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3 21:0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1.一战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英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它在中东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美国和日本向它发起挑战,并最终超过了它;俄国也徐徐登上了世界强国的宝座。这反映出( )
A.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 B.俄国世界霸权的确立
C.战后世界格局的改变 D.欧洲中心地位的丧失
2.下图为1919年的一幅漫画《超重》,画中美国总统威尔逊将写有“国际联盟”字样的橄榄枝交给一只和平鸽。作者意在( )
A.彰显国联在处理国际争端中的作用 B.质疑国联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能力
C.颂扬一战后兴起的全球反战与和平思潮 D.揭露美国试图通过国联称霸世界的野心
3.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英德之间的军备竞赛促使了一战的爆发,因此制止战争必须要裁军,特别是进攻性的海军,但是华盛顿会议上的努力并没有消除竞争。华盛顿会议在这方面"并没有消除竞争"主要表现为( )
A.对巡洋舰、潜水艇等舰只的规模和数量末做任何限制
B.没有明确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
C.美英继续在靠近日本水域拥有有效的作战基地的权利
D.规定德国不得拥有潜水艇但允许德海军拥有轻型战艇
4.下图是1917年11月25日苏俄选举产生的立宪会议中各党派所占席位柱状图。这表明( )
A.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面临复杂局面 B.十月革命主要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
C.无产阶级要通过议会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D.当时苏俄面临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削弱了欧洲的霸权。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欧洲为中心 B.国际联盟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巩固 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6.据统计,俄国二月革命时,社会革命党有80万党员,孟什维克有20万党员。布尔什维克党到1917年4月仅有8万党员,那时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有的在国外,有的在流放地,布尔什维克党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这种情形导致二月革命后( )
A.布尔什维克党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居于国家的领导地位
C.无产阶级政党暴力夺权十分迫切
D.政党纷争,使俄国沙皇专制制度得以延续
7.《和平法令》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关于对外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列宁在《关于和平问题的报告》中宣布,“我们应当帮助各国人民干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当时,列宁意在( )
A.用革命手段推翻沙皇专制政府 B.使工人阶级掌握全部政治权力
C.以和平方式结束帝国主义战争 D.以革命战争维护苏维埃政权
8.1920年,苏维埃政府撤销了人民银行,职工可以免费从国营和合作社分配点凭证领取食品、日用品和燃料,经济生活几乎完全实物化。苏维埃政府的做法( )
A.得到下层民众的普遍赞同 B.服务于特殊时期经济需要
C.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D.导致当时国内的局势失控
9.《我体验真理的故事》是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失败后甘地亲笔撰写的精神自传,他以一种平和、谦逊的态度叙述自己体验真理的经历。甘地所谓的“真理”是指( )
A.放弃非暴力走向革命的道路 B.坚持非暴力抵抗以实现印度独立
C.鼓励更多的群众超越非暴力 D.首次真正提出了印度独立的要求
10.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879年非洲第一个政党——埃及祖国党成立时,响亮地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上述两个口号分别属于( )
A.自由主义、沙文主义 B.种族主义、爱国主义
C.扩张主义、民族主义 D.理想主义、人文主义
11.1926年8月,尼加拉瓜自由党成立了立宪政府。但是美国支持臭名昭彰的保守党首领迪亚斯为总统,引起许多地方的起义,从中可以看出( )
A.尼加拉瓜建立了民主制度 B.民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
C.尼加拉瓜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 D.资产阶级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
12.读表2,与当时美国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开支大幅上涨原因相关的是( )
A.加大对知识经济的扶持 B.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
C.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 D.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一贯的经验使我确信,除了真理没有其他的神。……非暴力植根于真理中,反之亦然。……我信仰世上各种伟大宗教的基本真理。……我还相信,如果我们能够阅读不同信仰的法典,并以这些宗教信徒的角度来理解经典,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根基都是一致的,每种宗教都能从其他宗教中获益。
——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二 (甘地学说)的浓重的宗教色彩和“坚持真理”的斗争方法,对广大的印度民众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因此对发动民众投身民族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再加上甘地本人高尚的人格、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处处深入群众、身先士卒的模范行为,就更使广大下层群众对他的学说和信仰深信不疑。甘地把他的非暴力原则看作是神圣不可动的,因此他宁愿停止不合作运动,也不允许群众破坏他的“非暴力”原则。
——朱明忠《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材料三 宗教分歧是当今世界一个爆炸性的、甚至是致命的因素……对此的反应要么是退回我们自己的团体之中,将藩篱筑得更高;要么是将宗教因素撇在脑后。这两种策略都不能帮助我们处理宗教多样性问题。我们需要寻找某种互相尊重和与不同传统和文化背景的邻居真诚对话的基础,一个我们能够由此出发,共同努力面对困扰人类的深层伦理和精神问题的基础。
