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案
八年级 生物学科 主备人:宋少华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今天的付出,一定能在明天得到回报,有了信心、决心、恒心,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奋斗,你心中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学习目标;说出熟悉的生态系统及基本成分;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说出熟悉的生态系统及基本成分;说出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食物网和生物富集
方法指导:通过阅读、分析、思考,独立完成。
学习过程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一种怎样的现象呢?
在澳大利亚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人们放养了一群鹿,为了使鹿的生活不受威胁,还把鹿的天敌——狼全部消灭了。结果,鹿群并没有生活很好,反而经常生病死亡。后来人们又引入一些狼,鹿群的生活却越来越兴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在一定的地域里,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有植物、动物和许多微生物。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们与生存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你想解开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通过这一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自学感悟
1、在一定地域内, 与 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一般包括 和 两个组成部分(或 、
、 和 四个组成部分)。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 、 和 。非生物成分包括 、 、 和 等。
4、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主要成分是 ,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生存的成分是 ,把有机物归还无机环境的成分是 。
5、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和 ,分解者是
和 。
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与 的食物关系。
7、 和 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它们往往是彼此交错连接的,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称为 。从整体上看,草食动物的数量比肉食动物 (填“少”或“多”) 。
8、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中 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
的现象。
9、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 流动;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被多种生物逐步 ;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 。
自我检测
1、(2012·泰安模拟)下列哪个是生态系统( )
A.一个池塘中的动物 B.一个湖泊中的动物
C.一片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 D.一块农田
2、在一片湿润的土地上,有一块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 )
A.生物因素 B.生态系统 C.生物环境 D.生物家园
3、(2012·福州学业)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农民 B.玉米 C.土壤 D.耕牛
4、(2012·东莞学业)若人吃的牛肉来自玉米为饲料的牛,人和牛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消费者 B.消费者、生产者 C.消费者、分解者 D.消费者、消费者
5、(2012·莱芜学业)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营生的蕈类、金龟子、蜣螂等生物属于(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
6、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缺少消费者 D.缺少分解者
7、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作用 B.吃与被吃 C.相互竞争 D.互惠互利
8、下列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
A.草←食草昆虫←青蛙 B.草→食草昆虫→青蛙
C.阳光→草→食草昆虫→青蛙 D.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和真菌
9、某地区的农林害虫和鼠害非常严重,最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
A.农药用量少 B.农药施用不及时
C.人们乱捕滥杀鸟类 D.害虫、鼠类繁衍快
10、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中毒含量最高的是( )
A.水草 B.虾 C.鱼 D.鱼鹰
11、某内陆小岛上,水富土肥,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草丛内审鼠窜、蛇行、蛙鸣,加上各种昆虫的叫声,显得生机盎然;花木中,各种食虫鸟在花枝间嬉戏玩耍,堪称“鸟语花香”。猫头鹰是这里的不速之客,它不去吃动物尸体,却专门袭击各种小鸟、鼠和蛇等。
请根据短文和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小岛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消费者是 ,分解者是 。
(2)小岛上的动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不会堆积如山的原因是 。
(3)在小岛上,草和树的作用是 。
12、阳光灿烂照耀着大地。一只雄鹰从它的栖息的树枝上扑啦啦的飞起,展翅滑翔在点缀着鲜花的田野上空。忽然,这只鸟儿停止了滑翔,它的头一动不动地停在空中,因为它发现了猎物——一只正在草丛中大口咀嚼着快要成熟的麦粒的田鼠。几秒之内,雄鹰俯冲而下,利爪紧紧抓住了这只田鼠,然后飞回树上享用去了。
与此同时,一只蜘蛛正躲在附近花朵的花瓣里,一只毫无防备的蜜蜂在这朵花上停了下来,想要呷一口里面的花蜜,蜘蛛立即抓住蜜蜂,并将毒液注入蜜蜂的体内,在蜜蜂想要动用它致命的一叮之前,蜘蛛的毒液已将它毒死了。可是,不一会儿,蜘蛛却成了正在捕食蚜虫青蛙的美餐。这一片阳光照耀的田野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请你分析这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成分有 。
(2)生产者有 。
(3)消费者有 。
(4)这个生态系统是否有分解者 。
展示提升
1、(2011·泉州中考)惠安“聚龙小镇”生态优越、宜居宜游。构成当地生态系统的是小镇中所有的( )
A.花草树木、飞禽走兽 B.亭台楼阁、舞榭场馆
C.生物和无机环境 D.游客和当地居民
2、(2012·保山模拟)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这些自养型微生物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3、湖泊生态系统中的草食鱼以水草为食,属于消费者,肉食鱼以草食鱼为食,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
