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沁园春·雪 第2课时课件(共22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 沁园春·雪 第2课时课件(共22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0 19:49:55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解决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背诵。
2、了解诗歌大意 ,体会词中意境及诗词凝练的语言。
3、理解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4、领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体会诗人宽广的胸怀,坚定的信心和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2.通过诵读进一步领会词人伟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复习上一节课:
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请根据下面提示说说其表达效果。
(1)“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运用___ 手法,写出了________
(2)“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运用_______ 的手法,以一个特征性的动作代指____________ ,具体可感,并增添了对人物的戏谑之意。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______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
(4)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除了运用夸张的手法外,还运用_____手法。“惟余莽莽”表现了_____的意境,“顿失滔滔”表现严寒之下,黄河_____________的样子。“长城内外”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向东,广袤千万里,正与前面的诗句“____”、“___ ”两句相相照应,可以看出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显示了作者 __ 胸怀, _______气魄。
夸张
借代
军事武功
比喻
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
对偶
苍茫
突然被冰封住
千里
万里
博大宽广
雄伟旷达
北国冬季寒威之烈。
合作探究
这首词有哪些词用得准确精炼、极富形象、饱含感情。请选取一二处,联系具体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动词——封、飘、望、舞、驰;引、惜、输、逊、识。
形容词——莽莽、滔滔。
副词——惟、顿、略、稍。
修辞——比喻、对偶、拟人、借代。
……
【资料助读】这首词的语言非常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全词仅114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风光图,极有分寸地评论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人物,抒发了诗人的抱负。
词的上片一个“望”字,既准确地描绘了诗人观察景物的位置──登高望远,又有力地领起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写。
写想像中的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时用一个“看”字,把诗人欣然观赏之状、无限赞叹之情表达得细致入微。
动词“封”“飘”“舞”“驰”,形容词“莽莽”“滔滔”,都极富形象。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同是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副词,“惟”字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惟一的景象,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了;“顿”字强调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速。
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雪景以“白”为特征,词中却未写一个“白”字,而用“冰”“雪”“银”“蜡”“素”等,使一个为大雪所覆盖的洁白美丽的广阔世界尽现眼前。
这首词以“北国风光”起句,再先“望……”后“看……”,继而由“引……”至“惜……”,最后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收尾,一气呵成。
特别是上、下片分别以“望”字和“惜”字统领七个短句,一笔贯通,极有气势。
词中又多短句,并以
四字句为主,因而节奏
鲜明。这就使全词在韵
律上也颇显豪放的风格。
讨论:这首词是如何构思的。
在下片的议论中,一开始就用“引”字把“江山”和“英雄”联系起来。接着用“惜”“略输”“稍逊”“只识”等词语,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煞,把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竞折腰”“弯弓射大雕”,不仅使议论形象化,而且使人浮想联翩。“俱往矣”三字,将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
“今朝”的“风流人物”,
笔力千钧,意味深长。
结合全词及当今时代,说说“风流人物”的内涵。
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更伟大的人,具体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人民。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是作者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主题思想
《沁园春 · 雪》全词融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体,把写景咏史巧妙地结合起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当代英雄,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伟大的抱负,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博大胸怀,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成为一首气吞山河、雄视千古的“绝唱”。
写作特色
动静结合,虚实相映。

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比喻、对偶: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的美。
拟人:“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拟人化,生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借代:“文采”“风骚”本指的是辞藻、才华,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
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上阕写景,气势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下阕议论,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使主题鲜明突出,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拓展延伸
毛泽东的诗词迄今为止,已公开发表了68首。他的诗词概括了中国半个世纪的革命岁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诗词于雄浑豪放之间,自有一股扭转乾坤之势。他以这一鲜明的艺术个性,领一代革命诗词之风骚。毛泽东诗词将历史、现实、理想的内容超时空地融汇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新境界。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 ·长沙)
2、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采桑子 重阳)
4、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
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8、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9、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七律·到韶山》
积累毛泽东的诗词
教师寄语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啊,中华大地,英才辈出。同学们,我们要放眼未来,努力学习,成为新时代维护祖国尊严和建设强大祖国的“风流人物”。
随堂练习
1.你对词中关于北国雪景的描写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两个成语概括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吗?
