,鸟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但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为鸟的呼吸器官;当家鸽飞行时,两翼举起或下垂时,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鸟类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2.【答案】C
【知识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A、鸟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制变成翼,适于飞行,A说法正确。
B、鸟类的骨骼中,短骨愈合,长骨中空,既轻便有牢固,B说法正确。
C、鸟类的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鸟类飞行时充足的氧气,适于飞行,但是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C说法错误。
D、鸟类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排便快,既能为鸟类飞行提供冲充足的能量,排便快可以减轻体重,利于飞行,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适于鸟类飞行的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鸟类的身体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肺呼吸,进行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
3.【答案】C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鸟类与飞翔有关的胸肌特别发达,约占体重的1/5,它能发出强大的动力,牵引翼的扇动。鸟的胸肌可分为大胸肌和小胸肌两种。前者起于龙骨突,止于肱骨的腹面,收缩时,使翼下降;后者起于龙骨突,而以长的肌腱穿过由锁骨、乌喙骨和肩胛骨所构成的三骨孔,止于肱骨近端的背面,收缩时使翼上举。鸟类扇动翅膀的动力来自胸肌。
故答案为:C。
【分析】鸟类适于飞行特点: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固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据此答题。
4.【答案】D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鸟吸气时,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直接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气囊内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D
【分析】鸟类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5.【答案】A
【知识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A.图1中鸟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A符合题意。
BC.图2鸟类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但飞行的动力来自发达的胸肌,BC不符合题意。
D.骨骼薄而轻、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与飞行生活相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如下:
(1)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鸟类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适于飞行;
(3)胸骨突出,附着着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骨大多中空、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但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
(5)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6.【答案】B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老鹰的足锐利、具有钩爪,适于捕捉小动物,A不符合题意。
B.绿头鸭的足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B符合题意。
C.丹顶鹤的足三只朝前一只朝后,便于行走,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由于沼泽地或浅水滩土地比较湿润,这样的足不至于深陷其中,C不符合题意。
D.鸵鸟的足,趾短粗有力,适于奔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鸟的种类很多,各种鸟的生活习性也有所不同,因而造就出各种不同样式的足来适应各类鸟的生活所需。
1、猛禽的足长,爪子特别尖锐,且向内弯曲,任何猎物经它们的爪子擒住,难有逃脱的机会。
2、轻踩于浮叶上的足,以水雉最具代表性。水雉的趾爪又长又细,可以将身体的重量平均分配到数片菱角叶上。
3、用来划水的足,靠足上的蹼来帮助划水。如雁鸭、海鸥,它们就利用有“蹼”的脚浮游于水面上。
4、涉足于水域或泥泞地的足。如鹭科、鹳科、鹤科、朱鹭科及高跷(行鸟)等,这些鸟类均在沼泽泥泞地或是较深的水域里觅食。这些鸟类因为有长足,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来去自如。
5、站立于树枝上的足。多数鸟类均能稳定地站立在树枝上,而不会摔下来,如麻雀、绿绣眼、白头翁、褐头鹪莺等,它们因三趾朝前、一趾朝后,因此能稳定且牢固地站立于树枝上。
6、外趾能“反转”的足,如鱼鹰的足。主要觅食对象为鱼类,但鱼类的外表滑溜,不易抓住、抓稳,而鱼鹰足上的“外趾”却可适时翻转成“对趾”状态(前二趾、后二趾),因而能轻易地勾住鱼儿。
7、还有一些具有“半蹼”(瓣足)的鸟,如白冠水鸡、红领瓣足鹬。这两种鸟类因脚爪尖具有“半蹼”(雁鸭类的脚爪为全蹼),所以它们不仅能涉足于湿地,也能浮由于水面上,只是划水的推进力没有雁鸭类来得强。
7.【答案】B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和身体呈流线型都与鸟类飞行生活有直接关系,ACD正确;具有坚硬的角质喙和无牙齿,与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分析】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如下:
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大多中空,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直肠极短,能减轻体重。
8.【答案】C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气管,b肺,c气囊,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b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故答案为:C。
【分析】鸟类的呼吸特点:鸟类除具有肺外,并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的薄膜气囊。主要的气囊有9个,它们一直伸展到内脏间、肌肉间和骨的空腔中。鸟在休息时,主要靠肋间肌及腹部肌肉的运动,在肺部进行呼吸。当飞翔时,则主要靠胸肌的运动进行呼吸。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这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一种特殊呼吸方式。
9.【答案】C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鸟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鸟的食量非常大,有喙没有牙齿;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呼吸为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这些特点都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而绿孔雀体型最大,难以飞行,故答案为:C。
【分析】鸟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
