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石灰吟
石灰吟(明)于谦
↘
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对石灰的赞歌
作者简介
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
要求:认准字形 读准字音 读顺每句诗。
石 灰 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 灰 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
2
石 灰 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读出诗的节奏
石 灰 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凿:
若等闲:
浑:
清白:
人间:
无数次的锤打撞击。锤,敲打。凿,撞击。千 万:指撞击次数多,虚指,不是实指一千一万,是夸张手法。
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等闲,平常,轻松。
全、都。
双关语,既指石灰洁白的颜色,也象征高尚的节操。
人世间。
粉骨碎身浑不怕,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石,
面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全不惧怕,
只要将清白留在人世间。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1、自由诵读古诗两遍。
2、石灰经历了哪些磨难?你从哪些词语知道?请画出来。
3、悟一悟:面对磨难石灰如何对待?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请做上批注。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浑:全。
2.清白:双关语,既指石灰洁白的颜色,也象征高尚的节操。
石 灰 吟
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好像平常事一样。
全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人。中了进士后,任地方官几十年。在任期间,于谦严格执法,廉洁奉公,救济灾荒,关心百姓,具有很高的威望。公元1449年,明英宗贸然率大军出征与北方蒙古瓦剌(là)军作战。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俘。此后,瓦剌军攻打京城,于谦临危受命,率京师群众打败瓦剌军,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英宗也得以回国。可是,回朝后,于谦不仅没有得到嘉奖,更由于自己不愿意与朝中的恶势力同流合污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曾有人劝其逃离,但于谦一身正气,宁死也不愿逃离。
十二岁的于谦就能写下《石灰吟》这样慷慨激扬的诗。可以看出于谦从小就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从小就怀有精忠报国的理想,就想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一诵: ――少年抒怀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诵――为官感悟
十几年后,于谦考取功名,踏进了官场,同时他也感受到官场的黑暗和腐败。他廉洁为民,却遭到奸臣陷害,以谋逆之罪被打入死牢。在狱中,于谦想到奸臣当道,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他问心无愧,他想到了《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当于谦被押往断头台的时候,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为于谦送行。他轻轻吟道:
三诵: ――临刑陈词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刻,于谦很坦然。他已经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死亦何惧?但他分别听到,身后的百姓们,也在轻轻地吟诵着: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他走了,他再也听不到了,但那男女老少感天动地的吟诵声在天地间久久回荡着: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四诵――后世评价
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清白,他活着的时候心里装的是国家是百姓,他死了以后,百姓把他装在了心里,永远地记住了他。如今,人已远去,但他的精神永存,让我们将无限的敬佩之情,化作深情的朗读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青 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作业
请“托”下面的某种“物”赋予它象征意义,借它的某种特征来“言”你的“志”向。可以写一段话或写一首诗。
小草、蜡烛、橡皮、粉笔、太阳、月亮、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