天地间纯然一色,视野开阔,给人一种朴素洁净而不乏壮观的美。(冰天雪地、广袤无垠)
2.《沁园春 雪》这首词上片主要是 ,
寓情于 ;下片主要是 ,寓情于 。全词将____________ 三种表达方式自然地结合了起来。
描写雪景

议论

描写、议论、抒情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作者为什么不用“赞美”而用“折腰”?
此句在全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赞美”一词在全词中表达情感比较单薄、单一,并且在音韵上不符合本词要求。“折腰”本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之意,且比“赞美”程度更深,更能体现无数英雄为祖国壮丽河山而倾倒之情。
4.“文采”“风骚”“弯弓射大雕”分别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文采”“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广义的文化,即文治;“弯弓射大雕”指武功。都用借代手法。
5.点明作品主旨的句子: 。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作业布置
课下练笔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上阕
写景
下阕
议论、抒情
概写北国雪景——意境壮阔
具体描写雪景——山舞原驰
想象雪后风光——壮丽多姿
承上启下
评论英雄——短于文治
歌颂今朝——风流人物
歌颂新时代英雄热爱祖国山河
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江山多娇
英雄折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沁园春·雪》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沁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题目是___。这首词押____韵。(2分)
2.按要求默写。(4分)
(1)《沁园春·雪》中总写北国风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雪》中写词人的想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其作为革命领袖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4)一位对联爱好者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上联征求下联,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        ”应征。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沁园春(qìn) 上阕(jué) 须晴日(必须) B.莽莽(mǎng) 妖娆(ráo) 惟余(只)
C.折腰(zhé) 稍逊(xùn) 略输(稍微) D.滔滔(tāo) 风骚(sāo) 俱往矣(都)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C.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5.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飘洒  缥缈  漂浮  瞟悍 B.阻挠 富娆 侥幸 浇灌
C.娇媚 骄正 花轿 华侨 D.奔驰 松弛 池塘 施舍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个不停,白雪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丽。
B.在写作方式上,曾巩所创作的墓志铭不拘一格,因事设体,平中见奇,文采斐然。
C.鹅毛般的白雪飘落下来,让我们看到了家乡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象。
D.偶像,作为风流人物的代表,在每个历史年代,都会应运而生,成为社会与时代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
7.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5分)
①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②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④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⑤稍逊风骚。( )
8.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下片感叹祖国山河的壮丽,并引出英雄人物,然后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词人伟大的抱负。
C.不论是上片还是下片,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了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片各有一个领字,上片由“望”字领起,下片由“惜”字领起。
9.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1)[艺术鉴赏] 活动中,有些同学对下面这幅毛泽东的书法作品进行鉴赏,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笔法遒劲有力,结构简省,气势磅礴。 B.运笔自然流畅,线条奔放,任情狂放。
C.字体大小参差,方正端庄,厚重大气。 D.用笔收放自如,讲究布局,一气呵成。
(2)[陈述观点] 班会课上,同学们讲了各自心中的“风流人物”,有革命先烈、科学家、影视歌星等。平平同学说:“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是雷锋。”他的话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嘲笑,有同学说:“雷锋早就过气了,雷锋精神也过时啦!”这时,你站起来反驳道: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说画作] 右图是由傅抱石、关山月合作创作,毛泽东题词的画作《江山如此多娇》,请你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
二、阅读理解(31分)
(一)沁园春 雪(12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词中“风骚”原指《 》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2分)
词的上片描绘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词人的抱负。请你谈谈词人是如何完成这两者之间的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的。(4分)
3.试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舞”和“驰”的表达效果。(3分)
4.词人在评说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时,以一个“惜”字领起。请你品读全词,谈谈“惜”含有哪些意味。(3分)
(二)(19分)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选段)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须晴日( ) ②竞折腰( )
③窥谷忘反( ) ④横柯上蔽( )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甲词从写景过渡到议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乙文在描写的基础上,抒发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下列对词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词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B.乙文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作者通过视觉的角度、以动写静,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的高峻壮美。
C.甲词蕴含词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显示出一种博大的胸襟,而乙文则没有这样的格局。
D.乙文中作者善于把握景物在空间位置、形态动静、音响色彩等方面的差异,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描写,使得景物描写形象生动。