10.【答案】B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约占威胁原因的60%.原因是: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同时鸟类会飞行,不易被猎杀,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威胁鸟类生存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威胁鸟类生存的原因所占的比例方面来切入
11.【答案】流线的体型、发达的胸;流线;阻力;羽毛;翼;胸肌;体重
【知识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二)作出假设: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提出问题: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假设:鸟的呈流线的体型、发达的胸等特点适于飞行。(三)通过观察研究发现:①鸟的身体呈流线型,这种体型的优点是:可以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②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前肢变成翼。两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在飞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鸟的胸骨最发达,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有利于附着胸肌。鸟身体最发达的肌肉是胸肌,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可以牵动两翼飞行。
④鸟的骨骼薄、轻、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分析】(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鸟类的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12.【答案】(1)流线型;胸肌
(2)恒温
(3)不捕捉小鸟,不捣鸟卵,为小鸟提供食物等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大山雀是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它的身体呈流线型, 大山雀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一一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2)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而松毛虫、天牛幼虫、蝗虫、蝇类等害虫,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3)鸟对人类有好处,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益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小鸟的行为有:不捕捉小鸟,不捣鸟卵,为小鸟提供食物等。
【分析】鸟类的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13.【答案】(1)牙齿;食物;营养
(2)砂粒;肌肉
(3)吃砂粒;有利的
(4)很短;及时排出粪便;飞行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鸟类有喙无齿,但是虽然没有牙齿,鸟类可以通过消化道的肌胃(砂囊)磨碎食物,这样可以充分地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
(2)食物是被砂囊中的角质层和砂粒磨碎的,所需的动力来自肌肉 的收缩。
(3)砂囊肌肉内壁上的角质膜的作用是防止砂粒磨损肌肉。若砂囊内的砂粒数量不够时,鸟类又会取食砂粒,故小刚发现的这种现象对鸟类来说是有利的,与鸟类没有牙齿的特征相适应。
(4)鸟类的直肠很短,不能贮存粪便,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体重。
故答案为:(1)牙齿、食物、营养;(2)砂粒、肌肉;(3)吃砂粒、有利的;(4)很短、及时排除粪便、飞行。
【分析】此题考查鸟类的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呼吸方式、消化特点)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在消化方面,鸟类有喙无齿,不能咀嚼食物,但鸟的肌胃有发达的肌肉,内壁上有一层角质膜,胃腔内有许多砂粒,角质膜和砂粒的作用是磨碎食物,利于消化,鸟类的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只有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能量,才能满足飞行的需要。
14.【答案】(1)①被覆羽毛;②体内有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③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心脏与体重的百分比大、每分心搏次数多,使得鸟类输送氧气的能力强.
(2)①定时、定点人工投食(如玉米、稻谷等).②建立临时避寒站.③加强人工巡湖,防止捕猎.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鸟类身体结构复杂,是一类比较高等的动物,体温恒定,与此特点相关的因素有:
①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能帮助鸟类度过低温环境;
②鸟类的体内有气囊,都与肺相通,能暂时储存空气,帮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能为鸟类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充足的氧气参与有机物的分解,释放能量,有利于维持体温;
③鸟类的心脏有四个腔,有两条循环路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使得鸟类输送氧气的能力强,相应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强,能释放较多的能量,同时利于维持恒定的体温。
(2)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些鸟类是对人类有益,我们要加以保护它们,尤其是在寒冷地区的北方,对于候鸟来说,为了保证候鸟不挨冻、不挨饿、不遭捕杀,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天:①定时、定点人工投食(如玉米、稻谷等);②建立临时避寒站;③加强人工巡湖,防止捕猎。
故答案为:(1)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②体内有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③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心脏与体重的百分比大、每分心搏次数多,使得鸟类输送氧气的能力强。(2)①定时、定点人工投食(如玉米、稻谷等).②建立临时避寒站.③加强人工巡湖,防止捕猎。
【分析】此题考查鸟类的主要特征,比较简单,熟知鸟类体内有特殊的结构—气囊,气囊的存在使鸟类能进行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满足了鸟类对氧气的需要。
15.【答案】(1)双重呼吸;双重呼吸
(2)飞行
(3)鸟类的前肢变成翼
【知识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解:(1)红嘴鸥属于鸟类,鸟类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才能分解更多的有机物,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满足飞行的需要.(2)鸟类的直肠很短,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可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3)鸟类能够在空中飞行,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减少空气的阻力;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双重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供给飞行时足够的氧气等等.