4、(2012·济宁学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
A.一条食物链 B.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一个食物网 D.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训练拓展
5、森林“警长”组织动物开会。一年前,作为“森林之王”的老虎死了,大家为了表示对老虎的崇敬,把它埋在了鲜为人知的地方,并派了守卫,不准其他任何动物出入墓穴,奇怪的是,一年以后,“警长”发现埋葬老虎的地方只剩下一堆白骨,遗体不见了。于是“警长”找来动物开会,并表明一定要查明究竟是谁偷走了“森林之王”的遗体。
(1)请你帮助“警长”分析, 偷走了老虎的遗体。这一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2)在自然条件下的动植物遗体,时间长了都会消失,原因是遗体中复杂的 ,被分解为 ,
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9、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的植物属于 ,
图中的各种动物属于 。
(2)图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
(3)若该生态系统相对封闭,一段时间被喷洒了不易从身体排出的农药,则在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10、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DDT 的体积百分数为5×10-9,现检测几种生物,发现他们体内均有不同浓度的DDT,结果如下表,请具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几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是 。
(2从表中可看出,生物体内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食物链
这条途径来实现的,受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生物内DDT浓度积累的现象是 现象。
合作探究
1、一片农田中所有的生物是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2、我们生活的校园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3、一个生态系统要想长期生存,除了非生物环境外,还至少要有哪些成分?
4、为什么说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相互依存的?
5、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相比,食物链中缺少哪些部分?
6、食物链中“→”两端的生物是什么关系?
7、怎样确定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数量?
8、在食物链中,生物富集的浓度与消费者营养级有什么关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案
八年级 生物学科 主备人:宋少华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今天的付出,一定能在明天得到回报,有了信心、决心、恒心,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奋斗,你心中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学习目标;说出熟悉的生态系统及基本成分;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说出熟悉的生态系统及基本成分;说出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食物网和生物富集
方法指导:通过阅读、分析、思考,独立完成。
学习过程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一种怎样的现象呢?
在澳大利亚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人们放养了一群鹿,为了使鹿的生活不受威胁,还把鹿的天敌——狼全部消灭了。结果,鹿群并没有生活很好,反而经常生病死亡。后来人们又引入一些狼,鹿群的生活却越来越兴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在一定的地域里,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有植物、动物和许多微生物。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们与生存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你想解开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通过这一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自学感悟
1、在一定地域内, 生物 与 环境 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一般包括 生物成分 和 非生物成分 两个组成部分(或 生产者 、
消费者、 分解者 和 非生物成分 四个组成部分)。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 生产者 、 消费者 和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包括 阳光 、 空气 、 水和 土壤 等。
4、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主要成分是 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生存的成分是 消费者 ,把有机物归还无机环境的成分是 分解者 。
5、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绿色植物 ,消费者是 人和 动物 ,分解者是 细菌 和 真菌 。
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取食 与 被取食 的食物关系。
7、生产者 和 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它们往往是彼此交错连接的,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网 。从整体上看,草食动物的数量比肉食动物 多 (填“少”或“多”) 。
8、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中 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
9、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 食物网 流动;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被多种生物逐步 消耗 ;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 积累 。
自我检测
1、(2012·泰安模拟)下列哪个是生态系统( D )
A.一个池塘中的动物 B.一个湖泊中的动物
C.一片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 D.一块农田
2、在一片湿润的土地上,有一块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 B )
A.生物因素 B.生态系统 C.生物环境 D.生物家园
3、(2012·福州学业)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B )
A.农民 B.玉米 C.土壤 D.耕牛
4、(2012·东莞学业)若人吃的牛肉来自玉米为饲料的牛,人和牛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D )
A.生产者、消费者 B.消费者、生产者 C.消费者、分解者 D.消费者、消费者
