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七年级生物学科课堂设计活页
第 周 第 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授课人:
课题: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 设计人: 农 赳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肺活量及其测量方法。2、掌握肺泡与血液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3、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的原理。4、知道氧气在人体的利用
二、重点难点:
1、掌握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三、教学活动过程
导 学 案 内 容 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不学不讲)知识点1: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 。知识点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1、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 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 。2、 是肺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①肺泡数目 ; 肺泡特点 ②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 ;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知识点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1、气体交换原理—自由扩散。即气体总是由 的地方向 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2、气体交换过程:肺泡中含量多的 通过 壁和 壁扩散到血液;同时,毛细血管中含量多的二氧化碳也通过 壁和 壁扩散到肺泡。(如右图)3、肺泡内气体交换结果:血液中的 增多,呼出气体中的 增多。知识点4:体内氧气的利用—组织内的气体交换1、进入体内的 ,被运送到组织细胞中,被 用于呼吸作用消耗,产生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需要。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如右图)二、合作探究任务一:根据学到的知识,完成下图外界 空气三、归纳总结四、中考链接( )1、(2010.中山)人的肺适合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不包括A、肺泡细小,但数量众多 B、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肺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组成 D、肺分五叶,左二右三( )2、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最终是在哪些部位产生的A、肺泡 B、红细胞 C、组织细胞 D、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3、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A、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当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A、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 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 )5、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是由A、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多成上皮细胞构成C、一层肌肉细胞构成 D、多层肌肉细胞构成( )6、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五、拓展提高(该部分要求学生尽力完成)1、右上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⑴、由a到b表示此人正在 ,由b到a表示此人正在 。(填呼、吸或屏气)⑵、由a到b过程中,膈肌 ,肋间肌 ,肋骨 ,胸廓 。⑶、若将c值减去a值,所得数值表示此人的 A、肺活量 B、平静呼吸时一次气体交换量 C、组织细胞 D、平静呼吸时二氧化碳气体的交换量2、右图为肺内气体交换图,回答:⑴、A、B为交换中的两种气体,则A为 ,B为 。⑵、血液a与b比较,则血液a含有较多的 ,血液b含有较多的 。 课前学习结合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文,把基础知识标出来,构建知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学案。课堂流程1、导入:2分钟从上节课的呼吸运动的认识中提出气体怎样进入人体而二氧化碳又怎样被排出来这一问题,诱导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探究问题。2、预习与检查5分钟①、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到各组检查自学部分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记录。②、组长组织组员共同解决自学部分存在问题。3、知识快记与检查。5分钟4、合作探究15分钟①学生合作讨论完成两个探究任务,并做好记录。 ②教师到学生中参与讨论,侧重指导。5、本节总结3分钟6、课堂检测5分钟7、拓展指导8、个别解答指导,促进尖子生的发展教学反思
扩大了 的面积。
肺部的毛细血管
呼吸道
血液循环
各器官的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