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11 01:4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盐城市八年级下物理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一)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1.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组成金块的微粒是原子,原子间距离小,作用力大
B.乙图中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最后相同,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丙图中铅圆柱体下可以吊钩码,说明分之间有引力
D.丁图中从水面提起玻璃板,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是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在实验室中常用沉坠法测蜡块的体积,即将一金属球和蜡块用线连在一起,然后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如图则该蜡块的体积为( )
A.V2﹣V1 B.V3﹣V1 C.V3﹣V2 D.V3﹣V2﹣V1
3.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如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
A.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深度的关系
B.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4.小华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切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使用时增大压强
B.抽油烟机能吸走厨房内的油烟是因为抽油烟机内部气体流速快气压小
C.锅铲柄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受到惯性飞出去了
5. 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先在烧瓶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小明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  )
A. 大气压与鸡蛋质量的关系B.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 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D. 大气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第5题图 第6题图
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水和煤油中的某一深度处,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几乎不变。他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的是( )
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 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C. 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 D. 使探头在水和煤油中的深度加大
7. 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时,它的惯性在增大
B. 宇航员在空间站“漂浮”时,他的惯性消失
C. 抛出的实心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
D. 系安全带可以减小驾驶员的惯性
8.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大烧杯、小水桶、铝块(附悬挂线)、小垫块和水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 )
A. 铝块一定要浸没到水中
B. 铝块浸在水中时小水桶中水的质量等于铝块的质量
C. 铝块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它所受的浮力
D. 要比较铝块在空气和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差与小水桶中水的重力大小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9.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B施加水平向右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AB之间一定有摩擦 B. AB之间可能有摩擦
C. B和地面之间一定有摩擦 D. B和地面之间可能有摩擦
10.如图所示,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曾用滚木移动巨石,下列实例中,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鞋底的槽纹 B.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C.将车轮装在战车上 D.气垫船
11.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照片,一架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有(  )
A. 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 B. 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C. 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 D. 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12. 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体漂浮在水上,已知露出水面的高度为a,浸入水中的高度为b,则物体的密度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4分)
13.人类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认识到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 组成。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程中,毛皮 (得到/失去)电子,使橡胶棒带 (正/负)电.
14.创建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我们共同关注身边环境,同学们用砂纸,小铲刀清除墙面的”小广告“,砂纸表面很粗糙,是为了 (增大/减小)摩擦;小铲刀的刀刃较薄,是为了 (增大/减小)压强;用久的铲刀被磨去了一部分,与使用前相比,它的质量 (增大/减小).
15. 某氧气瓶的容积是0.4m3,瓶内氧气密度是9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三分之一的氧气后,瓶中剩余氧气质量为_____kg,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kg/m3;液态蜡凝固后,中间会凹陷下去,则蜡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密度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而产生的。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且力的作用是   的。
17.汽车最基本的安全装置是头枕和安全带,如题图甲所示,有了头枕,能减小因    对司机造成的伤害(选填“撞上前车”或“被后车撞”)。如题图乙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牌,大型车比小型车的最高限速要低,这是因为大型车的总质量较大,   也较大,导致运动状态较难改变。若汽车突然减速,驾驶员的身体将会    (选填“前倾”或“后仰”)。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20题图
18.如图所示,小丽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错误的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运动。若在长木板上垫一块棉布,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    ;水对坝体有压强是因为水具有    。三峡大坝船闸是    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20.小明用饮料吸管制作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水中时,密度计不能直立,应    (增加/减少)吸管中铁丝质量,改进后,分别用它测量水和盐水的密度时,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分别为h1和h2,则h1   h2.用它测量可乐密度时,吸管上“沾”上许多小气泡,测得的密度偏    。
三、解答题(共52分)
21.(4分)按照要求作图:
(1)画出图1中小球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画出图2中木球漂浮在水面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22.(6分)利用身边的器材可以做很多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小明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图甲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压强的大小与   有关;
(2)图乙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   (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
(3)图乙中,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从A点靠近气球,可看到两气球   (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带电体能够   .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3.(6分)小明同学在测小矿石密度的实验中。
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情况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调节;
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______g;
小明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如图丙所示,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小矿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4)实验中,所使用的标有“10g”的砝码有点生锈了。你认为这样的砝码实际质量______(大于/小于)10g,由此导致所测密度偏______(大/小)。
24.(8分)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为2.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 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 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________.
