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16 00:00:0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2018八下·长春月考)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   、   、   和   四大地理区域
2.(2018八下·定西月考)秦岭-淮河线是1月   ℃等温线和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地方。
3.(2018八下·凉山月考)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   、   以东,   以南,   以北,东临   和   海。
4.(2018八下·定西月考)南方地区   充足,   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5.(2017八上·射洪期中)青藏地区冻土广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条件较好,适宜发展高寒种植业。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   谷地是本区重要的农业区。
二、单选题
6.(2018八下·长丰月考)秦岭——淮河一线是哪条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
A.4℃等温线和400mm等降水量线 B.8℃等温线和400mm等降水量线
C.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 D.10℃等温线和600mm等降水量线
7.(2018八下·云南月考)与我国一月0 C等温线大致接近的界线是(  )
A.横断山脉 B.天山—阴山一线
C.巫山—雪峰山一线 D.秦岭—淮河一线
8.(2018八下·巨野月考)“隔南阻北,拔地分灭”,“山北黄牛耕地,山南水牛犁叫”.其中所描述的山是(  )
A.天山 B.昆仑山 C.喜马拉雅山 D.秦岭
9.(2018八下·阜阳期末)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山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淮河―线,在地理意义上,与下面哪条线大体一致(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C.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一月份0℃等温线
(2)关于图中甲、乙地区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农田多为水田 B.甲地区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C.乙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乙地区河流冬季多有结冰现象
10.(2018八下·顺德月考)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秦岭—淮河线没有穿过的是(  )
A.甘肃 B.江苏 C.安徽 D.山东
11.(2018八下·仪征期中)读下图,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12.(2018八下·合肥月考)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
A.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B.气候湿润,降水充沛
C.以平原为主,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13.(2018八下·许昌期末)下列地形区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14.(2018八下·许昌期末)南方地区农作物熟制为(  )
A.一年两熟至三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5.(2018八下·深圳期中)下列农产品,不属于东北的是(  )
A.甜菜 B.大豆 C.小麦 D.桂圆
16.(2018八下·临川月考)农谚“春雨贵如油”最适用的区域是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地区
17.(2018八下·许昌期末)下列水果中,不是主产在北方地区的是(  )
A.柑桔 B.苹果 C.梨 D.桃
18.(2018八下·许昌期末)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代表畜种的是(  )
A.骆驼 B.三河马 C.滩羊 D.牦牛
19.(2018八下·许昌期末)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有丰富的水源 B.土壤十分肥沃
C.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20.(2018八下·东台月考)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光照好,昼夜温差大 D.劳动力丰富
21.(2018八下·丹阳期中)下列是新疆主要地形区,正确的排列是(  )
A. B.
C. D.
22.(2018八下·魏县期末)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  )
A.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B.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C.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D.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23.(2018八下·魏县期末)西北地区的地表植被,自东向西,大体为(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三、综合题
24.(2017八下·天门期中)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
(1)写四大区域名称:A   ;B   ;C   ;D   
(2)写出山脉名称:①   ;②   。
(3)B,C两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25.(2018八下·阜阳期末)读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所在地形区是   ,B所在地形区是   。
(2)图乙中山脉C的名称是   ,它也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分界山脉。
(3)图乙中D所在的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4)图乙中E是我国美丽富饶的宝岛,请写出E省的一个美称:“   ”。
(5)图甲中的B地和图乙中的N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基地,这两地在种植业方面的差异有   。(回答一条)
(6)图甲中H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从发展条件看,该工业基地比R工业基地突出的优势是   。(回答一条)
(7)A地形区春季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可采取的措施是   。从长远来看,发展   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6.(2018八下·容县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运营,这是一条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天路”,自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以来,十万大军,五年征战,在地球之巅成功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造就了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材料二:青藏地区图。
(1)图中A是   (河流)的源头,B是   盆地,C是   山脉。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族。
(2)D,E是青藏高原上的两个省会城市,布达拉宫位于   城市。
(3)修建青藏铁路,存在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的最主要原因是   。
(4)进藏列车采用全封闭设计,在高原行驶途中需要向车厢内填充氧气,主要原因是   。
(5)有关资料显示,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冻土层正表现为冻土持续天数缩短、最大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点评】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降水较多,西北地区主要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主要特征是高寒。南北方分界以气候为依据,北方西北方分界以降水为依据,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以地形为依据分界。
2.【答案】0;800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该线以北河流冬季结冰,以南河流冬季不结冰,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3.【答案】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渤海;黄(海)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有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图可知,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点评】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4.【答案】热量;降水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南方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影响。南方地区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体现为该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而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点评】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5.【答案】水热;湟水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的发展。青藏地区冻土广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故其气温高,水源充足,故其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高寒种植业。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湟水谷地是本区重要的农业区。
【点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因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6.【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所以正确的是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学生要对此加强记忆,是比较重要的考点。
7.【答案】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该线以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
