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
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最初DDT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功效。然而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却使DDT臭名昭著——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的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的污染而致畸。DDT不仅损害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神经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另外DDT还具有高残留性,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的成分。据此完成第2-3题。
2.因DDT的发明,米勒可谓名利双收,仅仅十几年后《寂静的春天》因披露了它的危害,又使DDT臭名昭著。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说明环境问题具有的特点是( )。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B.过程的不可逆性 C.规模的全球性 D.影响范围的区域性
3.DDT的高残留性使得它在生物链中攻无不克,就连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其危害具有( )。
A.不可预见性 B.不可逆性 C.全球性 D.区域性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第4-5题。
4.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5.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近年来,焚烧秸秆已成为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10月下旬以后,吉林、黑龙江等地也将陆续进入秸秆焚烧多发高峰期。2017年11月14日 ,黑龙江村民烧秸秆被拘,家人想不明白:不烧还能怎么办?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禁止焚烧秸秆标语图片”与“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 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
①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引起大气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8. 农田大量焚烧秸秆的危害有( )
①产生大量烟尘,影响交通 ②产生大量CO2,加剧温室效应
③产生大量可吸入颗粒物,危害人体健康 ④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正式开始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此次(条例)将垃圾明确为“四分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4种,其中”湿垃圾”指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据此完成9-10题。
9. 此次立法进一步厘清了垃圾分类,这有利于公众( )
A. 提高分类效率 B. 减少分类成本 C. 减少分类工具 D. 降低分类要求
10. 适合“湿垃圾”的处理方式是( )
A. 焚烧 B. 填埋 C. 露天堆放 D. 堆肥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下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 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12.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第13-15题。
材料一:像粮食和蔬菜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 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和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 000万元,排污权交易机制(指政府在对污染排放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在我国初步形成。
材料二:全国酸雨分布图。
13.材料一中所列省市中,处于重酸雨区的是( )。
①上海 ②河南 ③柳州 ④山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从长远看,“排污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将会( )。
①造成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②鼓励企业追求生产工艺的环保化
③使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④促使环境质量趋向好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的原因有( )。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雨水丰沛且降水量大 ④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目前,风电成本和电价与传统的火电相比,明显偏高。世界风能理事会在2007年发表观点认为:“风电制造成本下降,60%依赖于规模化发展,40%依赖于技术进步。”读下图完成第16-17题。
16.与火电相比,风电开发( )。
A.不受地域限制 B.技术成熟,规模大 C.成本低,市场大 D.绿色能源,基本无污染
17.火电成本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
①煤炭资源价格上涨 ②劳动力价格不断增加 ③设备价格不断上涨 ④环保成本不断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提高生态质量 ③提高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侵袭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读下表中的数据,完成第20-21题。
国家 美国 新西兰 澳大利亚 中国 蒙古
每公顷草场 养羊头数 1.94 11.58 1.17 0.96 0.6
20.造成上述国家草场载畜量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为( )。
A.气候条件 B.地形条件 C.市场条件 D.管理水平
21.我国草场载畜量较低,在草场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 )。
①我国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 ②天然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逐渐下降
③天然草场的利用不充分 ④天然草场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位于江苏中部沿海的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丹顶鹤从栖息地迁徙至盐城滩涂湿地。如图为丹顶鹤迁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 丹顶鹤选择滩涂湿地越冬,体现出的湿地功能主要是( )
A. 调节气候 B. 美化环境 C. 净化污染 D. 保护生物多样性
23. 作为丹顶鹤的越冬地,盐城湿地比迁徙路线上的辽河口、黄河口湿地的主要优势是( )
A. 人类影响较少 B. 气候更为温暖 C. 食物来源丰富 D. 栖息面积更大
云南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堪称世界“基因宝库”。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25%的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据此回答24-26题。