5.甲乙词文写景目的都是为了抒情,分别写出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练笔(10分)
这首词语言精练,化静为动。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动词“舞”“驰”都极其形象,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请你选取一种静物作为写作对象,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答案:
一、
1.词 词牌 雪 ao
2.(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3)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4)江山如此多娇
3.A
4.D(解析:D.只识/弯弓射大雕。)
5.D
6.A
7.①夸张 ②借代 ③互文 ④ 拟人 ⑤借代
8. C [解析]该词上片写景,又寓情于景;下片议论,抒发豪情壮志。
9.(1)[解析] C 这幅书法作品是行草。行草是介于行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和书法风格,可以说是行书的草化或草书的行化,C项,“方正端庄、厚重”的说法错误。
(2)[解析] 本题属于口语交际题。解答时抓住“雷锋早就过气了,雷锋精神也过时了”,从“默默奉献”“坚持不懈”等角度来思考即可。
[答案] 示例:雷锋永远不会过气,雷锋精神也永远不会过时,雷锋那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螺丝钉精神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3)示例:画作右上角的太阳光辉一片,冲破了灰暗的天空,使人感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幅画作庄重典雅,笔墨淋漓,气势磅礴,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画家独到深厚的思想艺术造诣。
二、(一)
1.诗经 离骚
2.词人用“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做总评;用“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评论,抒发词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觉。
3.①“舞”“驰”都是动词,“舞”是舞动的意思,“驰”是奔跑的意思;②化静景为动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群山像一条条银蛇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像许多白象在奔跑;③表现了“山”“原”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使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
4.其一,“惜”中含褒,肯定这些英雄人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也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其二,“惜”中有贬,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人物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文学才华欠缺;其三,“惜”中寓志,蕴含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自信。
(二)
1.①等到 ②倾倒 ③通“返”返回 ④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2.(1)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
(2)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A
5.甲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比热爱和赞颂之情,同时展示了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乙文表达了作者对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三、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联系词作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揣摩雪景描写的艺术特色。
2.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领悟深层意蕴,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
3.学习比较阅渎的方法,了解景中藏情,借景抒情,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吟诵、品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教学难点: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2.通过诵读进一步领会词人伟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一、课前复习(PPT)
二、新课导入
本首词是一首咏雪词,通过对上阕的学习,我们从作者对雪后北国风光的描绘中,看到了祖国的广阔博大、奇伟雄浑,也感受到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在下阕中,作者便由壮丽江山转入到对历代英雄的纵论,抒发自己的抱负。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词有哪些词用得准确精炼、极富形象、饱含感情。请选取一二处,联系具体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动词——封、飘、望、舞、驰;引、惜、输、逊、识。
形容词——莽莽、滔滔。
副词——惟、顿、略、稍。
修辞——比喻、对偶、拟人、借代。
……
【资料助读】这首词的语言非常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全词仅114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风光图,极有分寸地评论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人物,抒发了诗人的抱负。
词的上片一个“望”字,既准确地描绘了诗人观察景物的位置──登高望远,又有力地领起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写。
写想像中的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时用一个“看”字,把诗人欣然观赏之状、无限赞叹之情表达得细致入微。
动词“封”“飘”“舞”“驰”,形容词“莽莽”“滔滔”,都极富形象。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同是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副词,“惟”字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惟一的景象,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了;“顿”字强调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速。
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见前一题)
雪景以“白”为特征,词中却未写一个“白”字,而用“冰”“雪”“银”“蜡”“素”等,使一个为大雪所覆盖的洁白美丽的广阔世界尽现眼前。
2.讨论:这首词是如何构思的。
明确:这首词以“北国风光”起句,再先“望……”后“看……”,继而由“引……”至“惜……”,最后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收尾,一气呵成。
特别是上、下片分别以“望”字和“惜”字统领七个短句,一笔贯通,极有气势。
词中又多短句,并以四字句为主,因而节奏鲜明。这就使全词在韵律上也颇显豪放的风格。
在下片的议论中,一开始就用“引”字把“江山”和“英雄”联系起来。接着用“惜”“略输”“稍逊”“只识”等词语,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煞,把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竞折腰”“弯弓射大雕”,不仅使议论形象化,而且使人浮想联翩。“俱往矣”三字,将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的“风流人物”,笔力千钧,意味深长。
