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20章四边形测试题(共3套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20章四边形测试题(共3套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5-15 19:47:45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20.2测试题(测试范围:多边形、平行四边形)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
  A. 6 B. 7 C. D.9
2.正十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 (  )
A. B. C. D.
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B=4∠A,则∠C的度数为 ( )
  A.18°   B.36°   C.72°   D.144°
4.如图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在边BC上,如果点F是边AD上的点,那么△CDF与△ABE不一定全等的条件是 (  )
  A.DF=BE   B.AF=CE   C.CF=AE   D.CF∥AE
5.在四边形ABCD中,从,,,的度数之比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
A.1:2:3:4  B.2:3:2:3   C.2:2:3:3  D.1:2:2:3
6.从一个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6个三角形,则的值是 ( )
A.6  B.7   C.8  D.9
7.已知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等于边数,则的值是 ( )
A.6  B.5   C.4  D.8
8.如图2,小红做了一个实验,将正六边形ABCDEF绕点F顺时针旋转后到达A′B′C′D′E′F′的位置,所转过的度数是 (  )
A.60°    B.72°   C.108°   D.120°
9.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C的直线CE⊥AB,垂足为E,若∠EAD=53°,则∠BCE的度数为 (  )
A.53°   B.37°   C.47°   D.123°
10.如图4,点D是△ABC的边AB的延长线上一点,点F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重合).以BD、BF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BDEF,又APBE(点P、E在直线AB的同侧),如果BD=AB,那么△PBC的面积与△ABC面积之比为 (  )
A.    B.   C.    D.
二、解答题(每题3分,共30分)
11.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60°,则n的值为   .
1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13.如图5,四边形ABCD中,若去掉一个60°的角得到一个五边形,则∠1+∠2=   度.
1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点A(﹣1,0),B(2,0),D(0,1).则点C的坐标为   .
15.如图6,在 ABCD中,点E在DC上,若EC:AB=2:3,EF=4,则BF=   .
16.如图7,过 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M分别作平行四边形两边的平行线EF与GH,那么图中的 AEMG的面积S1与 HCFM的面积S2的大小关系是 .
1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cm,BC=5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OA的取值范围是 .
18.如图8,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CD的延长线上一点,BE与AD交于点F,CD=2DE.若△DEF的面积为a,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用a的代数式表示).
19.如图9,AB∥CD,E,F分别为AC,BD的中点,若AB=5,CD=3,则EF的长是 .
20.为增加绿化面积,某小区将原来正方形地砖更换为如图10所示的正八边形植草砖,更换后,图中阴影部分为植草区域,设正八边形与其内部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60分)
21.(8分)已知一个多边形有两个内角为直角,其余各角的外角都等于,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2.(8分)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O=DO.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3.(10分)己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BAF=∠DAE,AE与BD交于点G.
(1)求证:BE=DF;
(2)当=时,求证:四边形BEFG是平行四边形.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4.(10分)已知正n边形的周长为60,边长为a
(1)当n=3时,请直接写出a的值;
(2)把正n边形的周长与边数同时增加7后,假设得到的仍是正多边形,它的边数为n+7,周长为67,边长为b.有人分别取n等于3,20,120,再求出相应的a与b,然后断言:“无论n取任何大于2的正整数,a与b一定不相等.”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请求出不符合这一说法的n的值.
25.(10分)我们把依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依次连接各边中点得到的中点四边形EFGH.
(1)这个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 ;
(2)请证明你的结论.
26.(14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M、N两点分别从点D到点A,点B到点C运动,速度相同,E、F两点分别从点A到点B,点C到点D运动,速度相同,它们之间用橡皮筋连接
(1)没有出发时,这两根橡皮筋有何关系?
(2)若同时出发,这两根橡皮筋还存在(1)中的关系吗?为什么?2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C 5.B 6.C 7.B 8.A 9.B 10.D
二、填空题
11.6 12.5 13.240 14.(3,1) 15.6 16.相等 17.
