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地球与宇宙
1.描述银河系的构成、大小与形状,说出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使用星图(或天球仪)观测四季的星空,识别若干著名的恒星与星座。了解彗星的构成,知道哈雷彗星,知道陨星对地球的撞击。
2.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概况,关注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了解日、地、月的距离和相对运动,了解日食与月食的成因。了解八大行星、卫星及小行星带,知道太阳系的总体构成和运动。
3.了解地球的自转及绕日公转的意义,规律及影响。
4.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关注航天器技术(例如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关注空间资源开发和空间环境保护的概况,关注空间技术对改善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作用,关注卫星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仪在制作地图和生活、工作中的作用。
知识网络
太阳与月球
知识结构
直径:140万千米
太阳概况 表面温度:约6000℃
日地距离:约l·.5亿千米
光球层
太阳 太阳结构 色球层
日冕层
太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阳 轨道半径:距地球384400千米
和 形状 质量:7.35×1022千克
月 表面状况 月球直径:3476千米
球 明亮部分:山脉、高原
表面明暗状况 明暗部分:广阔的平原和低地
月球 夜间照明
月球对地球影响 月相的变化用做计时依据
探测月球 潮汐现象
登月纪事
解题指引
例1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太阳是本身能发光发热的固体球 B.太阳是本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球
C.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000K D.太阳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l00倍
【指引】太阳是一颗恒星,作为恒星是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而且太阳的主要成分为氢气,所以它是一颗气体球。太阳的直径约为l40万千米,地球的半径约为6378千米,140万千米除以(6378千米×2),绝为109。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6000℃,而不是6000K。根据以上分析,选项A、C、D是不正确的,故正确答案是B。
【探究】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也是最重要的一颗恒星,我们对太阳的基本情况应有一个了解,
这一知识在课本中已阐述得非常清楚。
例2 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对地球上的影响是 ( )
A.可见光明显减少 B.造成天气异常变化
C.干扰无线长波通讯 D.紫外线大大增多
【指引】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表示太阳活动增强,会导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大增多。太阳活动除了黑子外,还有耀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黑子数量增多。耀斑爆发时,释放出更巨大的能量。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根据以上分析,选项A、B、C是错误的,本题答案是D。
【探究】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很多方面,如太阳风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太阳黑子和耀斑活动增强时,冬天太阳光中会有过强的紫外线等。我们应该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充分的认识。
例3 在月球上,天空背景是黑色的,其原因是 ( )
A.月球上总是有一半的地方看不到太阳 B.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C.月球距离太阳比地球远 D.月球上众多的环形山阻挡了太阳光
【指引】地球上,天空一的背景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太阳光是Fh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这七种色光波长是不一样的。大气中的尘埃以及其他微粒散射蓝光的能力大于散射其他波长光的能力,因此天空显现出蓝色。然而,月球上没有大气,无法发生上面的现象,所以看到的是黑色的。
【答案】 B
【探究】 本题主要考查月球的相关知识。地球大气中的尘埃及其他微粒散射蓝光的能力大于散射其他波长光的能力,因此天空呈现蓝色。而月球没有大气圈,对太阳光不产生散射现象,因此天空背景是黑色的。明确大气中的尘埃和其他微粒对太阳光有散射现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例4 在月球上,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有 . ( )
A.放风筝 B.举起250千克的杠铃
C.植树造林 D.开露天音乐会
【指引】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因而就谈不上有什么风,也听不到声音;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和水,也就没有生命生存的物质基础;物体在月球表面会变得很轻(约为地球上所受重力的l/6),所以宇航员有可能举起250千克的杠铃。故正确答案是8。
例5 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月球大小与太阳大小差不多 B.月球本身能发出柔和的光
C.月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天然卫星 D.月球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指引】地球环绕太阳运动,是太阳的一颗行星。月球是绕地球运动的,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赤,两者相差巨大。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本身是不能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它就好似太阳的一面镜子。因此选项8也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是D。 .