【分析】掌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1)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鸟类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适于飞行;
(3)胸骨突出,附着着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但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
(5)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16.【答案】(1)A;分节;外骨骼
(2)E;膈
(3)鳃;鳍;尾部;躯干部
(4)肺;气囊;流线
(5)脊椎动物
(6)C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A是蝗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足和触角都分节。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2)E家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该类动物的体腔内具有特有结构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3)B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前进的动力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4)D是一种珍稀鸟类,外形似家鸽,其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体表被覆羽毛等.体内有气囊辅助呼吸,吸气时,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
(6)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与图中C青蛙具有最多的相同特征。
故答案为:(1)A;分节;外骨骼;(2)E;膈;(3)鳃;鳍;尾部;躯干部;(4)肺;气囊;流线;(5)脊椎动物;(6)C
【分析】图中A是蝗虫,属于昆虫类,B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D鸟类,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5.12.1鸟类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盐田期末)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B.气囊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C.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称为“双重呼吸"
D.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答案】B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A说法错误。
B、家鸽的体内有许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时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见B说法正确。
C、进行气体交换的是③肺, ②气囊是暂时贮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C说法错误。
D、 鸟类能进行双重呼吸,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一部分进入气囊,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当两翼下垂时,气囊的气体再次进入肺,进行第二次气体交换,气体流经的途径为②→③→①,当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鸟类的呼吸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鸟类双重呼吸的含义,鸟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但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为鸟的呼吸器官;当家鸽飞行时,两翼举起或下垂时,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鸟类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2.(2021八上·南充期末)“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很多人都向往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前肢特化成翼
B.骨骼轻、薄、坚固,部分内部中空
C.呼吸器官肺和气囊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排便快
【答案】C
【知识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A、鸟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制变成翼,适于飞行,A说法正确。
B、鸟类的骨骼中,短骨愈合,长骨中空,既轻便有牢固,B说法正确。
C、鸟类的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鸟类飞行时充足的氧气,适于飞行,但是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C说法错误。
D、鸟类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排便快,既能为鸟类飞行提供冲充足的能量,排便快可以减轻体重,利于飞行,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适于鸟类飞行的特征,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鸟类的身体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肺呼吸,进行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
3.(2020八上·保亭期中)鸟类扇动两翼的动力来自(  )
A.腹部肌肉 B.背部肌肉 C.胸肌 D.两翼肌肉
【答案】C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鸟类与飞翔有关的胸肌特别发达,约占体重的1/5,它能发出强大的动力,牵引翼的扇动。鸟的胸肌可分为大胸肌和小胸肌两种。前者起于龙骨突,止于肱骨的腹面,收缩时,使翼下降;后者起于龙骨突,而以长的肌腱穿过由锁骨、乌喙骨和肩胛骨所构成的三骨孔,止于肱骨近端的背面,收缩时使翼上举。鸟类扇动翅膀的动力来自胸肌。
故答案为:C。
【分析】鸟类适于飞行特点: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固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据此答题。
4.(2021八上·西安期末)鸟体内的气囊有辅助肺呼吸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鸟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B.鸟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直接进入气囊
C.鸟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D.鸟呼气时,气囊内的一部分气体直接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D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鸟吸气时,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直接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气囊内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D