18. 19.1 20.
三、解答题
21.
22.证明:∵AB∥CD,∴∠ABO=∠CDO,在△ABO与△CDO中,
∵,∴△ABO≌△CDO,∴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3.证明:(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ABC=∠ADF,
∵∠BAF=∠DAE,∴∠BAF﹣∠EAF=∠DAE﹣∠EAF,即:∠BAE=∠DAF,
∴△BAE≌△DAF∴BE=DF;
(2)∵=,∴ ∴FG∥BC
∴∠DGF=∠DBC=∠BDC ∴DF=GF
∴BE=GF ∴四边形BEFG是平行四边形.
24.(1)a=20;
(2)此说法不正确.理由如下:尽管当n=3,20,120时,a>b或a<b,
但可令a=b,得,∴60n+420=67n,解得n=60,
经检验n=60是方程的根.
∴当n=60时,a=b,即不符合这一说法的n的值为60.
25.(1)平行四边形.
(2)证明:连接AC,
∵E是AB的中点,F是BC的中点,
∴EF∥AC,EF=AC,同理HG∥AC,HG=AC,综上可得:EF∥HG,EF=HG,
故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26.(1)互相平分
(2)还存在,提示:连接EN、NF、FM、ME,证四边形ENFM为平行四边形即可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3测试题(测试范围:矩形、菱形、正方形)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四边形中,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是 ( ).
A.平行四边形 B.正方形 C.等腰梯形 D.矩形
2.在菱形ABCD中,AB=5cm,则此菱形的周长为 ( ).
A. 5cm B. 15cm C.20cm D.25cm
3.如图1,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已知∠AOB= 60°,AC=16,则图中长度为8的线段有 ( ) .
A.2条 B.4条 C.5条 D.6条
4.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2,BC=4,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点E、O,连接CE,则CE的长为 ( ).
A.3 B.3.5 C.2.5 D.2.8
5.如图3,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 ( ).
A.3 B.4 C.5 D.6
6.如图4,点A是直线l外一点,在l上取两点B、C,分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分别连结AB、AD、CD,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梯形
7.如图5,小聪在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时,他是这样操作的:分别以A和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D,则直线CD即为所求.根据他的作图方法可知四边形ADBC一定是 (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等腰梯形
8.如图6,两条笔直的公路、相交于点O,村庄C的村民在公路的旁边建三个加工厂 A.B、D,已知AB=BC=CD=DA=5公里,村庄C到公路的距离为4公里,则村庄C到公路的距离是 ( ).
A.3公里 B.4公里 C.5公里 D.6公里
9.如图7,①②③④⑤五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含30°内角的菱形EFGH(不重叠无缝隙).若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和为14cm2,四边形ABCD面积是11cm2,则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总和为 (  ).
A.48cm B.36cm C.24cm D.18cm
10.如图8,四边形ABCD中,AC=a,BD=b,且AC⊥BD,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1B1C1D1,再顺次连接四边形A1B1C1D1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如此进行下去,得到四边形AnBnCnDn.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 .
①四边形A2B2C2D2是矩形; ②四边形A4B4C4D4是菱形;
③四边形A5B5C5D5的周长; ④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解答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请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是矩形.你添加的条件是 .(写出一种即可) .
12.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是8,点E在直线AD上,若DE=3,连接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M,则的值是 .
13.如图9:矩形ABCD的对角线AC=10,BC=8,则图中五个小矩形的周长之和为_______.
14.已知正方形ABCD,以CD为边作等边△CDE,则∠AED的度数是 .
15.如图10,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M、N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且始终保持AM⊥MN.当BM= 时,四边形ABCN的面积最大.
16.如图11,菱形ABCD的连长是2㎝,E是AB中点,且DE⊥AB,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_㎝2.