故选:D.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8.【答案】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隔南阻北,拔地分天”,“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从谚语中推断,此山脉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那么此山就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秦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熟练掌握该线的地理意义。
9.【答案】(1)D
(2)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分界线,是1月分0℃等温线经过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故选D。(2)关于图中甲、乙地区景观的叙述,甲地区是北方地区,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乙地区是南方地区,农业以水田种植业为主,河流冬季没有结冰现象,故选B。
【点评】(1)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同时是一月份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半湿润分界线,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2)南北方有明显的差异,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
10.【答案】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秦岭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湖北、河南西部,长约1600多公里。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东入黄海,干流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18.6万平方千米。故选D。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也简称秦淮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季风区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呈东西走向,穿过我国中东部地区。
11.【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是秦岭,与淮河共同组成了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这里以平原为主,河湖少,气候较干旱,降水少,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与南方地区一样属于季风,不是深居内陆.
故答案为:C
【点评】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华北平原是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植被在遭到大规模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13.【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复杂,主要的地形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以及三大平原,其中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本题选A。
【点评】南方地区即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包括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四大地形区。
14.【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至三熟,故选A。
【点评】作物熟制受气温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一年两熟至三熟。
15.【答案】D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桂圆生长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东北地区热量不足,桂圆无法生长。
【点评】光热水土是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
16.【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华北地区没有季节性积雪,土壤缺水严重;农作物返青生长需水量大,灌溉用水很紧张,导致春旱严重。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华北春旱的原因:①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蒸发强;
②雨季还没有开始,降水少;
③农业用水大量增加;
④降水的不稳定性加剧了春旱的发生 。
17.【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盛产温带水果,以上四种水果中,苹果、梨和桃都是北方地区盛产的水果,柑橘是亚热带水果,主产区在南方地区,故选A。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暖温带,苹果是温带水果的代表,柑橘是亚热带水果的代表。
18.【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著名的牲畜有骆驼、三河马、滩羊等,牦牛是青藏高原的代表性牲畜,故选D。
【点评】西北地区有我国两大牧区,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内蒙古的有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新疆的细毛羊,牦牛是青藏高原的代表性牲畜。
19.【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在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等地区由于气温较高,风力较小,发展了种植业,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故选D。
【点评】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即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带海拔较低一点,相对来说气温高一点。
20.【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这里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全年降水少,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光照好,昼夜温差大。
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广布,农业活动主要分布在有水源出露的地方。这里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在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形成绿洲。虽然降水少,但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夏季高温,热量丰富,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洪积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灌溉便利。
21.【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其地形分布特点是“三山夹两盆”,自北向南分布着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等山脉及盆地。其中天山和昆仑山都是东西走向,上图中B图的排列与新疆相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疆的地形分布特征,属于比较基础的考点,难度不大,学生结合地图牢记即可。
22.【答案】C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故选C。
答案:C
【点评】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一般沿河呈带状或条状分布。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高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两侧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被称为河谷农业。例如我国青海省黄河谷地,湟水谷地都是典型的谷地农业区,是青海省的主要耕作区。雅鲁藏布江谷地也是河谷农业。
23.【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降水由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所以,地面植被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选D。
答案:D
【点评】内蒙古东部降水较多,水草比较丰美,畜牧业多采取定居放牧,内蒙古西部,降水少,气候干旱,草地稀疏,多采取游牧放牧的方式。反映了降水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24.【答案】(1)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2)昆仑山;秦岭
(3)气候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读图可知,(1)四大区域名称: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2)山脉名称:①昆仑山,②秦岭。(3)B、C两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C区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25.【答案】(1)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2)武夷山
(3)青藏
(4)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或:亚洲天然植物园;东方甜岛;海上米仓;水果之乡;兰花之乡;植物王国等)
(5)B地主要种植小麦,N地主要种植水稻(或:B地主要的耕地为旱地,N地为水田;B地农作物一年一熟,N地农作物一年两熟)
(6)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或矿产丰富,能源丰富等)
(7)春旱(干旱);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节水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甲中A所在地形区是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B是大兴安岭以东的东北平原。(2)乙中山脉C的名称是武夷山,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3)图乙中D所在的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4)图乙中E是我国美丽富饶的宝岛,有许多和美称,如“亚洲天然植物园”、“东方甜岛”等。(5)图甲中的B地和图乙中的N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基地,这两地在种植业方面的差异有B地主要种植小麦,N地主要种植水稻等。(6)图甲中H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从发展条件看,该工业基地比R工业基地突出的优势是矿产资源多。(7)A地形区春季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春旱,可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点评】(1)北方地区包括三大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2)南方地区山脉众多,C是武夷山,是省界,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分界线。(3)D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属于青藏地区。(4)台湾是我国的宝岛,有许多美称:东方甜岛、海上米仓等。(5)东北平原位于我国最北方,种植粮食作物小麦,四川盆地是成都平原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6)我国有四大工业基地,位于东北地区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条件是资源丰富。(7)A华北平原,春季常常发生旱情,解决办法是南水北调,长远看来,发展节水农业是必由之路。