【分析】鸟类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5.(2020八上·汾阳月考)如图,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鸟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的阻力
B.图2鸟类前肢变成翼,飞行的动力来自双翼
C.图3鸟有发达的腹肌可以驱动双翼上下扇动空气
D.图4鸟类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不利于减轻体重
【答案】A
【知识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A.图1中鸟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A符合题意。
BC.图2鸟类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但飞行的动力来自发达的胸肌,BC不符合题意。
D.骨骼薄而轻、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与飞行生活相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如下:
(1)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鸟类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适于飞行;
(3)胸骨突出,附着着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骨大多中空、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但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
(5)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6.(2020八上·永吉期中)在研学中,一群同学看到几只水鸟在水面上游动,还会潜入水底,生物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绿头鸭。依据鸟足的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下列符合绿头鸭足部形态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老鹰的足锐利、具有钩爪,适于捕捉小动物,A不符合题意。
B.绿头鸭的足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B符合题意。
C.丹顶鹤的足三只朝前一只朝后,便于行走,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由于沼泽地或浅水滩土地比较湿润,这样的足不至于深陷其中,C不符合题意。
D.鸵鸟的足,趾短粗有力,适于奔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鸟的种类很多,各种鸟的生活习性也有所不同,因而造就出各种不同样式的足来适应各类鸟的生活所需。
1、猛禽的足长,爪子特别尖锐,且向内弯曲,任何猎物经它们的爪子擒住,难有逃脱的机会。
2、轻踩于浮叶上的足,以水雉最具代表性。水雉的趾爪又长又细,可以将身体的重量平均分配到数片菱角叶上。
3、用来划水的足,靠足上的蹼来帮助划水。如雁鸭、海鸥,它们就利用有“蹼”的脚浮游于水面上。
4、涉足于水域或泥泞地的足。如鹭科、鹳科、鹤科、朱鹭科及高跷(行鸟)等,这些鸟类均在沼泽泥泞地或是较深的水域里觅食。这些鸟类因为有长足,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来去自如。
5、站立于树枝上的足。多数鸟类均能稳定地站立在树枝上,而不会摔下来,如麻雀、绿绣眼、白头翁、褐头鹪莺等,它们因三趾朝前、一趾朝后,因此能稳定且牢固地站立于树枝上。
6、外趾能“反转”的足,如鱼鹰的足。主要觅食对象为鱼类,但鱼类的外表滑溜,不易抓住、抓稳,而鱼鹰足上的“外趾”却可适时翻转成“对趾”状态(前二趾、后二趾),因而能轻易地勾住鱼儿。
7、还有一些具有“半蹼”(瓣足)的鸟,如白冠水鸡、红领瓣足鹬。这两种鸟类因脚爪尖具有“半蹼”(雁鸭类的脚爪为全蹼),所以它们不仅能涉足于湿地,也能浮由于水面上,只是划水的推进力没有雁鸭类来得强。
7.(2020八上·永吉期中)与鸟类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特征是(  )
A.胸肌发达 B.有喙无齿
C.前肢变成翼 D.身体呈流线型
【答案】B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和身体呈流线型都与鸟类飞行生活有直接关系,ACD正确;具有坚硬的角质喙和无牙齿,与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分析】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如下:
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大多中空,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直肠极短,能减轻体重。
8.(2020八上·庆阳期中)如图为家鸽的呼吸系统和气囊结构示意图,能够发生气体交换的是(  )
A.a和b B.b和c C.b D.c
【答案】C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气管,b肺,c气囊,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b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故答案为:C。
【分析】鸟类的呼吸特点:鸟类除具有肺外,并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的薄膜气囊。主要的气囊有9个,它们一直伸展到内脏间、肌肉间和骨的空腔中。鸟在休息时,主要靠肋间肌及腹部肌肉的运动,在肺部进行呼吸。当飞翔时,则主要靠胸肌的运动进行呼吸。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这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一种特殊呼吸方式。
9.(2020八上·海淀期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诗中提到的孔雀,不是现在动物园中常见的蓝孔雀,而是原产于亚洲,体型最大、羽毛最华丽的绿孔雀。绿孔雀很少起飞。依据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A.胸肌发达 B.身体呈流线型
C.体型大,尾上覆羽发达 D.骨骼轻而坚固
【答案】C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鸟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鸟的食量非常大,有喙没有牙齿;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呼吸为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这些特点都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而绿孔雀体型最大,难以飞行,故答案为:C。
【分析】鸟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
10.分析下表,找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A.偷猎 B.栖息地丧失 C.外来物种 D.其他原因
【答案】B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约占威胁原因的60%.原因是: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同时鸟类会飞行,不易被猎杀,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威胁鸟类生存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威胁鸟类生存的原因所占的比例方面来切入
