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期终测试科学试卷
(总分:100分 时限:5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5分,共30分)。
1、镜片凸得较高的放大镜比凸得较低的放大镜倍数要( )。
①大 ②小 ③相同
2、用放大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产生了( )。
①折射 ②反射
3、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就是早期的( )。
①放大镜 ②显微镜
4、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 )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
①眼 ②耳 ③舌 ④手
5、土壤中的( )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
①微生物 ②动物
6、如果你在考察家乡自然水域的水的质量时,应该在水域的( )水样。
①不同地点各取一瓶 ②同一地点取一瓶
7、臭氧层中的臭氧减少,使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 )增强,对生态系统和各种生物会产生不利影响。
①红外线 ②紫外线
8、图 表示( )标志。
①绿色食品 ②世界通用的回收 ③路标
9、人类最早的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是1969年7月( )的“阿波罗11号”。
①美国 ②俄罗斯 ③英国
10星空中狮子座的明显标志是,头部的几颗星像一个反写的( ),尾部的三颗构成一个大的。( )
①三角形 ②问号
11、湖北籍的航天员聂海胜乘坐( )载人宇宙飞船,完成了航天任务。
①长征4号 ②神舟五号 ③神州六号
12、为了得到可靠的观察结果,科学家总是采取( )的方法。
①一次性观察 ②重复观察
13、我们获取信息是多渠道的。对于周围更多事物的认识,主要是通过阅读( )信息来获取。
①直接 ②间接
14、( )是一种跨越时间传递信息的方式。
①记录信息 ②搜集信息
15、在记录信息时,不仅要如实记录相关的信息内容,还应详细记录( )。
①信息的处理 ②信息的来源
16、收发电报要经过( )三个阶段,在今天的通讯中还在应用。
①编码、译码和传递 ②译码、编码和传递 ③编码、传递和译码。
17、( )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①石油 ②煤 ③太阳能
18、电波、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 )千米。
①30万 ②20万 ③10万
19、如果把太阳看作篮球大小,那么地球就有( )大小。
①乒乓球 ②玻璃球 ③绿豆
20、 月相是农历( )的月相
①初五 ②十六 ③二十三
二、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每题2分,共40分)
( )1、所有的细菌、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2、很多细菌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菌落。
( )3、滑轮组不但可以改变方向,而且能省力。
( )4、在放大镜下看昆虫的触角,形状都是一样的。
( )5、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也能增加磁力。
( )6、所有的垃圾埋入土壤中都能够腐烂,并增加土壤的肥力。
( )7、用焚烧来处理垃圾是最好的方法。
( )8、生活中有些物品的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 )9、丹江口地区没有沙漠,所以不会形成土地荒漠。
( )10、汽车排放的尾气对人们生活和动植物没有影响。
( )11、信息交流是彼此交换看法、分享信息的过程,我们不仅要会表达,更要会倾听。
( )12、改变材料的形状能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 )13、只要是从报纸和书刊上获取的信息都是可靠的。
( )14、实验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 )15、只要是我们看见的都是真实的事实。
( )16、从政府网站和教育网站上获取的信息是不会有错的。
( )17、同样条件下,圆形的塑料瓶比方形的塑料瓶更结实。
( )18、生活中应用杠杆都是为了省力。
( )19、日食发生的可能性比月食多。
( )20、太阳系是由太阳、九大行星、卫星、流星体和彗星组成的。
三、我的实验:(6+2+4+2,共14分)
(1)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李大明同学发现,放在阳台上的3盆凤仙花“身体”都倾斜着向外长。这是怎么回事?凤仙花为什么不直立向上?李大明同学决定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请你帮助他设计这个实验。
研究的问题(1分):
需要的材料(2分):我的实验设计(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