26.【答案】(1)长江;柴达木;昆仑;藏
(2)E
(3)地势高,气候寒冷
(4)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氧气含量少
(5)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长江的源头,B是海拔最高的柴达木盆地,C是昆仑山,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2)D、E是青藏高原上的两个省会城市,布达拉宫位于E表示的拉萨。(3)修建青藏铁路,存在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的最主要原因是地势高,气候寒冷。(4)进藏列车采用全封闭设计,在高原行驶途中需要向车厢内填充氧气,主要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氧气含量少。(5)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冻土层正表现为冻土持续天数缩短、最大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这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加快。
【点评】青藏高原气候: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位置: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地形: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2018八下·长春月考)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划分为   、   、   和   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点评】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降水较多,西北地区主要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主要特征是高寒。南北方分界以气候为依据,北方西北方分界以降水为依据,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以地形为依据分界。
2.(2018八下·定西月考)秦岭-淮河线是1月   ℃等温线和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地方。
【答案】0;800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该线以北河流冬季结冰,以南河流冬季不结冰,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3.(2018八下·凉山月考)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   、   以东,   以南,   以北,东临   和   海。
【答案】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渤海;黄(海)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有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图可知,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点评】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4.(2018八下·定西月考)南方地区   充足,   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答案】热量;降水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南方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影响。南方地区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体现为该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而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点评】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5.(2017八上·射洪期中)青藏地区冻土广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条件较好,适宜发展高寒种植业。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   谷地是本区重要的农业区。
【答案】水热;湟水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的发展。青藏地区冻土广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故其气温高,水源充足,故其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高寒种植业。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湟水谷地是本区重要的农业区。
【点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因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二、单选题
6.(2018八下·长丰月考)秦岭——淮河一线是哪条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
A.4℃等温线和400mm等降水量线 B.8℃等温线和400mm等降水量线
C.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 D.10℃等温线和600mm等降水量线
【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所以正确的是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学生要对此加强记忆,是比较重要的考点。
7.(2018八下·云南月考)与我国一月0 C等温线大致接近的界线是(  )
A.横断山脉 B.天山—阴山一线
C.巫山—雪峰山一线 D.秦岭—淮河一线
【答案】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该线以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
故选:D.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8.(2018八下·巨野月考)“隔南阻北,拔地分灭”,“山北黄牛耕地,山南水牛犁叫”.其中所描述的山是(  )
A.天山 B.昆仑山 C.喜马拉雅山 D.秦岭
【答案】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隔南阻北,拔地分天”,“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从谚语中推断,此山脉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那么此山就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秦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熟练掌握该线的地理意义。
9.(2018八下·阜阳期末)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山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淮河―线,在地理意义上,与下面哪条线大体一致(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C.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一月份0℃等温线
(2)关于图中甲、乙地区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农田多为水田 B.甲地区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C.乙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乙地区河流冬季多有结冰现象
【答案】(1)D
(2)B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分界线,是1月分0℃等温线经过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故选D。(2)关于图中甲、乙地区景观的叙述,甲地区是北方地区,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乙地区是南方地区,农业以水田种植业为主,河流冬季没有结冰现象,故选B。
【点评】(1)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同时是一月份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半湿润分界线,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2)南北方有明显的差异,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
10.(2018八下·顺德月考)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秦岭—淮河线没有穿过的是(  )
A.甘肃 B.江苏 C.安徽 D.山东
【答案】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秦岭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湖北、河南西部,长约1600多公里。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东入黄海,干流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18.6万平方千米。故选D。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也简称秦淮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季风区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呈东西走向,穿过我国中东部地区。
11.(2018八下·仪征期中)读下图,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是秦岭,与淮河共同组成了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12.(2018八下·合肥月考)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
A.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B.气候湿润,降水充沛
C.以平原为主,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这里以平原为主,河湖少,气候较干旱,降水少,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与南方地区一样属于季风,不是深居内陆.