(2)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____ 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为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________.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小明游泳时发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越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他提出了以下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如图甲所示,则使用时,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步骤中,能探究小明猜想的实验是______
a、b、c B.a、c、d C.a、b、d D.以上都可以
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水中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d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当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______(有关/无关);
(4)为了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换用密度比水小的酒精代替水按上述步骤重新实验,请在图像中画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深度变化的大致图像______。
26.(6分)如图所示,一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底面积为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10N/kg。求:
(1)水杯对桌面的压强;(2)水对杯底的压力。
27.(6分)如图所示,金属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 N,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若盛水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2,金属块放入后水没有溢出。(g取10 N/kg)。求:(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水面升高的高度以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28(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被号称世界“吨位最大、武备最强”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域参加军事演习时遇难,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核潜艇的救援与打捞提出了许多方案。(海水密度近似取ρ=1.0×103kg/m3,g取10N/kg)
救援方案之一:按海难救援国际惯例,让潜水员从海面潜到遇难核潜艇,打开紧急逃生舱盖。挪威潜水员用时10min从海面下潜到深106m的核潜艇处,打开了紧急逃生舱盖。
打捞方案之一:在潜艇周围缠满可充气的负载量大的浮力袋,用增大浮力的办法打捞。(提示:由于只是估算,所以粗略计算需用浮力袋的只数时,可以忽略充气浮力袋的重力和核潜艇排开水的重力,而近似认为是充气浮力袋所受的浮力来托起核潜艇的重力)
(1)潜水员下潜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min?
(2)若舱盖面积S=0.5m2,则海水对舱盖的压力F约为_______N.
(3)已知潜艇的质量m=1.4×107kg,若每只浮力袋充气后的体积V0=10m3,请估计需用这种浮力袋_______只。
(4)试分析浮力袋充气后,核潜艇在水中的运动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样卷
一.选择题(共24分)
1.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甲图中组成金块的微粒是原子,原子间距离小,作用力大
B.乙图中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最后相同,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丙图中铅圆柱体下可以吊钩码,说明分之间有引力
D.丁图中从水面提起玻璃板,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是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在实验室中常用沉坠法测蜡块的体积,即将一金属球和蜡块用线连在一起,然后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如图则该蜡块的体积为(C)
A.V2﹣V1 B.V3﹣V1 C.V3﹣V2 D.V3﹣V2﹣V1
3.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如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C )
A.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深度的关系
B.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4.小华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D )
A.切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使用时增大压强
B.抽油烟机能吸走厨房内的油烟是因为抽油烟机内部气体流速快气压小
C.锅铲柄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受到惯性飞出去了
5. 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先在烧瓶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小明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B )
A. 大气压与鸡蛋质量的关系B.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 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D. 大气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第5题图 第6题图
6. 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水和煤油中的某一深度处,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几乎不变。他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的是(A ) A. 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B. 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C. 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D. 使探头在水和煤油中的深度加大
7. 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 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时,它的惯性在增大
B. 宇航员在空间站“漂浮”时,他的惯性消失
C. 抛出的实心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
D. 系安全带可以减小驾驶员的惯性
8.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大烧杯、小水桶、铝块(附悬挂线)、小垫块和水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 D)
A. 铝块一定要浸没到水中
B. 铝块浸在水中时小水桶中水的质量等于铝块的质量
C. 铝块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它所受的浮力
D. 要比较铝块在空气和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差与小水桶中水的重力大小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9.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B施加水平向右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C)
A. AB之间一定有摩擦 B. AB之间可能有摩擦
C. B和地面之间一定有摩擦 D. B和地面之间可能有摩擦
10.如图所示,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曾用滚木移动巨石,下列实例中,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C )
A.鞋底的槽纹 B.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C.将车轮装在战车上 D.气垫船
11.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照片,一架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有(C )
A. 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 B. 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C. 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 D. 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12. 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体漂浮在水上,已知露出水面的高度为a,浸入水中的高度为b,则物体的密度为(A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4分)
13.人类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认识到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 组成。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程中,毛皮 (得到/失去)电子,使橡胶棒带 (正/负)电.