3.结合全词及当今时代,说说“风流人物”的内涵。
明确: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更伟大的人,具体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人民。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是作者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四、主题思想
《沁园春 · 雪》全词融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体,把写景咏史巧妙地结合起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当代英雄,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伟大的抱负,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博大胸怀,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成为一首气吞山河、雄视千古的“绝唱”。
五、写作特色
1.动静结合,虚实相映。
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2.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的美。
拟人:“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拟人化,生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借代:“文采”“风骚”本指的是辞藻、才华,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
3.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上阕写景,气势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下阕议论,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使主题鲜明突出,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六、拓展延伸
毛泽东的诗词迄今为止,已公开发表了68首。他的诗词概括了中国半个世纪的革命岁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诗词于雄浑豪放之间,自有一股扭转乾坤之势。他以这一鲜明的艺术个性,领一代革命诗词之风骚。毛泽东诗词将历史、现实、理想的内容超时空地融汇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新境界。
●积累毛泽东的诗词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 ·长沙)
2.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采桑子 重阳)
4.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
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8.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9.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七律·到韶山》
七、教师寄语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啊,中华大地,英才辈出。同学们,我们要放眼未来,努力学习,成为新时代维护祖国尊严和建设强大祖国的“风流人物”。
八、随堂训练
1.你对词中关于北国雪景的描写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两个成语概括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吗?
答案:天地间纯然一色,视野开阔,给人一种朴素洁净而不乏壮观的美。(冰天雪地、广袤无垠)
2.《沁园春 雪》这首词上片主要是 ,寓情于 ;下片主要是 ,寓情于 。全词将____________ 三种表达方式自然地结合了起来。
答案:描写雪景 景 议论 理 描写、议论、抒情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作者为什么不用“赞美”而用“折腰”?
答案:此句在全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赞美”一词在全词中表达情感比较单薄、单一,并且在音韵上不符合本词要求。“折腰”本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之意,且比“赞美”程度更深,更能体现无数英雄为祖国壮丽河山而倾倒之情。
4.“文采”“风骚”“弯弓射大雕”分别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文采”“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广义的文化,即文治;“弯弓射大雕”指武功。都用借代手法。
5.点明作品主旨的句子: 。
答案: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九、作业布置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概写北国风光
上阕描写 具体写北国风光
想象雪后北国风光
承上启下
下阕议论 惜五位帝王文治不足
颂今日风流人物
北国壮丽雪景
抒发热爱之情
热爱祖国山河
歌颂当代英雄
沁园春 雪
惜历代帝王
赞当今英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沁园春·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本文的篇章结构,加深对本词主题的理解。
2.理解诗歌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体会诗歌丰富的意境,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朗诵本词,体会意境美。把握篇章结构。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伟大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法指导:
1.结合“任务一 学习鉴赏”明确本单元阅读诗歌的策略。
2.怎样读古诗词?
①抓住中心,明白背景。②带着自己的理解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③要读得准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④注意重音、停顿、语速等。
3.学习本文应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细致地感知词中的形象,深入地感受词中的意境,深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PPT)
二、合作探究
1.这首词有哪些词用得准确精炼、极富形象、饱含感情。请选取一二处,联系具体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动词——
形容词——
副词——
修辞——
……
【资料助读】这首词的语言非常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全词仅114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风光图,极有分寸地评论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人物,抒发了诗人的抱负。
词的上片一个“望”字,既准确地描绘了诗人观察景物的位置──登高望远,又有力地领起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写。
写想像中的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时用一个“看”字,把诗人欣然观赏之状、无限赞叹之情表达得细致入微。
动词“封”“飘”“舞”“驰”,形容词“莽莽”“滔滔”,都极富形象。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同是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副词,“惟”字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惟一的景象,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了;“顿”字强调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速。
