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11 16:5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一、单选题
1.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 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
C.喷空气清新剂 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2.据统计,我国每天因装修污染死亡的人数约为300多人。去除房子内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有效方法是
A.放大量的醋 B.勤搞卫生
C.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D.喷一些空气清新剂
3.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用酸碱度(PH)来表示,酸雨是( )
A.PH等于7的雨 B.PH小于7的雨
C.PH小于5.6的雨 D.PH小于4的雨
4.下列人类活动中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①喷药灭虫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A.①② B.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5.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6.致癌因子包括(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以上都是
7.赤潮会严重危害渔业生物和海洋生态,主要原因是某些单细胞生物(  )
A.净化了海水中所有的生物
B.分解了海水中鱼的尸体
C.在海水中大量繁殖
D.全部死亡
8.“共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我们在行动。下列行为与之相符的是( )
A.家住江河旁,污水直接排 B.茵茵绿草地,脚下要留情
C.公园鲜花美,采来好观赏 D.行车大街上,喇叭随便鸣
9.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所导致的(   )
A.冰川融化 B.土壤污染 C.温室效应 D.异常气候
10.下列人类的活动会对鱼的生存造成影响的是(  )
A.向水域中排放生活污水
B.向水域中排放各种工厂污水
C.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流入水体
D.以上三项都是
11.酸雨属于空气污染,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C.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
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SO2等气体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12.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环境恶化,酸雨就是空气污染的一项重要标志。下列关于酸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可形成酸雨 B.pH小于6.5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C.酸雨能影响种子的萌发和农作物的生长 D.酸雨能腐蚀建筑物和雕塑
13.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主要是由于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等气体造成的
B.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是降低温室效应的关键
C.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D.外来生物物种对本地生物物种不仅没有危害,而且能丰富本地物种
14.酸雨指 pH<5.6 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 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 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
A.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B.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C.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森林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15.下列关于生物圈与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乱扔废旧电池,会造成重金属污染
B.工业废气会形成酸雨,一般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C.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减少皮肤癌的发病率,保护人类健康
D.温室效应的增强,导致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物种灭绝
二、填空题
16.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________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17.我国常见的癌症按死亡人数和死亡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等。
18.近年来,我市发生多起造纸厂废水灌溉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灌溉菜地,导致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发生变化。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影响菜豆种子的发芽率。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l)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菜豆种子平均放人A和B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不含造纸厂废水的清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______________。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的菜豆种子友芽率:A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发芽率是93%,B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发芽率是34%。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4)小明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的方法步骤,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上述实验,请你给造纸厂提出治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19.下表为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的一些信息(“√”表示能够存活,“一”表示不能存活)不能由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A.该实验研究的是水体pH变化对部分生物的影响
B.上述生物中,牛蛙胚胎在水体pH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
C.水体pH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D.水体pH为3.0~4.5时,最适合这些生物生存
20.近年来,随着人口剧增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酸雨污染在我国各地呈蔓延趋势。某地区计划发展蔬菜种植,需开展蔬菜对酸雨抗性的研究,于是选择了常见蔬菜——小白菜为实验对象,开展了以下实验:
①用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pH为2.5、3.5、4.5、5.6的溶液模拟酸雨,蒸馏水的pH为6.8;(注:pH值越小,酸性越强)
②准备5个培养皿,在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分别标记所用模拟溶液的pH值;
③挑选每份40粒饱满的小白菜种子,置于每个培养皿中;
④向每个培养皿中加入30m1不同pH酸雨模拟溶液;
⑤放入25℃恒温培养箱中;
⑥7天后,测量并统计各培养皿中种子的芽长与根长。
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一组蒸馏水(pH为6.8)培养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用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溶液模拟酸雨,但实际上在自然界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盐酸 D.PM2.5
(4)由图可知,随着pH逐渐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此研究需要完善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有哪些做法可以减少酸雨?(写一例即可)____________。
(8)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酸雨只是环境问题之一,还有哪些环境问题?(写一例即可)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本题考查室内空气污染除甲醛的方法。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气体,重于空气,易溶于水,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
【详解】