故答案为:C
【点评】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华北平原是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植被在遭到大规模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13.(2018八下·许昌期末)下列地形区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复杂,主要的地形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以及三大平原,其中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本题选A。
【点评】南方地区即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包括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四大地形区。
14.(2018八下·许昌期末)南方地区农作物熟制为(  )
A.一年两熟至三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答案】A
【知识点】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至三熟,故选A。
【点评】作物熟制受气温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一年两熟至三熟。
15.(2018八下·深圳期中)下列农产品,不属于东北的是(  )
A.甜菜 B.大豆 C.小麦 D.桂圆
【答案】D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桂圆生长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东北地区热量不足,桂圆无法生长。
【点评】光热水土是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
16.(2018八下·临川月考)农谚“春雨贵如油”最适用的区域是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地区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华北地区没有季节性积雪,土壤缺水严重;农作物返青生长需水量大,灌溉用水很紧张,导致春旱严重。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华北春旱的原因:①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蒸发强;
②雨季还没有开始,降水少;
③农业用水大量增加;
④降水的不稳定性加剧了春旱的发生 。
17.(2018八下·许昌期末)下列水果中,不是主产在北方地区的是(  )
A.柑桔 B.苹果 C.梨 D.桃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盛产温带水果,以上四种水果中,苹果、梨和桃都是北方地区盛产的水果,柑橘是亚热带水果,主产区在南方地区,故选A。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暖温带,苹果是温带水果的代表,柑橘是亚热带水果的代表。
18.(2018八下·许昌期末)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代表畜种的是(  )
A.骆驼 B.三河马 C.滩羊 D.牦牛
【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著名的牲畜有骆驼、三河马、滩羊等,牦牛是青藏高原的代表性牲畜,故选D。
【点评】西北地区有我国两大牧区,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内蒙古的有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新疆的细毛羊,牦牛是青藏高原的代表性牲畜。
19.(2018八下·许昌期末)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有丰富的水源 B.土壤十分肥沃
C.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在青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等地区由于气温较高,风力较小,发展了种植业,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故选D。
【点评】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即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带海拔较低一点,相对来说气温高一点。
20.(2018八下·东台月考)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光照好,昼夜温差大 D.劳动力丰富
【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这里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全年降水少,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光照好,昼夜温差大。
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广布,农业活动主要分布在有水源出露的地方。这里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在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形成绿洲。虽然降水少,但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夏季高温,热量丰富,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洪积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灌溉便利。
21.(2018八下·丹阳期中)下列是新疆主要地形区,正确的排列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其地形分布特点是“三山夹两盆”,自北向南分布着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等山脉及盆地。其中天山和昆仑山都是东西走向,上图中B图的排列与新疆相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疆的地形分布特征,属于比较基础的考点,难度不大,学生结合地图牢记即可。
22.(2018八下·魏县期末)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  )
A.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B.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C.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D.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答案】C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故选C。
答案:C
【点评】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一般沿河呈带状或条状分布。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高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两侧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被称为河谷农业。例如我国青海省黄河谷地,湟水谷地都是典型的谷地农业区,是青海省的主要耕作区。雅鲁藏布江谷地也是河谷农业。
23.(2018八下·魏县期末)西北地区的地表植被,自东向西,大体为(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降水由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所以,地面植被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选D。