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见前一题)
雪景以“白”为特征,词中却未写一个“白”字,而用“冰”“雪”“银”“蜡”“素”等,使一个为大雪所覆盖的洁白美丽的广阔世界尽现眼前。
2.讨论:这首词是如何构思的。
明确:这首词以“北国风光”起句,再先“望……”后“看……”,继而由“引……”至“惜……”,最后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收尾,一气呵成。
特别是上、下片分别以“望”字和“惜”字统领七个短句,一笔贯通,极有气势。
词中又多短句,并以四字句为主,因而节奏鲜明。这就使全词在韵律上也颇显豪放的风格。
在下片的议论中,一开始就用“引”字把“江山”和“英雄”联系起来。接着用“惜”“略输”“稍逊”“只识”等词语,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煞,把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竞折腰”“弯弓射大雕”,不仅使议论形象化,而且使人浮想联翩。“俱往矣”三字,将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的“风流人物”,笔力千钧,意味深长。
3.结合全词及当今时代,说说“风流人物”的内涵。
明确: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更伟大的人,具体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人民。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是作者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三、主题思想
《沁园春 · 雪》全词融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体,把写景咏史巧妙地结合起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当代英雄,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伟大的抱负,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博大胸怀,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成为一首气吞山河、雄视千古的“绝唱”。
四、写作特色
1.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2.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对偶: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的美。
拟人:“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拟人化,生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借代:“文采”“风骚”本指的是辞藻、才华,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上阕写景,气势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下阕议论,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使主题鲜明突出,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五、拓展延伸
毛泽东的诗词迄今为止,已公开发表了68首。他的诗词概括了中国半个世纪的革命岁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诗词于雄浑豪放之间,自有一股扭转乾坤之势。他以这一鲜明的艺术个性,领一代革命诗词之风骚。毛泽东诗词将历史、现实、理想的内容超时空地融汇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新境界。
●积累毛泽东的诗词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 ·长沙)
2.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采桑子 重阳)
4.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
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8.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9.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七律·到韶山》
六、随堂训练
1.你对词中关于北国雪景的描写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两个成语概括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吗?
2.《沁园春 雪》这首词上片主要是 ,寓情于 ;下片主要是 ,寓情于 。全词将____________ 三种表达方式自然地结合了起来。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作者为什么不用“赞美”而用“折腰”?
4.“文采”“风骚”“弯弓射大雕”分别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点明作品主旨的句子: 。
七、作业布置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课后导练】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2.文中“望”和“惜”领起的诗句分别是什么?
3.用“/”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划分朗读节奏。
引 无 数 英 雄 竞 折 腰
4.“风骚”中的“风”原指 ,“骚”原指 ,“风骚”在词中指的是 ,与它同义的还有“ ”一词。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 )
A.承接上文,进一步地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B.引起下文,为具体评价历史人物作辅垫。
C.开启下文,写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倾倒。
D.承上启下,再次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指出历史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为下文评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6.“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无数英雄”是指( )
A.古今中外的英雄。
B.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C.词中的风流人物。
D.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年轻的风流人物。
7.这一部分,表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其中,将“ ”与“ ”对比,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 的豪情壮志。
8.“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只”能不能改为“还”,为什么?
9.说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不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沁园春·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本文的篇章结构,加深对本词主题的理解。
2.理解诗歌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体会诗歌丰富的意境,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朗诵本词,体会意境美。把握篇章结构。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伟大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法指导:
1.结合“任务一 学习鉴赏”明确本单元阅读诗歌的策略。
2.怎样读古诗词?