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污染源多,污染浓度也较高。甲醛是室内装修污染的常见类型,室内装修污染比例较大。甲醛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长时间暴露在甲醛中时,人体皮肤可能会发生皮炎,如果经常吸入,可能会导致人体中毒。在装修中有些劣质不符合要求的人造板粘合剂会使用大量的甲醛。
茶叶不能吸收甲醛;甲醛不溶于醋;空气清新剂是由乙醇、香精、去离子水等成分组成,通过散发香味来掩盖异味,减轻人们对异味不舒服的感觉的一种气雾或喷雾。所以以上方法均不能除去甲醛,只有开窗通风才能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故选D。
2.C
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气体,重于空气,易溶于水,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污染源多,污染浓度也较高。
【详解】
甲醛是室内装修污染的常见类型,室内装修污染比例较大。甲醛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长时间暴露在甲醛中时,人体皮肤可能会发生皮炎,如果经常吸入,可能会导致人体中毒。在装修、中有些劣质不符合要求的人造板粘合剂会使用大量的甲醛。甲醛不溶于醋。空气清新剂是由乙醇、香精、去离子水等成分组成,通过散发香味来掩盖异味,减轻人们对异味不舒服的感觉的一种气雾或喷雾。所以以上方法均不能除去甲醛,只有开窗通风才能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故选C。
本题考查室内空气污染除甲醛的方法。
3.C
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pH小于7的雨水,呈酸性,不一定是酸雨;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雨水显酸性。
故选C。
4.B
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却有意无意的给环境造成了一些无可挽回负面的影响。此题考查的是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详解】
①喷药灭虫:喷药灭虫会直接破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残留的农药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易降解的农药还会沿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因此这些活动都会对生物圈造成不利的影响。
②排放污水: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质量恶化,使生态平衡失调。
③植树造林、⑤养花种草: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④焚烧垃圾: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以及烟气中的二恶英类剧毒物质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综上所述只有③、⑤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掌握相关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5.C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详解】
A.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A正确。
B.酸雨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B正确。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C错误。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D正确。
故选C。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酸雨的危害。
6.D
凡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的因子称为致癌因子。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其中化学和物理致癌因子可能是诱发DNA分子相关基因的突变而致癌。
【详解】
A.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放射性物质发出的电离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氟氣碳化合物的排放,使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变薄,照到地面紫外线增强,使全球皮肤癌患者增加,A符合题意。
B.化学致癌因子有数千种之多,如石棉、砷化物、铬盐、镉化物等无机化合物,苯、四氯化碳、焦油、烯环烃、亚硝胺、黄曲霉素、有机氯杀虫剂等有机化合物都是化学致癌因子。吸烟是人体摄入化学致癌物的主要途径之一, 从香烟的烟雾中可分析出20多钟化学致癌因子,其中焦油为主要致癌因子,B符合题意。
C.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瘤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之有关的核酸序列。它们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C符合题意。
D.综上所述,ABC三项都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详解】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含磷洗衣粉的使用都直接或间接污染了水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单细胞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海洋中单细胞的浮游藻类是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可见C正确。
故选C。
掌握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8.B
保护环境的措施多种多样,如植树造林、不滥用塑料制品、将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处理等措施都可以保护环境。
【详解】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与文明城市的要求不相符,A错误。
B.茵绿草地,脚下要留情,经常踩踏小草,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小草的死亡,B正确。
C.公园鲜花美,采来好观赏,会破坏植物的繁殖,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不符合文明城市要求,C错误。
D.行车大街上,喇叭随便鸣,会造成噪音污染,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不符合文明城市要求,D错误。
故选B。
9.B
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详解】
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使气候异常,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从而导致冰川融化,最终可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但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不会导致土壤污染,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10.D
人类活动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详解】
A.向水域中排放生活污水对水体的污染,会对鱼的生存造成影响,A正确。
B.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会对鱼的生存造成影响,B正确。
C.使用农药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会破坏水域环境,会对鱼的生存造成影响,C正确。
故选D。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
11.D
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详解】
A.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A不符合题意。
B.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B不符合题意。
C.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C不符合题意。
D.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D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
【详解】
A.大量燃烧煤和石油,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在空气中会进一步氧化,并最终形成酸雨,正确。
B.当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被称为酸雨,错误。
C.酸雨能影响种子的萌发和农作物的生长,正确。
D.酸雨会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腐蚀建筑物和雕塑等,正确。
故选B。
掌握对酸雨的成因、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是本题解题关键。
13.D
有利于环境保护就是对环境无污染,不能污染空气,不能污染水体,不能造成白色污染等方面。
【详解】
A.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正确。
B.温室效应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所以降低温室效应的关键是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正确。
C.有些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被分解,无法排出,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此重金属会通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正确。
