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1.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 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探究文中“悲剧”的内涵。
本课目标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2℃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为世界最冷的陆地。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地理名片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本文约4000字,请尽可能在10分钟内读完。浏览时,随手画出文章里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还要特别留意每段的首句,这样有助于把握主要内容。
初读 :
随文识字,通读全文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拽(zhuài):拉。
吞噬(shì):吞食;并吞。
羸弱(léi):瘦弱。
怏(yànɡ)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忧心忡忡(chōnɡ):忧愁的样子。
语无伦(lún)次:话讲得很乱,没有层次。
再读 :
浏览勾画,提取信息
3月2日—21日
1月18日
1月16日
2月17日
3月29日
发现挪威人已到达南极点
履行为对手作证的任务
埃文斯军士牺牲
奥茨牺牲,燃料告罄
剩下三位英雄从容牺牲
南极探险的时间轴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方法:抓住重点信息“时间”“地点”“人物”概述“事件”。
(1)
概述行踪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本文讲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了极点,但在返回途中悲壮地覆没了的故事。
一句话概述: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一行历经艰险,即将到达南极点时,却悲哀地发现他们的竞争对手已经捷足先登了,在沮丧的归途中,又遭受到了突如其来的恶劣气候,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最后一个一个地悲壮地死去。
几句话概述: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方法:拈取重点信息“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概述“事件”
(2)
概述情境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斯科特一行在“无垠”的南极雪原“风餐露宿”,拖着“疲惫不堪”的“羸弱”身子,“蹒跚”地行进在“皑皑白雪”上,当燃油与食物均已“告罄”时,“凛冽”而“阴森森”的狂风“吞噬”了他们。
又读 :
文本细读,探究“悲剧”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为对手作证的悲哀
02
南极探险失败的悲伤
01
世人为之悼念的悲痛
04
生命死亡的悲壮
03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他们在返回的过程中,是有着极大的悲凉之感的,同时又遭受着巨大的痛苦:恶劣天气的摧残,储存物资的稀少,回到故土的心理负担。这些都为返航涂上了一层厚重的绝望之意。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的最后旅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
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这里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与前文中的热情高涨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斯科特一行人的绝望心情。
“拖”字写出了一行人脚步的沉重,从侧面表现他们发现阿蒙森捷足先登后失望、沉重的心情。他们虽然悲痛绝望,但仍然要走下去,这个过程是痛苦又煎熬的。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