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陈涉世家》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15 13: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21《陈涉世家》 司马迁《史记》全文按事件发展过程,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胸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二部分(第二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第三部分(第三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
主题思想: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陈胜起义的过程,
刻画了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
赞扬了他们反抗暴秦专制的历史功绩。陈涉“尝与人佣耕”:是被剥削的穷苦农民
“怅恨久之”:对所处贫困地位的不满
“苟富贵,无相忘。”:有福同享的思想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有远大抱负
写人的记叙文1、表明陈胜少时身份的句子是: 尝与人佣耕 2、表现陈胜摆脱贫困、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的句子是: 苟富贵,无相忘(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3、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抱负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第一部分(第一段)
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
表现了他胸怀大志。为以后领导起义作伏笔。
第二段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哪些史实? ①起义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人数。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闾左適戍渔阳”的九百人举行推翻秦王朝的起义。
②起义爆发的原因。“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这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秦朝严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这是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
③起义前的谋划、准备。陈胜、吴广商定假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之名以号召天下,争取响应,借鬼神意旨以威服士卒,笼聚人心。熟读课文第二段,并用课文原话回答问题:
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3.陈胜为起义制定的策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所做的“威众”准备是:

表现了陈胜的
___________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鱼腹藏书,篝火狐鸣。才智与卓越的领导才干中考题1. 选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陈胜、吴广利用“行卜”,达到了“威众”的效果?(用原文回答)(3分)西城13
固以怪之矣
卒皆夜惊恐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分。每句1分) 从陈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所提策略口号,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精辟的分析秦王朝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
并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口号,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朗诵第二段,思考第二部分(第二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
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写人的记叙文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巳,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战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如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第一层:
发动起义时的情形第二层:
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和陈胜立国的经过。第三层:
概述此后诸郡县反秦斗争的情形。朗诵第三段,划分层次1、本段开头描述了哪三个场面?反映了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机智勇敢和反抗斗争精神。这三个场面,体现了陈胜、吴广把起义运动计划得十分周密,很有谋略。阅读第三段,思考:1、哪一句表明吴广在戍卒中有一定的威望?: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2、“广故数言欲亡”的目的是什么?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3、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陈胜为起义军制定的策略口号是: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4、提出这一口号目的是为了: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 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
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4、“诸郡县苦秦吏者”照应上文哪一句话?
天下苦秦久矣
5、“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照应上文哪一句话?
宜多应者
6、这两句话的前后照应说明了什么?
说明陈胜的分析完全正确,他有极强的洞察时局的能力。第三部分(第三段)
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
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写人的记叙文 第三段从动作、语言等方面直接刻画了陈胜这个历史人物,请说说从中体现了他能“为王”的哪些特点。(4分)(东城一模)2012 ⑴有大志,敢于抗争命运;
⑵果敢;
⑶有权谋;
⑷对天下形势有清楚的了解。 (共4分。共4点,每点1分 12.阅读第三段文字,概括说出哪些内容体现了暴秦的“无道”?(2分) 2010西城 模拟 检测① 秦朝制度严酷(“失期当斩” )
② 秦吏使百姓苦(“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
评分标准:本小题2分。每个要点1分。2.“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与1、2段中哪两句相照应?这一照应体现了陈涉的什么特点?(3分)石景山13评分:共3分。每点1分。
天下苦秦久矣 1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分
体现了陈胜料事如神,对形势有准确的分析判断 1分3.阅读选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徒属“敬受命”的原因。(3分)海淀13期末
(1)士卒深受秦朝暴政之苦;
(2)威众的策略使士卒敬畏陈胜(或“威众的策略影响了士卒”);
(3)吴广一向待人很好,士卒多愿意听他差遣
(4)士卒明白自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
(5)陈胜为士卒指明了出路,让他们看到希望。
(共3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4.依据文章1、2段,请你说说陈涉为什么能“举大计”。(4分)朝阳13期末
①陈涉有远大志向
②有勇有谋
③天下百姓“苦秦久矣”
④遇雨失期,依法当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