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巷中寻找、期待 遇见丁香般的姑娘 消失 彷徨、期待、寻找
在当时的社会中,像我一样的知识分子美好理想的幻灭和内心的孤独、苦闷、彷徨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
中国
蒙蒙的细雨
颓圮的篱墙
大革命失败
白色恐怖
1927年的中国
相似
姑娘
丁香一样
静默地远了
美好、忧伤
消逝
理想
救国、强国
革命失败
美好
破灭
具体
抽象
昏暗
破败
社会
黑暗
破败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表现与之特点相近或相似的抽象的思想或情感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
具体物象的特点
抽象事理的特点
作者的思想情感
比喻:形似 象征:神似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花
傲霜斗雪
耐寒,
诗人
坚韧
不同桃李混迹
不同流俗,自甘寂寞,高洁
报春
奉献精神
古诗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1、月亮,成了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的象征物。2、柳树,惜别的象征。
3、蝉,象征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写照。
4、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5、子规(杜鹃、杜宇)凄凉哀伤的象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6、松柏,常用于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首句形神兼备地直接描绘出桂花的独特风韵:外表并不艳丽,但体性温柔、香留天地;第二句作者直接议论,强调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突出桂花色淡香浓、迹远品高,冠绝群花;下片先借梅和菊来侧面烘托桂花“冠中秋”;然后借对先贤屈原遍赞群花、唯独没提及桂花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爱。经过层层议论,“情疏迹远”但品格高洁的桂花形象就鲜明而突出了。 作者借咏颂桂花来表现自己对这种“情疏迹远”但香浓品高的品格的真爱和赏识,这也是作者对这种独特高尚的理想人格的追求。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恨(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