答案:D
【点评】内蒙古东部降水较多,水草比较丰美,畜牧业多采取定居放牧,内蒙古西部,降水少,气候干旱,草地稀疏,多采取游牧放牧的方式。反映了降水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三、综合题
24.(2017八下·天门期中)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
(1)写四大区域名称:A   ;B   ;C   ;D   
(2)写出山脉名称:①   ;②   。
(3)B,C两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答案】(1)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2)昆仑山;秦岭
(3)气候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读图可知,(1)四大区域名称: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2)山脉名称:①昆仑山,②秦岭。(3)B、C两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C区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25.(2018八下·阜阳期末)读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所在地形区是   ,B所在地形区是   。
(2)图乙中山脉C的名称是   ,它也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分界山脉。
(3)图乙中D所在的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4)图乙中E是我国美丽富饶的宝岛,请写出E省的一个美称:“   ”。
(5)图甲中的B地和图乙中的N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基地,这两地在种植业方面的差异有   。(回答一条)
(6)图甲中H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从发展条件看,该工业基地比R工业基地突出的优势是   。(回答一条)
(7)A地形区春季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可采取的措施是   。从长远来看,发展   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答案】(1)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2)武夷山
(3)青藏
(4)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或:亚洲天然植物园;东方甜岛;海上米仓;水果之乡;兰花之乡;植物王国等)
(5)B地主要种植小麦,N地主要种植水稻(或:B地主要的耕地为旱地,N地为水田;B地农作物一年一熟,N地农作物一年两熟)
(6)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或矿产丰富,能源丰富等)
(7)春旱(干旱);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节水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甲中A所在地形区是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B是大兴安岭以东的东北平原。(2)乙中山脉C的名称是武夷山,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3)图乙中D所在的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4)图乙中E是我国美丽富饶的宝岛,有许多和美称,如“亚洲天然植物园”、“东方甜岛”等。(5)图甲中的B地和图乙中的N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基地,这两地在种植业方面的差异有B地主要种植小麦,N地主要种植水稻等。(6)图甲中H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从发展条件看,该工业基地比R工业基地突出的优势是矿产资源多。(7)A地形区春季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春旱,可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点评】(1)北方地区包括三大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2)南方地区山脉众多,C是武夷山,是省界,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分界线。(3)D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属于青藏地区。(4)台湾是我国的宝岛,有许多美称:东方甜岛、海上米仓等。(5)东北平原位于我国最北方,种植粮食作物小麦,四川盆地是成都平原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6)我国有四大工业基地,位于东北地区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条件是资源丰富。(7)A华北平原,春季常常发生旱情,解决办法是南水北调,长远看来,发展节水农业是必由之路。
26.(2018八下·容县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运营,这是一条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天路”,自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以来,十万大军,五年征战,在地球之巅成功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造就了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材料二:青藏地区图。
(1)图中A是   (河流)的源头,B是   盆地,C是   山脉。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族。
(2)D,E是青藏高原上的两个省会城市,布达拉宫位于   城市。
(3)修建青藏铁路,存在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的最主要原因是   。
(4)进藏列车采用全封闭设计,在高原行驶途中需要向车厢内填充氧气,主要原因是   。
(5)有关资料显示,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冻土层正表现为冻土持续天数缩短、最大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长江;柴达木;昆仑;藏
(2)E
(3)地势高,气候寒冷
(4)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氧气含量少
(5)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长江的源头,B是海拔最高的柴达木盆地,C是昆仑山,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2)D、E是青藏高原上的两个省会城市,布达拉宫位于E表示的拉萨。(3)修建青藏铁路,存在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的最主要原因是地势高,气候寒冷。(4)进藏列车采用全封闭设计,在高原行驶途中需要向车厢内填充氧气,主要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氧气含量少。(5)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冻土层正表现为冻土持续天数缩短、最大冻土深度减小等现象,这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加快。
【点评】青藏高原气候: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位置: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地形: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