17.如图12,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上的点B`处,又将△CEF沿EF折叠,使点C落在直线EB`与AD的交点C`处.则BC∶AB的值为 .
18.以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中心O为端点,引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分别与正方形的边交于A、B两点,则线段AB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19.我们把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现有一个对角线分别为6cm和8cm的菱形,它的中点四边形的对角线长是 .
20.如图,P是矩形ABCD内的任意一点,连接PA、PB、PC、PD,得到△PAB、△PBC、△PCD、△PDA,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1、S2、S3、S4,给出如下结论:
①S1+S2=S3+S4 ② S2+S4= S1+ S3
③若S3=2 S1,则S4=2 S2 ④若S1= S2,则P点在矩形的对角线上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三、解答题(本题共60分)
21.(8分)如图已知E、F分别是□ABCD的边BC、AD上的点,且BE=DF.
(1) 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 若BC=10,∠BAC=90°,且四边形AECF是菱形,求BE的长 .
22.(8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直线EF⊥BD,分别交AD、BC于点E和点F,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
23.(10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等边三角形AEF的顶点E,F分别在BC和CD上.
(1)求证:CE=CF;
(2)若等边三角形AEF的边长为2,求正方形ABCD的周长.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4.(10分)如图(1),矩形纸片ABCD,把它沿对角线BD向上折叠.
(1)在图(2)中用实线画出折叠后得到的图形(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折叠后重合部分是什么图形?说明理由.
25.(10分)如图,已知E是中BC边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AE交DG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BE≌△FCE.(2)连接AC、BF,若∠AEC=2∠ABC,求证:四边形ABFC为矩形.
26.(14分)如图(1),奖三角板放在正方形ABCD上,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E与正方形ABCD的顶点A重合,三角板的一边交CD于点F,另一边交CB的延长线于点G.
(1)求证:EF=EG;
(2)如图(2),移动三角板,使顶点E始终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情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将(2)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矩形ABCD”,且使三角板的一边经过点B,其他条件不变,若AB=a,BC=b,求的值.
图(1) 图(2) 图(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C 5.A 6.A 7.B 8.B 9.A 10.C
二、填空题
11.∠A=90°或∠B=90°或∠C=90°或∠D=90°或AC=BD(答案不唯一,写出一种即可)
12.或 13.28 14.15°或75° 15.2 16. 17.
18. 19.5cm 20.②④
三、解答题
21.(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且AD=BC,∴AF∥EC,∵BE=DF,
∴AF=E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ECF是,∴AE=CE,∴∠1=∠2,∵∠BAC=90°,∴∠3=∠90°-∠2,∠4=∠90°-∠1,∴∠3=∠4,∴AE=BE,∴BE=AE=CE=BC=5.
22.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OB=OD,
∴∠EDO=∠FBO,∠OED=∠OFB,∴△OED≌△OFB,
∴DE=BF,又∵DE∥BF,
∴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EF⊥BD,∴四边形BEDF是菱形.
23.解:(1)证明:∵四边形ABCD正方形,∴∠B=∠D=90°,AB=AD.
∵△AEF是等边三角形,∴AE=AF.
∴Rt△ABE≌Rt△ADF, ∴BE=DF,
∵BC=CD, ∴CE=CF.
(2)在Rt△EFC中,CE=CF=2×sin45°=.
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则x2+(x-)2=22.解得,x=(舍负),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4×=2+2.
24.解:(1)作法参考:
方法1:作∠BDG=∠BDC,在射线DG上截取DE=DC,连接BE;
方法2:作∠DBH=∠DBC,在射线BH上截取BE=BC,连接DE;
方法3:作∠BDG=∠BDC,过B点作BH⊥DG,垂足为E
方法4:作∠DBH=∠DBC,过,D点作DG⊥BH,垂足为E;
方法5:分别以D、B为圆心,DC、B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E,连接DE、BE
(注:作法合理均可得分)∴△DEB为所求做的图形.
(2)等腰三角形.
