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0 18:30:2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西师大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共23分)
1.整十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可能有   个0,也可能有   个0。
【答案】2;3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整十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可能有2个0,也可能有3个0。
故答案为:2;3。
【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注意十位上一个是偶数,一个是5的情况,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2.783÷9的商是   位数。
【答案】两
【知识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解析】【解答】解:783÷9的商是两位数。
故答案为:两。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几位数的判断方法:若除数小于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则商是三位数;若除数大于被除数的最高位,则商是两位数。
3.小明的身高是1.34m,也就是   cm。
【答案】134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34×100=134(厘米),所以小明的身高是1.34m,也就是134厘米。
故答案为:134。
【分析】1米=100厘米,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是乘以进率。
4.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9<362 5×   <506    ×3<241
【答案】40;101;80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解析】【解答】解:40×9=360,41×9=369,因为360<362<369,所以横线上最大填40;
5×101=505,5×102=510,因为505<506<510,所以横线上最大填101;
80×3=240,81×3=243,因为240<241<243,所以横线上最大填80。
故答案为:40;101;80。
【分析】第一个空,分别计算出40×9和41×9的积,即可得出答案;
第二个空,分别计算出5×101和5×102的积,即可得出答案;
第三个空,分别计算出80×3和81×3的积,即可得出答案。
5.小花8天看了323页的书,平均每天大约看   页。
【答案】40
【知识点】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
【解析】【解答】解:323÷8
≈320÷8
=40(页),
所以平均每天大约看40页。
故答案为:40。
【分析】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一共看了的页数÷看了的天数,三位数除以一个数的估算方法:将被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将被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除数的倍数),再进行计算。
6.填>,<或=。
20×95   1800 68÷4   34÷2 6.9   7.6
60cm2   6dm2 15cm+14cm   3dm 372÷3   123
【答案】>;=;<;<;<;>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20×95=1900,因为1900>1800,所以20×95>1800;
68÷4=17,34÷2=17,所以68÷4=34÷2;6.9<7.6;
6dm2=600cm2,因为60<600,所以60cm2<6dm2;
15cm+14cm=29cm,3dm=30cm,因为29<30,所以15cm+14cm<3dm;
372÷3=124,因为124>123,所以372÷3>123。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个空,计算出算式的积,再比较大小;
第二个空,分别计算出两格算式的商,再进行比较;
第三个空,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
第四个空,根据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先将单位统一,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第五个空,单位相同的量进行相加,单位不变,只将数值相加;再根据1dm=10cm将单位统一,比较数值的大小即可得出答案;
第六个空,计算出算式的商,再比较大小。
7.填适当的数。
   m=80dm 35dm2=   cm2 600dm2=   m2
【答案】8;3500;6
【知识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80÷10=8m;35×100=3500cm2;600÷100=6m2。
故答案为:8;3500;6。
【分析】1m=10dm;1dm2=100cm2;1m2=100dm2;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是乘以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是除以进率。
8.填合适的单位。
教室的面积约60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5   
【答案】平方米;平方分米
【知识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教室的面积约60平方米;教学书封面的面积约5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平方米;平方分米。
【分析】面积的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本题中结合实际生活选出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9.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拧螺丝的运动    传送带上运动的货物   
【答案】○;□
【知识点】平移与平移现象;旋转与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解:拧螺丝的运动是旋转,即○;
传送带上运动的货物是平移,即□。
故答案为:○;□。
【分析】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本题据此解答。
10.找规律。
(1)800,400,200,100,   ,   。
(2)1,2,4,7,11,   ,   。
【答案】(1)50;25
(2)16;22
【知识点】数列中的规律
【解析】【解答】解:(1)800,400,200,100,50,25。
(2)1,2,4,7,11,16,22。
故答案为:(1)50;25;(2)16;22。
【分析】(1)观察这组数据即可得出后一个数=前一个数÷2;
(2)观察这组数据即可得出第二个数=第一个数+1,第三个数=第二个数+2,第四个数=第三个数+3,第五个数=第四个数+4,第六个数=第五个数+5,第七个数=第六个数+6,本题据此解答。
11.甲数与乙数的积是70,如果甲数不变,乙数扩大5倍。那么积是   。
【答案】350
【知识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70×5=350,所以甲数不变,乙数扩大5倍,那么积是350。
故答案为:350。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不为0的倍数,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本题据此解答。
二、选择题(共5分)
12.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  )
A.个位 B.十分位 C.个分位
【答案】B
【知识点】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
【解析】【解答】解: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一个小数中,小数部分的各数位,叫做小数数位。小数数位有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小数部分从小数点算起,右边第一位叫做十分位,也可以叫做小数第一位。小数点右边第二位叫做十分位,也可以叫做小数第二位……
13.下列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答案】B
【知识点】镜面对称
【解析】【解答】解:选项A,是轴对称图形;
选项B,不是轴对称图形;
选项C,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本题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解答。
