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3《大堰河──我的保姆》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3《大堰河──我的保姆》 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0 22:3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线索。
2、感受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特征,体会诗人对大堰河寄托的思想感情。
【导学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思想内容。
2、感受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特征。
【导学方法】
反复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知识链接
一、作者作品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就读于杭州 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 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错 划为右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劳动。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1976年10 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 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论文集有 《诗论》、《艾青谈诗》等。
二、写作背景
1910年,艾青出生在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姓蒋的地主家庭。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爹娘。父母迷信,就把他送到本村一位贫苦的农妇“大堰河”(浙江金华方言“大叶荷”的谐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一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导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诵读练习
1、对能够表现大堰河形象的词语应该重读,如“厚大的手掌”、“含着笑”、“深爱着她的乳儿”、“含泪的去了”;对表现诗人情感的词语应该重读,如“赞美”、“敬你”、“爱你”。
2、从4、7、12、13小节,任选一节诵读。
二、整体感知。
1.本诗共十三节,速读全诗,感受作者有着怎样的童年?
2.作者的童年生活以及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他的经历有关。
(教师播放作者自述相关录音)
3、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请结合有关诗句,说说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全班分成3个讨论小组进行讨论并展示)

4.对大家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三.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进一步感受诗人深沉真挚的感情。       
2.把这首诗改写成《我和大堰河的故事》,可以对诗中内容进行取舍,可以对诗中的人物和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但不能随意胡编乱造。
四、达标训练。
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保姆(mǔ) 荆棘(jīngjí) 飘泊 (bó) 讴歌(ōu)
B、瓦菲(fēi) 炖肉(dùn) 叱骂(chì) 咄咄逼人(duō)
C、典押(diǎn yā) 冰屑(xiāo) 凌侮(wǔ) 剑拔弩张(nǔ )
D、大堰河(yàn) 青苔 (tái ) 忸怩(niǔ ní) 娓娓动听 (wěi)
2、选出下列词语有误的一项( )
A、天伦 伦理道德 冰屑 不屑一顾 B、屈服 、咄咄逼人 飘泊 淡泊明志
C、瓦菲 匪夷所思 凌侮 壮志凌云 D、讴歌 沤心沥血 忸怩 泥古不化
3、下列句子朗读节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 / 使我想起了你
B、大堰河,今天 / 我看到雪 / 使我想起了你
C、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 / 想起了你
D、大堰河,今天 / 我看到雪 / 使我 / 想起了你
4、《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线索是( )
A、大堰河的人生历程 B、“我”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C、“我”的人生道路 D、大堰河对“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