证明:∵△BDE是△BDC沿BD折叠而成,∴△BDE≌△BDC,
∴∠FDB=∠CDB, ∵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ABD=∠BDC,
∴∠FDB=∠BDC, ∴△BDF是等腰三角形.
25.证明:(1)∵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DC,
∴∠ABE=∠ECF,又∵E为BC的中点,
∴BE=CE,在△ABE和△FCE中,
∵,∴△ABE≌△FCE(ASA);
(2)∵△ABE≌△FCE,∴AB=CF,又AB∥CF,
∴四边形ABFC为平行四边形,∴BE=EC,AE=EF,
又∵∠AEC=2∠ABC,且∠AEC为△ABE的外角,∴∠AEC=∠ABC+∠EAB,
∴∠ABC=∠EAB,∴AE=BE,∴AE+EF=BE+EC,即AF=BC,
则四边形ABFC为矩形.
26.(1)证明:∵∠GEB+∠BEF=90°,∠DEF+∠BEF=90°,
∴∠DEF=GEB, 又∵ED=BE,
∴Rt△FED≌Rt△GEB, ∴EF=EG.
(2)成立.
证明:如图,过点E分别作BC、C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H、I,
则EH=EI,∠HEI=90°,∵∠GEH+∠HEF=90°,∠IEF+∠HEF=90°,
∴∠IEF=∠GEH,∴Rt△FEI≌Rt△GEH, ∴EF=EG.
(3)解:如图,过点E分别作BC、C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 ,
则∠MEN=90°,EM∥AB,EN∥AD,∴==,
∴==, ∵∠GEM+∠MEF=90°,∠FEN+∠MEF=90°,
∴∠FEN=∠GEM,∴Rt△FEN∽Rt△GEM,∴==.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图1
A
B
C
D
E
O
图2
图3
图4
B
A
C
D
图5
图6
图7






A1
A
A2
A3
B
B1
B2
B3
C
C2
C1
C3
D
D2
D1
D3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4~20.5测试题(测试范围:中心对称图形及梯形)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基础巩固:100分
一、精挑细选,一锤定音(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2东营)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
A. B. C. D.
2.如图,在一张△ABC纸片中, ∠C=90°, ∠B=60°,DE是中位线,现把纸片沿中位线DE剪开,计划拼出以下四个图形:①邻边不等的矩形;②等腰梯形;③有一个角为锐角的菱形;④正方形.那么以上图形一定能被拼成的个数为 ( ) .
A.1 B.2 C.3 D.4
3.等腰梯形四个内角之比可能是 (  ).
A. B. C. D.
4.(2012北海)下列图形即使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
①平行四边形;②正方形;③等腰梯形;④菱形;⑤正六边形
A.1个 B.2个 C.3个 D .4个
5.如图2,等腰梯形ABCD下底与上底的差恰好等于腰长,DE∥AB.则∠DEC等于( ).
A.75° B.60° C.45° D.30°
6.以线段a=16,b=13为梯形的两底,c=10,d=6为腰画梯形,这样的梯形 ( ).
A.只能画出一个 B.能画出2个
C.能画出无数个 D.不能画出
二、慎思妙解,画龙点睛(每小题4分,共16分)
7.如图3,正方形ABCD旋转后得到正方形AB′C′D′.
① 旋转中心是 ,② 旋转角是 度,③ 若AB=1,则C′D= .
8.直角梯形一腰长16 cm,和一个底所成的角为30°,那么另一腰长________ cm.
9.等腰梯形上底长为2cm,过它的一个端点引一腰的平行线与下底相交,所得三角形的周长为6cm,则梯形的周长为     cm.
10.以线段为梯形的两底,以为一腰,则另一腰长的取值范围是      .
三、过关斩将,胜利在望(共60分)
11.(8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图形中都有圆的影子,它们看上去非常漂亮,这是因为圆不仅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形.