D.外来物种由于它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又缺少天敌,迅速繁殖,争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阳光、水分、空气、养料等,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所以,在引入新生物资源时,一定要慎重,先考察、论证后再引入,错误。
故选D。
14.B
由题意知: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的结果中,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说明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而对樟树的高度没有影响。
【详解】
A.从题目中无法看出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A错误。
B.由分析可知,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而对樟树的高度没有影响,B正确。
C.物种多样性指的是物种种类和数目的多少,酸雨会影响物种的多样性,C错误。
D.实验只模拟了樟树和楝树的树苗,其他树种不知,D错误。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总结推理。
15.B
正常的雨水常呈微酸性,这是由于在雨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通常所说的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当空气受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的污染时雨水便呈酸性。
【详解】
A.废电池里含有汞、银、镉等重金属,当废电池日晒雨淋表面皮层锈蚀了,其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人们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土地生产的农作物或是喝了受污染了的水,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就会进入人的体内,慢慢的沉积下来,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可见废旧电池对土壤、水等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是重金属污染,A正确。
B.正常的雨水常呈微酸性,这是由于在雨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使雨水变成亚硫酸或硝酸溶液,通常所说的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它能够影响农作物以及水生生物的生长、腐蚀建筑物、雕塑、刺激人口鼻粘膜,B错误。
C.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减少皮肤癌的发病率,保护人类健康,C正确。
D.科学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导致主要原因是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能引起地球表面气温上升,全球气温变暖,从而使得地球自然灾害频烦,物种灭绝加速,D正确。
故选B。
题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16.硫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很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PH小于5.6的雨水就算酸雨。
【详解】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很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给农业生产和建筑物造成极大的危害,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大量化石燃料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要减少酸雨就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因此,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17. 胃癌 肝癌 食管癌 乳腺癌 大肠癌 宫颈癌
【详解】
我国常见的癌症按死亡人数和死亡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分别是胃癌、肝癌、食管癌 、乳腺癌、大肠癌、宫颈癌。
18. 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清水 造纸废水 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严禁往水源中倾倒垃圾;工业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等等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探究的问题:造纸厂废水是否影响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因此可以作出假设: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本实验的变量是水质,所以向A培养皿中倒人适量不含造纸厂废水的清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清水,形成对照实验。为了使探究实验发芽率的结果可靠,不出现偶然性,应多做几次实验,最后取其平均值。根据实验结果, B培养皿含造纸废水,小麦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34%。 A组不含造纸废水,小麦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3%,说明含造纸废水的溶液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根据上述实验,给造纸厂提出治理建议:严禁往水源中倾倒垃圾,工业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等等。
【考点定位】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19.D
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详解】
此题主要是为了探究酸雨对动物的影响,因而该实验研究的是水体pH变化对部分生物的影响的,A正确;
牛蛙胚胎在水体pH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因为在PH胃4.5~7.0同样存活,B正确;
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水体pH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C正确;
水体pH为3.0~4.5时,没有生物能存活,说明这个pH值最不适合生物生存,D错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对照实验的要求和环节,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从而得出答案。
20. 作对照 保证温度这一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B 小白菜芽长无明显变化 根长逐渐变短 小白菜对酸雨的抗性强,适于在该地区种植 对多种蔬菜进行研究,增加研究对象的样本种类 减少煤炭的燃烧等 生物入侵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解答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酸雨是PH<5.6的雨水,是由于燃烧煤、石油、然气时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到大气中与雨水结合,导致酸雨的产生。酸雨的危害:使土壤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鱼虾繁殖甚至死亡,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详解】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因此,设置一组蒸馏水(pH为6.8)培养种子的目的是作对照,增强说服力。
(2)该实验控制的单一变量酸雨的PH值,其他的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的原因是保证温度这一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有利于控制单一变量。
(3)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即在自然界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故B符合题意,故选B。
(4)(5)由图可知,随着pH逐渐降低,小白菜芽长无明显变化,根长逐渐变短。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小白菜对酸雨的抗性强,适于在该地区种植(或随酸雨酸性增强,根生长受到抑制,芽长无明显影响)。
(6)酸雨不仅对小白菜的生长有影响,也会对其他农作物、树木等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此研究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对多种蔬菜进行研究,增加研究对象的样本种类,会更具有说服力。
(7)由(3)可知酸雨形成的原因,因此,可以减少酸雨的措施有减少煤炭的燃烧、减少各种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等。
(8)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酸雨只是环境问题之一,还有其他的环境问题,如生物入侵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的温室效应等。
此题考查了探究酸雨对农作物影响的实验的有关知识。了解实验原理、理解科学探究及酸雨的形成原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