14.50m赛跑中,小明用了8.6秒,小军用了6.8秒,小东用了7.1秒, 谁跑得最快。(  )。
A.小军 B.小明 C.小东
【答案】A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因为8.6>7.1>6.8,所以小军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A。
【分析】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跑得最快。本题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15.10名同学需要5套课桌椅。134名同学需要(  )套这样的课桌椅。
A.268 B.67 C.76
【答案】B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134÷(10÷5)
=134÷2
=67(套)
所以134名同学需要67套这样的课桌椅。
故答案为:B。
【分析】需要课桌椅的套数=学生的总人数÷1张课桌椅可以坐学生的人数(10÷5),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6.用1cm2 的小正方形拼成1m2 的大正方形,需要(  )个。
A.100 B.1000 C.10000
【答案】C
【知识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100=10000cm2;
10000÷1=10000(个),
所以需要10000个。
故答案为:C。
【分析】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本题先将单位统一,再根据需要的个数=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三、判断题(共5分)
17.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含0的除法
【解析】【解答】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本题据此解答。
18.整十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一定只有两个0。(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整十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不一定只有两个0,也可能是3个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两个整十数,一个十位上是偶数,另一个十位上是5,即可得出积的末尾有3个0。
19.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他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他们的面积不一定相等,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设长方形的两个周长是16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所以长+宽=8厘米,即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1厘米,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20.△÷□=12……6,□最小填7。(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2……6,□最小填7,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余数一定时,除数最小=余数+1,即可得出答案。
21.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周长和面积都变成了原来的一半。(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周长不是变成原来的一半,面积变成了原来的一半,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沿长折叠时,折叠后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沿宽折叠时,折叠后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折叠后面积缩小成原来的一半,据此进行解答。
四、计算题(共30分)
22.口算
27×30=
40×20= 360÷6= 810÷9=
53.6-0.6=
20.3-0.2= 0.2+0.7= 0.8÷0.8=
20×42=
25×40= 350÷5= 32×30=
【答案】27×30=810 40×20=800 360÷6=60 810÷9=90
53.6-0.6=53 20.3-0.2=20.1 0.2+0.7= 0.9 0.8÷0.8=1
20×42=840 25×40=1000 350÷5=70 32×30=960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含有0的除法
【解析】【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3.竖式计算
①80×59=
②630÷6=
③420÷3=
④17.6+24.7=
⑤65×34=
⑥563÷7=
【答案】解:①80×59=4720
②630÷6=105
③420÷3=140
④17.6+24.7=42.3
⑤65×34=2210
⑥563÷7=80……3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首先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4.脱式计算
①70×35-1450
②504÷(36÷12)
③925-366×2
④465÷5+321
⑤655÷5×12
⑥26+248÷8
【答案】解:①70×35-1450
=2450-1450
=1000
②504÷(36÷12)
=504÷3
=168
③925-366×2
=925-732
=193
④465÷5+321
=93+321
=414
⑤655÷5×12
=131×12
=1572
⑥26+248÷8
=26+31
=57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若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五、操作题(共13分)
25.下面每个方格边长都为1cm,在图中画一个周长为12cm的长方形和一个面积为25cm2的正方形。
【答案】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特征及性质;正方形的特征及性质;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长方形的长+宽=12÷2=6(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1厘米或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
如图所示: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即可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形长和宽的特点以及长方形的特征,画出图形即可;
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据此即可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接下来根据正方形的特点画出图形即可。
26.某市6月上半月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下:
良 优 优 优 良 良 良 优 中
中 差 良 良 优 良
(1)根据上面信息完成下面统计表。
某市6月上半月的空气质量情况统计表
空气质量 优 良 中 差
天数        
(2)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3)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比空气质量为中的天数多   天。
【答案】(1)
空气质量 优 良 中 差
天数 5 7 2 1
(2)
(3)5天
【知识点】单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数据收集整理
【解析】【解答】解:(1)
空气质量 优 良 中 差
天数 5 7 2 1
(2)如图所示:
(3)7-2=5(天),
所以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比空气质量为中的天数多5天。
故答案为:(3)5。
【分析】(1)分别数出各种空气质量的天数,并将数值天数表格中;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1小格表示1天;
(3)用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空气质量为“中”的天数,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六、问题解决(共24分)
27.农场原有化肥3.4吨,新买来了16.4吨,又用去了17.6吨。现在还剩化肥多少吨?