(1)如图4所示的三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__,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_(分别用a, b , c 填空);
(2)在图4的两个圆中,按要求分别画出与上图中不重复的图案(用尺规画、徒手画均可,但要尽可能准确、美观)
a .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12.(8分)如图5: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O.
(1)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
(2)写出你认为全等的一对三角形,并证明.
13.(8分)如图6,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B=45°,AD=2cm,BC=4cm,求这个梯形的周长.
14.(10分)在如图7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2,1),B(0,1),C(-4,-3),D(6,-3),并将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四边形ABCD.
(1)四边形ABCD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
答: ;
(2)在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P,使得△APB,△BPC,△CPD,△APD都是等腰三角形,请写出P点的坐标.
15.(12分)拼图与设计:
(1)如图8,四边形是一位师傅用地板砖铺设地板尚未完工的地板图形,为了节省材料,他准备在剩余的六块砖中(如图9所示①②③④⑤⑥)挑选若干块把四边形ABCD铺设完整,请你在图10网格纸上帮他设计3种不同的铺法示意图.
(2)师傅想用(1)中的④号砖四块铺设一个中心对称图形,请你把设计的图形画在图11所示10×10的方格中(要求:以点O为对称中心).
16.(14分)如图12,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AD=1,∠B=60°,直线MN为梯形ABCD的对称轴,P为MN上一点,求PC+PD的最小值.
能力提高:(20分)
1.(5分)如图1,四边形是一个梯形,,是的中点,过作的垂线交于,到的长等于(  ).
A.1cm B.2cm
C.1.5cm D.2.5cm
2.(5分)如图2,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BC=3,将腰CD以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连AE、CE,则△ADE的面积是 .
3.(10分)如图3,梯形ABCD中,AD∥BC,∠B=90°,AB=14cm,AD=18cm,BC=21cm.点P从点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设移动的时间为ts,问t为何值时,梯形PQCD是等腰梯形?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B. 2.C. 3.B. 4.C. 5.B. 6.D. 7.A 45° .
8.8 9.10 10.
11.(1)a、b、c a、c ;(2)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12.(1)3
(2)答案不惟一.如证△ABC≌△DCB.
证明:∵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ABC=∠DCB.
又BC=CB,∴△ABC≌△DCB.
13.过A作AE⊥BC于E,过D作DF⊥BC于F.则易知△ABE≌△DCF.
∴BE=CF=(BC-AD)=×(4-2)=1.
在Rt△ABE中,∵∠B=45°,∴∠BAE=45°.
∴∠B=∠BAE.∴AE=BE=1.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
∴梯形ABCD的周长=2+4++=6+2(cm).
14.图略.
(1)等腰梯形;
(2)点坐标为.
15.如图所示.
16.解:如图,连结CA,交MN于点P,根据对称可知AP=DP,
因为AD=CD,∠B=∠DCB=60°,所以∠ADC=120°,∠DCA=30°,所以∠ACB=30°,
所以∠BAC=90°,又AB=1,所以BC=2,所以AC=.
即PC+PD=.
能力提高
1.B 2.1
3.如图所示,设经过t秒后,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过P作PE⊥BC于E.
根据题意,有AP=t,CQ=2t,BQ=21-2t,∴QE=AP-BQ=3t-21.
过D作DF⊥BC于F,由等腰梯形性质可知
QE=CF=.
∴.解得t=8,
即当t=8秒时,梯形PQCD为等腰梯形.
图1
图2
图3
图4
图3
A
D
O
C
B
图5
A
B
C
D
图6
图7
A
D
B
C
A
D
B
C
A
D
B
C
A
D
B
C






图8
图9
铺法一
铺法二
铺法三
图10
O
图11
图12
图2
图1
图3
B
C
B
C
B
C
A
D
A
D
A
D
A
D
B
C











第(1)题图
O
O
O
O
第(2)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