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太阳的东升西落
问题: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
地 球 的 运 动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重点: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难点:掌握地球自转的意义。
1、什么叫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导学预习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24小时,也就是1天。
4、地球自转产生了什么现象?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进行自转。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假如地球是透明的
假如地球是不自转的
只有白天
一边永远是白天,另一边永远是黑夜
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地球不停的自转
昼夜交替
夜
半
球
昼
半
球
晨线
夜
半
球
昼
半
球
昏线
昼
夜
昼
夜
侧视
顺时针方向旋转
逆时针方向旋转
西
东
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
俯视
南顺北逆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
可能,因为地球不是固定不动的,它始终在运动着的,人如果坐在赤道上,赤道的周长约是四万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随地球自转一周正好是八万里,所以有了“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人坐在地球上不动,日行八万里可能么?
1、概念:地球绕着 不停地旋转。
2、方向:自 向 。
3、周期:约 小时,也就是 。
4、产生的地理现象:
(1)同一地方产生 ,
(2)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 。
地轴
西
东
24
1天
昼夜更替
时间差异
地球的自转
5、面向太阳是____,背对太阳是_____,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
白昼
黑夜
晨昏线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BRAND INTRODUCTION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识记)
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所产生的现象及五带的划分
二、学习的重点及难点
1、重点:了解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季节变化。
2、难点:掌握地球公转五带划分的界限,并能够举例说明各带的特点。
地 球 公 转
方向
周期
特征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西向东
一年
1.轨道呈椭圆形
2.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轴是倾斜的,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形成66.5°的夹角。
1.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
12月22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接受的热量相同
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接受的热量最多
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接受的热量相同
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接受的热量最多
地球公转示意图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夏至:
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
日期 节气 太阳 直射点 南北半球 光热情况 昼夜情况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3月21日前后
赤道
南北半球热量平分
昼夜平分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接受热量最多,南半球接受热量最少
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
9月23日前后
赤道
南北半球热量平分
昼夜平分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半球接受热量最少, 南半球接受热量最多
昼短夜长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
地球公转示意(以北半球为例)
终年寒冷
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
23.5°N
23.5°S
66.5°N
66.5°S
北极
南极
90°S
90°N
概念: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
围绕中心:太阳
周期:一年
轨道:椭圆形
特征:地轴倾斜,指向不变
公转
北半球
五带
四季
热带:终年炎热
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温带:四季分明
无太阳直射现象
无极昼极夜现象
南、北寒带:终年寒冷
有极昼极夜现象
3.21前后春分,昼夜平分
6.22前后夏至,昼长夜短
9.23前后秋分,昼夜平分
12.22前后冬至,昼短夜长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产
生
现
象
名称
1.一年当中,石家庄的太阳升得一样高吗
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一年中白昼
的长短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
四季变化
不一样高,夏季高一些,冬季低一些;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不一样长,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夏至日最长,冬至日最短。
2.一年之中,石家庄的白昼时间一样长吗?
【想一想】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