二、实验探究题
11.(2019八上·方城期中)如图所示是关于鸟的一组图片,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一)提出问题: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作出假设:鸟的   等特点适于飞行。
(三)制定并实施计划
通过观察研究发现:
①鸟的身体呈   型,这种体形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   。
②鸟的体表覆盖着   ,前肢变成   ,其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在飞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鸟身体最发达的肌肉是   ,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可以牵动两翼飞行。
④鸟的骨骼薄、轻、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以减轻   ,有利于飞行。
(四)得出结论:
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鸟的体形、羽毛、肌肉、骨骼等特点有利于它的飞行。
【答案】流线的体型、发达的胸;流线;阻力;羽毛;翼;胸肌;体重
【知识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二)作出假设: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提出问题: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假设:鸟的呈流线的体型、发达的胸等特点适于飞行。(三)通过观察研究发现:①鸟的身体呈流线型,这种体型的优点是:可以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②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前肢变成翼。两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在飞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鸟的胸骨最发达,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有利于附着胸肌。鸟身体最发达的肌肉是胸肌,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可以牵动两翼飞行。
④鸟的骨骼薄、轻、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分析】(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鸟类的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三、综合题
12.(2020八上·诏安期中)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山雀是一种栖息在山区和平原林间的鸟类,大山雀的喙尖而细长,是典型的食虫鸟,主要捕食松毛虫、天牛幼虫、蝗虫、蝇类等害虫,偶尔捕食蜘蛛,冬季以树皮内的虫卵为食,对森林的益处极大。
(1)大山雀是一种善于飞行的鸟类,它的身体呈   ,飞行时两翼的扇动主要靠发达的   牵拉完成。
(2)与松毛虫、天牛幼虫、煌虫、蝇类等害虫相比,大山雀的体温不会随着环确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   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距强。
(3)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鸟类?   。
【答案】(1)流线型;胸肌
(2)恒温
(3)不捕捉小鸟,不捣鸟卵,为小鸟提供食物等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大山雀是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它的身体呈流线型, 大山雀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一一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2)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而松毛虫、天牛幼虫、蝗虫、蝇类等害虫,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3)鸟对人类有好处,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益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小鸟的行为有:不捕捉小鸟,不捣鸟卵,为小鸟提供食物等。
【分析】鸟类的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13.(2019八上·顺德月考) 小刚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喂养的小鸡会把地上的砂粒吃进肚里,他很好奇。于是,他继续观察小鸡进食。结果令他兴奋不已,小鸡并非不小心误食了地上的砂粒,而是有意吞食小的、较圆的砂粒。小刚查找了有关介绍鸟类的书籍,了解到鸟类没有牙齿,而消化道上有一个特殊的结构--砂囊,该结构的壁上有一层角质膜。鸟类吞进的许多砂粒都成装在砂囊内,而且鸟类消化道的直肠很短。
(1)鸟类虽然没有   ,但是鸟类可以通过消化道上的肌胃磨碎食物,
便于消化   和吸收    。
(2)食物是被砂囊中的   磨碎的,所需的动力来自   的收缩。
(3)砂囊肌肉内壁上的角质膜的作用是防止砂粒磨损肌肉。若砂囊内的砂粒数量不够时,鸟类又会   .所以,小刚发现的这种现象对鸟类来说是    。
(4)小刚通过查找资料发现鸟类直肠的特点是   ,这有利于   ,
适于鸟类的   生活。
【答案】(1)牙齿;食物;营养
(2)砂粒;肌肉
(3)吃砂粒;有利的
(4)很短;及时排出粪便;飞行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鸟类有喙无齿,但是虽然没有牙齿,鸟类可以通过消化道的肌胃(砂囊)磨碎食物,这样可以充分地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
(2)食物是被砂囊中的角质层和砂粒磨碎的,所需的动力来自肌肉 的收缩。
(3)砂囊肌肉内壁上的角质膜的作用是防止砂粒磨损肌肉。若砂囊内的砂粒数量不够时,鸟类又会取食砂粒,故小刚发现的这种现象对鸟类来说是有利的,与鸟类没有牙齿的特征相适应。
(4)鸟类的直肠很短,不能贮存粪便,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体重。
故答案为:(1)牙齿、食物、营养;(2)砂粒、肌肉;(3)吃砂粒、有利的;(4)很短、及时排除粪便、飞行。
【分析】此题考查鸟类的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呼吸方式、消化特点)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在消化方面,鸟类有喙无齿,不能咀嚼食物,但鸟的肌胃有发达的肌肉,内壁上有一层角质膜,胃腔内有许多砂粒,角质膜和砂粒的作用是磨碎食物,利于消化,鸟类的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只有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能量,才能满足飞行的需要。
14. 2008年元月,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冰雪天气.东洞庭湖16万只候鸟无处觅食,饥寒交迫,生命垂危.冰灾过后,经湖南省林业厅多次监测,候鸟并无大面积死亡,种群正常.这与鸟类本身的结构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有关.请回答问题
(1)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鸟类的哪些结构特征能让它在寒冷的环境中仍能保持高而恒定的体温?