——(美)朱迪丝 博玲《中国文化朝觐:宗教多样性探索》
(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主要思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甘地思想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实践,简要评价甘地思想对民众斗争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甘地思想对我们今天处理文化多样性问题的启示。
1.答案:C
解析:一战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形成以欧美为中心的国际格局,C项正确:一战消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但材料并未体现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A项错误;俄国此时并未确立世界霸主的地位,B项错误;一战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并不等于欧洲中心地位的丧失,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由于国际联盟盟约的局限性和受到大国控制等,国际联盟没有起到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材料反映出美国威尔逊总统将一战后世界和平的愿望寄托在这样一个国际组织上,但国际联盟难承其重,B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表达的核心观点相反,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一战后兴起的全球和平反战思潮,C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D项属于对材料的过度解读,排除。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只对巡洋舰、潜水艇等舰只的吨位和排水量做出了限制,但并未对其规模和数量未做任何限制,这意味着华盛顿会议并未消除竞争,故选A;D是巴黎和会的内容,排除;华盛顿会议对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有限额,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丧失了在靠近日本的水域拥有有效的作战基地的可能性,日本得以实际占有相对的优势,C说法错误,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
4.答案:A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布尔什维克党实现掌权。从立宪会议中各党派所占比例来看,社会革命党占了多数席位,其他各党派也占有一定席位,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复杂的局面,A项正确;十月革命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B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是二月革命的结果,排除。
5.答案:A
解析: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帝国主义阵营,所以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缩小,排除C项。海外殖民体系受到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排除D项。A项包含B项,故选A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根据所学,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应对境内外干涉势力,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并结合材料“布尔什维克党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可知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不占优势,无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承认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居于国家的领导地位,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七月流血事件后,布尔什维克党才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制度,故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后苏俄巩固政权的措施。1917年3月(俄历二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专制政府被推翻,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帮助各国人民干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帮助各国人民干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可知,列宁希望以和平方式结束帝国主义战争,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据“1920年”“经济生活几乎完全实物化”可知,材料论述的是苏俄推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政策的实行目的是应对严峻的国内外局势,故选B项;“普遍赞同”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反法西斯战争与“1920年”不符,排除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国内的政治局势,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所以他所谓的真理指的是坚持非暴力抵抗以实现印度独立,故选B;A、C、D都与甘地的“真理”不符,排除。
10.答案:C
解析:A.沙文主义是俄国的对外政策。B.美国的门罗宣言是对外政策的体现,没有体现出种族主义的特点。C.19世纪初期美国的门罗宣言是要求把拉美地区变成美国的势力范围,体现的是美国扩张主义思想的特征,而1879年埃及祖国党提出的“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特征,C项正确。D.美国的门罗宣言没有体现出理想主义的特点,埃及政党的口号也体现不出人文主义思想。
11.答案:B
12.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B正确;美国进入知识时代是在20世纪90年代,A排除;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是在1994年建立的,C排除;马歇尔计划是在1947年推行的,D排除。
13.答案:
(1)思想:崇尚真理;实行非暴力;宗教宽容。
(2)实践:食盐进军、绝食、文明不服从运动等。
影响:推动了民众投身民族解放斗争;也限制了民族斗争的发展,将民众斗争局限在非暴力范围内。
(3)不回避宗教分歧;摒弃暴力冲突;真诚和平对话;寻找共识;宽容彼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