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螺丝刀,可以把它看做一个轮轴,它的 相当于轮, 相当于轴,使用螺丝刀拧螺丝的好处是 .
2.如图所示的杠杆(自重和摩擦不计),O为支点,A处挂一重为100N的物体,为保证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在中点B处沿 (F或F1或F2)方向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为 N.
3.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沿力F1、F2和F3方向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4.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实验时,在A点悬挂2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如图所示),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方向 ,大小为 N.
5.如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G挂在杠杆的A端(杠杆重力不计),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在B端至少要施加 N的力,力的方向是 .
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0kg的木箱,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从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5m、高1.6m,在此过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做的功为 J.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J.(g=10N/kg)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其中13题14题为双选题)
7.将重为5牛顿和15牛顿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若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当杠杆平衡时,左右两边臂长之比为:( )
A.3:1 B.2:1 C.1:3 D.4:1
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升0.5m,所用的拉力是8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功是50J,有用功是80J B.有用功是50J,额外功是20J
C.总功是100J,有用功是80J D.总功是80J,机械效率是62.5%
9.如图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
A.W1 = W2 η1 = η2 B.W1 = W2 η1 < η2
C.W1 < W2 η1 > η2 D.W1 > W2 η1 < η2
10.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F1和F2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1和G2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 )
A.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B.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C.F2做功的功率大 D.F1、F2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11.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重力为50N,定滑轮重力为4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
A.218N B.220N C.210N D.236N
12.将一圆柱体油桶推上台阶,现分别在A、B和C点用力,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最小的推力是 ( )
A.FA B.FB C.FC D.一样大
13.如图,斜面长 s 为 1.2m、高 h 为 0.3m,现将重为 16N 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拉力 F 为 5N,拉力的功率为 3W,则( )
A.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75%
B.拉力做的总功为 4.8J
C.物体沿斜面的运动速度是 0.6m/s
D.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是 1N
14.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为6N,物体A的重力GA=100N,物体B的重力GB=60N,F1=16N,F2=12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绳重及滑轮转轴处的摩擦等次要因素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的功率为1.2W
B.物体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三、画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5.如图是一杠杆,试画出作用在A端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并画出该力的力臂.
16.如图人站在地面上将重物拉起,画出滑轮组绕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1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拉力F/N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斜面越缓越 力(选填“省”或“费”)。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3)把第4次实验数据与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和 有关。
(4)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 。
(2)如图乙所示,在杠杆上的左右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完成三次实验后,记录的数据见下表,由此可初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F1、F2、L1和L2表示)
实验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0 6 1.5 4
2 2.0 6 1.5 8
3 3.0 2 1.0 6
(3)如图丙所示,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动态观察拉力的变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如果只将轻质弹簧测力计按图示方向缓慢转动的过程中,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4)实验探究中要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代码)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5)若在图乙中的杠杆两侧各添加一个钩码,杠杆将会 。(选填“左端下沉”“保持水平”或“右端下沉”)
19.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6 2.4
绳端上移的距离s/m 0.3 0.4
机械效率η 74.1% 62.5%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 (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2)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3)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实验,表中第3次实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 ;机械效率η=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 。
(5)只要滑轮组结构一定,知道绕动滑轮的有n段细绳,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器材就可以不需要 (填一种测量工具名称),且机械效率的表达式通式为η= (用本题中有关字母表示);
(6)如采用图丙装置改变动滑轮重G,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丁的图象,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N(忽略绳重和摩擦)。
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20.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绳重和摩擦不计,当物重G=1600N、拉力F为450N时,可使物体匀速上升。求:
(1)当拉绳的速度为多大时,可使重物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
(2)动滑轮重为多大;
(3)当被提起的物体重为G′=2600N时,拉力F′为多大可以使物体匀速上升。
21.慈溪某建设工地,有一“塔吊”正在准备起吊一底面积为0.8m2、质量为2400kg的圆柱形重物;如图所示,A为塔吊的配重,OB为塔吊的起重臂,C为能在起重臂上移动的载重小车,载重小车下挂有滑轮组,OB=25m。当载重小车在B点时,能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1200kg。现在载重小车从距离O点为10m的载重臂上,准备起吊该圆柱形重物(不计挂钩、滑轮组和钢丝绳重及摩擦。g=10N/kg)问:
(1)起吊后,当重物匀速上升时,载重小车下每段钢丝绳的拉力为多大?
(2)如果将重物匀速提升20m,则拉力做功多少?
(3)塔吊将重物从起吊点提升20m后,载重小车最多能向B点方向再平移多少米,才能保证安全工作?
答案
1.刀柄;金属杆;省力
2.F2;200
3.乙;F1=F3>F2
4.右;竖直向下;0.8
5.4;竖直向下
6.2000;400
7.A8.D9.C10.B11.C12.B
13.C,D
14.B,C
15.解:如下图:
16.解:如图所示:
17.(1)省 (2)55.6%(或56%) (3)斜面倾斜程度;斜面粗糙程度 (4)大于
18.(1)右;水平;便于读取力臂 (2) (3)D (4)B (5)右端下沉
19.(1)乙 (2)越低 (3)0.3;83.3% (4)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5)刻度尺; ×100% (6)12
20.(1)由图知,n=4,拉力端移动距离s=4h,则拉力端移动的速度: =4×0.5m/s=2m/s;
(2)绳重和摩擦不计,拉力 ,则动滑轮重力: =4×450N﹣1600N=200N;
(3)当被提起的物体重为 =2600N时,此时的拉力: = (2600N+200N)=700N。
21.(1)圆柱形重物的重力: ,由图可知,承担重物的钢丝绳的股数n=4,因不计挂钩、滑轮组和钢丝绳重及摩擦,所以,载重小车下每段钢丝绳的拉力: =6000N;
(2)将重物匀速提升20m时,钢丝绳端移动的距离: =4×20m=80m,拉力做的功: =6000N×80m=4.8×105J;
(3)当载重小车在B点时,能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1200kg,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①塔吊将重物从起吊点提升20m后,载重小车最多能向B点方向再平移L米,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②由①②可得: ,则 =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