①   ,可保温.②   ,呼吸能力强,供氧足.③   ,产能多.
(2)假如你是鸟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候鸟不挨冻、不挨饿、不遭捕杀?   .
【答案】(1)①被覆羽毛;②体内有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③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心脏与体重的百分比大、每分心搏次数多,使得鸟类输送氧气的能力强.
(2)①定时、定点人工投食(如玉米、稻谷等).②建立临时避寒站.③加强人工巡湖,防止捕猎.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鸟类身体结构复杂,是一类比较高等的动物,体温恒定,与此特点相关的因素有:
①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能帮助鸟类度过低温环境;
②鸟类的体内有气囊,都与肺相通,能暂时储存空气,帮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能为鸟类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充足的氧气参与有机物的分解,释放能量,有利于维持体温;
③鸟类的心脏有四个腔,有两条循环路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使得鸟类输送氧气的能力强,相应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强,能释放较多的能量,同时利于维持恒定的体温。
(2)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些鸟类是对人类有益,我们要加以保护它们,尤其是在寒冷地区的北方,对于候鸟来说,为了保证候鸟不挨冻、不挨饿、不遭捕杀,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天:①定时、定点人工投食(如玉米、稻谷等);②建立临时避寒站;③加强人工巡湖,防止捕猎。
故答案为:(1)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②体内有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③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心脏与体重的百分比大、每分心搏次数多,使得鸟类输送氧气的能力强。(2)①定时、定点人工投食(如玉米、稻谷等).②建立临时避寒站.③加强人工巡湖,防止捕猎。
【分析】此题考查鸟类的主要特征,比较简单,熟知鸟类体内有特殊的结构—气囊,气囊的存在使鸟类能进行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满足了鸟类对氧气的需要。
15.(2017八上·官渡期中) 1985年冬天,昆明自然史上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事件.千千万万只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抵昆明,在昆明翠湖、盘龙江得胜桥段和滇池安营扎寨.之后,每年冬天,红嘴鸥都按时到来.请以你所了解的红嘴鸥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红嘴鸥在长距离的迁飞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充足的氧气供应主要是靠   来保证,在完成一次呼吸时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别的呼吸方式称为   .
(2)翠湖的淸洁工人每天都要清理掉大量的鸟粪,可见它的直肠很短,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有利于   .
(3)鸟类的迁徙会历经几千万公里的飞行路程,鸟类有很多特点都适应飞行生活,除了上述描述的特点外,请再另外写出一个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
【答案】(1)双重呼吸;双重呼吸
(2)飞行
(3)鸟类的前肢变成翼
【知识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解:(1)红嘴鸥属于鸟类,鸟类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才能分解更多的有机物,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满足飞行的需要.(2)鸟类的直肠很短,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可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3)鸟类能够在空中飞行,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减少空气的阻力;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双重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供给飞行时足够的氧气等等.
【分析】掌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1)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鸟类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适于飞行;
(3)胸骨突出,附着着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但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
(5)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16.(2018七上·防城港期末)图是我们常见的五种动物。请据图回答:
(1)图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填图中字母),它的足和触角都   。其体表有   ,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图中具有胎生哺乳特征的动物是   (填图中字母),该类动物的体腔内具有特有结构   ,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3)动物B的呼吸器官是   ,运动器官是   ,前进的动力主要靠   和   的左右摆动。
(4)动物D的呼吸器官是   ,并有   辅助呼吸,其身体呈   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5)图中动物B、C、D和E的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称为   动物。
(6)大鲵,俗称“娃娃鱼”,与图中五种动物中的   (填图中宁母)具有最多的相同特征。
【答案】(1)A;分节;外骨骼
(2)E;膈
(3)鳃;鳍;尾部;躯干部
(4)肺;气囊;流线
(5)脊椎动物
(6)C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A是蝗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足和触角都分节。它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2)E家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该类动物的体腔内具有特有结构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3)B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前进的动力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4)D是一种珍稀鸟类,外形似家鸽,其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体表被覆羽毛等.体内有气囊辅助呼吸,吸气时,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
(6)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与图中C青蛙具有最多的相同特征。
故答案为:(1)A;分节;外骨骼;(2)E;膈;(3)鳃;鳍;尾部;躯干部;(4)肺;气囊;流线;(5)脊椎动物;(6)C
【分析】图中A是蝗虫,属于昆虫类,B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D鸟类,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