【答案】解:3.4+16.4-17.6
=19.8-17.6
=2.2(吨)
答:现在还剩化肥2.2吨。
【知识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
【分析】现在还剩化肥的吨数=原有化肥的吨数+新买来的吨数-又用去的吨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8.商店有足球27个,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12倍。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
【答案】解: 27×12+27
=324+27
=351(个)
答:篮球和足球一共有351个。
【知识点】倍的应用
【解析】
【分析】篮球和足球一共的个数=足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倍数+足球的个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9.一列客车3小时行驶360km,照这样计算,这列客车6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解: 360÷3×6
=120×6
=720(km)
答:这列客车6小时能行驶720千米。
【知识点】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混合运算;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 【分析】这列客车6小时行驶的千米数=3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行驶360km需要的时间×现在所求的时间,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0.某批发市场有30车同样的梨,每车梨有27筐,把这些梨平均分给6个超市,每个超市可以分得多少筐梨?
【答案】解:30×27÷6
=810÷6
=135(筐)
答:每个超市可以分得135筐梨。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
【分析】每个超市可以分得梨的筐数=运梨车的辆数×每车梨的筐数÷平均分给的超市的个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1.如下图,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m,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m。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解:6×6-4×4
=36-16
=20(平方米)
答: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0平方米。
【知识点】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
【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2.一根软铁丝能围成一个长是6cm,宽是2cm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解:(6+2)×2÷4
=8×2÷4
=16÷4
=4(cm)
4×4=16(cm2)
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
【分析】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4,本题中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所以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2÷4,接下来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西师大版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共23分)
1.整十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可能有   个0,也可能有   个0。
2.783÷9的商是   位数。
3.小明的身高是1.34m,也就是   cm。
4.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9<362 5×   <506    ×3<241
5.小花8天看了323页的书,平均每天大约看   页。
6.填>,<或=。
20×95   1800 68÷4   34÷2 6.9   7.6
60cm2   6dm2 15cm+14cm   3dm 372÷3   123
7.填适当的数。
   m=80dm 35dm2=   cm2 600dm2=   m2
8.填合适的单位。
教室的面积约60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5   
9.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拧螺丝的运动    传送带上运动的货物   
10.找规律。
(1)800,400,200,100,   ,   。
(2)1,2,4,7,11,   ,   。
11.甲数与乙数的积是70,如果甲数不变,乙数扩大5倍。那么积是   。
二、选择题(共5分)
12.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  )
A.个位 B.十分位 C.个分位
13.下列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14.50m赛跑中,小明用了8.6秒,小军用了6.8秒,小东用了7.1秒, 谁跑得最快。(  )。
A.小军 B.小明 C.小东
15.10名同学需要5套课桌椅。134名同学需要(  )套这样的课桌椅。
A.268 B.67 C.76
16.用1cm2 的小正方形拼成1m2 的大正方形,需要(  )个。
A.100 B.1000 C.10000
三、判断题(共5分)
17.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  )
18.整十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一定只有两个0。(  )
19.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他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20.△÷□=12……6,□最小填7。(  )
21.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周长和面积都变成了原来的一半。(  )
四、计算题(共30分)
22.口算
27×30=
40×20= 360÷6= 810÷9=
53.6-0.6=
20.3-0.2= 0.2+0.7= 0.8÷0.8=
20×42=
25×40= 350÷5= 32×30=
23.竖式计算
①80×59=
②630÷6=
③420÷3=
④17.6+24.7=
⑤65×34=
⑥563÷7=
24.脱式计算
①70×35-1450
②504÷(36÷12)
③925-366×2
④465÷5+321
⑤655÷5×12
⑥26+248÷8
五、操作题(共13分)
25.下面每个方格边长都为1cm,在图中画一个周长为12cm的长方形和一个面积为25cm2的正方形。
26.某市6月上半月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下:
良 优 优 优 良 良 良 优 中
中 差 良 良 优 良
(1)根据上面信息完成下面统计表。
某市6月上半月的空气质量情况统计表
空气质量 优 良 中 差
天数        
(2)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3)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比空气质量为中的天数多   天。
六、问题解决(共24分)
27.农场原有化肥3.4吨,新买来了16.4吨,又用去了17.6吨。现在还剩化肥多少吨?