【探究】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卫星自己是不能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月球的大小、体积、直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应该知道。
例6 中考题)2007年10月24日18时,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几千年的探月梦想。
(1)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过程,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火箭的 能。
(2)“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后运动状态将 (填“不断变化”或“保持不变”)
(3)“把月球建设成人类的第二故乡”,这是人类新的梦想,但有一些根本问题尚待解决,如需解决重力环境、宇宙辐射、___________等。
【指引】本题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查。(1)是有关能量转化的问题。常见的能有机械能(包括
动能和势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电能等等。燃料中储存有大量的化学能,燃烧时将化学能释放出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火箭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增加就是由化学能转化而来的。(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后做的是曲线运动,所以运动状态不断变化。(3)由于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有很大的差异,没有大气、水,引力又较小,所以人类要想建设月球成为我们的第二故乡的话,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答案】 (1)机械 (2)不断变化 (3)水和氧气
【探究】有关“嫦娥一号”的话题是中考的一大热点问题。本题从表面看好像是考查月球的
相关知识,其实不然。三个小题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考查,综合程度较高,这就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储备,那么解决起来也就不困难了。
达标练习
1.太阳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对流层
2.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ll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 ( )
A.平年 B.峰年 C.谷年 D.闰年
3.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 ( )
A.液态的水 B.大气 C.生命物质 D.矿产资源
4.太阳的能量来自于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核聚变 D.核裂变
5.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依次发生在 (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6.月球的直径约为太阳的1/400,但看上去大小却相似,原因是 ( )
A.月球和太阳的亮度相似 B.月球和太阳离地球都太遥远了
C.月球离地球比太阳近多了 D.月球和太阳都是球体
7.太阳外部的大气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 ( )
A.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B.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C.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D.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8.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 )
A.1.5千米 B.38.44万千米 C.44亿千米 D.1.5亿千米
9.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
A.有风雨交加的天气现象 B.有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
C.彩旗在蓝天下飘扬 D.有日光、彩虹和白云
10.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他发现没有空气和水,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 ( )
A.点燃蜡烛 B.放风筝 C.种植太空蔬菜 D.跳远
11.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下列四种情况能做到的是 ( )
A.用指南针定向 B.用电风扇吹风
C.举行露天演唱会 D.用天平称质量
12.月球表面白天温度可高达l50℃以上,主要原因是 ( )
A.月球上没有大气 B.月球离太阳距离近
C.月球的体积小 D.月球的质量小
13.下列现象可能是由太阳活动强烈而引起的是 ( )
①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②发生日食现象 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④地球的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月球表面隆起 B.陨石撞击而形成的陨石坑
C.风的侵蚀而形成 D.河流不断冲刷侵蚀而形成
15.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 ( )
A.有连绵起伏的巍巍青山 B.有波澜壮阔的大海
C.有广阔无垠的茫茫草原 D.有星罗棋布的大小环形山
16.下列有关太阳和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比月球体积大很多,且日地距离比月地距离大
B.太阳内部较外部的温度高
C.看月球照片时,较亮部分是平原或低地
D.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往往是陨星撞击月球形成的
17.“钱江潮水,天下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米高的浪涛。它的形成与月球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月球的形有关 B.与月球上无空气有关
C.与月球上无水有关 D.与月球的吸引力有关
18.2009年科学家证实月球上有水存在,且认为月球上水最有可能是太阳风携带的氢原子和月球土壤中的氧结合之后形成。关于“月球上水最有可能是太阳风携带的氢原子和月球土壤中的氧结合之后形成”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问 B.假设 C.实验 D.评价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月球距离太阳较近时,温度可高达l27℃,较远时温度则降到-l83℃
B.太阳中心的温度约6000℃
C.月球质量比地球小,故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是轻飘飘的
D.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比地球上更蓝一些
20.(杭州中考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
B.人工降雨时,往云层中撒播干冰,可以增加云层的湿度,促使降雨
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