5、(2012·莱芜学业)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营生的蕈类、金龟子、蜣螂等生物属于( C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
6、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D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缺少消费者 D.缺少分解者
7、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B )
A.相互作用 B.吃与被吃 C.相互竞争 D.互惠互利
8、下列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B )
A.草←食草昆虫←青蛙 B.草→食草昆虫→青蛙
C.阳光→草→食草昆虫→青蛙 D.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和真菌
9、某地区的农林害虫和鼠害非常严重,最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C )
A.农药用量少 B.农药施用不及时
C.人们乱捕滥杀鸟类 D.害虫、鼠类繁衍快
10、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中毒含量最高的是( D )
A.水草 B.虾 C.鱼 D.鱼鹰
11、某内陆小岛上,水富土肥,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草丛内审鼠窜、蛇行、蛙鸣,加上各种昆虫的叫声,显得生机盎然;花木中,各种食虫鸟在花枝间嬉戏玩耍,堪称“鸟语花香”。猫头鹰是这里的不速之客,它不去吃动物尸体,却专门袭击各种小鸟、鼠和蛇等。
请根据短文和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小岛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草、树 ,
消费者是 鼠、蛇、猫头鹰、蛙、昆虫、食虫鸟 ,分解者是 细菌和真菌 。
(2)小岛上的动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不会堆积如山的原因是 被分解者分解掉了 。
(3)在小岛上,草和树的作用是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
12、阳光灿烂照耀着大地。一只雄鹰从它的栖息的树枝上扑啦啦的飞起,展翅滑翔在点缀着鲜花的田野上空。忽然,这只鸟儿停止了滑翔,它的头一动不动地停在空中,因为它发现了猎物——一只正在草丛中大口咀嚼着快要成熟的麦粒的田鼠。几秒之内,雄鹰俯冲而下,利爪紧紧抓住了这只田鼠,然后飞回树上享用去了。
与此同时,一只蜘蛛正躲在附近花朵的花瓣里,一只毫无防备的蜜蜂在这朵花上停了下来,想要呷一口里面的花蜜,蜘蛛立即抓住蜜蜂,并将毒液注入蜜蜂的体内,在蜜蜂想要动用它致命的一叮之前,蜘蛛的毒液已将它毒死了。可是,不一会儿,蜘蛛却成了正在捕食蚜虫青蛙的美餐。这一片阳光照耀的田野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请你分析这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成分有 阳光、土壤、空气 。
(2)生产者有 树、小麦、花草 。
(3)消费者有鹰、田鼠、蜘蛛、蜜蜂、青蛙、蚜虫 。
(4)这个生态系统是否有分解者 有 。
展示提升
1、(2011·泉州中考)惠安“聚龙小镇”生态优越、宜居宜游。构成当地生态系统的是小镇中所有的( C )
A.花草树木、飞禽走兽 B.亭台楼阁、舞榭场馆
C.生物和无机环境 D.游客和当地居民
2、(2012·保山模拟)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这些自养型微生物属于( A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3、湖泊生态系统中的草食鱼以水草为食,属于消费者,肉食鱼以草食鱼为食,属于( B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
4、(2012·济宁学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B )
A.一条食物链 B.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一个食物网 D.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训练拓展
5、森林“警长”组织动物开会。一年前,作为“森林之王”的老虎死了,大家为了表示对老虎的崇敬,把它埋在了鲜为人知的地方,并派了守卫,不准其他任何动物出入墓穴,奇怪的是,一年以后,“警长”发现埋葬老虎的地方只剩下一堆白骨,遗体不见了。于是“警长”找来动物开会,并表明一定要查明究竟是谁偷走了“森林之王”的遗体。
(1)请你帮助“警长”分析, 细菌和真菌 偷走了老虎的遗体。这一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分解者 。
(2)在自然条件下的动植物遗体,时间长了都会消失,原因是遗体中复杂的 有机物 ,被分解为 无机物(或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9、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的植物属于 生产者 ,图中的各种动物属于 消费者 。
(2)图中有 4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植物→昆虫→蛙 →蛇 →鹰 。
(3)若该生态系统相对封闭,一段时间被喷洒了不易从身体排出的农药,则在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鹰 。
10、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DDT 的体积百分数为5×10-9,现检测几种生物,发现他们体内均有不同浓度的DDT,结果如下表,请具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几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是 A→D→B →C 。
(2从表中可看出,生物体内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食物链
这条途径来实现的,受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C ,生物内DDT浓度积累的现象是 生物富集 现象。
合作探究
1、一片农田中所有的生物是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没有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应由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构成。
2、我们生活的校园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校园包括生物和环境两部分,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3、一个生态系统要想长期生存,除了非生物环境外,还至少要有哪些成分?
生产者和分解者
4、为什么说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相互依存的?
生产者是生产有机物的,消费者是消费有机物的,分解者是分解有机物的,三者互相依存,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5、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相比,食物链中缺少哪些部分?
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6、食物链中“→”两端的生物是什么关系?
取食与被取食的食物关系。
7、怎样确定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数量?
按相同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为写食物链的依据,按规律依次可写出食物链。
8、在食物链中,生物富集的浓度与消费者营养级有什么关系?
消费者营养级越高,生物富集的浓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