28.商店有足球27个,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12倍。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
29.一列客车3小时行驶360km,照这样计算,这列客车6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30.某批发市场有30车同样的梨,每车梨有27筐,把这些梨平均分给6个超市,每个超市可以分得多少筐梨?
31.如下图,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m,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m。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2.一根软铁丝能围成一个长是6cm,宽是2cm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2;3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整十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可能有2个0,也可能有3个0。
故答案为:2;3。
【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注意十位上一个是偶数,一个是5的情况,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两
【知识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解析】【解答】解:783÷9的商是两位数。
故答案为:两。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几位数的判断方法:若除数小于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则商是三位数;若除数大于被除数的最高位,则商是两位数。
3.【答案】134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34×100=134(厘米),所以小明的身高是1.34m,也就是134厘米。
故答案为:134。
【分析】1米=100厘米,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是乘以进率。
4.【答案】40;101;80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解析】【解答】解:40×9=360,41×9=369,因为360<362<369,所以横线上最大填40;
5×101=505,5×102=510,因为505<506<510,所以横线上最大填101;
80×3=240,81×3=243,因为240<241<243,所以横线上最大填80。
故答案为:40;101;80。
【分析】第一个空,分别计算出40×9和41×9的积,即可得出答案;
第二个空,分别计算出5×101和5×102的积,即可得出答案;
第三个空,分别计算出80×3和81×3的积,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40
【知识点】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
【解析】【解答】解:323÷8
≈320÷8
=40(页),
所以平均每天大约看40页。
故答案为:40。
【分析】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一共看了的页数÷看了的天数,三位数除以一个数的估算方法:将被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将被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除数的倍数),再进行计算。
6.【答案】>;=;<;<;<;>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20×95=1900,因为1900>1800,所以20×95>1800;
68÷4=17,34÷2=17,所以68÷4=34÷2;6.9<7.6;
6dm2=600cm2,因为60<600,所以60cm2<6dm2;
15cm+14cm=29cm,3dm=30cm,因为29<30,所以15cm+14cm<3dm;
372÷3=124,因为124>123,所以372÷3>123。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个空,计算出算式的积,再比较大小;
第二个空,分别计算出两格算式的商,再进行比较;
第三个空,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
第四个空,根据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先将单位统一,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第五个空,单位相同的量进行相加,单位不变,只将数值相加;再根据1dm=10cm将单位统一,比较数值的大小即可得出答案;
第六个空,计算出算式的商,再比较大小。
7.【答案】8;3500;6
【知识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80÷10=8m;35×100=3500cm2;600÷100=6m2。
故答案为:8;3500;6。
【分析】1m=10dm;1dm2=100cm2;1m2=100dm2;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是乘以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是除以进率。
8.【答案】平方米;平方分米
【知识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教室的面积约60平方米;教学书封面的面积约5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平方米;平方分米。
【分析】面积的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本题中结合实际生活选出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9.【答案】○;□
【知识点】平移与平移现象;旋转与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解:拧螺丝的运动是旋转,即○;
传送带上运动的货物是平移,即□。
故答案为:○;□。
【分析】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本题据此解答。
10.【答案】(1)50;25
(2)16;22
【知识点】数列中的规律
【解析】【解答】解:(1)800,400,200,100,50,25。
(2)1,2,4,7,11,16,22。
故答案为:(1)50;25;(2)16;22。
【分析】(1)观察这组数据即可得出后一个数=前一个数÷2;
(2)观察这组数据即可得出第二个数=第一个数+1,第三个数=第二个数+2,第四个数=第三个数+3,第五个数=第四个数+4,第六个数=第五个数+5,第七个数=第六个数+6,本题据此解答。
11.【答案】350
【知识点】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70×5=350,所以甲数不变,乙数扩大5倍,那么积是350。
故答案为:350。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不为0的倍数,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本题据此解答。
12.【答案】B
【知识点】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
【解析】【解答】解: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一个小数中,小数部分的各数位,叫做小数数位。小数数位有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小数部分从小数点算起,右边第一位叫做十分位,也可以叫做小数第一位。小数点右边第二位叫做十分位,也可以叫做小数第二位……
13.【答案】B
【知识点】镜面对称
【解析】【解答】解:选项A,是轴对称图形;
选项B,不是轴对称图形;
选项C,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本题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解答。
14.【答案】A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因为8.6>7.1>6.8,所以小军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A。
【分析】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跑得最快。本题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B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134÷(10÷5)
=134÷2
=67(套)
所以134名同学需要67套这样的课桌椅。
