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综合测试 习题课件(30张PPT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综合测试 习题课件(30张PPT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10 21: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60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400N,拉动的距离s=4.5m,提升高度h=1.8m,则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60%
160
2.如图所示,沿斜面把质量为6kg的一个物体匀速拉到最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50N,斜面长2m、高1m,则其机械效率是   %,物体所受摩擦力是   N。
60
20
3.如图,在斜面上将一个重8N的物体与速拉到顶墙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N,斜面长3m,高1m,则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8
66.7%
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转动,OA=AB,用细线将重为G的物体悬挂在A点,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在保持杠杆水平静止的情况下,拉力F=    -------------G;若将拉力F改为沿图中虚线方向F将    (增大/不变/减小)。
增大
5.如图是使用手机和自拍杆自拍时的示意图,自拍杆可以看作是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O为支点)。已知自拍杆长1m(质量忽略不计),手机对杆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2=3N,图中L1=10cm、L2=80cm,则手垂直于杆的动力F1=   N。若动力F1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左,则动力F1′=   N。拍摄需要伸长自拍杆时,若保持F1的作用点、方向及支点位置不变,则F1大小将    。
费力
24
变大
40
6.如图是不倒翁式拳击袋。不倒翁想要不倒,它的重心应该偏   (填 “高”或“低”),用相同的力击打拳击袋,使拳击袋发生最大程度倾斜应击打拳击袋的   -----------------(填“上”或“下”)方,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作用点
7.如图所示,物体A重 ,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F以 的速度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则拉力F=   N,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   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   W。(不计滑轮自重、绳重、测力计自重及滑轮轴摩擦)
3
9
0.9
8.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要费力
C
9.小明自制的杆秤如图所示,O为杆秤提纽,不挂重物和秤砣时,手提提纽杆秤可水平平衡。用它称鱼,已知秤砣质量m=0.2kg,OA=8cm,当OB=40cm时,杆秤水平平衡,则鱼的质量为(  )
A.1.0kg B.0.8kg C.0.6kg D.0.4kg
A
10.如图所示,建筑工人使用滑轮组匀速向楼上运送石料,下列不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换用轻质的动滑轮 B.滑轮转轴处加润滑油
C.增大匀速提升的速度 D.增大单次运送石料的重力
C
11.爸爸领着小梅玩跷跷板。下图中,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
B
12.如图,两个滑轮组,提升一个重为17N的物体A,(每个滑轮重相同)使物体A在2s内拉升了20cm,拉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60cm B.乙中,拉力的功率为1.7W
C.甲中,动滑轮由两根绳子吊着 D.乙中,动滑轮的重力为2N
A
13.如图所示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筷子 B.托盘天平 C.铁皮剪刀 D.钢丝钳
A
14.士兵用力缓慢匀速拉动绳子,把吊桥AB(杠杆)吊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杠杆AB处于水平时是费力杠杆
B.当杠杆AB缓慢匀速升至虚线位置的过程,动力减小
C.当杠杆AB缓慢匀速升至虚线位置的过程,阻力臂增大
D.当杠杆AB缓慢匀速升至虚线位置的过程,动力臂先减小后增大
B
15.如图所示,杠杆O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动力F作用在杠杆B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将杠杆缓慢地由倾斜位置①拉至水平位置②的过程中(  )
A.F不变,杠杆是省力杠杆 B.F变大,杠杆是省力杠杆
C.F不变,杠杆是费力杠杆 D.F变大,杠杆是费力杠杆
B
16.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每个钩码重。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在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   
(1)方便测量力臂
16.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每个钩码重。
(2)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   个钩码。
(2)2
16.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每个钩码重。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拉力为   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1
变大
17.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接下来应向   (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水平并静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且便于   ;
达到

测力臂
17.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杠杆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杠杆B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可在杠杆的D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就可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B、D两处的钩码各去掉一个,杠杆将   (填“仍然平衡”或者“左端下沉”或者“右端下沉”);
4
右端下沉
17.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保持B点钩码数量和力臂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绘制了L1-F1的关系图象,如图丁所示。请根据图象推算,当L1为0.6m时,F1为   N;
0.5
17.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小红用弹簧测力计在D点处竖直向下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但小红同学面对甲图状况,没有调水平平衡就匆忙进行了实验,则杠杆虽然此时水平平衡,但可以判断:FB OB   F1 OD(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1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小于
18.在斜面上将一个重为4.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8N,斜面长1.2m、高0.3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为有用功。求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
解:斜面的有用功为
斜面做的总功为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额外功是
答: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2.5%;额外功为0.81J。
19.如图是某建筑工地上的吊装工具,物体M1是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支点为O,已知OA:OB=1:2,滑轮下挂货物M2,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600N,杠杆与绳的自重及滑轮组间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400N力竖直向下以60cm/s的速度匀速拉动绳子时,求:
(1)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1)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答: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00N;;
19.如图是某建筑工地上的吊装工具,物体M1是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支点为O,已知OA:OB=1:2,滑轮下挂货物M2,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600N,杠杆与绳的自重及滑轮组间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400N力竖直向下以60cm/s的速度匀速拉动绳子时,求:
(2)工人做功的功率;
(2)工人做功的功率
答:工人做功的功率为480W;
19.如图是某建筑工地上的吊装工具,物体M1是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支点为O,已知OA:OB=1:2,滑轮下挂货物M2,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600N,杠杆与绳的自重及滑轮组间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400N力竖直向下以60cm/s的速度匀速拉动绳子时,求:
(3)滑轮组提升货物M2的效率;
(3)滑轮组提升货物M2的重力
滑轮组提升货物M2的效率
答:滑轮组提升货物M2的效率为87.5%;
19.如图是某建筑工地上的吊装工具,物体M1是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支点为O,已知OA:OB=1:2,滑轮下挂货物M2,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600N,杠杆与绳的自重及滑轮组间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400N力竖直向下以60cm/s的速度匀速拉动绳子时,求:
(4)M1对地面的压力。
(4)杠杆B点受到的拉力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A点受到的拉力
M1对地面的压力
答:M1对地面的压力为4350N。
20.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测出A上升的高度为h。若本次实验中,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如果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处,但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h,则有用功    ,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h
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