24. 云南成为世界“基因宝库”的条件是( )
①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分布着各种地表形态
②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生物物种的天然庇护所
③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居民的环保意识强烈 ④交通闭塞,资源无法开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5. 造成云南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规模的商业利益造成生物物种濒危 ②地壳运动,气候变迁
③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形成威胁 ④可再生资源有限,资源的后备存储量不足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6.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存以后的发展机会和竞争实力,为此我们应该( )
①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 ②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加大执法力度
③建设自然保护区,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形式 ④开展生态旅游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读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27-28题。
27. 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森林破坏 B. 土壤侵蚀 C. 草地退化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28. 甲、乙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甲,其理由不包括
A. 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B. 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C. 地形起伏大,土层薄 D. 土地生产能力高
201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此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良性转变,从而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据此完成29-30题。
29.世界环境日当天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此举在环境管理中所体现的管理手段是(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30.实行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
A.保护环境免遭破坏 B.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C.实现可持续发展 D.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南登屯是广西桂林永福县罗锦镇的一个自然村。民居的特色之一就是屋内留有天井,生活污水从天井处流入屋前的排污明沟。家畜多是放养式或半放养式,猪圈牛栏用的排污沟也裸露于地面,下雨时与雨水混杂,造成满地湿泥。生活垃圾大都堆积于房前屋后的空地,或直接倒入水沟之中,任雨水冲洗,人畜用水和灌溉用水多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道。
说明南登屯主要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10分)
32.新疆的胡杨林主要分布于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两岸,构成一道长达数百公里连绵断续的天然林带,有效地保护着沙漠边缘的绿洲农业。胡杨树虽然极具抗旱性,但它也需要相应的水分才能维持生存。为了适应干旱环境,胡杨大多生长在有水的地方,当沙漠里的河流或水源改变方向时,胡杨的生存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近年来,因干旱缺水和人为破坏因素,胡杨林面积锐减,目前仅存2万多公顷。
说明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并提出保护胡杨林的措施。(10分)
33.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江鲈鱼是一种生活于浅水底层的肉食性江河洄游鱼类,常栖息在与海水相通的湖泊或河流中。每年4月中旬幼鱼从近海游入淡水区域;4-11月份,生活在淡水中的幼鱼和成鱼,经常栖息在水质清新、饵料生物丰富、水较深和有隐蔽物的场所。近年来,松江鲈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松江鲈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10分)
34.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如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离杭州主城区只有6千米,总面积11.5平方千米。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09 年11月03日,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其间水道如巷、河汉如网,鱼塘栉比、诸岛棋布,陆地绿化率则达到85%以上。
分析说明西溪湿地对于杭州市的生态意义。(10分)
行知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D A C A C 6--10:D C A A D 11--15:C D C D A
16--20:D C D C A 21--25:A D B A B 26--30:C B A D C
31:环境问题:生活污水、人畜用水和灌溉用水不经处理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水体污染; 垃圾无序堆放引起空气污染和土地污染,滋生蚊蝇,造成疾病传播;家畜采用放养式或半放养式,会增加污染源,影响该村环境。
措施: 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规范下水道的建设,完善排污设施; 建立指定的垃圾倒置点,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对家禽实施圈养,减少污染源; 加大环境宣传,树立村民环保意识。(每条2分,共10分)
32: 作用:生长在河流两岸的胡杨林,保护河岸,稳定河床,改善水环境; 防风固沙,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胡杨林的蔽荫覆盖,减少地表蒸发,减缓 土壤盐渍化。
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 加强立法,禁止采伐胡杨林; 增加保护意识, 建立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每条2分,共10分)
33:原因: 过度捕捞; 河湖湿地减少,生存空间减小; 水体污染。
措施:禁止过度捕捞; 规定休渔期; 保护河湖湿地; 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育苗等。(每条2分,共10分)
34: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临近杭州市区,水域和绿地面积比例大,能够调节城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 湿地内丰富的植物,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同时湿地和绿地还能吸收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和水源的作用,为城市提供了充足清洁的水源和良好的空气; 西溪湿地还是一个典型的多样化生态系统,能够提高杭州市的物种多样性。 (每条2分,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