故答案为:B。
【分析】需要课桌椅的套数=学生的总人数÷1张课桌椅可以坐学生的人数(10÷5),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6.【答案】C
【知识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100=10000cm2;
10000÷1=10000(个),
所以需要10000个。
故答案为:C。
【分析】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本题先将单位统一,再根据需要的个数=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含0的除法
【解析】【解答】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本题据此解答。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解析】【解答】解:整十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不一定只有两个0,也可能是3个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两个整十数,一个十位上是偶数,另一个十位上是5,即可得出积的末尾有3个0。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他们的面积不一定相等,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设长方形的两个周长是16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所以长+宽=8厘米,即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1厘米,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2……6,□最小填7,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余数一定时,除数最小=余数+1,即可得出答案。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周长不是变成原来的一半,面积变成了原来的一半,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沿长折叠时,折叠后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沿宽折叠时,折叠后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折叠后面积缩小成原来的一半,据此进行解答。
22.【答案】27×30=810 40×20=800 360÷6=60 810÷9=90
53.6-0.6=53 20.3-0.2=20.1 0.2+0.7= 0.9 0.8÷0.8=1
20×42=840 25×40=1000 350÷5=70 32×30=960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含有0的除法
【解析】【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3.【答案】解:①80×59=4720
②630÷6=105
③420÷3=140
④17.6+24.7=42.3
⑤65×34=2210
⑥563÷7=80……3
【知识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首先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4.【答案】解:①70×35-1450
=2450-1450
=1000
②504÷(36÷12)
=504÷3
=168
③925-366×2
=925-732
=193
④465÷5+321
=93+321
=414
⑤655÷5×12
=131×12
=1572
⑥26+248÷8
=26+31
=57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若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25.【答案】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特征及性质;正方形的特征及性质;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长方形的长+宽=12÷2=6(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1厘米或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
如图所示: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即可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形长和宽的特点以及长方形的特征,画出图形即可;
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据此即可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接下来根据正方形的特点画出图形即可。
26.【答案】(1)
空气质量 优 良 中 差
天数 5 7 2 1
(2)
(3)5天
【知识点】单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数据收集整理
【解析】【解答】解:(1)
空气质量 优 良 中 差
天数 5 7 2 1
(2)如图所示:
(3)7-2=5(天),
所以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比空气质量为中的天数多5天。
故答案为:(3)5。
【分析】(1)分别数出各种空气质量的天数,并将数值天数表格中;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1小格表示1天;
(3)用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空气质量为“中”的天数,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7.【答案】解:3.4+16.4-17.6
=19.8-17.6
=2.2(吨)
答:现在还剩化肥2.2吨。
【知识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
【分析】现在还剩化肥的吨数=原有化肥的吨数+新买来的吨数-又用去的吨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8.【答案】解: 27×12+27
=324+27
=351(个)
答:篮球和足球一共有351个。
【知识点】倍的应用
【解析】
【分析】篮球和足球一共的个数=足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倍数+足球的个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9.【答案】解: 360÷3×6
=120×6
=720(km)
答:这列客车6小时能行驶720千米。
【知识点】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混合运算;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 【分析】这列客车6小时行驶的千米数=3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行驶360km需要的时间×现在所求的时间,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0.【答案】解:30×27÷6
=810÷6
=135(筐)
答:每个超市可以分得135筐梨。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
【分析】每个超市可以分得梨的筐数=运梨车的辆数×每车梨的筐数÷平均分给的超市的个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1.【答案】解:6×6-4×4
=36-16
=20(平方米)
答: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0平方米。
【知识点】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
【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2.【答案】解:(6+2)×2÷4
=8×2÷4
=16÷4
=4(cm)
4×4=16(cm2)
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
【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
【解析】
【分析】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4,本题中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所以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2÷4,接下来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