D.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色球层
21.下列现象可能是由太阳活动强烈而引起的是: ( )
①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②发生日食现象 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④地球的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我国的“嫦娥工程”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三步进行,预计2012年实施落月探测。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弱重力。在学校举行的“我想象中的月球车”科技活动中,爱动脑的小强提出了以下有关设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必须配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落月
B.可在月球车上安装重垂线,以便观察倾斜程度
C.应该配备指南针,以便确定方向D.可为月球车安装备用汽油机,以便应急使用 ’
23.关于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②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
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③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
短波通讯 ④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了“太阳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下列有关太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肉眼可见的太阳层次为光球层,因此它是太阳外部唯一发出可见光的层次
B.由于耀斑和日饵都可能导致色球层增温,所以色球层是太阳外部层次中温度最高的
层次
C.因为极光是太阳大气中带电粒子流高速碰撞地球高层大气所产生的,所以只有太阳活动极大年时,地球两极地区看见极光机会就多
D.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温度较低的斑块,所以人们用肉眼就可看到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的黑子
25.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是 和 ,其中 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26.根据以前对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观察记载,l987年是谷年,1990年是峰年。请你预测从今天开始,以后遇到的第一个峰年大约在 年,第一个谷年大约在 年。
27.满月时我们看见一轮圆月,但上面并不都明亮,其中阴暗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
地区,较亮的是月面的 地区。月球上听不到声音的原因是月球上 。
28.(嘉兴中考题)在“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后,“嫦娥二号”也已成功发射升空,并正在绕月飞行。我国探月工程的下一步目标是发射一个月球着陆器和月面车,以对月球表面进行进一步探测。“嫦娥二号”在绕月飞行时, (填“受”或“不受”)月球引力的作用;月
球着陆器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
29.如图4—1所示,读太阳的外部结构图,回答:
(1)图中代表光球层的字母是 ,代表色球层的字母是 。
(2)在A、B、C三层中,A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B层的主要活动是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 年。
(3)2001年北美、中国等发生大范围手机(移动电话)通讯短时间突然中断或通信效果很差的事件,这与 有关。
图4一1
30.(温州中考题)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图4—2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图4—2
3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999年6月7日,美国商务部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环境中心发表公报说,人类即将迎来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预计到2000年,这个太阳活动周期达到最大值,美国空间环境中心将对它进行密切跟踪,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
材料二:根据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的消息,2000年7月14日发生的太阳风暴,于l6日午夜零时开始和地球相遇,造成了严重的电离层暴。专家指出,这次电离层暴持续了20多个小时,是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1)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
(2)这次太阳风暴是由什么引发的? 。
32.假设任命你去设计一种让宇航员在月球上穿的宇航服,你得考虑解决月球上可能遇到的哪此问颢?
33.月球上的环形山为什么看起来彼此都不同?请你尝试着做一做玻
璃弹子下落沙面的实验(图4- 3)。
图4-3
步骤是:①在一个大容器(如塑料盆)中装上2厘米厚的沙子(或面粉等),摊平。
②从20厘米的高度向下面的沙里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弹子。取出弹子,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
③想一想,如果从更高处扔下玻璃弹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④摊平沙子,把大小不一的玻璃弹子从50厘米的高处往下扔。取出弹子,观察它们下落形成的坑的形状。
问:
(1)在哪个步骤玻璃弹子下落速度更快些?
(2)如果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天体撞击产生的,那么,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速度对产生的环形山的大小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B 6.C 7.C 8.B 9.B l0.D ll.D l2.A l3.C l4.B l5.D 16.C I7.D l8.B l9.C 20.C 21.C 22.B 23.D 24.C
25.太阳月球;月球 26.2012;2009
27.平原、低地;高原、山脉;没有空气 28.受;空气
29.(1)A;B(2)耀斑; ¨ (3)太阳黑子
30.(1)碰撞说 (2)环形山(或月坑) 31.(1)往往会造成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使航天器和高空飞机的安全受到威胁,对人类的健康也会有影响 (2)是由太阳风引起的
32.(1)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氧气、没有气压等);(2)昼夜温差很大;(3)听不到声音等。
33.(1)第④步玻璃弹子从5()厘米的高处往下扔时速度更快些;(2)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速度越快,产生的环形山越大;撞击月球的天体的体积越大,产生的环形山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