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单元测试(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单元测试(带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1 08: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层单元卷】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
第7单元·C培优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21分,每小题3分)
1.(3分)聪聪到少儿图书馆参加“巧手扮新春”活动。去时600米的距离花了10分钟,在图书馆参加活动花了40分钟,然后,聪聪跑步回家用了5分钟。下面正确描述聪聪离家时间和距离的是(  )
A.
B.
C.
2.(3分)淘气从家去书城,中途休息了几分钟,到书城买完书后直接回家。下面正确描述淘气这一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
3.(3分)新宇用10分钟走到了距他家500m的小凯家,在小凯家玩了20分钟,然后用了15分钟回到家。下面(  )图描述了新宇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的关系。
A.
B.
C.
4.(3分)下面四幅图描述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  )描述的是兔子和乌龟同时到达终点。
A. B.
C. D.
5.(3分)哥哥和妹妹沿同一条道路从家出发步行前往外婆家,两人离出发地的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妹妹比哥哥早20分钟出发,妹妹在途中停留了10分钟
B.哥哥距外婆家1500米处遇见了妹妹
C.妹妹休息前的速度比休息后的速度要慢
D.哥哥到外婆家时,妹妹离外婆家还有1500米
6.(3分)小红去超市买东西,在路上遇到同学交谈了一会,然后去超市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回家,下面(  )比较准确反映了小红的活动.
A. B.
C.
7.(3分)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甲的水平比较稳定 B.乙的水平比甲高得多
C.乙的水平不稳定 D.乙的水平偶尔比甲高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9分)
8.(2分)看图回答问题。
(1)奇奇到达终点后,思思再跑  分才能到达终点。
(2)思思比奇奇每分少跑  米。
9.(4分)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甲、乙两架飞机飞行时间与高度的统计图。
(1)乙比甲多飞行  秒。
(2)甲、乙同时起飞,当飞行到第35秒时,飞行高度相差  米;当飞行到第  秒时,飞行高度相差8米。
(3)  飞行30秒后,开始逐渐下降。
10.(7分)下面是周阳(男)和赵娟(女)6~12岁平均身高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填空。
(1)8岁时,周阳比赵娟高  cm。
(2)  岁时,周阳和赵娟一样高,  岁时,周阳比赵娟矮3cm。
(3)赵娟  岁到  岁这一年身高增长得最多,长高了  cm。
(4)周阳从6岁到12岁,平均每年长高  cm。
11.(2分)统计与概率。
(1)这是  统计图。
(2)从图中看出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温差最大是  月。
12.(4分)慢车和快车沿相同路线从A地到B地,所行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慢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②快车追上慢车所需时间为  小时。
③A、B两地之间的路程有  千米。
13.(4分)如图是王师傅和李师傅生产零件的个数和时间的关系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零件个数与时间成  比例
关系。
(2)从图象可以看出,  的工作效率高一些。
(3)照这样计算,王师傅5小时可生产  个零件,李师傅5小时可生产  个零件。
14.(6分)如图是同一车站发出的甲、乙两辆车行驶路程统计图。
(1)  车是匀速行驶的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2)甲车第二次追上乙车的时刻是  。
(3)甲车在  ~  这个时间段提速较快这段时间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三.判断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
15.(2分)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 )
16.(2分)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不能展示两组数据的差距.( )
17.(2分)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
18.(2分)如图是小刚和小强800米赛跑情况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前两分钟小刚跑得快。( )
四.应用题(共6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
19.(6分)A、B两地相距24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人行走情况如图。根据图意计算,两人出发后经过多少分钟相遇?
20.(6分)小冬和爸爸爬山游玩,下图是他们两人爬山比赛情况的统计图,认真观察、分析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途中休息了  分钟。
(2)出发  分钟后,两人在距离起点  m处相遇。
(3)  先到达终点,早  分钟到达。
(4)在比赛的过程中,小冬走过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说明理由。
21.(6分)下面是红星超市2019年4月至9月收支情况统计表.
月份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收入(万元) 20 25 15 16 18 22
支出(万元) 10 11 5 9 10 12
(1)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息,绘制复式折线统计表.
(2)  月份的支出最大.  月份的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
(3)从图中信息可知,这个超市是盈利还是亏损?
22.(6分)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禁毒知识,认识到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我县一直在组织学生参与观看禁毒宣传影片等活动.下面是我县甲、乙两所学校一到六年级2019年观看禁毒宣传影片的人数统计情况,请看图并回答问题.
单位:人
(1)甲校一年级参加观看禁毒影片的人数是多少?乙校五年级参加观看禁毒影片的人数是多少?
(2)甲、乙两校参加观看禁毒影片的人数各是多少?乙校人数是甲校人数的几分之几?
23.(6分)某市甲,乙两所学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统计图如下.
(1)哪﹣年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相差最多?相差多少人?
(2)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请你估计一下2016年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有多少人,乙校参加课外活动的有多少人?
(3)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在哪个时间段上升最多?
24.(6分)如图是小华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森林公园去游玩的情况.
(1)小华从出发到返回,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
(2)返回前,小华在路上用的时间比在公园里玩的时间多多少分钟?
(3)返回时,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走多少米?
五.操作题(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
25.(6分)下面是生物小组同学记录的一棵杨树6年的生长情况。
树龄 1 2 3 4 5 6
高度/cm 90 140 230 260 310 440
根据以上数据,请你画出折线统计图。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D; 6.A; 7.B;
8.1;20;
9.5;20;15;乙;
10.3;10;12;10;11;8;5;
11.复式折线;1;
12.正;4;750;
13.正;王师傅;450;225;
14.乙;60;12时;10:00;12:00;100;
15.√; 16.√; 17.√; 18.√;
19.解:2400÷(2400÷30+2400÷24)
=2400÷(80+100)
=2400÷180
(分钟)
答:两人出发后经过分钟相遇。
20.解:(1)爸爸在途中休息了5分钟。
(2)出发后15分钟,两人在距离起点300米处相遇。
(3)小冬先达到终点,早2.5分钟。
(4)因为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由此可知,在比赛的过程中,小冬走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爸爸、5;15、300;小冬、2.5。
21.解:(1)作图如下:
(2)9月份的支出最大,5月份的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
(3)20+25+15+16+18+22=116(万元)
10+11+5+9+10+12=58(万元)
116>58
答:这个超市是盈利。
故答案为:9、5。
22.解:(1)甲校一年级参加观看禁毒影片的人数是287人,乙校五年级参加观看禁毒影片的人数是197人。
(2)甲校:287+311+276+289+324+313=1800(人)
乙校:203+182+225+175+197+218=1200(人)
1200÷1800
答:甲校参加观看禁毒影片的人数是1800人,乙校参加观看禁毒影片的人数是1200人,乙校人数是甲校人数的。
23.解:(1)2000﹣1250=750(人)
答:2015年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相差最多,相差750人.
(2)根据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的人数,我估计2016年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约有2800人;乙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约有1500人.
(3)甲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在2015年上升最多.
24.解:(1)3
=3
(小时)
答:一共经过了2小时.
(2)1
=1
(小时)
答:返回前,小华在路上用的时间比在公园里玩的时间多20分钟.
(3)小时小时=40分钟,6千米=6000米
6000÷40=150(米)
答:返回时,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走150米.
25.解:作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