①抓住中心,明白背景。②带着自己的理解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③要读得准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④注意重音、停顿、语速等。
3.学习本文应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细致地感知词中的形象,深入地感受词中的意境,深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PPT)
二、合作探究
1.这首词有哪些词用得准确精炼、极富形象、饱含感情。请选取一二处,联系具体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动词——封、飘、望、舞、驰;引、惜、输、逊、识。
形容词——莽莽、滔滔。
副词——惟、顿、略、稍。
修辞——比喻、对偶、拟人、借代。
……
【资料助读】这首词的语言非常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全词仅114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风光图,极有分寸地评论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人物,抒发了诗人的抱负。
词的上片一个“望”字,既准确地描绘了诗人观察景物的位置──登高望远,又有力地领起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写。
写想像中的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时用一个“看”字,把诗人欣然观赏之状、无限赞叹之情表达得细致入微。
动词“封”“飘”“舞”“驰”,形容词“莽莽”“滔滔”,都极富形象。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同是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副词,“惟”字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惟一的景象,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了;“顿”字强调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速。
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见前一题)
雪景以“白”为特征,词中却未写一个“白”字,而用“冰”“雪”“银”“蜡”“素”等,使一个为大雪所覆盖的洁白美丽的广阔世界尽现眼前。
2.讨论:这首词是如何构思的。
明确:这首词以“北国风光”起句,再先“望……”后“看……”,继而由“引……”至“惜……”,最后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收尾,一气呵成。
特别是上、下片分别以“望”字和“惜”字统领七个短句,一笔贯通,极有气势。
词中又多短句,并以四字句为主,因而节奏鲜明。这就使全词在韵律上也颇显豪放的风格。
在下片的议论中,一开始就用“引”字把“江山”和“英雄”联系起来。接着用“惜”“略输”“稍逊”“只识”等词语,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煞,把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竞折腰”“弯弓射大雕”,不仅使议论形象化,而且使人浮想联翩。“俱往矣”三字,将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的“风流人物”,笔力千钧,意味深长。
3.结合全词及当今时代,说说“风流人物”的内涵。
明确: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更伟大的人,具体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人民。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是作者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三、主题思想
《沁园春 · 雪》全词融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体,把写景咏史巧妙地结合起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当代英雄,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伟大的抱负,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博大胸怀,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成为一首气吞山河、雄视千古的“绝唱”。
四、写作特色
1.动静结合,虚实相映。
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2.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的美。
拟人:“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拟人化,生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借代:“文采”“风骚”本指的是辞藻、才华,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
3.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上阕写景,气势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下阕议论,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使主题鲜明突出,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五、拓展延伸
毛泽东的诗词迄今为止,已公开发表了68首。他的诗词概括了中国半个世纪的革命岁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诗词于雄浑豪放之间,自有一股扭转乾坤之势。他以这一鲜明的艺术个性,领一代革命诗词之风骚。毛泽东诗词将历史、现实、理想的内容超时空地融汇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新境界。
●积累毛泽东的诗词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 ·长沙)
2.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采桑子 重阳)
4.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
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8.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9.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七律·到韶山》
六、随堂训练
1.你对词中关于北国雪景的描写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两个成语概括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吗?
答案:天地间纯然一色,视野开阔,给人一种朴素洁净而不乏壮观的美。(冰天雪地、广袤无垠)
2.《沁园春 雪》这首词上片主要是 ,寓情于 ;下片主要是 ,寓情于 。全词将____________ 三种表达方式自然地结合了起来。
答案:描写雪景 景 议论 理 描写、议论、抒情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作者为什么不用“赞美”而用“折腰”?
答案:此句在全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赞美”一词在全词中表达情感比较单薄、单一,并且在音韵上不符合本词要求。“折腰”本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之意,且比“赞美”程度更深,更能体现无数英雄为祖国壮丽河山而倾倒之情。
4.“文采”“风骚”“弯弓射大雕”分别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文采”“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广义的文化,即文治;“弯弓射大雕”指武功。都用借代手法。
5.点明作品主旨的句子: 。
答案: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七、作业布置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课后导练】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2.文中“望”和“惜”领起的诗句分别是什么?
3.用“/”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划分朗读节奏。
引 无 数 英 雄 竞 折 腰
4.“风骚”中的“风”原指 ,“骚”原指 ,“风骚”在词中指的是 ,与它同义的还有“ ”一词。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 )
A.承接上文,进一步地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B.引起下文,为具体评价历史人物作辅垫。
C.开启下文,写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倾倒。
D.承上启下,再次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指出历史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为下文评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6.“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无数英雄”是指( )
A.古今中外的英雄。
B.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C.词中的风流人物。
D.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年轻的风流人物。
7.这一部分,表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其中,将“ ”与“ ”对比,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 的豪情壮志。
8.“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只”能不能改为“还”,为什么?
9.说说“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他们又有什么不足?
参考答案: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内容上,勾画出一幅北方雄伟壮观的雪景概貌图;在结构上,总领起下文的描写,为下文具体分写雪景作好铺垫。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国风》《离骚》文学才华文采
5.D
6.D
7.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往 今 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
8.不能,用“只”说明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批评语气比较严厉,而用“还”则说明成吉思汗重视的内容多,武功只是其中一部分,语气有些称赞。
9.肯定:他们比较注重武功,在建功立业方面卓有成效。不足:在于文治方面稍微差了一些,对文治不够重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