【答案】原子核 失去 负
14.创建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我们共同关注身边环境,同学们用砂纸,小铲刀清除墙面的”小广告“,砂纸表面很粗糙,是为了 (增大/减小)摩擦;小铲刀的刀刃较薄,是为了 (增大/减小)压强;用久的铲刀被磨去了一部分,与使用前相比,它的质量 (增大/减小). 【答案】 增大 增大 减小
15. 某氧气瓶的容积是0.4m3,瓶内氧气密度是9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三分之一的氧气后,瓶中剩余氧气质量为_____kg,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kg/m3;液态蜡凝固后,中间会凹陷下去,则蜡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密度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2.4 6 变大
16.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而产生的。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且力的作用是   的。【答案】振动;运动状态;相互。
17.汽车最基本的安全装置是头枕和安全带,如题图甲所示,有了头枕,能减小因    对司机造成的伤害(选填“撞上前车”或“被后车撞”)。如题图乙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牌,大型车比小型车的最高限速要低,这是因为大型车的总质量较大,   也较大,导致运动状态较难改变。若汽车突然减速,驾驶员的身体将会    (选填“前倾”或“后仰”)。【答案】被后车撞;惯性;前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20题图
18.如图所示,小丽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错误的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运动。若在长木板上垫一块棉布,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没有使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匀速直线;变大。
19.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    ;水对坝体有压强是因为水具有    。三峡大坝船闸是    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答案】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流动性;连通器。
20.小明用饮料吸管制作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水中时,密度计不能直立,应    (增加/减少)吸管中铁丝质量,改进后,分别用它测量水和盐水的密度时,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分别为h1和h2,则h1   h2.用它测量可乐密度时,吸管上“沾”上许多小气泡,测得的密度偏    。【答案】增加;>;大。
三、解答题(共52分)
21.(4分)按照要求作图:
(1)画出图1中小球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画出图2中木球漂浮在水面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22.(6分)利用身边的器材可以做很多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小明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图甲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压强的大小与   有关;
(2)图乙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   (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
(3)图乙中,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从A点靠近气球,可看到两气球   (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带电体能够   .
【答案】(1)形变; 受力面积;(2)分开;小;(3)分开;吸引轻小物体.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3.(6分)小明同学在测小矿石密度的实验中。
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情况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调节;
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______g;
小明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如图丙所示,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小矿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4)实验中,所使用的标有“10g”的砝码有点生锈了。你认为这样的砝码实际质量______(大于/小于)10g,由此导致所测密度偏______(大/小)。
【答案】 (1) 右 (2). 32.4g (3). 18 1.8×103 (4). 大于 小
24.(8分)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为2.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 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 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________.
(2)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____ 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为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________.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刻度尺 (2)0.625;1.2×105 Pa (3)B
(4)测量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之间的摩擦力
25.(8分)小明游泳时发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越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他提出了以下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如图甲所示,则使用时,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步骤中,能探究小明猜想的实验是______
a、b、c B.a、c、d C.a、b、d D.以上都可以
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水中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d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当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______(有关/无关);
(4)为了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换用密度比水小的酒精代替水按上述步骤重新实验,请在图像中画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深度变化的大致图像______。
【答案】 (1). 校零 (2). B (3) 2.7 1.0 无关 (4).
26.(6分)如图所示,一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底面积为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10N/kg。求:
(1)水杯对桌面的压强;(2)水对杯底的压力。
【答案】(1) 1000Pa;(2) 1.8N【详解】:(1)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G杯+G水=1N+2N=3N
则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p==1000Pa(2)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F'=p'S=600Pa×30×10-4m2=1.8N答:(1)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2)水对杯底的压力1.8N。
27.(6分)如图所示,金属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 N,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若盛水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2,金属块放入后水没有溢出。(g取10 N/kg)。求:(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水面升高的高度以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答案】.(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15 N-10 N=5 N。
(2)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5×10-4 m3,
水面上升的高度:Δh===0.05 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Δp=ρ水gΔh=1.0×103 kg/m3×10 N/kg×0.05 m=500 Pa。
28(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被号称世界“吨位最大、武备最强”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域参加军事演习时遇难,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核潜艇的救援与打捞提出了许多方案。(海水密度近似取ρ=1.0×103kg/m3,g取10N/kg)
救援方案之一:按海难救援国际惯例,让潜水员从海面潜到遇难核潜艇,打开紧急逃生舱盖。挪威潜水员用时10min从海面下潜到深106m的核潜艇处,打开了紧急逃生舱盖。
打捞方案之一:在潜艇周围缠满可充气的负载量大的浮力袋,用增大浮力的办法打捞。(提示:由于只是估算,所以粗略计算需用浮力袋的只数时,可以忽略充气浮力袋的重力和核潜艇排开水的重力,而近似认为是充气浮力袋所受的浮力来托起核潜艇的重力)
(1)潜水员下潜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min?
(2)若舱盖面积S=0.5m2,则海水对舱盖的压力F约为_______N.
(3)已知潜艇的质量m=1.4×107kg,若每只浮力袋充气后的体积V0=10m3,请估计需用这种浮力袋_______只。
(4)试分析浮力袋充气后,核潜艇在水中的运动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0.6 (2)5.3×105N (3)1.4×103只 (4)根据提示,忽略了充气浮力袋的重力和核潜艇排开水的重力,所以浮力袋充气后,所受的总浮力大于总重力,因此,核潜艇会加速上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