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11 13:0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如图所示,物体重300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当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移动时,物体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60N,则水平拉力F为   N,拉力的功率为   W.
2.钢丝钳(俗称“老虎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钳口刻有花纹是用   的方法增大摩擦的.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时,它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等臂”).
3.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和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杠杆平衡(杠杆自重、挂盘和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则杠杆左右两边的力臂之比为   ,左右两边杠杆受的拉力大小之比为   ,1个甲球和1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   .
4.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物体A以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重为40N,受到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拉力F为   N,拉力的功率为   W.
5.如图所示,O为轻质杠杆的支点,OA=40cm,AB=10cm,B点所挂物体重60N,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A点至少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    N的动力,这是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6.如图所示,在滑轮组的作用下,重1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动滑轮重为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拉力F做功的功率P=    W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其中13题14题为双选题)
7.要提高某机械的机械效率,应该(  )
A.减小外力所移动的距离 B.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C.减小总功 D.减小外力
8.如图,手持10 kg物体保持平衡,此时肱二头肌收缩所承受的力一定(  )
A.大于98 N B.小于98 N C.等于98 N D.等于10 kg
9.下列关于使用滑轮组的优点的论述,较全面的是(  )
A.一定是省力的,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一定是省力的,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有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D.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10.杆秤是一种很古老但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如图所示,小林同学用一杆秤称一实心球的质量。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拉线正好压在4kg的刻度线上。根据秤砣拉线、提纽和称钩所在秤杆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粗略关系,可以估测出秤砣的质量大约是 (  )
A.10g B.400g C.1000g D.4000g
11.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为GB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A和GB的大小关系是 (  )
A.GA>GB B.GA=GB C.GA12.一根直杆可以绕O点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个重为G的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力F,如图所示,在力F从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到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过程中,为使直杆保持在图示位置平衡,则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将重3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如果动滑轮的重为1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重与摩擦)(  )
A.拉力F=2N B.拉力F=8N
C.绳子向上移动的距离为20cm D.绳子向上移动的距离为5cm
14.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为100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是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像。当某次运送4件货物时,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重为100N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拉绳子的力F为300N D.有用功为4000J
三、画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5.如图所示,画出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16.图中,O是杠杆的支点,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17.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国是有底气的。“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验碳“净零排放”。提高机械效率对节能,减“排碳”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小明选择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寻找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机械效率
1 1 0.1 0.6 55.6%
2 2 0.1 1.0 66.75%
3 4 0.1 1.8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实验中拉力移动距离为   
m;
(3)在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越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5)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小明得到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汽车作为一种“机械”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与本实验结论相同的是方法   ;
方法一: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润滑;
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方法三: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18.如图所示,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的关系。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6N的木块,沿倾斜程度不同的同一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数据记录表中。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斜面高 h/m 斜面长 s/m 沿斜面拉 力F/N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0.1 0.5 2 60%
2 较陡 0.2 0.5 3
 
(1)沿较陡斜面拉木块,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   J,斜面机械效率是   ;
(2)比较两组实验数据,发现光滑程度相同的斜面,其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此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
(3)盘山公路、镊子、螺丝钉、汽车方向盘中,应用斜面原理工作的是   、   。
19.小杰用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所用杠杆刻度均匀,各钩码相同。
(1)静止于支架上的杠杆如下图甲所示,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选填 “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选填“力”或“力臂”).杠杆平衡后,在实验过程中,   ( “可以”或“不可以”)再调节螺母。
(2)
在杠杆两边分别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记录数据.总结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3)
根据结论可知,要使杠杆呈图乙中的水平平衡状态,应在B点挂   个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替换B点的钩码,始终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   ,拉力的大小   。(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0.如图所示,将质量为6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线挂在轻质杠杆A点处,在B点施加与杠杆垂直的力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中OB=3OA(g取10N/kg)求:
(1)合金块的重力;
(2)合金块的密度;
(3)拉力F1的大小。
21.如图, =100N, =600N,动滑轮的重力 =20N,人拉绳子的速度v=3m/s,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人拉绳子的力F;
(2)地面对人的支持力N;
(3)物体A上升的速度 。
答案
1.20;6
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省力
3.2:1;1:2;1:3
4.5;10
5.75;费力
6.40;83.3%;24
7.B
8.A
9.C
10.C
11.C
12.D
13.A,C
14.A,B
15.解:如图所示:
16.解:延长F1的作用线,然后从支点O向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L1.如图所示:
17.(1)匀速 (2)0.3 (3)74.1 (4)大 (5)三
18.(1)0.3;80% (2)不可靠;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普遍性
(3)盘山公路;螺丝钉
19.(1)右;力臂;不可以 (2)F1·l1=F2·l2 (3)4;减小;变大
20.(1)合金块的重力:G=mg=6kg×10N/kg=60N;
答:合金块的重力为60N
(2)正方体合金块的体积:V=L3=(0.1m)3=10﹣3m3;合金块的密度: = =6×103kg/m3;
答:合金块的密度为6×103kg/m3
(3)已知OB=3OA,F2=G=60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LOB=F2LOA,则拉力F1的大小:F1= = = ×60N=20N。
答:拉力F1的大小为20N
21.(1)由图可知,n=2,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的力: (100N+20N)=60N;
(2)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人受到竖直向上绳子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以及竖直向下的重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600N﹣60N=540N,
(3)由 可得,物体A上升的速度: ×3m/s=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